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治建港,啓航夷洲!

安置好了舟山縣之後,從會稽而來的以一艘鬥艦爲主的一支新的艦隊入駐,新的縣令上任之後,江東的海軍就抓緊時間,開始沿着會稽的邊緣海域,繼續航行,一路南下,把會稽周圍的一些海島都摸的清透的。

一路南下,露出章安,永寧兩個縣,也在此都設立了臨時港口,龐大的艦隊走走停停,艦隊大概用了二十幾天時間纔到達東治。

東治縣,會稽東南海濱的之地,爲防止山越,郡守府在此長年駐守三千以上的重兵,地理位置就在後世的福州,這是會稽郡之中,最近接夷洲的一個縣。

昔年高祖得天下,越王之後無諸受封爲閩越王,以會稽大半個南部和交州東部爲閩越國,在這建立的一座王都,名治城,又名東治。

東治是會稽最偏東南的縣城,也是山越出沒最繁複的一個縣城之一,東治一帶的山越人聲勢隆重,甚至囂張,一直以來,就是會稽的最**煩之一。

孫權的艦隊到達海岸的時候,東治縣令商升,縣丞詹強,縣尉張雅,三人早已率領縣衙上下的官吏,還有不少東治的本地豪強家族的當家人,後面跟着整整齊齊的三千縣兵,恭候多時。

會稽的郡守府一早就沿途給靠近海邊的各縣發了公文,大公子和權公子,這兩個江東最熱門的繼承人都在海上,各縣務必無條件的接應。

他們自然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屬下東治縣令商升率領東治上下官吏以及縣兵,拜見侯爺,拜見大公子,拜見大都督!”

猛虎號大船靠岸,三千車下虎士的護衛之下,孫策,孫權,周瑜三人皆然上了岸,商升大步走出,然後雙膝跪地,拱手的恭敬的行禮。

如今將軍府對於會稽的統治已經算是穩定了,而孫權,孫策,周瑜這些都是將軍府核心的高層,特別是孫權孫策兩人,這可是孫家的公子,屬於未來江東的繼承人,身份昂貴,能屈尊降臨東治,對於東治所有人來說都是大驚喜。

“屬下等,拜見侯爺,拜見大公子,拜見大都督!”

在商升的帶領之下,東治縣的一衆官吏,紛紛跪地相迎接,三千縣兵也齊齊跪地,恭敬行禮。

在東治,孫權是侯爺,他最大,畢竟天下皆知的朝廷給孫權的封賞就是東治侯,雖然明確封底,但是基本上,東治就是他的封地。

“都起來吧!”

孫策周瑜等人沒有動,而孫權這個東治侯大步流星的走上來,伸手虛扶了一下,朗聲的道。

“諾!”

這時候,衆人才站起來,縣令商升年約四旬,有些消瘦,是從郭異時代就是東治縣令,一直做到現在,孫權眯着眼,看着他,他能沒有被刷下去,必然有過人本事。

只可惜,孫權對未來的歷史記憶,並沒有這麼一個人,不過想來也對,在東治這個偏於一地的縣城,就算縣令,也難出名。

當然,孫權並不知道的是,這個商升在歷史上就是孫家治下東治地帶的的一個叛徒,曾經率兵反抗過孫家,更是賀齊成名的一個踏腳石。

……

這時候,縣令商升領着一大批的鄉紳,大步走上來,道:“侯爺,城中屬下已經備下酒宴,侯爺和大公子可進城,稍作休息。”

“對啊,侯爺,東治畢竟是你的封地,還恭請你進城!”衆人紛紛的恭請,道。

“商縣令,諸位,權不過是路過東治,不用這麼麻煩了,我們的艦隊要馬上就出海,大軍如果貿貿然入城,會給東治帶來混亂,我們就在此,就地紮營,然後在這裡建立一個港口,希望汝能派人協助。”

孫權搖搖頭,然後目光環顧了下靠岸的這個岸口,這裡是東治縣東北方向,有一個夾灣,很合適做一個出海的大港口。

“諾!”

商升看着孫權幾人不願意進城,倒是鬆了一口氣,孫權來了,他一直提心吊膽,害怕伺候不好,如今孫權如斯雷厲風行,倒是讓他有些安心。

一衆鄉紳雖然有些摸不着頭腦,但是面對上萬水軍明顯在海上虎視眈眈,也不敢出聲問道。

“侯爺,這個港口要如何建立?”商升沉吟片刻,還是認爲要做好孫權交代下來的任務,便有些疑惑,問道。

“商縣令,你只要給我籌備人力,材料就行了,我會規劃好的,然後前段時間的工程,會親自監工。”孫權知道這些人沒有什麼港口的概念,淡淡的道。

“下官明白。”

商升趕緊點頭,然後對着身邊的縣尉和縣丞,大聲的道:“張縣尉,如立刻帶着你的兵,協助大公子他們把戰船泊岸,讓將士們上岸,就地紮營,詹縣丞,汝立刻進入縣城,以縣衙的命令,在城中徵調兩萬民夫,供侯爺使用。”

“諾。”兩人急忙點頭,走下去。

孫權的目光一動,突然沉聲的道:“商縣令,如果某家沒有記錯,在東治好像也有一個造船工坊,對嗎?”

東治就是福州,後世有名的造船重地,這裡很合適造船,在閩越國的時候,這時候就已經開始有造船的工坊了。

“回稟侯爺,的確是有,不過……”

商升點頭,不過沉吟的片刻,纔有些難以啓齒,道:“侯爺,這個工坊以前的規模不小,但是這些年,沒人管理,財政不支,已經荒廢的不少的年頭,一些出色的造船工匠都去的山陰的造船工坊,這裡平時就是修修漁船的,已經有些年沒有造戰船了。”

在東治,一般的情況之下,基本上是以稻穀和打漁爲生,有不少漁船,雖然不至於真正的出海,但是也會在海邊一帶打圈。

“東治這裡有造船的大工匠嗎?”孫權眯眼,問道。

以後連同夷洲,東治這裡纔是最重要的一地,所以這裡必須要成立一個造船的工坊,補充戰船和修補戰船,都需要的。

“這個倒是有,在東治,其實不少人都家傳着一手造船的活。”商升想了想,才道。

“很好,商縣令,給你三天的時間,你立刻替我徵召一批造船的工匠!”孫權道。

“諾!”

商升點頭。

這個事情,對他一個堂堂的東治縣令,不過是小事一樁,而且孫權就在這裡,他的縣衙藉助孫權的威名,城中的那些大戶都不敢不配合配合。

“還有一件大事,需要商縣令去做的,城中可有糧食?艦隊必須要補充足夠的糧食。”孫權目光湛然,朗聲的問道。

出海,必須做好最大的準備,其中之一就是糧食和淡水,畢竟就算有指南針,在茫茫的海上,面對風浪,你也許不知道飄到哪裡去。

以江東如今的戰船技術,出沒海域,還需要謹慎一點,多準備一些糧食,沒有錯的。

“侯爺,這個……下官就有些對不起,這幾年本來就不算太平,還是吳侯佔領的江東,山越人才算是安分點,東治雖然也算是一座大城池,有將近兩萬多戶的人口,但是長年有山嶽隱患,與山陰的官道也不同,向來少有資源,所以城中其實糧食最多勉強夠我們自己使用,挪不出多少來。”

商升垂頭,低聲的道。

這時候,在東治縣兵的輔助之下,海岸上的一艘艘戰船開始找地方泊岸,在孫策和周瑜的主持下,上萬水軍,還有戰船上的不少民法夫工匠都上岸,這批民夫工匠都是孫權爲夷洲準備的,自然就不會留在舟山。

大軍開始就地紮營,整個港口熱火朝天。

“這裡的山越很嚴重嗎?”孫權招招手,讓周瑜來招待那些東治鄉紳,畢竟以後東治是一個重要城池,海軍必須要和這些鄉紳搞好關係。他找了一塊大石,盤膝坐的起來,眯眼看着縣令商升,問道。

如果山越太嚴重,那麼東治地帶就不能太平。東治不太平,他想要把港口建立在這裡,就不夠安全。

“侯爺,我們東治這裡太偏遠,這十幾年,朝廷不要說出兵,基本已經不管,山越的兵力比我們東治還要強大,在東治這一代,已經到了佔據城池的地步。”

商升本來就是東治人,在東治立足的時間幾十年,對於東治一代,他比任何人都熟悉,他也沒有遮掩,畢竟要是以前郭異領導的會稽,他還有些異心,但是如今孫堅統治江東六郡,兵精糧廣,威名傳播江東的天下,他可不敢有什麼異心。

他嘆了一聲,如實的彙報,道:“從東治到太末這一帶,以武夷山爲大營,山越人已經築起了不少城池,昔日吳侯兵臨會稽,程普太守率兵南下,倒是狠狠的滅了他們的火焰,他們不敵,自然就收縮回了回武夷山一代,但是最近會稽的兵力收回去之後,他們又冒出來了!”

“在東治不遠,就有一座新城,叫建安,裡面就是山越人建立的,這些山越人,都是在大山裡面長大的,基本上全民皆兵,我們東治縣兵根本不是對手。”商升苦笑的道。

山越人和他們的差別其實不大,特別是東治人,他們本來就是同一種人,基本上都是當年越國被楚國滅殺之後,逃到這一代的閩越族的人。

不過山越之所以是山越,就是他們遁入大山幾百年,在惡劣的環境之下生存下來,顯得體型比一般人壯碩,民風彪悍,最重要的是他們在大山裡面形成了一種自由自在,不受約束的性格,纔會造成山越不斷叛亂。

“建安城?他們有多少人,有多少兵力?”孫權突然來的興趣,這些山越人敢下山,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山裡面難對付,但是出的山,他們想要應付江東軍,就有些不自量力了。

“侯爺,在建安城,他們加上老弱婦幼,有三萬多人,至於兵力,很難說,一旦動起來,他們能全部上陣。”商升道。

“他們會進攻東治嗎?”孫權繼續問道。

“會,沒有糧食的時候,他們就會出擊,搶奪我們的糧食,前幾年建安的人還聯合的五六萬的山越,攻破過一次東治,不過江東軍入駐會稽之後,他們就安分多的,不敢名正言順的攻城了。”

“這麼說,如今江東的震懾之中,他們還算安分。”

孫權想了想,目光疑惑的半響,才道:“既然他們還能安分,就想讓他們蹦躂幾下,等我們完全拿下的夷洲,再回頭收拾他們。”

如今他有一萬三千多人江東軍,加上東治的兵力,對付這些山越,要是狠狠的打一戰,倒是能把建安這座新城給拿下,但是他現在並不想把兵力浪費在這裡。

畢竟拿下的建安,武夷山還是有不少的山越人,治標不治本,不能一股腦的拿下,沒有作用的。

“商縣令,汝先從東治縣給我籌備一部分糧食出來,有多少我要多少,你放心,不會影響道東治的,隨後將軍府會有人從吳縣調來一批糧食,你再給東治的糧倉補上。”孫權早已經讓孫堅往舟山和東治輸送糧食了。

這兩個都是重要的港口,必須要保持足夠的糧食,艦隊才能得到即使的補充。

“諾!”

孫權既然都這麼說的,商升也無話可說,只能下去籌備糧食,動用貯備的救急的糧食。

如果是其他人,他還可以反對一下,但是孫權名義上就是東治侯,東治算是孫權的私產,他要什麼都得給啊,而且孫權也說的,他會還的。

……

有東治縣的支持,數萬民夫的動工之下,這一座大型的港口在孫權的策劃之下,正在如火如荼的建立之中。

艦隊補充糧食之後,孫權,孫策,周瑜三人聚集在一起,開始商量夷洲的事情。

“如果從東治出發,夷洲在我們正東,或者東南的方向,只要把方向把握好的,應該不會錯的,路程,我認爲,如果順利,十日便可!”

港口旁邊的臨時軍營,中軍大營之中,孫權指着一副他親手畫出來,這一片海域的大致地圖,道。

“仲謀,這個位置,你真的確定嗎,要是不是,我們可能不知道會在海上迷失多久。”周瑜俊朗的臉龐,一抹慎重的神色,道:“出海非一般之事情,這一段時間我們最多隻是在海邊的地方溜動,但是其中就已經遇上的不少的風浪,四艘艨艟被摧毀,萬事還是要小心。”

“位置應該不會錯,就是怕海上遇上大風浪,要是我們能有一個人形天文臺就好的。”孫權嘆息的道,據他所知這個時代的人雖然將天文神話,但是的確有不少人能用肉眼通過一些現象,看出即將的氣候的。

這些人多半都是這個時代的神棍,可惜孫權臨急也找不到,不然一定把他帶出海,當成人形天文臺。

“仲謀,要麼,我們想先派人去探探路吧?”孫策眯着眼,道。

“大兄的意思是,我們用麾下將士的命,去探出一條航道?太缺德了吧!”

孫權的聲音有些冷,雖然來到這個時代,他改變的不少,但是他始終無法有高人一等的那種優越感,也有些難以漠視人命的付出。

他的思維始終停留在現代,人人平等。

雖然這種思維,在這個年代,是一種無法理解的思想,但是孫權二十幾歲人,思想一早已經定型了,最少十年以上的時間,是無法從根本轉變。

他該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是這個世界要想改變他,也需要一點時間。

“這個?”

孫策和周瑜微微一愣,有些奇異孫權的反應,太過激烈了吧!

他們都是出生在豪強或者世家,自然有些桀驁不凡的氣度,雖然沒有表示出來的,但是對於下面的將士,還是有些高貴一等的心,心中自然有些難以理解孫權的激動。

畢竟對他們來說,用下面的士兵去探索,就是一件很好理解的事情,甚至對於他們麾下的將士,是一種光榮。

他們兩人自然不會明白孫權這個來自現代人的思想。

“該準備的我們已經準備的,該瞭解的我們也已經瞭解了,在海上,有時候就要看以運氣的,第一次出海也好,有多次經驗在出海也好,若是不幸運,碰上的大風大浪,依舊有覆滅的可能!”

孫權面色剛硬起來,一雙琥珀晶瑩的目光有些尖銳,斬釘截鐵的道:“我相信,我孫權的運氣,一定是最好的!所以,不管你們去不去,三日之後,某親自啓航夷洲。”

“仲謀,既然汝都敢拼,爲兄也無話可說,自然陪你走以上一趟。”孫策嘆聲,他最受不了的就是比不上孫權。讓孫權一激,自然坐不穩了。

“你們兩個都是瘋子,某都有些後悔了。”周瑜微微苦笑,但是目光倒是堅定。

……

三日之後,江東海軍加上民夫和工匠,還有在東治徵募的一些常在海上的漁民和造船工匠,將近一萬八千人,啓程。

大軍如期啓航,東渡夷洲。

(今天一更,這兩天事情多,有些來不及碼子,不過從明天起,一定恢復三更!)

第七百二十五章 既然阻止不了,就推他一把!第十一章 天下第一武將,呂布!第八百三十九章 漢中血戰的前奏第七百零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七第四百八十章 貪心的曹操第二十九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滅安息 八第七百一十四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二第兩百零二章 熟悉的身影第八百一十八章 歸途 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大吳第二屆科舉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兩大戰區的籌謀第一千零十四章 開春大戰 四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滅魏之戰 三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大洗牌 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論資歷,你們不夠格!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滅魏之戰 二十五第七百一十六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龐統的新去向第五百八十八章 金陵城之殺與不殺第二百八十章 孫堅考察秣陵第八百九十五章 孫劉大戰之攻堅難克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滅匈奴 十一第五百八十七章 金陵城之十招第六百七十七章 東治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長安再變,驚天下!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中形勢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幽州 八第七百六十一章 關中之亂,命不該絕嗎?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上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我孫伯符不認命 下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下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埃及之戰 八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戰前大會議 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劍聖王越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七百四十八章 關中之亂 八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滅匈奴 十六第七百一十二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一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曹操的瘋狂第六百九十七章 鞠義舌戰羣臣第四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九百二十一章 狠辣諸葛 上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決戰關東之金陵寧靜 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枚棋子第七百八十三章 人才輩出第四百二十一章 三國的長征 十第六百零二章 官渡落幕之先登現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軍機閣的會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徐庶北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四百六十八章 西陵血戰 六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國的長征 五第一百八十章 鬱洲山第七百四十一章 吳國科舉引發的浪潮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賀齊歸來第六百一十章 夜訪江侯 下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第二次北巡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夏之變 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第一百六十四章 孫權的驚駭之言第三百四十四章 會獵於魯 九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渡海戰役 二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西征戰略 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朝堂風暴 七第一百五十三章 書籍給江東士族帶來的震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孫權的棋局第四百八十七章 蹴鞠大賽 六第三百三十三章 戲志才之謀第六十四章 窮途末路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西征戰略 上第七百六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吳魏結盟!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退兵敘利亞第八百二十三章 曹操的示弱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血戰並涼 三十一第七百九十一章 青州之戰的前奏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會獵於魯 二第一百零四章 太史慈的臣服第四百七十三章 西陵血戰 十一第八百零八章 青州之戰 八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武關亂 五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略性撤退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塊大陸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席位之爭第四百五十七章 龐統赴江夏,龍鳳相對!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西部戰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三百七十章 班師回朝第一百七十三章 建立第一座城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吳變法之開動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滅匈奴 六第455章 落地生根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紫禁之巔 二第三百八十二章 徐磊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