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

大殿之中在一瞬間有些冷寂。

孫權執劍,劍指李涅。

李涅不卑不亢,不曾畏懼,坦然面對劍刃的寒芒,目光銳利的彷彿能看到孫權的心境:“陛下,並非臣要忤逆你,只是臣希望你永遠記住,你乃是大吳君主,可有怨,不可有仇!”

“朕是人,人都有仇人,生爲人子,報得父仇,有何不對?”孫權有些狂躁。

“君王無私事,天下大公!”

李涅算是天下少有的幾個能徹底的瞭解孫權性格的人,面對孫權手中寒意凜然的劍刃他並不畏懼,他很清楚,就算孫權在怒火,這劍也不會落在他脖子上。

如果沒有這點把握,也枉費他追隨孫權多年。

“狗屁,我現在只是孫堅的兒子!”

孫權從來不是一個衝動的人,但是有時候也會惱羞成怒,這就是他惱羞成怒的表現,這老李頭今天是吃的雄心豹子膽,居然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他的底線。

“關羽已經戰死,陛下何必耿耿於懷!”李涅淡漠的道。

“諸葛亮沒死,不是他,我父親不會戰死!”

“他還有用處,對於大吳,他有價值!”李涅說的很直白:“留着他,日後吳魏相爭,必可得一助力!”

“沒了他,朕就打不贏曹魏了嗎?”孫權的聲音越發陰霾。

“陛下,我們大吳走到今時今日,一統天下乃是大勢所趨,只要陛下還在,沒有了誰,都能贏得一戰,只是陛下很清楚,多一個能人,我們就能少死幾個將士!”

李涅還真的握住了孫權的心坎,一句話把孫權的怒火給壓下來了。

“朕真應該殺了你!”

孫權揮劍回鞘,有些嘶啞的聲音冷的能結冰。

“陛下就是陛下。古今往來多少人手握天下殺伐大權而忘懷天下責任,肆無忌憚的揮發自己的情緒,陛下如今手握半壁江山卻能如此能刻意壓着自己的怒火,微臣佩服!”

李涅微微一笑。畢恭畢敬的對着孫權行禮。

他說的這一句話倒不是一個恭維,算是他本心話,人畢竟是人,哪怕是九五之尊,他也有七情六慾。可當一個人手握天下大權,他的情緒就會與天下萬民掛鉤。

他喜,天下喜。

他悲,天下悲。

他怒,則天下血。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天子一怒,血流如河。

他爲諸葛亮求情,就等於牽動孫權的禁忌,孫權能在如此怒火的關頭還能剋制自己的情緒。實屬難得,這纔是一個合格的帝王。

“不用來奉承朕,朕可沒有這麼好說話!”

孫權坐下來,深呼吸了一口氣,琥珀晶瑩的眼眸有一絲冷意,淡淡的道:“朕還是有些奇怪,你的性格,居然會爲了一個諸葛亮,屢次冒犯朕,爲什麼?”

“我中計了!”

李涅有些苦笑。然後才解析的道:“在這成都城裡面,我自信過頭,被諸葛亮算計了,然後他假惺惺的賣了我一個人情。讓我把鬼卒西南堂口一鍋端,我總要還給他一個人情吧!”

“哼!”

孫權冷哼一聲,有些樂了:“朕就說,你這個傢伙沒這麼好心,說的大義凜然,還什麼爲了大吳。都他孃的是狗屁,算了,看在你也栽了的份上,朕就給你一個還人情的機會,把諸葛亮交出來吧!”

“陛下想要見他?”李涅眯眼。

“是殺還是留,朕要見見他再說,朕對他已經聞名已久,但是朕還真的不曾見過他,若是他朕的有本事讓朕留下他,那也未嘗不可!”

孫權的心情已經平靜下來,道:“有一句話,你說的很對,朕是大吳君主,不能隨心所欲,所做的一切必須要與大吳利益爲核心!”

“我馬上讓人把他提上來!”

李涅目光一亮,他知道孫權已經徹底的冷靜下來了,如果這時候諸葛亮只要有本事說服他,就能活下來。

他能做的也就算這樣了,剩下了就看諸葛亮的本事了。

還人情是真的,但是惜才也是真的,諸葛亮能算計他,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若是能得到諸葛亮歸心,不說什麼如虎添翼,最少在兩軍對壘的時候,多一股奇兵。

半個時辰之後,大殿外面幾個錦衣衛力士壓着帶着手鐐腳鐐的諸葛亮,走進了西蜀行宮的大殿之中。

這也是孫權第一次見到這一個歷史名人。

諸葛亮在歷史上是一個很值得爭議的人,褒貶不一,有人說劉備遇到他是金鱗遇上風雲,化龍的開始,可也有人說,他毀掉了一個時代。

有人說他成就了蜀國的輝煌,也有人說他的兢兢業業毀掉了蜀國的國運,有人說他用兵如神,也有人說他窮兵黷武,有人說他是蜀漢朝堂的頂樑柱,也有人說他是獨攬大權的權臣……

對於他,無論是看了三國志的,還是看了三國演義的,都有無數的看法,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不同的印象。

但是有一點誰也不能卻忽視的,多智近乎妖,這是他的本事和能耐,拋開性格立場來說,他絕對是一個能掌控一個時代的人。

伴隨一下下的腳鐐鐺鐺響亮的聲音,出現在孫權琥珀晶瑩的眼眸之中的是一個的有些落魄的儒生,很年輕,二十出頭,綸巾束髮,灰色儒袍,臉頰上的鬍渣看起來有些時日沒有清理了。

唯獨還有點亮光的莫過於那一雙彷彿能看透世間萬物的眼眸。

“罪臣諸葛亮,拜見陛下!”諸葛亮走進來之後,微微擡頭,目光不經意的看了一眼這年輕的君王,不卑不亢,淡漠的行了一個禮數。

他對孫權也是充滿興趣,這一個年輕的霸主有太多的傳言了,即使他也不能輕蔑。

“打開他的手鐐腳鐐吧!”

孫權目光看着他一副囚牢的樣子,微微蹙眉,對着幾個錦衣衛力士淡淡的道。

“諾!”

幾個錦衣衛力士迅速用鑰匙打開了他的手鐐腳鐐。

“你們都出去,朕要和他單獨聊聊!”孫權揮揮手。

“陛下!”

雷定目光如同虎狼般兇狠。死死的盯着諸葛亮:“此人畢竟是劉備忠臣,難保他不對陛下有殺意,末將唯恐對陛下出手啊?”

“他一介文士,朕好歹也是武將。若是他能在朕面前出手,朕就該自刎以謝王老的教育之功了!”

孫權聞言,鄙視了雷定一眼,道:“出去,都給朕出去!”

“是!”

衆人點頭。領命走出了大殿,李涅目光帶着深意的看了一眼諸葛亮,最後也離開了大殿。

大殿之中僅有兩人而已。

“坐吧!”孫權指了指下手了一個位置。

“不敢!”諸葛亮謙卑的道。

“不敢還是不想?”孫權眯眼,言語之中有一股鋒芒的殺意。

“恭敬不如從命!”

諸葛亮反應很快,迅速的坐留下來,不坐下來就是不領命,孫權估計找到抗命這個理由,直接咔嚓了他。

“諸葛孔明,朕想要殺你很久了,當年朕從荊州退兵。只要一想起父皇戰死於你是手筆之下,便夙夜難眠,你可知道乎?”

孫權目光陰冷,死死的看着他,冷冽的問道。

“知道!”

諸葛亮回答的也很坦然:“在陛下心中恐怕把罪臣挫骨揚灰的心都有了吧!”

“那你爲什麼不自殺呢?”孫權頓時有些玩味的道:“終歸是一死,死在自己手上總比讓朕五馬分屍挫骨揚灰來得強吧!”

“螻蟻尚偷生,諸葛不敢言死!”

諸葛亮微笑的道,笑容淺淺,斯文有禮,彷彿在與好友談天論地。

“呵呵!”

孫權也笑了。笑容卻有些冰冷:“這麼說,你有把握能在朕手中逃得一生機?”

“把握倒是說不上,但是在生死麪前,罪臣總要去試一試!”諸葛亮坦然的道:“也許我能憑藉着直接三寸不爛之舌。讓陛下留下我一命!”

“很好,朕喜歡你的自信!”

孫權嘴角微微揚起,搬出一盤棋盤,放在兩人之前,他手執白子,先落一子。道:“一盤棋的時間,朕給你一個說服朕留下你性命的機會,若是你不能說服朕,朕親自送你去見劉備!”

“世人多說,陛下乃是士林驕子,棋詩雙絕,今罪臣就領教一下陛下的棋藝!”諸葛亮眼眸眯起,手執起了的黑子,一子落下。

同爲讀書人,拋開其他的身份,他對孫權還是有些競爭意識的,孫權年少成名,師承於大儒蔡邕和鄭玄,以《愛蓮說》《陋室銘》《將進酒》揚名於士林,更是編寫出《三十六計》這等傳世兵書,絕對是一個能讓讀書人敬仰的驕子。

傳聞他的棋藝也是一‘絕’,先後曾經於不少棋藝高手博弈,不曾一敗。

“一盤棋的時間可不多,你可把握好了!”孫權又下了一子。

“陛下的棋藝可真是高絕!”

諸葛亮的額頭出汗了,能走出步步自殺的棋絕非簡單,在他看來,孫權明顯是要直接把時間拉過去,所以他需要保持一個不勝不敗的局面。

“你的棋藝也不錯!”孫權微微眯眼,通常情況之下,他三步能把一個棋藝高超的人逼瘋。

“陛下,其實對於大吳來說,留下我,並無害處!”諸葛亮穩定了孫權的棋局之後,開始遊說:“我諸葛亮是求生不是求死,我生路只有一條,助大吳,滅曹魏!”

“話說的漂亮,好吧,朕就算不記恨你,可你是劉備的忠臣,留下你,誰知道什麼時候給朕捅上一刀!”

孫權隨意下了一子,冷冷的道:“陳到這個人,朕自問還能掌控,但是你是諸葛亮,一個連朕都忌憚三分的人,以你的智慧,身處我大吳軍中出謀劃策,要是在戰場上想要算計吳軍,那等於吃飯那麼簡單。

越是有能力的人,越是難以掌控。這一句話,絕對不假。

“陛下手握天下大權,難道掌控一個小小的諸葛亮,還沒有信心嗎?”諸葛亮無奈。有時候有能力也會成爲一個弱點,他沉默良久,才吐出了一句激將法。

“呵呵!”孫權笑了笑,直接認慫:“朕還朕的沒有這個信心,你說怎麼辦?”

諸葛亮無語。這君王壓根就沒有什麼年少輕狂的說法,他在一次沉默下來,半響之後道:“陛下,我忠誠劉備,此言不假,若非西川候,我亦然不會投誠孫吳,陛下不相信我,也是理所當然,陛下如今還能給我機會。是陛下重才,如今蜀國已滅,先主已死,我諸葛亮也算是身無一物,若是陛下始終不敢相信,我可不入朝堂,願爲大吳教書育人!”

“教書育人?這還是有些說不通啊,你可是朕的殺父仇人,朕之所以願意留下你,是因爲你能幫助大吳。若是擱置,就等於你沒用了,朕還不如直接殺了你,最少還能解了朕的一口怨氣。你說是不是?”

“看來陛下今天是一定要諸葛亮死了?”

諸葛亮嘆了一口氣。

“是死是活,還要看你的表現,你的時間不多了!”孫權又下了一步能提前結束戰局的棋,淡淡的道。

“罪臣還有一策!”諸葛亮深呼吸了一口氣,道。

“說來聽聽!”

“聽聞如今大吳兵馬在攻取西域蠻荒?”

諸葛亮目光眯起來,劃過一絲精芒:“大吳有七營。其中南海的海鷹大營的主力一直在西進,攻取海外之地,而且還已經打到了西域,涼州敦煌的胡人曾經有消息回來,在西域極地見過吳軍騎兵的戰旗,可對?”

“消息不錯啊!”孫權笑了笑:“沒錯,朕的確也有一股兵馬在西域,如今已經攻取了西域半壁江山!”

“陛下聖明,整個中原,恐怕沒有一個人能比你更有魄力,比你更有野心!”

諸葛亮恭敬的道:“普天之下,莫過於王土,陛下要的恐怕不是一箇中原,而是一個天下,天之下!”

“說正題!”孫權淡然的道:“朕可不是想要聽你的奉承!”

“罪臣請調西域戰場,以開疆闢土之戰功,以贖其之罪!”諸葛亮露出了最後一張底牌,是死是活,就看這一把了。

“請調西域戰場?”

孫權聞言,有些沉默起來了。

說起來現在貴霜戰場的確需要一個軍師,憑着周泰一個人,太吃力了,若是能多一個諸葛亮,估計拿下安息帝國也不難,還可以初步試一試羅馬帝國的實力。

要知道,羅馬帝國是一個國力人口都不會被漢朝弱的大帝國,打起來一定吃力。

“朕爲什麼相信你?”

孫權目光變得很銳利,彷彿能看透諸葛亮的內心。

“陛下,所爲的信任是需要時間來積累,陛下現在不會相信我,但是陛下應該給我這時間,讓我去證明忠心,我也不奢求多長時間,三年之後,若是陛下不能信任諸葛亮再殺也不遲!”

諸葛亮目光看着棋盤,沉默良久才下了一子:“而我請調西域,身在西域,那時候諸葛亮就算再怨恨孫吳,怨恨於陛下,也不至於做出讓祖祖輩輩都蒙羞的事情來,我可投中原人,絕不助蠻夷!”

“你的話很中聽,朕動心了,但是朕不甘心就這麼讓你活下來,朕怕父皇會怨恨朕,有時候,命是要賭一賭的!”

孫權一子定勝負,然後站起來,目光看着諸葛亮,手掌攤出一個大吳銀元,銀元北面是吳字龍紋,正面是一個數字:“朕就當父皇在天之靈,如果是正面,朕聽你的,但是如果是背面,朕殺了你,一了百了,以絕後患!”

孫權拇指一動,直接把手中的銀元拋起,高高起,高高落。

這一刻諸葛亮淡定的心也有一絲的沉不住氣了,目光死死的看着即將落下的銀元,這將會代表他諸葛亮的命運。(未完待續。)

ps:

還有一更,繼續碼字!

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張郃述職第三百三十一章 宣戰 上第三百六十章 會獵於魯 二十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命在吾江東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璋之懼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亂局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權的危機感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昌城風雲 中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周瑜之謀第一百零五章 錦衣衛的發展第三百五十七章 會獵於魯 二十二第九百九十四章 兩國休戰第四百一十二章 三國的長征 一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滅魏第一戰,戰報至!第八百八十五章 朔方血戰 四第二百七十八章 魯肅第一百九十九章 孫堅的優越感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昌城風雲 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東北的三郡兩府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涅的怒火第六百二十章 北疆血戰 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忠和張仲景第七百五十二章 關中之亂,時機已到!第二百四十七章 龍蟠虎踞第九百九十一章 班師回朝 中第二十九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四百七十八章 戰爭之感言,孫權老師 上第三百七十一戰 北疆可能有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會獵於魯 十四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封賞第一千二十一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3第三百九十五章 朝堂風暴 十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奪長安 二第八百三十七章 漢中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戰船研究基地第六百零五章 北疆之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會獵於魯 二十二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吳封禪的前奏第八百三十六章 東宮之爭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封地之議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七第五百二十二章 瑜亮初戰 九第四百六十章 趙雲求援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東宮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武關亂 八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平靜的一年 上第一百章 江東權公子第二百九十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四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二第八百九十章 孫劉大戰 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決戰關東之郭嘉的反撲 上第九百六十章 第一次北伐 十第一千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二第五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眼淚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色雷斯戰役 六第九十一章 血戰吳縣之聲南擊西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意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奪嫡的開始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軍機閣的會議第九百三十章 鞠義的攔截第九百三十二章 龐德的請求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吳變法之六部尚書第九百二十二章 狠辣諸葛 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噩耗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血戰並涼 十四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攘外必須安內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孫仲謀之死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二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二第五百一十三章 監國 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壽春亂戰 二第三百八十八章 朝堂風暴 三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七百零三章 劃時代的戰爭 四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金陵動亂 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借糧草第四百八十四章 蹴鞠大賽 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門雙侯第一百一十七章 安排第九百二十五章 劉禪登基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六百零三章 官渡落幕 終幕第八百九十四章 孫劉大戰之開戰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東宮 九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呂布 一第八百三十九章 漢中血戰的前奏第七百三十六章 成都兵變 一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下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西部會師 續三第七百二十章 刑部分工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曹操的示弱第六百二十四章 旱災之後,水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