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教育計劃

清晨,旭日初昇,金黃色的光芒猶如一層輕紗,覆蓋着的偉岸的吳國王宮之上,把這一座王城映照的金碧輝煌。

鳳儀殿,內殿!

金色華貴的一層輕紗的籠罩之中,一張龍牀軟榻之上,孫權安然的沉睡着,而且他身邊的蔡琰已經醒過來。

一張菱角分明的臉龐映入蔡琰的美眸之中。

“我的夫君,吳國最尊貴的男人!”

她輕輕的拉開了軟被,右手的玉臂撐起火辣的嬌軀,美眸深沉的凝視着自己的男人的那一張熟悉的臉龐。

她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嫁給一個君王。

一如昔日滎陽初見,她毫不猶豫的跟着他走,這一走,就是一輩子,這輩子,她無憾了。

“媳婦,我的臉好看嗎?”

這時候,眼光的刺眼之下,孫權輕輕睜開眼睛,目光閃閃,微笑的問道。

“討厭,我纔不看你呢!”即使兩人夫妻多年,但是面對閨房之樂,蔡琰總是羞答答的,嬌澀的神情能引起孫權的無邊的獸性。

“媳婦,你今天起的這麼早,我們來做做運動,坐早操有益健康!”孫權大手一個水中撈月,把嬌妻撈入懷中,上下其手,早晨的陽氣,徹底的爆發出來。

“壞痞子,不……不……不要,時間……已經……不早了,你今天……還要上朝呢!”落入大灰狼手上的小白兔,有些驚慌,一下的被剝的乾乾淨淨,在孫權的大手之下,她也有些情動了,潮紅的小臉壓在孫權寬敞的胸膛之上。

“有什麼被王族開枝散葉的事情還要大。讓他們等等得了!”

孫權直接撲了上來,嘿嘿的笑道。

“現在是白天呢,你這個昏君!”

蔡琰有些無奈,小聲的道。

“哈哈哈,我就是一個昏君,你就認命吧!”

龍牀軟榻。芙蓉錦帳,春意綿綿,一出人類最原始的戰鬥正在最激烈的進行之中。

————————————————————————

神清氣爽的孫權,很快就忘記的昨夜和左慈的對話,走進的奉天大殿,開始的他君王般的人生。

這是登基之後的第一次上朝。

主題還是的在北疆之戰,當然如今新王登位,很多事情就要重新確定下來,荊州的穩定。交州的內亂,南海發現新大陸……都是一個個問題。

整個早朝的爭議很大,孫權坐在龍椅之上,看着下面一張張面紅耳赤的臉龐,有些無奈,說到底還是軍政之爭。

張昭鬆口了,經商司籌備在即,而商會的八十億也已經到國庫的賬面上了。自然就是排位位,分果果的時候。

爲此。丞相府和太尉府差點沒有打起來,一個爲了軍費,一個未來的安民,孫權夾在中間,成了夾心餅乾。

最後他拍板,把三分之二撥給了大將軍府和太尉府。如今北疆戰事如火如荼,他還是要偏向一下的軍事的。

張昭的臉自然不好看,不過他也沒有反對,因爲他還有一筆大錢,今年的國債要發行了。收回這一筆錢,就能安安然然的過了今年。

早朝過後,已經是下午了,孫權拖着有些疲累的身軀回到了內宮,早朝的這些問題說大不大,但是絕對能讓孫權的頭大。

他算是明白爲什麼父王在位的時候,老的那麼快,要是他天天這樣被煩着,估計白頭髮也快出來了。

“大王,剛纔江侯府的護衛把小紹送進了宮!”

蔡琰帶着一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走了上來,柔聲的道:“兄長是先把小紹放在宮中教育!”

“媳婦,我說的幾次了,這裡沒有外人,就不要叫大王,叫夫君便可!”孫權坐在的椅子上,伸手去拉着她的小手,道。

兩夫妻過日子,還要講究這麼的禮儀,這日子還過不過了。

“大王,今時不同往日,禮不可廢掉,要是傳出去,對你的影響不好!”蔡琰低聲的道。

“不用管他們,愛說說去!”

孫權淡淡的道:“我們是夫妻,如果平時過日子還非得隔着一層冰牆,相敬如賓的,這日子還怎麼過啊!”

“呵呵!”

蔡琰笑了笑,心中微微一暖,即使登上的王位,孫權還是孫權,對於禮法的不削,一如既往的放浪不羈。

“盛元,過來!”孫權這時候看了蔡琰身邊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招招手。

“大王!”

孫紹四歲,他繼承其父的基因,活脫脫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很壯碩,不過性子有些糯糯的,有些怯生生的。

“以後叫我二叔!”孫權伸手摸摸他的頭,嘆了一口氣:“盛元,不要怪你父親,有些事情就是王族的無奈,以後你在宮裡面開開心心的,有空去祖母哪裡玩,要多讀書,不要整天好像你老子那樣,就懂得練武,一介莽夫!”

孫策把孫紹送進宮裡來的心思,他之前是知道的,只是不太同意,一個孩子,不能跟在自己的父母身邊成長,是有些殘忍的。

“是!”

孫紹表現的很懂事,點點頭。

“孫伯符那廝也夠狠的!”孫權看着這個倔強的孩子,目光有一絲不忍,道:“他自己拖家帶口去的太湖,這麼小的孩子,也捨得送進宮!”

“大哥這也不是爲了你嗎?”

蔡琰聞言,抱着孩子的耳朵,才低聲和孫權道:“我可聽說了,今天朝會不少人提出繼續軟禁孫策,反對他去太湖的江東講武堂,可是一聽說他把小紹送進宮,所有人都閉嘴了!”

“這點小事,我還解決不了嗎,自作多情!”孫權微微一窒,然後冷冷的道:“孫伯符明明想要我替他教兒子!”

“好了!”蔡琰看着他明明感動,卻嘴硬的樣子。撲哧一笑,然後道:“小紹送進宮也好,這樣大家都安心不少,而且宮裡面本來就人少,幾個孩子在一起,元寶和平安也可以多個伴!”

“元寶也快啓蒙了吧?”孫權想了想。問道,他的大兒子,年紀不大,但是調皮搗蛋有一手,而且靈智啓的快,很聰慧。

“他的年紀還小了點!”蔡琰是母性心理,低聲的道:“現在啓蒙,有些早了!”

“男孩子就要早熟一點!”孫權道:“我得給幾個他們找一個老師,好好教教他們。教育要從嬰兒抓起,特別他們還是王族的子弟!”

王族是一個無奈的命運,天生尊貴,卻很多事情都無可奈何,而且他們的身份很容易被人利用,所以早熟一點,沒錯了。

“也好!”蔡琰聞言,點點頭。然後道:“這事情你去問問爹爹吧,爹爹剛剛去妹妹那裡看了平安。他給平安起了名字,然後去的慈寧殿,拜見母后,現在還沒有出宮!”

蔡邕和鄭玄在登基的時候,帶着江東荊州的儒者觀禮,算是爲孫權帶來的不少的聲望。更加打響了他在讀書人心中的位置。

“這個老傢伙應該還在氣頭上吧!”

孫權微笑的道,孫權一口氣冊封兩個王后,禮數不合,多多少少有些的讓蔡邕不爽,不待見他很正常:“我去找他。不是自尋死路嗎?”

“不要把爹爹說的這麼小氣!”

蔡琰自然知道他們翁婿之間的那點隔閡,有些無語,玉指輕輕的點了點他的額頭,不在說什麼,帶着的孫紹走了出去。

傍晚的時候,蔡邕正好慈寧殿走出來,被孫權堵了一個正着。

“爹!”

御書房,兩人在品茶,孫權腆着臉,琥珀晶瑩的眸子一閃一閃的,有些低聲下去。

“嬉皮笑臉的,你幹嘛?”

即使孫權如今貴爲大王,蔡邕該罵了也毫不留情,面色黑黑的,道:“堂堂吳國大王,注意一下禮儀!”

孫權聞言,面容抽搐了一下,心中暗罵:老古板,本大王討好你,你還不領情。

“有事說事!”蔡邕抿了一口茶,冷冷的道:“老夫很忙!”

“小婿還真的有幾件事需要爹幫忙一下!”孫權也知道老頭子的脾氣,很直接的說的出來道:“第一,元寶他們也該啓蒙了,宮裡面的孩子也有好幾個,我打算在王宮建立一個小書院,爹爹給我推薦個老師吧!”

王宮裡面,加上孫堅留下的幾個小的,要啓蒙的小屁孩不少,剛好開一個班級。

“此事老夫心中有數!”

蔡邕點點頭,他也在考慮這個事情,元寶可是他的好外孫,不看憎面,也看佛面。

“還有一件事情!”

孫權頓時鬆了一口氣,他眯着眼眼眸,繼續的道:“我父過世,未能留下隻字片語,我希望能在吳國,留下他的名字,所以,我希望有你出面,集合吳國的幾個士林大儒,親自爲先父撰寫一本自傳!”

“歌功頌德嗎?”

蔡邕目光微微抽動了一下。

大漢朝的歷代君王,死了之後,也有不少後人爲他們撰寫自傳,但是大多數都是歌功頌德的。

“不需要!”孫權聞言,卻搖搖頭,目露精芒,道:“我需要一個最真實的他,留在世人的心中,按照最真實的記錄,該如何寫就如何寫,這事情,我扛!”

“老夫考慮考慮!”

蔡邕想了想,道。

“對了,我還有一件事!”孫權突然面色正容了起來,道:“不知道父親可願意返回朝堂?”

“汝什麼意思?”蔡邕問道。

“我打算,從今年的九月開始!”孫權目光有一抹璀璨而決絕的光芒,道:“我將會吳國的所有郡域地方,都建立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由官府出面,每一個縣城建立一個小學堂,每一個郡建立一個大學堂,做到每一個人都能讀書認字,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我需要有人幫我盯着!”

“你是不是有些急躁了!”

蔡邕心中有些駭然,眉頭卻皺起,目光看着孫權,低聲的道:“這可不是一件普通事情,耗費人力物力巨大,如今的吳國,未必能承受的起!”

“我們吳國有這個底蘊!”

孫權自信的道:“況且我也沒有想到一步到位,但是事情一定要開始,如果不去做,就一輩子都沒有機會!”

“你此事汝倒是爲難老夫了!”蔡邕嘆氣,這是好事,但是他卻有些爲難,朝堂對他已經有些陌生了,他這輩子只想好好經營江東書院。

“我也知道!”

孫權點點頭,蔡邕多年不理朝政,想要返回朝堂,自然有些舉棋不定,而且他的歲數也不少了,沒幾年折騰了。

“但是此事如果想要發展起來,我真的需要一個人來的監督推進!”孫權低聲的道:“整個吳國,有這個資格的人不多,不是你,就是鄭師,鄭師一輩子不涉及朝野,在朝堂,他經驗不如你,所以你纔是最合適的!”

十年樹木,百年育人。

人,纔是一個時代發展的根本,教育才能讓時代進步,孫權想要改變這個時代的落後,就要爲整個時代開智。

人人能讀書,是他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目標,一個偉大的教育目標。

他不求一步能夠成就,但是他必須要的去做,一步步的去做,纔有成功的希望。(未完待續。。)

第七百七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晉陽城爲戰場!第三百六十四章 會獵於魯 二十九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五十六章 刻意的針對第六百五十章 大吳變法之程普的選擇第八百二十四章 賈詡的算計第九百四十一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上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門雙侯第三百二十九章 甄家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西部戰場連成一線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東宮 十第六百七十九章 未來海軍的征途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東宮 九第一百六十五章 初平四年,始!第三章 戰場的殘酷第四百一十章 鄴城,風雲欲來!第九百零八章 孫劉大戰之戰後情況第八百九十三章 孫劉大戰 三第四十八章 製作沙盤第兩百零四章 今日,汝是走不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荊州行 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書院三傑第八百四十四章 穩得住的趙雲第九百四十七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四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塞維魯之死 十四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龍虎鬥 二十三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開春大戰 五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孫權見賈詡 下第六百八十一章 曹操欲謀漢中第四百零一章 公孫瓚的怒火第九百八十章 第一次北伐 三十第四百七十八章 戰爭之感言,孫權老師 上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七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七百四十三章 關中之亂 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天權三年第五十四章 江東的勢力分佈 下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動亂 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吳變法之六部尚書第1307章 馬超 下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七第九百四十六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三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月的平靜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駕崩 八第一百七十四章 高山族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戰前大會議 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血戰並涼 二十四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 改天換日 一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滅匈奴 十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關中之亂,結束還是開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決戰五丈原 五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血戰並涼 十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七百七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田豐的警覺!第一百八十一章 孫權的心思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羅馬城的暗流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血戰並涼 三十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血戰並涼 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騎兵突圍第二百五十九章 佈局北地第七百五十四章 關中之亂,魏軍開動!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三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埃及之戰 七第五百八十九章 金陵城之落幕第六百三十二章 滅晉之鞠義是變數第三百三十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冀州易幟 續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四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塞維魯之死 九第一千二十三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4第七百零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五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一百二十七章 七星龍淵劍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三百二十章 荊州行 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六百九十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一第八百三十八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六百五十六章 曹操要遷都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強強聯合第三百八十三章 探望蔡邕第三百七十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八十六章 蹴鞠大賽 五第五百九十七章 官渡落幕之鞠義動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二第八百四十七章 唯一的突破口第四百九十章 蹴鞠大賽 九第八百一十四章 突圍血戰 中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血戰並涼 十七第七百五十三章 關中之亂,營變!第九百二十二章 狠辣諸葛 中第九百零八章 孫劉大戰之戰後情況第五百四十三章 赤壁 四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西部會師 上第八百八十三章 朔方血戰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