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諸侯去,天下亂!

孫堅離開聯軍大營之後,一刻也不願意停留,得到好處之後,當然就要跑路了,他立刻率領麾下的江東兵馬離開了雒陽城這個是非之地,然後屯兵於汜水關,一邊整頓其兵馬,一邊等待孫策幾人的歸來。

而在廢墟般的雒陽城之中,因爲江東探子的刻意傳播,不足一日的時間,傳國玉璽被孫堅以萬匹戰馬賣給了後將軍袁術的消息傳播所有的諸侯之耳,一時間人心大動。

如今大漢朝,少帝已死,朝都被毀,大漢正統若是十數,便已經去其八,剩下的兩成,一爲仍然被董卓挾持在手中的獻帝,二就是傳國玉璽。一塊傳國玉璽,代表大漢數百年的天下正統,得之,可名聲言順統領天下羣雄,諸侯之間,不由得人人都動心起來了。

這些諸侯在聚集之初雖然各有私心,但是願意千里迢迢而來,必然是對漢室還有一份心,不過這一份忠心卻在這一次聯盟的過程之中耗費殆盡,漢室不存,一個個就開始野心勃勃,欲染指天下。

傳國玉璽的出現,當然讓他們都不由自主的心動。

不過玉璽在袁術手中,就沒有幾個人敢動了,袁術如今掌控者昔日天下第一世家袁家的大部分力量,還有不少世家鼎力相助,實力穩居衆諸侯之上,甚至尚在盟主袁紹之上。

不過袁術負責管理聯軍後勤,卻用馬騰,張楊等幾路諸侯帶來的上好戰馬來換取孫堅手中的傳國玉璽,引起了一衆諸侯的大反彈。

馬騰張楊自然不甘心自己辛辛苦苦帶來戰馬就這樣沒了,便聯合數位諸侯,與袁術大吵了一場,雙方的兵馬差點都動起手來了,最後幾路諸侯也知道就算加起來,實力也不如人,只好憤然離去,率領部衆,脫離聯盟,返回自己的地盤。

五天之後,曹操從滎陽率領而歸,二話不說,直接踏入中軍大帳之中。

這時候袁紹還和十幾路的諸侯在喝酒宴會,他憤然大怒,指着袁紹和剩下的一些諸侯,朗聲道:“吾始興大義,爲國除賊,諸公既仗義而來,操感激,十八諸侯,五十餘萬大軍,攜天下之勢,本可一舉殲滅****,匡扶漢室,今雒陽被焚,董賊西行,爾等卻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操竊恥之。”

曹操說完之後,便頭也不會,大步流星的走出的營帳,率部離去。

三天之後,公孫瓚認爲袁紹難成大事,而且他心記幽州之安危,也開始率領自己的兵馬與劉關張三人一起離去雒陽,北行而去,返回幽州。

緊接着,一天天,一日日,諸侯再無戰心,糧草亦然耗盡,一衆諸侯開始陸陸續續的離開,袁紹看着這些諸侯都離去,自己也率領返回渤海,圖謀冀州而去。

關東之聯盟,正式散去。

當初十八諸侯,共舉義旗,聚於酸棗,聯合反董,最終卻無一戰果,得來的不過是一座廢墟般的京都,雒陽城!

而隨着這一路路的諸侯返回各自地盤,天下必然……亂起!

……

長安,昔日西漢之都城。

隨着董卓挾持天子和文武百官,還有雒陽城僅存的一百五十萬的百姓進駐長安,這座沉寂已久的都城,漸漸的熱鬧起來了,熱鬧到甚至有些混亂。

城中,一座大宅之中,李儒頭戴玉冠,身穿儒袍,靜靜的坐在案桌前的草蓆之上,聆聽着一衆手下彙報的關東聯盟軍的情況。

“你是說,原來玉璽是落在孫堅手中的,現在玉璽卻到了袁術手上?”李儒聽到這裡,微微一驚,這有點讓他出乎意料。

他設計了三步棋,可讓西涼軍擺脫關東聯盟軍的,第一就是焚燒雒陽京都,這就叫攻心,雒陽一焚,天下無正統,那些諸侯還不暴露自己的野心。

第二就是這塊傳國玉璽,玉璽一早就在董卓手中,只是李儒一直壓抑,不拿出來,他本來是想要在董卓以後加冕的時候再拿出來,以視天授,爲董卓加勢,不過爲了解散關東幾十萬大軍,他不得已把它拿了出來,作爲引子,引起關東諸侯的內亂,現在看來,效果不錯。

“大人,屬下經過多方的打探,纔打探出來,孫堅得到玉璽以後,以萬匹戰馬爲價格,賣給了袁術!”一個西涼探子,走出來恭敬的道。

“萬匹戰馬?好一個孫堅,面對傳國玉璽都能不動心,可見你之野心和魄力,孫堅,某家記住你了!”

李儒雙眸之中劃過一道精芒,嘴角一抹蕭殺的冷笑,然後纔看着幾個手下,道:“接着說,你們還打探到的消息,關東聯盟如今是何之狀況?”

在滎陽佈下埋伏是他第三步棋,雖然他已經算到了聯盟軍大部分的諸侯都不會追上來,但是他也知道,諸侯其中必有忠漢之輩,所以一定會有人追上來的,追上來就必然遭到他的埋伏。

無論是那一路諸侯受到伏擊,都是引起這路諸侯對整個聯盟軍的不滿,到時候必然憤然而去,一旦有諸侯離去,聯盟必散。

“追上來的是曹操,曹操被我軍伏擊,不過有江東軍相助,已經安然返回雒陽,返回之後,痛罵袁紹,然後就率兵離去,其他諸侯也已經散去,聯盟軍已經不存在了。”一個探子道。

“很好!”

李儒眯起眼,雙眸之中閃爍着一絲熾熱的光芒:“聯盟一散,天下必亂,我等便可修生養息,圖謀日後之天下!”

……

汜水關,孫堅屯兵在此,沒有不久,孫策和孫權便率兵返回,兩軍匯合,江東軍已經有將近三萬兵馬,其中騎兵不在少數。

以前南方少馬,孫堅砸鍋賣鐵才湊足了三千騎兵,而且還在汜水關一戰之中折掉了不少,當然,江東軍的騎兵還是一騎一馬的那種,這個時代,精銳的騎兵都是一騎雙馬,機動力十足,可日夜兼程。

如今他用玉璽換來的得了上萬匹並涼兩州的上好戰馬,加上本部騎兵,足以組成一支六千之數的精銳騎兵,一想到這個,他就興奮不已。

在北方之地也許僅僅的六千精銳騎兵並不算什麼,但是在南方,在江東,六千的精銳騎兵可以橫掃天下了。

“仲謀,我聽公覆說你在滎陽救了兩個女子,還把她們待會軍中了。”中軍大營之中,孫堅凝視着小孫權,問道。

“嗯!”

“而且你救的還是蔡邕大家的女兒?”孫堅眯着眼,眸子中有一絲的喜色。

“嗯!”孫權繼續點頭,解析道:“正是蔡大家之女,蔡琰,她被西涼軍衝散了,欲往長安尋找其父親,但是長安之路不太平,所以我就帶了回來。”

“好,仲謀這件事情你做的好!”

孫堅頓時大笑,道:“蔡邕乃是名震天下的大儒,士子仰望的大家,天下名士,此人在士林之中聲望斐然,你救了他之女,就等於交好於他,這是一件好事。”

漢朝獨尊儒術,讀書人的地位絕對是高貴的,而且在這個年代,出身,聲望,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明日,我便遣人護送她們去長安。”如果能和蔡邕搭上關係,孫堅便可加大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位置,爲將來的江東吸引人才。

“等等,父親,我沒打算把他們送去長安啊!”孫權急忙道。開玩笑,好不容易纔把這個嬌滴滴的大美人騙上手,要是把她送走了,那他猥瑣的心中那個偉大的養成計劃怎麼吧?

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戰爭可能不遠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事事不順的劉備第五百八十四章 金陵城之李賈再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誰纔是秣陵的王法?第八百八十三章 朔方血戰 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變 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第一百零七章 孫家的溫馨第六百二十五章 北疆血戰之功與罪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二第二十八章 推薦求學第六十三章 刺殺 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權的應對第四百九十九章 事事不順的劉備第四百二十七章 三國的長征 十六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東大商戶的聚會第五十一章 吳夫人見蔡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決戰五丈原 六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磨刀石第三百一十章 最新大作第四百四十九章 談判 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滅魏之戰 二十六第九百八十七章 要議和了 下第四百三十一章 戰幽州 四第六百九十二章 最後一站,薊城!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三百二十三章 荊州行 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滅魏之戰 十九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奪長安 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個江表虎臣第七十四章 斬許,殺顧,留張!第一千零一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三第九百三十一章 暴怒的孫權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說降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奪長安 七第一百九十六章 戲志才的算盤第一百三十四章 蔡府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捨得捨得,誰去舍?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西部會師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三百四十二章 會獵於魯 七第1289章 封禪前夕 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儒蔡邕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塞維魯的孤注一擲第六百二十二章 滅晉 三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仕?第二百七十一章 天子駕崩 六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吳變法之組建內閣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雒陽風雲 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蜀國歸降,西征結束!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年尾將近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五十六章 理所當然的剽竊,權數誕生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孫權的長遠目光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說羅馬 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汝欠某一個人情第八百四十七章 唯一的突破口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塞維魯平亂 三第五百三十二章 放獅歸山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夏之變 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羅馬出兵 上第八百零三章 蜀國的局勢第三百七十二章 誰在算計我第一千零六十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下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金陵動亂 一第九百三十一章 暴怒的孫權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威尼斯大戰 一第一千三百章 滅安息 一第一百四十四章 南昌城風雲 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中第一千六百一十章 誓師 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徐州之變 中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滅魏之戰 十八第九百七十四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三百五十九章 會獵於魯 二十四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吳變法之六部尚書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滅安息 三第四百八十章 貪心的曹操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旱災之後,水災?第八百六十章 鳳雛之鳴 二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東宮 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二第二百二十二章 回眸的瞬間第一百九十六章 戲志才的算盤第四百五十一章 家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命在吾江東第八百零五章 青州之戰 七第四百零二章 行路難第一千零八章 孫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