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呂布歸來

.shumilou.co

m.shumilou.co

一舉兩得的事情,軍方和刑部自然都不會反對,軍方可以解決這一批裁兵的麻煩,刑部的神捕司也會在短時間之內迅速的落成。

趙雲和高名等人,離開的御書房,開始細細的爲這事情商議起來。

而孫權,卻單獨把刑部尚書沈符留下了。

“老大人,最近的身體可還好?”小客廳上,孫權親自沏茶,然後爲沈符倒上一杯。

“大王有心了,咳咳!微臣這身體是老毛病了!”沈符輕輕的咳嗽幾聲,喝了一口清茶,潤潤喉嚨,寬慰的回答道。

“你這咳嗽有些年頭了,可要保重啊!”孫權輕輕的拍拍他背脊,道:“孤可指望你能爲孤多撐一兩年!”

“大王請放心,老臣沒這麼容易倒下,刑部一日不上正軌,老臣的命,就算老天爺也不敢收!”沈符硬朗的道。

“唉!都是孤不好!”

孫權看了一眼這個老者,他明顯有些疲憊不堪的精神,卻要硬撐着,便輕聲的嘆了一口。

他是無可奈何,不然也不至於讓一個身上帶病的老者,爲國事如此操勞。

從吳郡的郡守府,到徵東將軍府,最後到吳國,掌控律法的,一直都是這個有些病怏怏的老者。

<新法度還在一個適應期,而當今刑部,非他而不能掌控。

一想到這裡,孫權的神情有一抹歉意,輕聲的道:“刑部的事情,高名和公孫康這兩個小子一時半會,還支持不了這個大局,所以還是要勞煩老大人多多操勞,還請老大人受仲謀一拜!”

孫權站起來。恭恭敬敬的行了一個拜禮,沈符絕對不是爲了他,而是一個赤子公心,所爲的一直都是這個國度。

所以,他是值得他行禮的。

“大王,沈符昔日性格莽撞。起起落落多年,最後以一介白丁,得先王器重,身居高位,享受榮華富貴,食君之祿,便擔君之憂,微臣受吳國之榮譽多年,當爲吳國竭心盡力。爲大王死而後已,何來操勞?”

沈符一本正經的回答道。

其實沈符的心中對孫堅的小兒子孫權一開始並不是很看好。

當初在廷尉鬧出來的事情,孫權趾高氣揚,殺意騰騰,更讓他對孫權的飛揚跋扈有些的厭惡。

昔日孫權以廷尉之手,連斬貪污百官,事情鬧的風風火火,甚至忤逆宮中聖旨。在他看來多多少少有些缺乏爲君者是圓滑。

他雖然是執法者,但是也明白。水清無魚的規條,在他看來,心中要正,但是手段可以多變,纔算是一個明君。

孫仲謀在他心中多多少少有些的不懂轉變的形象。

然而,玄武門一戰之後。孫權強勢奪位,手握重兵,天下無人可抵擋,孫權登位之後,他以爲孫權也許因爲昔日的事情。對他有些芥蒂,便已經有了告老還鄉之意。

不過後來孫權親自挽留他,他纔有了留下來的念頭,再後來,孫權主持大吳變法,他不得不留了下來。

畢竟,變法之中,有一項是他推脫不了的事情。

編制一部國家法典,對於一個自小攻讀刑律的讀書人來說,有着莫大的吸引力,他也不例外。

新吳律編製成功之後,他沈符的名諱也能流傳千古。

讀書人,無論多清高,誰都不能忽略這一點。

“老大人,汝認爲,高名和公孫康,他們兩個,誰更有能力,能擔得起刑部的重任?”孫權微笑的問道。

沈符這身子骨,熬不了多久,他也不能一直讓一個垂老之人,爲了所謂的國事,親力親爲,最後病死在位置上。

刑部新主事,還是早些有結論爲好。

“回稟大王,兩人皆然是有能力之輩,高名出身於錦衣衛,他行事果決,做事情的風格有些雷厲風行,但是骨子裡面始終有些錦衣衛的痕跡,所以手段有時候過於陰霾,不夠大氣,不過他心態還算明朗,只要稍微引導和糾正一下,還是能擔重任的。

而公孫康,此人出身門庭,飽讀詩書,在律法方面,稍有研究,年輕,膽氣撞,然後卻有些熱衷名利,做事有些狂躁,需壓一壓,磨一磨性格,他也是一個能獨當一面的人!”

沈符中規中矩的道。

“老大人,你這是在和孤兜圈子!”

孫權聞言,頓時忍不住笑了出來,然後在正色的道:“孤是問汝,汝心中之人選!”

“高名!”

沈符認真的想了想,才道。

“高名?”

“對,高名!”沈符道:“啓稟大王,若是論能力的話,公孫康是不在高名之下,但是高名此人在經驗方面,心態比他穩,而且手段比他狠,刑部執掌法度,不僅僅要有執法者的心態,還要虎狼手段,公孫康是過於圓滑了!”

沈符躬身的道:“在刑部,擔任次職尚可,若是領導主權,面對朝中的一些齷齪之事,難念會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老大人果然是目光如炬,麾下兩個左右手的性格都被你剖析出來了!”

孫權眯眼,道:“高名,在十年前,他是軍中一個十夫長,大字都不認識幾個,後來被孤選爲第一批的錦衣衛,臥底數年,磨練心智,前後曾經任命爲河間和廬江的郡守,有獨當一面的經驗,而且他當年走出錦衣衛,就是對錦衣衛裡面的行事有些牴觸,在這方面,他作爲一個執法者,的確不錯!”

“若是老夫還有幾年的時間,倒是能爲大王扶持出一個刑部尚書,現在,他多少有些幼嫩!”沈符嘆了一口,有些不甘心的道。

他的身體,他自己知道,最多熬一兩年,恐怕就要臥病在牀了。

“老大人這一份心,孤實在有些羞愧啊!”

孫權點點頭。然後輕聲的道:“既然這樣,孤就爲老大人加把火,練一練他們的,大理寺歸高名親自管理,而神捕司歸公孫康,這段時間。老大人就在辛苦辛苦,看看他們兩個,誰能擔重任,刑部畢竟是掌控吳國法度,法度不明,朝野必亂,刑部尚書之位,重中之中,不得有絲毫的紕漏!”

“微臣明白了!”

沈符點點頭。

三月的天。朝陽如虹,陽光似柔。

魯侯府邸。

這一座府邸屹立在的城西,不斷繁華的街道上,然後侯府的周圍,始終卻有些的熱鬧不息。

吳國之上,最初爲位列侯位的是江侯,東侯,還有一個魯侯。而魯侯就是天下第一武將呂布,侯名來自昔日的魯國。

吳國第一個拿下的諸侯國是魯國。呂布的投降,在吳國來說,算是第一份殺出來的榮耀。

當初魯侯府有些清冷,但是如今的魯侯府在金陵城之中,也是一個灼手可熱的侯府。

先王戰死,荊州變故。呂布被孫權親自請出山,大戰於荊州,一戰襄陽,再戰南陽,三戰馬超。重拾昔日威名,鼎盛於吳國的軍方之巔。

軍中變法,趙雲爲主帥,他身先士卒,率先領導荊州大營變革,一句榮登吳國左將軍之位。

不管他昔日名聲如何,在如今的吳國,他就是當今大王的新寵武將,軍中的一方巨頭,所以侯府大門,自然客似雲來,結交之人,不計其數。

這一天,侯府大門,張燈結綵,魯侯大夫人嚴氏,還有一個國色天香的小夫人貂蟬,連同幾個侍妾,都站在門口上,一雙雙美眸遙望着長街頭,等待着侯府的核心骨歸來。

駕駕駕!

長街上,馬蹄大作,爲首的一魁梧戰將,率領十餘親兵,如風行走,瞬間便至,最後停在了魯侯府邸的大門。

“哈哈,某家總算回來了!”

呂布一身鎧甲,英武不凡,直接跳下赤兔馬,目光看着侯府的大門之上的親人,俊朗的大臉有一抹舒心的微笑。

荊州一戰,也有一年多的時間,自從投降吳國,他一直以家爲核心,未曾離家過月以上,這一次他的確想家了。

“君侯,你回來了!”

嚴氏和貂蟬雙雙走上來,柔聲的行禮。

“月兒,秀兒,怎麼在這裡等爲夫啊!”

呂布看着兩個嬌妻,一手摟着一個,走進侯府大門,眼開眉笑,問道:“對了,重兒呢?我都一年多沒有見那小子了。”

他兒子,呂重,初平四年,年初,貂蟬所出,算是呂家嫡子單傳。

他自年幼上戰場,南征北戰幾十年,從幷州大草原,打到徐州,膝下唯一女,一直遺憾,也許是因爲自己殺孽太重,三十多歲,還未得一子。

後來歸降吳國,鬆弛了下來,反而得一子,此子便起名爲呂重。

“重兒,父侯叫你,你還不出來!”

貂蟬白淨的雙手向着門後招招手,一個虎頭虎腦,約莫四五歲的小男孩,明亮的大眼,有些怯生生的盯着呂布。

“好小子,長的夠快,不愧是我呂家的男兒!”呂布大手一摟,把小男孩摟在懷裡,直接拋高,雷霆般的大聲忍不住大笑。

呂重三歲不到,可是塊頭已經有普通還是的四五歲左右,面容清秀,遺傳的母親的俊俏,卻有父親呂布的剛朗。

一家人進入庭院之中,便話起了家常。

“君侯,你一年多都沒有見重兒了,一見面就這麼嚇唬重兒,你就不怕他畏懼你這麼父親啊!”嚴氏有些嬌嗔的道。

呂重是呂布獨子,他征戰南北,盼了一輩子才得來的兒子,在呂家全家可心疼了。

“我們呂家的男兒,哪有這麼膽小啊,是不是,重兒?”呂布笑呵呵逗着兒子:“叫爹爹!”

“父侯!”

呂重倒是對這個父親並不是很膽怯,脆生生的叫道。

“乖!”呂布開懷大笑。

“君侯,一路長途跋涉,必然辛勞了,你先沐浴更衣,在吃飯吧!”貂蟬把兒子從呂布身上抱下來,柔聲的道。

“不了!”

呂布搖搖頭,道:“某還要親自進宮一趟!”

“君侯,你還沒有進宮?”嚴氏和貂蟬神色微微一變,作爲鎮守一方的大將,按照規矩和禮儀,回京第一時間,自然是拜見大王。

“哼,某家就要晾一晾他!”

說着,他的神情之中有一抹冷冽的煞氣,嘴角勾勒起森冷的笑容:“鈴鐺在北疆的事情,大王要給某一個交代!”

“君侯,此事可要慎言,如今你乃是手握一方兵權的大將,鈴鐺之事,也是她自己有心在先,不然她的脾氣,天不怕地不怕,大王也拉不得她上戰場,她在戰場立功在先,大王不過是賞罰分明,你可切勿惹惱大王!”

嚴氏勸道的道。

呂藍是她女兒,她女兒什麼脾性,她還不清楚嗎?

自小呂布雖然疼愛呂藍,但是總是感嘆沒有一個能隨着他征戰四方的兒子,這事情從很小的時候,就已經在呂藍心中紮根。

所以這一次,呂藍在北疆掛帥,參軍,組建朱雀營,還真的怪不得任何人。(未完待續……)

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大洗牌 六第四百八十一章 呂布的希望第一千零九十章 雒陽風雲 一第五百三十章 蠢蠢欲動的孫翊第三百四十七章 會獵於魯 十二第七百零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七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八第七百零九章 偷閒練武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遷都 一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塞維魯平亂 二第八百七十四章 鳳雛之鳴 五第九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東商會第五百零七章 顧雍和陸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工部學院第一百二十二章 長安亂 完第一千零九章 孫權拋出的誘惑第一千零八十二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二第九百六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十四第九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赤壁 六第六百三十六章 劉備在蓄力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九百六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七第二百七十九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滅安息 十一第九百六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十一第四百九十一 蹴鞠大賽 十第六百二十八章 北疆血戰之背水一戰第九百一十七章 桃園之義 三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塞維魯之死 十第二十章 三國第一才女,蔡琰!第二百九十七章 前奏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破釜沉舟一擊 八第二百四十四章 不安分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駕崩 六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泰山封禪?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份暴露第八百八十九章 誓師西征第九百零二章 這事情朕不管了第五十三章 江東的勢力分佈 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滅匈奴 十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劉璋之懼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烽火大草原 五第五百零二章 朝堂博弈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破釜沉舟一擊 借箭第四百零四章 張燕的猶豫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武關亂 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分裂商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滅魏之戰 十二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捷報第六百三十一章 滅晉之袁紹要死戰鄴城第九十七章 血戰吳縣之慘烈的勝利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郡,根基已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第六百三十章 軍中改革的領導者,趙雲和呂布!第八章 孫堅的失望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東宮 三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建江東講武堂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奏 續第四百一十四章 三國的長征 三第四百二十五章 三國的長征 十四第九百八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四第五百九十六章 周瑜的提醒第四百三十九章 戰幽州 十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關中之亂 八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七百八十章 成都的消息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一百七十八章 返回舟山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雍州的繁榮第三百二十五章 荊州行 八第三百二十三章 荊州行 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孫權的急躁第四百七十八章 戰爭之感言,孫權老師 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會獵於魯 二十六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分關中二州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一章 落魄青年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五第七百八十九章 漢中戰役的僵持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婚 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赤壁 三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二百六十四章 憤怒第五百七十二章 金陵城 六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開春大戰 七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八百零二章 雙雄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