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兩代人的思想

廂房之中,氣氛有些低沉。

孫權和蔡邕之間的關係其實一直都不是很好,不是他們討厭對方,相反,孫權很尊重蔡邕,蔡邕其實也很滿意這個女婿,但是他們兩人等於兩個時代的思想之間碰撞,所以總是火星撞地球。

孫權代表的是一種現代進步思想,他敬重蔡邕,但是不能承認蔡邕一直在守着儒門傳承下來的老舊思想。

蔡邕對孫權這個女婿也不能說是不滿意的,他只是有些承受不了孫權總是有些異於常人的想法和總是有些超越這個時代,蔑視禮法的做法。

所以每當兩人聚在一起到時候,就變成了一個互相諷刺的局面。

“爹,這個時代要進步,我們只有向前走,不能後退,我們不能老抱着一些老舊的想法不放。”

孫權坐在牀榻之前,目光看着蔡邕,語氣深長的說道:“我從來不懷疑儒門傳承的教義,聖賢之道沒有錯,但是不可否認,儒門的思想,多少有些固執,少了一份變通,就少的很多機會,不是嗎?”

他心中把蔡邕當成這個世界最尊敬的長輩之一,如今蔡邕病重,生死有命,他能做的已經做了,張仲景最後給他的答案是回力無天。

他不是醫生,也不是神仙,張仲景都說沒救了,他還能做什麼呢?

他如今想要做的就是不讓蔡邕抱着這個心結而去。

“臭小子,你所說的,你所想的,老夫不是不知道,只是始終接受不了而已!”

老頭子躺在牀榻上,臉色有些落寂,目光看着孫權那一張臉龐,嘆了一口氣:“自從老夫進入江東開始,就一直面對一些老夫學識之外的事情,這些年我自問我自己已經足夠開明瞭。但是聖賢之道已經是雕刻在了骨子裡面,是絕對不能被推翻的,你可明白嗎?”

“我明白了,這事情我們不說了。爹,你還是好好養病,這些事情你也就不要多想了,想多了無益,是對是錯。我們就交給時間做評判!”

孫權聞言,頓時明白蔡邕的思想,臉上微微苦笑。

這終究是一個心病。

心結難解開,蔡邕如今已經走進了一個牛角尖,就算他明知道是錯了,都已經走不出來,因爲他幾十年之間,都是沿着這個方向走。

這已經牽涉到了一個信仰思想的問題。

當一個人幾十年猶如一日的去信仰一種思想,這思想突然在一朝被推翻的時候,那麼他的整個世界觀都會發生變化。

儒門弟子。讀聖賢之書,學習聖賢之道,那麼他們形成的世界觀就會以儒門的規矩爲首。

這時候被孫權那股現代人的思想衝撞之下,沒瘋已經了不起了。

“臭小子,我怕我如果再不去好好的想想,以後恐怕就沒有機會了!”

蔡邕從牀榻上做起來,目光有些明亮,氣色好像也好了幾分,有一絲迴光返照的氣息:“我自己的命我自己知道,去年康成兄去了。我就知道我也快去了。”

“對不起,是我不應該拖着你進入教育司,如果不是讓你操勞多年,也許你還能多活十年!”

孫權眼眸有些紅潤。

是他自私之下。強行把蔡邕拖入了大吳朝堂的宦海,在蔡邕勞心勞力之下,教育司上了軌道,但是他本來就已經精力不足,油盡燈枯也是必然的事情。

“小子,你不必自責。老夫如果不願意做的事情,誰也逼不了,進入教育司,是我心甘情願的,一人之力有限,但是教育司的能讓天下人都受福,這是千古之功,當我看着一個個學堂在自己手上建立起來,我感覺的是一種無上的榮譽,其實老夫能多活十年時間,早已經滿足了,如果不是你,當年在長安城死的就應該是我,而不是子師兄!”

蔡邕這輩子遺憾不多,但是當年長安之變,他被孫權強行帶回江東,心中就一直把王允的死當成了一個心結。

這就是他的一個遺憾。

雖然說這些年他已經漸漸的承認了大吳朝,盡心盡力的爲大吳而好,然而這個心結他終究沒有去,日積月累之下,再加上這段時間蔡琰的動作,一病不起。

“爹,你還在怪我啊?”

孫權聞言,目光看着蔡邕的神色,低聲的說道:“當年就算我不帶你回來,涼軍還是會攻入城池,王允還是會從城樓上跳下去,他求仁得仁,和你無關呢!”

“也許是吧!”

蔡邕蒼白的面容有一抹自嘲的笑容:“他算是求仁得仁了,但是老夫卻一直揹負着一個心結,老夫總感覺對不起他對我的信任!”

“那事情從頭到尾都是我做的,與你無關,如果一定說對不起,那是我孫仲謀對不起他!”

孫權沉聲的說道。

“你孫仲謀是我的女婿,你做的,和老夫做的,這有區別嗎?”

蔡邕很自然的說了這句話之後,他擡頭,目光凝視着孫權,眼眸之中有一抹異色的審視:“孫仲謀,其實你在我印象之中一直沒有改變,如果作爲一個儒門弟子,你一定是一個不學無術的傢伙,哪怕你現在有不少佳作傳世,被士林認可,我依舊是認爲,你的功底比一個普通弟子都不足!”

老頭子讀了一輩子聖賢書,在他心中一直想要找的是一個好像衛仲道這樣的學識淵博,斯文有禮的女婿,可偏偏蔡琰就嫁給了孫權這樣的怪胎。

“呵呵!”

孫權訕訕一笑,老頭子就是明察秋毫,自己那點功底還真的瞞不住他。

“可老夫卻不得不承認一件事情,你孫仲謀是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怪胎,你這小子總能做出一些讓老夫驚異的事情!”

蔡邕眼眸深邃,有一抹異彩在閃爍:“老夫雖然不願意去承認,但是卻否認不了,你是老夫這輩子最大的驕傲,老夫傳承了一個時代,你卻改變了一個時代,老夫若是青史留名,那是因爲冠了你孫仲謀的岳父的名頭!”

孫仲謀所做的事情。站在朝堂的角度,站在百姓的角度,都是無可挑剔的,他的想法已經改變了這個時代。

這輩子能有這樣偉岸的女婿。老實話,他已經心安了。

“爹,你所做的事情,哪怕沒有我,也足夠青史留名了。你的得意弟子顧雍徐庶出入廟堂,你的門生如今遍佈天下,數不勝數,天下有幾個能得你之成就!”

孫權郎朗說道。

“你說的也對,其實這輩子,老夫是心滿意足了!”

蔡邕嘴角揚起一抹燦爛的笑容:“仲謀,記得你當年和我說的願望,願天下人人能讀書,老夫就算九泉之下,也看着你。你一定要做到,我真希望能看到那一天的到來!”

“爹,請你放心,我一定做到,決不食言!”

孫權站起來,退後三步,然後雙膝跪下,向着蔡邕磕頭之後,堅定的承諾了一句。

……

走出了廂房,在廂房外面的蔡琰和蔡豐連忙迎上來。連徐庶顧雍都趕來了蔡家府邸,正在着急的等待之中。

“陛下!”

衆人看着孫權走出廂房,連忙行禮。

“蔡姐姐,你進去陪陪他吧!”

孫權伸出手。撫摸這蔡琰的秀髮:“他想和你說說話!”

“好!”

蔡琰擦乾淨了眼淚,連忙推門走進去。

“張仲景,老頭子最多還能熬幾天?”孫權看着一直在守着病情變化的張仲景,問道,

“最多三天!”

“徐庶,朕放你幾天休沐之日。在這裡守着他,朕不能一直待在這裡,你代替朕待着這裡,服侍他!”

孫權幽幽的說道。

“諾!”

徐庶眼眸赤紅,畢恭畢敬的點頭。

“顧雍,你送朕回宮,朕有些事情和你商量!”孫權轉過頭,目光看着顧雍,說道。

“是!”

從蔡家府邸走出來之後,已經天黑了,孫權的情緒明顯是有些低落,他坐在皇輦之上,目光低沉,腦海裡面的思緒很亂。

“顧雍,你說朕是不是太枉顧了蔡邕鄭玄他們一輩子的思想?”

孫權突然說道:“一直以來,朕認爲,開拓進取才是正途,所以朕只會向前走,從來沒有回頭看看,可朕忘記了一點,有些東西是不能強行改變,這需要十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去影響,才能完成!”

一代人,一種思想。

蔡邕這一代人的思想是無法扭轉的,哪怕蔡邕再開明的思想,雕刻在他靈魂的儒門大義是無法改變的,他明知道那事情不是錯事,也難以接受。

看來自己的腳步還是走了太快了!

他是大吳君王,他的那一股來自現代的思想至今爲止已經開始影響無數人,特別是年輕一輩的人都在擁簇他的思想。

但是老一輩的思想是固執了,他的步伐走了太快,早晚會引起兩代人的思想碰撞。

就好像蔡邕和蔡琰,他們的碰撞只是柔和了一面,所以並沒有太大的影響,算是承受下來了,可是一旦這種思想碰撞出現暴烈了一面,引發兵禍也不出奇。

“陛下,其實老一輩的人心中不是不清楚,什麼纔是對大吳好,什麼才適應大吳,但是他們本來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他們改變不了!”

顧雍騎着馬,並肩皇輦旁邊,說道:“當初皇后娘娘的事情,老師雖然被氣的不輕,但是最後卻沒有出手阻攔,那時因爲他認可了,若非他已經認可了,以老師的脾氣,誰能說服他!”

“可他還是存在了心結,張仲景說了,這是憂鬱心情導致身體機能倒退,壽元殆盡!”

“他認可了,但是卻承受不了,聖賢之道,在他們心中是不可有一絲的質疑的!”

顧雍沉默半響,纔回答:“老師的心結也不知一兩天的事情,其實是很多年前就留下來的,日積月累之下,纔會無力迴天,這和陛下和皇后娘娘都沒關係!”

“承受不了?”

孫權目光陰霾,心中考慮了一番。想了在想:“看來我們日後牽涉這些思想改革的事情,還是要一步步的來,不能急躁,這些大儒都是寶貝。在氣死幾個還真的不合適了,有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還是用有潛在的影響去改變。”

“陛下,聽說軍方那邊已經籌備新改革了!”

顧雍聞言,目光看着孫權。試探性的問道。

“沒錯,動作不小,很多編制都會推翻,而且不僅僅軍方,在內閣方面也會有所改變,天下沒有任何一種完美的制度,只能不斷的去補充!”

孫權坦然回答:“大魏朝的九品中正制度,你可有研究?”

“有一點點研究!”

“有研究就好,你在去研究一番,然後取其精華。融合到我們大吳朝堂制度,記住大吳的官制度不能出現太大的改變,只是借用九品中正制度,加以修改,以吏部的名義遞上一分計劃書,一個月之內完成,周瑜即將被調遣出內閣,內閣接班人的位置,你已經是最大希望了,但是必須要有成績!”

孫權目光看着顧雍:“你不要讓朕失望!”

“微臣明白!”

顧雍目光湛然而亮。他若是能主持這一個變革,那可是積累影響力的一個大好機會。

內閣首輔!

這是每一個內閣大臣的目標,一人之下,萬人之下。他自然也心動,特別是周瑜要離開內閣之後,他就更有信心了。

魯肅論能力不錯,但是論資歷,略輸他一籌。

——————————————————

五月天,初夏的季節來臨。

貴霜帝國。

富樓沙城。

這是貴霜帝國的都城。也是貴霜帝國面對大吳兵馬最後的防守線,數萬的吳軍,已經兵臨這一道防守線,在城外駐紮連營,等待着最後強攻。

大營之中,大吳衛將軍,海鷹大營主將周泰,身披戰甲,挺拔的身軀站立在一副巨大的屏風地圖之前。

“城內的貴霜軍兵馬最多隻有一萬,但是都要一等一的精銳,算是貴霜最後的勇士,這一戰很難打,諸位可有良策?”

周泰轉過頭,目光凝視着衆將,沉聲的問道。

貴霜帝國面對吳軍的強勢進攻,早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是呈現出一股潰敗之勢,而吳軍在今年開春之後,開始發起最後的總功,步步爲營,奪取了一座座城池,如今總算是打到了都城。

只要他們能順利拿下這一座貴霜帝國的都城,貴霜就等於滅國了。

然而,這對吳軍來說也是一個最難啃的骨頭,貴霜帝國最後的精銳兵馬都在這裡了,要是強攻,就算能拿下,都要付出大傷亡。

“將軍,屬下認爲,這時候我們應該撤出富樓沙,大軍退回巴特那城!”

一儒袍青年,頭戴綸巾,手握羽扇,走出一步,說道。

“孔明,你這是什麼意思?”

周泰目光看着儒袍青年,眉頭皺起。

這一個青年就是現在海鷹大營的參謀長,蜀國降軍出身的諸葛亮。

諸葛孔明來到貴霜帝國差不多半年時間了,他從不適應,到適應,最後漸漸的熟悉了這裡的生活和戰鬥,轉變很快,適應力也很快。

正是因爲他的出謀協助,才讓周泰的大軍勢如破竹,一路到了貴霜帝國的都城。

原本他們需要三年才能完成的戰略目標,在短短半年時間之內,已經差不多完成了,這裡面大部分功力是來自於諸葛亮,一人之力,堪比十萬大軍。

所以周泰現在對他很信任。

“以退爲進!”

諸葛亮搖動羽扇,神色自然,淡淡的聲音充滿這睿智:“我們現在兵臨城下,讓城中的貴霜將士繃緊了神經,死死盯着我們,這不宜我們進攻!”

“就算是強攻,我也有信心能拿下富樓沙!”

周泰沉聲說道。

“沒錯,以我們的兵力,想要拿下富樓沙這一座城池不難,斬殺貴霜王也不難,但是你可想過這傷亡的代價。”

諸葛亮幽幽的說道:“我可以肯定,想要攻破這裡,起碼要付出三倍的傷亡,你受得起嗎?”

“你可有良策?”

“良策沒有,笨辦法倒是有一個!”諸葛亮微笑的道:“等!”

“等什麼?”

“等援軍啊!”諸葛亮說道:“我們援軍一到,貴霜必亡!”

“我們哪裡有援軍啊?”一個師長問道。

“有!”

諸葛亮說道:“你們忘記錦衣衛在前些時給我們的公文了嗎?”

“你是說,北面那股涼州兵馬?”

周泰目光一亮,不過面色很快就黯然了下去:“那可真的有的等了,據消息他們纔剛剛在西域站穩腳步,想要衝破樓蘭,大宛而南下貴霜,最少要半年時間,我可沒有這個時間!”(未完待續。)

ps:不要說爛尾的話,沒有能完成更新,是因爲感冒了,這幾天天氣變化太大了,從昨天開始我就有些腦袋昏昏的,今天嗓子痛,喝一口水都痛,我除了睡覺還是睡覺,腦袋暈乎乎的,還能碼字,已經不錯了!

第九百九十六章 曹操的模仿 下第五百零六章 他猶豫了第九百八十八章 韓遂最後的活路第一百六十八章 第一站,舟山!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四百七十一戰 西陵血戰 九第九百五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四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血戰並涼 十二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蹴鞠大賽 二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四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大戰不列顛 中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一百三十七章 論資歷,你們不夠格!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諜戰風雲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龍虎鬥 十八第一百四十二章 南昌城風雲 上第一百八十五章 等待第七百四十二章 紙上談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三國的長征 一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三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埃及之戰 七第六百九十九章 劃時代的戰爭 二第九百零八章 孫劉大戰之戰後情況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涅的怒火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埃及之戰 六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三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埃及之戰 四第九百七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四第六百七十四章 五溪蠻之歸降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昌城風雲 完第七百八十章 幷州爭奪戰,吳軍突襲!第六百九十二章 最後一站,薊城!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1301章 滅安息 2第七百三十三章 關中之亂的前奏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吳帝北巡 五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拔營北上,至長安!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龍虎鬥 四第四百一十四章 三國的長征 三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烽火大草原 四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滅晉 二第三百零六 戰國時代,重現天下!第四百九十一 蹴鞠大賽 十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七第1307章 馬超 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冷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里秦淮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軍機閣的會議第八百三十三章 加冕前的兄弟一聚第十三章 李儒之謀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東商會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五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十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龐統的新去向第一百四十六章 防範未然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奪長安 八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一千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二第八百四十八章 漢中血戰 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金陵城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血戰並涼 二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一第八百四十八章 漢中血戰 一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六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六百零七 民心,孤丟不起!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國的長征 七第三十三章 孫策屯兵曲阿第四百九十五章 蹴鞠大賽 十四第九百九十一章 班師回朝 中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 班師回朝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五第一百八十二章 糜家第八百二十七章 龐統的新去向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黃忠的驚駭箭法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開春大戰 六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略性撤退第一千零五十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上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吳變法之流言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五十九章 孫權練兵記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漢中戰役的僵持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滅魏之戰 五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羅馬軍的蟄伏 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五百八十四章 金陵城之李賈再戰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霸王的驕傲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九十五章 血戰吳縣之神勇無敵的潘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