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大婚 上

五月初七。

金陵城,當朝陽的光芒撕裂的黑暗,傾灑在這一座巍峨的城池之上,這一頭匍匐在長江旁邊的巨獸,彷彿從沉睡之中甦醒的過來。

整座城在這一瞬間,都沸騰了。

作爲吳國的王都,金陵城從來沒有宵禁的說法,十三道城門,長年大開,日夜無休,從不關閉,這就是吳國的自信和吳王孫堅的傲氣。

他不認爲有人能打到吳國都城來。

今天,天氣晴朗,天高氣爽,溫度不高不低,十分的和熙,天還沒有亮的時候,每一道城門就已經出現了長長的長龍隊伍,十分擁擠的情況。

孫權大婚,吳國振奮,天下大賀。

從四面八方而來的一個個賀客,用一輛輛的馬車裝着一份份沉重的賀禮,組成一支支賀親隊伍,走進了這一座巍峨的城池。

……

“鍾叔,金陵城之恢弘,大氣,此乃我許都始終比不上也!”正陽門之下,一個青年,帶着賀禮,騎着馬,做過的城門的關隘,走進了這一座城池,他的目光流連在這一座雄偉的城池之上,光芒振奮,有些感嘆的道。

“子修!”

鍾繇騎着一匹普通的駿馬,走在曹昂的身後,淡淡一笑,目光微微眯眼,審視着這一座城池,眸子之中有一抹蔑視的光芒劃過。

他淡然的道:“此金陵城,規模可堪比長安雒陽,不足三年而成,其花費之錢財,可想而知,如此大幹戈,耗損吳國之國庫,此爲十分不智,吳國把百姓的賦稅浪費在門面功夫而已,汝不必太過在意!”

昔日的秣陵城,他也曾經來過,不過是一座小城,如今的金陵城,規模之龐大,的確已經超乎的他的想象之外,他用腳趾頭也能想象出來其中需要的錢財。

在他看到,吳國居然爲了這麼一座都城,大動國庫,耗損稅賦,實爲不智,如今天下混亂,各國皆然練兵爲主,有此財力,還不如多訓練幾個精兵,一統天下。

可惜,他並不知道,這座城,吳國的國庫一毛錢都沒有出過,孫堅乃是坐享其成的,自然樂意。

……

“荀太常,此金陵城,超乎某之意料之外,太奢華,太雄偉的。”

這時候,朝陽門之下,同樣是一個錦袍青年,他騎着高頭大門,帶着一車車晉國的賀禮,足足十幾車,走進的這一座巍峨的城池,意氣風發的道:“他日父王若能平定吳國,某定當讓父王把金陵賞賜於某!”

“顯思,慎言!”

荀湛擡頭,雙眸微微眯起,目光劃過站在城牆之下,一個個精銳的吳國兵卒,低聲的道:“此乃吳國,莫可失禮!”

“荀太常,昔日孫權辱我晉國,父王爲什麼還要派某來恭賀起大婚?”袁譚也知道自己的有些失言了,急忙轉換話題,有些不解的問道。

孫權,把袁熙的未過門的側室給搶了,對於袁家,可爲的奪妻之恨,如今明媒正娶之中就甄宓,他有些不太明白爲什麼袁紹要來恭賀。

“大王此舉,必有其用意。”

荀湛微微一笑,看了看迷茫的袁譚,雙眸有一抹複雜的光芒流淌。

吳國孫策孫權兄弟,皆然是人傑,魏國的曹昂也算是不錯的繼承人,可是在晉國,袁譚袁熙兄弟,資質平庸,只會內鬥而不會拓疆,有些讓晉國人失望了。

……

一艘大船,從秦淮河的一個碼頭上岸了。

一個青年走下的船隻,公孫續的目光凝視着金陵城的繁華,他的心中不由得想起了燕國北地的荒涼。

即使有吳國爲盟友,大開港口,以興隆經濟,但是燕國和吳國相比,查的太遠了。

他的雙眸之中有一抹落寞,看着身邊的一箇中年,低聲的:“劉太常,此行恭賀,吳國會幫助我們嗎?”

“王子,如今晉國兵鋒有意北上,燕國的兵力難以抵擋,我們必須要依靠吳國的支持,大王讓你此刻前來,必然有其考慮。”

劉墨,燕國的九卿之一。

“可恨我燕國,居然落於如此境地!”公孫續擡頭,看了看秦淮河兩側繁華的狀況,微微嘆息。

……

……

正午時分,四面八方的賀親隊伍開始陸陸續續的到底了東侯府。

東侯府。

今日,這裡就是整個金陵城的中心,侯府很龐大,但是也裝不下不斷來賀的客人,幸好侯府的位置靠近南城直通宮闈的寬敞馳道,所以宴席從侯府延伸到馳道之上,十里擺宴,人山人海。

龐統和魯肅作爲東侯府的長史和主簿,忙出忙入,接待一個個非富即貴的客人,吳國從朝堂,大半都出現了,包括三公九卿。

熱鬧的府邸之中,兩個媳婦孫權已經迎接進門了,如今只要拜託這羣客人,就能入洞房了。

侯府的一個寬敞的庭院,孫權一襲大紅袍,意氣風發,笑容滿面。

今日可是他娶媳婦的大日子,當然高興了,他看着着十里擺大宴,吳國上下,皆然來賀,人山人海的場面,自己都有些驚駭了。

他感覺自己的在秦淮河的宣戰,多此一舉。就如今這麼派頭,他還需要他直接面對孫策來揚威嗎?

“大王有旨!”

這時候,大門口之上,一個宦官的聲音突然尖銳的響了起來,讓整個侯府的人都安靜的下來。

“兒臣孫權接旨!”

孫權大步流星的走出來,雙膝跪下,恭敬的道。

“東侯孫權,年至十六,成家當立業,今日大婚,乃是喜慶之日,當雙喜臨門,方爲吉兆,孤之賀禮,當封賜爲徵魯大將軍。”

中年宦官,雙手供着一副明黃色的聖旨,尖銳的聲音響徹整個府邸。

“兒臣領旨!”

孫權心中猛然一動,孫堅這個時候給他封賜一個徵魯大將軍,意思很明顯了,他即將會加入征伐魯國的戰役之中。

孫堅親征魯國的消息,如今朝堂之上已經定下來,他加入,最少也是一個副帥的位置,親信就是打出來的,孫堅這是有意讓他在軍中培養屬於自己的嫡系。

當然,他們兩人都走了,吳國之內,自然就是隻是剩下一個孫策有資格來監國,也就等於讓孫策騰出手來培養他一派的文吏。

孫策和孫權,孫策善武,勇猛三軍,軍中的力量比較強大,相反在朝堂之上的力量就不如孫權,而孫權,雖然麾下有不少大將,但是在軍中了力量絕對比不上孫策。

這就是所謂的一碗水端平嗎?

孫權有些苦笑不得,孫堅這不是等於鼓勵他們兄弟狠狠的鬥上一場嗎?

真有意思的安排。

“哈哈哈,吳國東侯,少年英豪,如今大婚,當天下共賀,家父曾言,當今天下,唯東侯可與其一較高低,今日魏國曹昂,代表父親魏王,前來恭賀,送上賀禮,百匹駿馬,三千綢緞……以表其心!”

突然,又一個朗朗的聲音,接着響起來。

“曹子修!”

孫權聞言,猛然擡頭,目光凜冽起來,一掃而過,只看到人羣之中,曹昂的身影從站出來,笑眯眯的看着孫權。

他的神情,他的意思說的好像他孫權可以和魏王平起平坐似的。

瑪德!

什麼唯東侯可與其一腳高低啊?

孫權頓時明白了,心中一股怒火,好陰險的傢伙,這就是捧殺,曹操這一招簡直就是明目張膽的來挑撥他和孫策的關係。

這話傳出來了,不就是說魏王對於吳國,只看到孫權,而看不到小霸王孫策嗎?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八百一十二章 收兵第五百六十章 楚國滅亡 下第九百八十六章 要議和了 上第七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心思第兩百零四章 今日,汝是走不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九章 渡海戰役 八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生只爲一人而披甲第八十七章 我們沒得選第一千零一十章 戰國九年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突圍!突圍!第九百五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戰船,成了!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第二次北巡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呂布 二第七百八十九章 漢中戰役的僵持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擴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桃園之義 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送棺材?第五十一章 吳夫人見蔡琰第五百一十一章 孫堅之憂第一千零三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五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猛將馬超 上第七百零五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六第二百三十二章 蔡邕的請求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百六十章 關中之亂,長安暗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滅魏第一戰,雒陽亂 下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血戰突圍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龍虎鬥 四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此生只爲一人而披甲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塞維魯之死 七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血戰並涼 十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儒蔡邕第四百六十四章 西陵血戰 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三國的長征 八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之西軍是孫仲謀的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七百三十三章 關中之亂的前奏第六百五十九章 兄弟殿談第五十五章 吳郡之戰第九百五十九章 第一次北伐 九第二百四十六章 江東商會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龍策六年,親征之議 上第一百四十三章 南昌城風雲 中第一百五十章 以牙換牙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子駕崩 八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八百五十八章 孫權的棋局第九百四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一第五百零三章 李涅歸來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血戰並涼 五第八百二十六章 葛玄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四第二百一十五章 降!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郡,根基已成!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七第一百八十八章 圍殺 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李涅的怒火第四十一章 大公子霸氣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二第七百四十八章 關中之亂 八第六十七章 猛虎歸來第二百六十章 輿論戰,誰怕誰啊!第一千六百零五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下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滅安息 十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二百七十六章 四面楚歌的袁術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東六郡,根基已成!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埃及之戰 四第四百六十九章 西陵血戰 七第九百三十七章 下辯城之戰 下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亂局第七百八十九章 敲打錦衣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三十一章 論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龍虎鬥 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兄弟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幽州 四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東宮 十第二百八十章 孫堅考察秣陵第七百八十二章 科舉初考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四百八十三章 蹴鞠大賽 二第六百三十八章 變法在即,風雨驟然!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東宮 九第八百四十一章 決意一戰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遷都 一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龍策六年,親征之議 上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八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六十六章 醒來第九百九十二章 班師回朝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