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武科舉三甲

一個帝王的理念是可以影響一個時代的,孫權的性格本來就是百無禁忌,這些年他的行事風格,已經影響了如今朝堂上的不少朝臣。

在大吳變法之後,大吳朝之中有一種能迅速接受新理念的風氣,呂藍能征戰沙場,女子爲官這種有些驚世駭俗的這事情也不是沒有搞頭的。

關鍵是能不能被朝堂的巨頭接受,只要有人願意接受女子爲官的存在,事情就有成功的可能性。

當然,此事難度很高,如今大吳朝建立的時間很短,孫權爲帝的時間也很短,他能影響的不多。

所以此事其實孫權心中也不是很樂觀。

女子地位卑微乃是歷史一代代人傳下來的一個遺病,自古以來女子就是利益的交換品,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的理念是最容易改變,但是衆的理念也是最難改變的。

人只是一個人,衆卻是衆生。

如果想要強行去改變,孫權自認爲他自己出手,也最少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潛默移化。

如今蔡琰明顯有些倉皇的舉動多少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成功的機會也不是沒有,如果她們能迎風破浪,劈荊斬刺,還是能走到岸上的,但是如果孫伊這個當事人扛不住,那麼她們就會大潰敗。

孫權不是不想出手相助,只是不能而已,第一如今他遠在西川,對於金陵城鞭長莫及,第二他要是出手了,反撲的力量就更大了,到時候事情會演變成一個無法控制的狀態。

所以,袖手旁觀是他唯一的選擇。就算蔡琰她們失敗了,最少還有他這個東吳大帝來收拾殘局,不至於她們被打落十八層地獄。

“哎!”

孫權嘆了一口氣。收拾了一下思緒,然後把手中關於文科舉的所有奏書意義都燒了。就當沒有看過,然後淡淡的道:“孝直,此事你也別去參合了,朕幫不了她們,但是你也給朕一個面子,事情讓朝堂去解決,地方派別去插手,朕不希望此事釀成朝堂大亂!”

法正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郡守。能量不大,但是作爲東侯府出來的朝堂元老之一,他也是有代表性的。

他和諸葛瑾是東侯府出身干將的地方派代表。

動一發而牽全身,他要是參合進去代表是地方派也打算加入博弈之中,各地郡守就會紛紛表態,蔡琰她們就更是寸步難行了。

“陛下,微臣的心中可不太看好此事!”法正眯眼:“皇后她們根本沒有成功的機會,我就怕此事弄得不可收拾,到時候陛下夾在中間那可就不太好受了!”

“呵呵!”

孫權嘴角揚起了一抹玩味的笑容:“正好相反,朕比你樂觀。而且朕可以斷然,此事就算今天失敗了,他日還會重現。

十年不成三十年。三十年做不到一百年,當出現了一條光明大道,有些人就會鍥而不捨的走下去。”

他斬釘截鐵的道:“其他人由他去,朝堂博弈,都是要爭的,能不能成,看她們的造化,但是朕不希望你也參合進去!”

靈魂來自於現代,承受現代人的教育思想。孫權的骨子裡面是一個人權公平的人,他從來沒有小窺女人兩個字。

武則天能在男人的權利世界裡面成爲歷史第一個女帝。壓垮了天下的所有男人,難道在那時候女子地位很高嗎?

不!

是她敢於去拼搏。事在人爲,只要有恆心,有毅力,一切的規矩都會被打破,一切的理念都會被巔峰。

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的卑微屈膝,也沒有人願意一輩子被人騎在胯下,以前也許是絕望,所以女人沒有任何的選擇,只能成爲男人的附庸。

可當她們發現了自己是可以改變這個規矩的時候,就好像男人上了朝堂,野心壓也壓不住,總會有一些以身試法之輩,強闖出一條能提升她們地位的路。

“微臣遵命!”

法正點點頭,他無法去理解孫權所說,但是因爲孫權,他可以選擇避開。

“朕看看第一屆武科舉的成效!”

孫權沒有在去理會文科舉,拿起了一份武科舉的奏書,今年是第一屆武科舉,關乎日後武人的出路和地位,成效很重要。

他大意的瀏覽了一番,朱治抱着寧缺毋濫的原則,數千參考學子,只有一百一十三個武舉人,比第一屆的文科舉中舉之人還是少。

孫權目光微眯,突然道:“孫尚香那丫頭居然沒有參加,這倒是奇聞!”

“她參加了,而且光明正大的參加了,但是她落榜了!”法正低聲的道:“在第一輪比試之中,他就被刷下去了!”

“哦!”

孫權來興趣了,笑眯眯的問道:“誰這麼不開眼,敢把這個姑奶奶給打下去,不想活了!”

“今科武狀元!”法正嘴角抽搐了一下,吐出了一個:“丁奉!”

“丁奉?”

孫權聞言,心中有些疑惑:“這名字我好像有點記憶,不對,是很熟悉纔對,靠,那不是東吳十二虎臣最後一個不就是丁奉嗎?”

東吳十二虎臣,這些年漸漸的已經開始完全呈現出歷史的風采,每一個都是不簡單的武將,大吳朝有今日,他們功勞很大。

這最後一個虎臣終於出現了。

又是一個大咖啊!

有一個丁奉撐場,也算是給大吳朝第一屆的武科舉一點分量,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角色,東吳十二虎臣,任何一個都不是吃素的。

“丁奉,字承淵!”

孫權看着今科武狀元的簡介:“廬江安豐人,時年十八,江東講武堂第三屆入學高材生,孫策關門弟子……”

“孫伯符的弟子?”孫權眯眼,目光有些疑惑的看着法正。

“嗯!”

法正點點頭,低聲的道:“在這一次的武科舉雙考之中。他文試武試皆然並列第一,所以有些人想要唰都唰他不下去。”

孫策在朝堂多少還是點被忌諱,讓孫策的弟子成爲武科舉魁首。不樂意的一大堆,但是架不住人家有本事啊。

“孫伯符在太湖待了的時間也不是白待的。居然能教出了一個技壓羣雄弟子。”孫權笑道:“如果是淩統在這裡,還能拼一拼,但是現在,他趕上好時機了,第一屆武狀元,分量不輕啊!”

“陛下,不僅僅如此!”法正道:“如今位列武榜眼的也是江東講武堂出身的朱然,中舉學子四分之一都是江東講武堂出身!”

“是孫策的江東講武堂!”

法正補充了一句。

說着。法正心中有些感嘆,江東講武堂不愧是大吳朝第一講武堂,哪怕是呂布親自組建的金陵講武堂都比不上。

一個科舉,就能看出講武堂之間的底蘊差距。

這一次的武科舉,中舉的武舉人之中,江東講武堂的學子佔據了四分之一的數量,驚駭整個朝堂。

“朱然,老朱家的養子?”

孫權對於孫策的江東講武堂這些字眼不太感興趣,但是對武榜眼倒是很熟悉的很:“朱治待他如親兒子,第一屆江東講武堂的學子。後來在交州戰役之中急功急利,導致麾下一個屯的將士慘死,被朱治親自趕回講武堂深造。壓了他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倒是願意放出來了!”

朱治是孫權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心腹,名爲君臣,親爲叔侄,對於老朱家的人,孫權自然瞭解深刻。

“陛下,朱然昔日雖然有些性格狂躁,但是他有本事的人,如今看着佔據身邊的那些同窗。呂蒙,陳武。一個個已經開始建功立業,自然沒有這麼容易壓着啊!”

法正目光微微一亮。若有所指的道。

“你丫的是說朕壓着你吧!”孫權聞言,目光一動,斜睨了他一眼,道:“朕早就知道你不願意幹這個破郡守了,你不就尋思了想要進入參謀司嗎?”

“呵呵!”

法正訕訕一笑,他的心思自然瞞不過孫權,也沒打算瞞過孫權:“陛下,你看現在武陵已經差不多安穩了,五溪蠻已經漸漸的融入了吳人的氛圍,我是不是可以功成身退!”

他好軍事謀略,對於政務處理一直不太順手。

當初擔任武陵郡太守,是因爲五溪蠻的原因,他和五溪蠻的首領沙摩柯是結義兄弟,用這個身份管理五溪蠻,才穩得住那些狂野的蠻人。

如今他自然是想要回歸軍事謀略方面,相比於埋頭出來一件件繁瑣的民政,他更加願意在沙場上指點江山。

“朕也知道你坐不住了,再等等吧!”

孫權考慮了一番,業術有專攻,法正本來就是吃軍略這一行飯了,強行壓在那些政務之中也不是事情,但是現在還不能放出來:“西征戰役結束之後,朕允許你迴歸軍方!”

“謝謝陛下!”法正神色大喜。

“對了,這探花郎文欽是何人?”孫權看着其中一個名字,問道。

“文欽,文仲若,江湖遊俠出身,最重要的是,此人乃是一個魏人!”法正道。

“江湖遊俠?”孫權琥珀晶瑩的眼眸閃爍一抹精芒:“還是來自曹魏的人?”

“此人不但飽讀詩書,武藝很高,就算是丁奉也只是險勝他一招,他輸給榜眼朱然,是在文試上不足!”

“文試考的是什麼?”孫權知道,武科舉的文試不是好像文科舉哪樣,而是考軍略知識。

“攻取成都的方略!”法正道:“這可是軍機處親自出題的!”

“整個軍機處都沒有能拿出一條攻取成都的方略,潘鳳他們也夠狠的!”孫權道:“這批人他們打算如何安排!”

“這便是我來面見陛下的原因!”

法正向來和軍機處交好,替軍機處做點事情他倒是不遺餘力:“軍機處打算把這一批武科舉的一百一十三武舉人全部投入軍方參謀之中,而且就打算放在西征戰役上的磨練,你意下如何?”

“隨意!”

孫權並不是很在意,聳聳肩:“就當實習吧,反正這戰役還有的打,讓他們看看戰場也好!”

拿下蒹葭關,也要一步步推進去,這巴蜀的路不好走,就算蒹葭關戰役斬殺劉備,成都還有一個諸葛亮,打到成都城起碼也要幾個月的時間。

“蒹葭關乃是一座天險,不好破啊!”法正心中也有所感,嘆了一口氣。

“也不難破!”

孫權神色之中勾勒其一抹自信的笑容:“不出十日,朕就能破關而入!”(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一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四百零七章 魏國插手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遇刺第九百五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中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章 鳳雛之鳴 二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西部會師 續二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兵臨阿爾卑斯 上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戰略 下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三百零一章 一個教訓第四百三十二章 戰幽州 五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國的長征 十六第二百三十章 孫堅的無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幽州 十二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滅安息 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東瑣事第二十四章 錦衣初創第五十二章 騎兵三寶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羅馬帝國的高人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決戰關東之定北疆 完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幽州之戰,前奏!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百七十章 海上!風浪!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一第三十二章 戲志才第六百七十九章 未來海軍的征途第一千六百零七章 第二次西征的前奏 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滅安息 五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怒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幽州 十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冀州易幟 續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支持第八百六十七章 戰後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羅馬城的暗流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儒蔡邕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西部會師 續第七百零一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夏侯淵的隕落第八百七十六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烽火大草原 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八百八十六章 朔方血戰 五第七百二十二章 吳王與蒯良的棋局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宣傳司第三百零九章 愛蓮說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幽州 十一第一千零十四章 開春大戰 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時代的發明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八百一十九章 賀齊的無奈第七百九十五章 青州之戰 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血戰並涼 十九第四百八十三章 蹴鞠大賽 二第一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 完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六第七百五十六章 成都兵變 三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色雷斯戰役 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勸諫第七百三十章 吳軍西進第六百六十六章 北疆之亂落幕第四百四十一章 戰幽州 十四第六十一章 初平二年,諸侯各起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壯哉!塞維魯大帝!第一百四十五章 南昌城風雲 完第八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九百三十一章 暴怒的孫權第六百二十七章 北疆血戰之我敢殺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眸的瞬間第一百七十一章 周瑜的提醒第三百四十一章 會獵於魯 六第八百七十九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年尾將近第一百五十五章 出兵九江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奪長安 十第九百四十四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政務瑣事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彈指之間灰飛煙滅第九百六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十八第八百三十五章 大吳四大國公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禪之議第六百三十九章 滅晉之弘諮見鞠義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遷都 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風險,大利益!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一千零四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六第九百八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