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

孫康聞訊,驅馬求見許顯,言道:“曹東郡北擊東平,未出任城國界,而星夜折返,此誘我出營而實欲襲任城縣也!今將軍與陳褒、劉備皆在外,任城空虛,曹東郡一鼓可拔之。將軍宜領兵急回。”許顯撫須而笑,從容答道:“主公使人囑我,說曹東郡多疑,必會折返。現任城縣中雖少兵馬,城堅,曹東郡亦難克之。他如真的折返,不需理會,依前計行事便是。今曹東郡果然返還,主公真天人也!”竟不撤兵。

曹操領兵返還,行十餘里,聞許顯似無知悉,住營未出,笑與程立、夏侯惇等人言道:“荀鎮東中吾計矣!”復引兵折回,設伏於許顯北行的必經之道。

次日天亮,遙見許顯兵馬迤邐來至。

曹操按兵不動,待許顯部落入埋伏,鼓聲大作,夏侯惇引部由左出,曹純領騎從右處,兩下夾擊。許顯部兵卒大亂。曹操瞧到許顯的將旗落地,大喜說道:“許顯敗也!”驀聞得鼓聲響起,一彪人馬自曹軍陣後殺出,觀望其旗,乃是陳褒、劉備。曹操大驚失色,說道:“不意陳、劉埋伏於我軍之後!”待勒陣腳,許顯復樹將旗,按劍督軍,趁勢反殺,曹兵陣型早亂。

曹操知事不可爲,棄軍西逃。丁斐、曹昂、曹安民諸人扈從左右。程立不擅騎。曹操呼曹安民:“兵可敗,程公不可失。救程公!”曹安民拽程立上馬,催騎緊從曹操。逃未數裡,曹操馬失前蹄,掉落地上,一徐州將引百餘騎橫阻在前。曹操失色,叫道:“天亡我也!”曹昂讓馬,請曹操換乘。曹操說道:“我騎汝馬,汝何以生?”曹昂說道:“父生子死,孝也!”

適有曹將一員,率精騎趕至,與對面徐州那將交手一合,斬其馬下,引部奮勇拼殺,將那阻截之敵殺散。曹將俯身割敵將首級,回馬來見曹操。曹操視之,夏侯惇也,問道:“殺者何人?”夏侯惇舉首級以示,是

劉備帳下司馬士仁。

倉皇逃竄數十里,曹操與程立、夏侯惇等奔入亢父城。至天曉,劉若、曹洪、曹純等將相繼敗至。陳宮亦狼狽逃來。曹操親迎陳宮,說道:“適潰亂之際,吾留兵馬五百接公,公可見否?”陳宮不知此爲曹操虛言,答道:“主公厚愛之情,宮結草難報。明公所留兵士,宮未有見得。幸遇我軍兵士百餘,宮遂逃出生天。”收拾部曲,得攏殘兵萬餘。曹操聚衆商議。

陳宮說道:“亢父南瞰泗水,東鄰南陽湖,環邊多澤地,草木窪陷,不利步騎攻戰,我兗東之鎖鑰也。任城雖敗,而我猶有亢父,扼此以守禦,徐州兵不能入山陽。鮑濟北屯壽張,擁兵萬衆。主公可檄濟陰、陳留、山陽會兵亢父,舉我三郡之力,與鮑濟北南北呼應,任城猶可再戰。”

曹操不語。

程立說道:“劉公山爲黃巾所刺,鮑濟北部兗州兵士氣低落,主公復新敗於任城,亢父易守難攻,吾料荀鎮東將攻東平。鮑濟北勢難支也。壽張一失,徐州兵長驅可入東郡。東郡乃我兗州之西疆,倘使遇危,西則東郡,北則東平、東則任城,濟陰、山陽,將爲徐州包圍,三面受敵,吾恐士民震動,亢父雖險,不足恃也!”

曹操然之,問計:“以公高見,如何是好?”程立說道:“擇一上將屯守亢父。主公退守乘氏,集濟陰、山陽、陳留三郡之兵,東爲亢父之倚,北馳範縣增援。此上策也。”

曹操因令夏侯惇領兵三千,駐守亢父,自引餘部西去乘氏。過山陽郡郡治昌邑,袁遺迎之。曹操索兵五千。進止乘氏。李通接報,出迎十里。曹操引兵入營,書寫檄文,使人齎去與濟陰太守吳資、陳留太守張邈,請兩郡各派兵馬來會。傳書鮑信,具述兵敗經過。傳令屯駐廩丘的蔣奇部、屯駐谷城的曹仁部、屯駐聊城的夏侯淵部,命他三將嚴加戒備,

守衛東郡。

吳資遣兵三千來助;張邈遲遲不見遣兵來到。

程立說道:“張孟卓存觀望之意,今宜擇士往說。”曹操問道:“擇何人爲佳?”程立說道:“陳公臺能交腹心,可也。”曹操喚陳宮至,長吁短嘆。陳宮問道:“主公緣何喟嘆不已?”曹操說道:“方今海內凌遲,帝室衰微,我家世受國恩,操久懷報國之志。劉公山爲賊所害,兗州士吏迎我臨貴土。任城小敗,徐州鋒銳。此誠兗存亡之秋。我待整頓兵馬,匯諸郡之兵,拒徐州之犯,守境安民,回師以勤王駕,陳留,大郡也,奈何張孟卓不從我檄!嗟乎!吾亦無措也。”陳宮說道:“宮不才,願爲主公說張孟卓,述說利害,促其發兵。”曹操大喜,說道:“道路不靖,公,我之股肱也,今如必去,我遣步騎三百扈從。”陳宮徑南下赴陳留郡。

至陳留郡治陳留縣,見到張邈,陳宮問道:“徐州兵臨亢父,兗州危矣。曹兗州檄召諸郡兵,府君爲何不應?”張邈答道:“劉公山先死於賊手,曹孟德旋敗於任城,民心惶恐。非我不欲出兵,唯恐孟德再敗耳。”陳宮說道:“勝敗兵家常事,任城雖敗,曹兗州兵猶數萬。”問張邈,“今陳留北接孫豫州,南爲濟陰。孫豫州、荀鎮東,盟好也。敢問張公,山陽、濟陰如失,是時也,荀鎮東兵威於北,孫豫州進逼於南,以陳留一郡,公自度之,可勝耶?可敗耶?”張邈答道:“將敗。”陳宮說道:“風雨飄搖,此衆志成城之時也!望公不以私心而壞公義!”張邈說道:“設若無公,邈幾誤焉!”發兵五千,令援曹操。

得山陽、濟陰、陳留諸郡相助,加以李通等部兵馬,曹操兵勢復振。程立還東郡,招募壯勇,又得三千餘人,蒐集糧秣,獲數百車,領返定陶,與曹操合兵。

卻說東平國壽張城,鮑信得聞曹操兵敗,大驚。

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73 大丈夫寧鳴而死69 荒年之谷揚名威 巧舌如簧動人心8 朱門酒肉路邊骨48 正旦之日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25 鄉有野賢8 推衣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90 胡徐呂內鬥兵亂 甘潘凌初戰先功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59 趙子龍三捷擊相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22 枉費心機空費時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71 初見一龍(上)84 了卻山中寇賊事(八20 辛璦(中)44 而今本爲多事秋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30 朱陽第三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22 今有潁陰乳虎(下)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67 本以霸王道雜之25 再勝7 生死之恩何以報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8 辰彼碩女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72 寧舍濟北取任城38 初步84 捕拿張直(下)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58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八)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2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9 結交62 賜字21 辛璦(下)61 太守行春(上)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20 校尉效從麾下戰 將軍謀議分進兵38 陰入縣寺持短長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90 從徵汝南(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26 祖宗德澤在遺黎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46 呂布撤圍南渡汝15 問世間誰主沉浮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30 將戰27 舉薦戲忠19 二荀優劣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291 王太守課政州最(四)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91 兵臨西華(上)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7 敬老56 行若純儒實懷詭27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八)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12 伯符叱吒破俊寵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41 效果8 朱門酒肉路邊骨23 甲光向日來者誰56 買馬(下)8 清洗潁陰(下)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85 臨戰忘死虎狼士 陷陣總是高順營12 一檄引得泰山驚2 雙喜臨門(下)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9 書箋反覆修棧道77 曹隱袁進皆貴宦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23 大獲豐收36 第三兄弟29 盤點籌劃12 郡兵曹椽52 圍魏救趙亂其陣97 賈文和出謀分守 戲志才獻計馳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