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直撲潁川

諸葛亮一個人倒是無所謂,問題是現在張寧也在諸葛亮的軍中,諸葛亮不得不考慮到張寧的安危。不過,盧植既然已是下令,諸葛亮也沒法拒絕,只能接了軍令,走一步看一步再說。

“得令,這就去籌集兵馬,兵指潁川,必助皇甫嵩、朱儁二位將軍破賊,屆時引軍而回,約定剿捕,一舉拿下廣宗郡城,誅殺賊首張角。”

倒是劉備興誓旦旦,頗爲高興地接了軍令,畢竟去哪裡對於劉備來說也是沒區別,幽州是混不下去了,青州那兒趙琰趙刺史又不待見劉備,現在冀州這裡,盧植也給不了什麼,那就去豫州看看,瞅瞅再說。

只要盧植不趁機奪走劉備手上的兵權,拿走劉備的兵馬,劉備感覺哪怕盧植讓他去交州,劉備都不會眨眨眼,然後拒絕。劉備也看出來盧植已是無心繼續作戰,那麼繼續留在廣宗郡城這裡,等於是浪費時間。

劉備是來建功立業的,而不是像其他軍兵一樣,只是混口飯吃,圍城也是爲了吃飯,進攻也是爲了吃飯,都一樣。劉備不同,劉備需要戰場,爲自己揚名。

於是,諸葛亮和劉備急急地向盧植告退,領了軍令,退出了盧植的議事軍帳,各自散去,整裝待發,準備星夜引軍前往潁川。最主要的是諸葛亮和劉備都是心思通透之人,知道繼續留在盧植這裡,不止無功,且會惹盧植生厭,何不如趁盧植假裝大方大度之際,撈了一把好處,然後趕緊走人。

畢竟,盧植也算是待諸葛亮和劉備二人不薄了,給人給物,要什麼都統統答應,只求二人趕緊離開。換個地方去耍耍,不要待在盧植這兒就好。

劉備得到盧植的軍令之後,生怕盧植臨時後悔,爲了將軍兵牢牢地捉在手上,劉備不得不假裝是殺賊心急,爲報師恩,連忙星夜出發,帶着關羽和張飛,半夜就尋來一個熟悉潁川的嚮導,直接出發。

諸葛亮就沒劉備那麼猴急,一來半夜行軍,軍兵容易疲累,萬一真有什麼戰事,不利於軍兵以最佳狀態作戰,二來諸葛亮也考慮到現在軍中多了三千黃巾軍兵,凡事宜緩不宜急,以穩妥爲主,不可急躁,以免壞了大事。

再者,現在張寧就在諸葛亮的軍中,女子體弱,也不好日夜兼程,萬一張寧有什麼三長兩短,不說那三千多黃巾軍兵是否會譁變,諸葛亮不僅會痛失美人,且不好對張角交待。畢竟,張角剛剛將張寧交到諸葛亮的手中,諸葛亮一回頭,就出了什麼大事,那樣實在難以令人放心。

諸葛亮回去之後,見天色不早,也就沒再去打擾張寧,而是等待到第二天早上,方告之張寧,已經得到盧植的批准,可以領軍離開,前去潁川了,藉此減少張角被圍城的壓力。

張寧自是沒有什麼異議,而爲父親張角多做點事,張寧求之不得。因此張寧也不願意再拖延着諸葛亮,而是反之催促諸葛亮儘早啓程。張寧新到諸葛亮的軍中,也沒什麼可以收拾的細軟,自然不願意諸葛亮繼續留在廣宗郡城之外,白白浪費時間,觸景生情。

至於諸葛亮要帶張寧去哪,張寧是想都沒想,反正父親張角說過要張寧跟隨着諸葛亮過一生,也算是託付給了諸葛亮,夫唱婦隨,去哪裡都無所謂了。

見張寧心急着要走,諸葛亮也就加快了啓程的準備,將泰山平以及新加入的三千多黃巾軍兵的後勤供應,相對應的糧草準備讓陳宮負責去向盧植軍討要,務必要糧草充足,輜重完備。至於新加入的三千多黃巾軍兵如何融入泰平軍,則全部交給鄧茂負責,擇優爭取,未能入選的則充當泰平軍的後選,以待泰平軍減員之時補上。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諸葛亮仍然非常守禮的向盧植辭別,方纔起行。畢竟諸葛亮不能像劉備一樣,劉備雖是盧植的學生,可盧植的學生不說千萬,至少幾百個是有的,再加上盧植並不看好劉備的潛力,甚至覺得劉備根本就沒機會獲得大成就,只不過劉備主動來投效盧植,盧植也不好表現得太過。

因此師生二人卻是心照不宣,各懷鬼胎,可諸葛亮不同,諸葛亮出來行走天下,那頂着的是老師蔡邕的名頭,況且自身的老爹雖說不是郡守,但也是二把手郡丞,可以說諸葛亮是實打實,根正苗紅的官二代,哪能學劉備那種市井小混混,無賴般的做派。

故而諸葛亮哪怕是要走,還是得去和盧植繼續磨嘰磨嘰一般,感謝一下在盧植的麾下這段時間以來,學到了多少知識,學會了多少人情世故,順便感嘆下盧植的居功至偉,讚揚下對盧植的佩服崇拜之情。

這麼一套東西下來,簡直就是話沫珠子猶如黃河之水,從天下來,奔流到海不復返那般的壯闊。盧植看到諸葛亮這般做作,雖然明白其中種種,但還是毛孔舒張,全神舒爽,畢竟好話誰不願意聽。

兩相比較,盧植更覺得自己那個不成器的學生劉備真是爛泥扶不上牆,太過於急功近利了,純毫不懂得感恩,見到利益就緊緊捉到手上,這樣的作風真是枉費讀了那麼多年書了,一點文人士子的豁達氣派都沒有。

不過,諸葛亮按照禮節,和盧植道完別之後,也就告退離開,沒有待太久,更沒有逗留在廣宗郡城附近。而是回到軍營,直接命令陳宮和鄧茂負責統軍,即時啓程。諸葛亮則帶着張寧坐鎮中軍,不再去理會行軍的大小事務,全部都託付給了陳宮和鄧茂二人。

泰平軍多了三千黃巾軍兵,一下子就快突破了五千兵馬,雖然盧植給的糧草足夠,但卻是不含戰馬和軍制兵器、盔甲等,好在之前泰平軍基本都是一人雙馬,將多餘的戰馬平攤出來,均分給那些新加入的三千軍兵,倒也算是能維持全軍皆是騎兵的要求。

力保機動性,直撲潁川城。

第二七三章 謊報第二二零章 分令第三七九章 一網打盡(四更)第五二三章 天下一統第四三零章 越追越遠第三八七章 張遼的苦衷第四七三章 日理萬機第四七五章 再興兵亂第一八七章 視同神人第三五八章 洋洋得意第一九一章 直撲潁川第二一零章 間隙第一九二章 上古遺風第六十七章 劉備豪言第二八九章 繡花球(感謝天地不仁7的打賞)第五一三章 襲營第四三四章 私貨第四三五章 過猶不及第三五零章 此爲何物第二一六章 同行(五更)第二七二章 重新調整第一六九章 輪迴筆第二七二章 重新調整第五零六章 探路的張溫第一八六章 上位者的態度第一五五章 我爹是大人物第一五六章 詐騙成功第三零五章 黃忠與魏延第四十一章 于禁辭行第一八八章 出頭鳥第三九三章 顏良文丑第四六三章 三英戰呂布第五二三章 天下一統第一一一章 縮頭烏龜出來了第四五二章 垂頭喪氣第三七八章 陷陣之志第八十一章 再得二才第四零四章 回絕第五零四章 交換第八十五章 入駐涿縣第一八六章 上位者的態度第二九九章 爲你而來第七十四章 此事易耳第四九七章 拙計第二六零章 潛入第六十八章 飲酒吹逼第四零五章 怨詩第三零六章 利弊權衡第四三五章 過猶不及第一六一章 父女相見第四七零章 最好人選第三二六章 全部家底第二零零章 星夜第二五三章 嚴政來投(二更)第一七九章 非不想,實不能也第四二零章 有馬絕影第九十四章 生擒賊將第一二八章 靈覺初啓第一二三章 愛讀書是個好習慣(三更)第一一二章 倒黴的還是劉備(一更)第一四三章 金子總會發光(三更)第三一四章 戰果自分第一四九章 左右來援(四更)第三一二章 白旗與首級第一二九章 望氣一術第四九六章 江夏黃祖第三七七章 鬥將第四四七章 龍膽亮銀槍第三九二章 掀桌子第五一五章 異曲同工第一七六章 私心第九十二章 黃巾軍亂第四七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四一章 認主第一二三章 愛讀書是個好習慣(三更)第四一九章 獻刀第二九七章 備鞭督郵第三二五章 青州的態度第二七六章 虎將對虎將第三章 重生孔明第一六零章 得償心願第三十二章 巧遇蔡邕第三五九章 被當槍的盧植第一二三章 愛讀書是個好習慣(三更)第十七章 拜訪縣令第四七七章 平分冀州第三七二章 收錢不辦事第七十章 張飛作畫第一七四章 被謊言說動第四八零章 豈有此理第七十七章 置辦軍器第一七九章 非不想,實不能也第二四五章 願降第一八二章 碰碰運氣第七十七章 置辦軍器第四十七章 督郵高堂隆第三九一章 宴無好宴第四六二章 三攻虎牢關第四六三章 三英戰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