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四章 跨時代的發展 六

長安城。

隨着大吳都城落戶在這裡,這一座歷史底蘊深厚無比的古老的城池開始換髮出了全新的爆發力,在人口不斷增長的同時,也確立了經濟發展中心的絕對地位。

全國東南西北無數的商隊把這裡當成一個的中轉站,讓這裡形成一個前所未有的貿易中心。

作爲絲綢之路的東部起點和終點,在大街小巷之中,幾乎能隨意看見不同的人種,有來自埃及之地的黑人,有來自羅馬的白種人,有金髮碧眼的漂亮姑娘,也有魁梧如熊的黑人大漢。

這是往日在金陵城難以看到的風景。

金陵城昔日是帝都城,也有不少西域來客,但是絕對沒有如此壯觀的一面。

一開始反對遷都的人,如今都開始感受到的遷都之後給大吳朝廷帶來的一種的變化,讓他們不得不承認,遷都的政策是一個正確的政策。

這也加強了孫權這個皇帝的英明神武的形象,最少讓更多人多認爲他的決定依舊是正確的。

“子仲!”

這一天,長安的天氣很好,陽光溫和,孫權走出了未央宮殿,來到的長安城的各地市集,開始的對長安商集的視察。

商業發展,將會是大吳未來國力的保障。

有強大的國力,才允許孫權再一次舉兵西征。

所以他對商業的發展很關心。

隨行的除了御書房參謀司馬朗之外,還有商部尚書糜竺。

“陛下,臣在!”

糜竺一席普通長袍,站在孫權身後,聽到孫權的聲音之後,連忙站出來,拱手候命。

“長安城的市集雖鼎盛,但是秩序卻不如金陵城,這對未來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沒有一個絕對的秩序保證,長安城的市集哪怕有無可相提並論的地理位置,也難以吸引更多的商戶從這裡走過!”

孫權視察了幾個市集,包括城外的東西貿易市集,發現了不少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因爲東西商戶交錯,龍蛇混合之下,造成秩序不穩。

這是必然會爆發的問題,但是也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回稟陛下,這方面的問題商部已經在注視了,我們也知道,秩序會影響商戶們來長安發展的情緒,但是目前我們還做不到更好的措施!”

糜竺苦笑。

商部最近被戶部拉下水,爲了措施工部需要的資金,已經有些焦頭爛額,這問題雖然又發現,但是卻沒有解決的好辦法。

“朕知道,你們最近的日子不好過,但是該做的工作不能落下,說到維持秩序,沒有人比得上刑部,所以您們的商部要加強和刑部之間的合作!”

孫權也理解糜竺的困難,對着糜竺這個心腹大臣他還是很寬容的,沉聲囑咐起來了:“這方面的影響還關乎商部在民間的聲望,萬萬不可大意!”

“臣明白了!”

糜竺面容凝重,拱手說道:“臣會親自和刑部高尚書商議一下,儘快拿出一個方案!”

幾人有巡視了外城新修建起來的幾個市集,一直到太陽落山之後,孫權纔開始打道回府,返回未央宮城。

“陛下,今日一個視察了七個市集,其中發現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回到椒房殿之後,司馬朗把今日的記錄整理的一下,遞上去給孫權過目。

“朕已經敲打了糜竺,剩下事情,他應該會做了!”

孫權掃了一眼之後,直接放下來,沉聲的到:“商部如果連這點事情都解決不了,那麼他糜子仲就不配坐在商部尚書的位置之上!”

“陛下,臣認爲這事情未必只是商部的問題,更多的是刑部問題!”

“朕知道!”

孫權點頭:“刑部左侍郎和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一直空缺,讓神捕司權利出現的空虛,也導致了下面的秩序不穩,這些問題朕都知道,但是想要解決,不容易啊!”

神捕司的司主的公孫康。

在孫策登基的時候,他好不猶豫的投靠的孫策,還成爲的孫策一個爪牙,用神捕司的力量去剿滅的錦衣衛在明面上的衛衙門,導致錦衣衛元氣打賞。

按道理他應該被處決的。

但是自從朝廷之中幾個巨頭都因爲孫策登基的事情自殺的自殺,辭官的辭官,流放的流放,已經造成了不少的動盪,所以次一級的官吏在處理方面,也寬鬆了很多。

公孫康的處理也就被呆滯下來了。

其中有兩個願意,一個是遼東公公孫度的求情,這個來自遼東的諸侯,情面上還是有不少人情相助的,朝廷之中買他面子的人不少。

還有最重要的還有一點,刑部尚書高名想要保這個屬下,高名是孫權的心腹嫡系,他的求情,孫權不可能置之不理。

鑑於這兩點,目前公孫康的處置依舊是一個懸念。

“對於神捕司司主的位置填補,內閣方面可上奏!”

“陛下,內閣在這方面的意見有些分歧,最主要是無法對公孫康定罪,那麼公孫康這個神捕司司主的位置,也依舊沒有剝離!”

“公孫康?”孫權站起來,沉思了半響,道:“按道理無論對他如何處置,他這個位置也要拱手讓出來,有何懸念嗎?”

“陛下!”

司馬朗聞言,苦笑:“這事情最重要的關鍵在於公孫康敢於封殺錦衣衛!”

“原來癥結在這裡?”

孫權眸光之中劃過一抹精芒。

錦衣親軍,在朝廷之中,地位特殊,是孫權御用心腹,吵家滅族的事情沒少做,權力之大,刀鋒之利。讓很多人多少有些不放心。

神捕司這一次對錦衣衛動手,在理由方面自然讓朝廷不得不反對,站錯的對是事實,所以如今被錦衣衛打壓了幾乎站不住腳。

但是神捕司的試水反應卻讓很多朝中大臣都看好。

敢於對錦衣衛動手,在大吳朝廷,開天闢地第一次,所以……

“現在公孫康的情況如何?”

孫權眯眼。

“落井下石的人自然不少,而且李儒大都督也未必容得下一個挑釁錦衣衛的人,不過高名尚書好像鐵了心要保他,絲毫不顧錦衣衛的反應,把公孫康羈押在天牢最深處的牢房,守衛的都是他的心腹,錦衣衛沒有動手的機會!”

“伯達,你認爲朕應該如何處置神捕司和公孫康!”孫權有些玩味的笑容掛在臉上,目光若有若無的看着司馬朗。

“這個……”

“在這椒房殿之中,有什麼話說不得!”

“那臣放肆了!”

司馬朗把心一橫,措辭一番,然後才說道:“陛下,錦衣衛的功勞,臣自然無法反駁,無論是奪取中原江山,還是在西域戰場,錦衣衛都是戰功赫赫,當年臣身居曹魏之時,就已經見識了錦衣暗子爲了大吳朝廷不惜犧牲名譽,犧牲生命,無畏無懼的勇氣,我對他們很多人都是敬佩的,但是……”

他話音一轉,繼續說道:“錦衣衛是一柄鋒芒無比的劍,還是雙刃劍,能爲朝廷殺敵,也能傷了朝廷,臣認爲,終究是需要爲錦衣衛套上一個劍柄,方能讓這一柄劍發揮出更強的殺傷力,而不會傷到我們自己!”

“朕相信李文優!”孫權沉默很久,答非所問,說了一句。

“陛下相信李大都督那是無可厚非的事情,臣也並非不相信李大都督,臣也不曾懷疑過錦衣衛會背叛陛下,會背叛大吳!”

司馬朗漠然的道。

有些事情他點到即可,無需說的太直白,剩下的孫權能想得通,自然好,想不通,他說什麼也沒用。

制約李儒的事情,終究是牽涉到孫權的底線。

“伯達,真不得不承認,你是一個很優秀的說客!”孫權沉默很久之後,不由得苦笑,他還是被說動了心。

“陛下,臣只是在爲陛下分憂!”

“你願意爲朕分憂是好事,朕現在有一差事,你替朕去做吧!”

“請陛下吩咐!”

司馬朗拱手待命。

孫權俯首,提筆點墨,然後攤開一份帛書,筆走龍蛇,在金黃色的帛書上寫了一份詔書,然後蓋上了國璽。

“你親自去一趟天牢,宣讀聖旨!”

“諾!”

司馬朗目光微微一亮,有些激動。

這是一份赦免詔書,也是一份大功勞,孫權這是有心把這一份功勞算在他身上,讓整個刑部對他都有一份香火情,日後他在椒房殿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

翌日。

公孫康的處置消息被傳開了。

罷免刑部左侍郎的位置,繼續保持神捕司司主的位置,同時罰俸三年,並且在五年之內不得升遷。

這個處罰相對於孫策登基案件之中的四品以上的官吏,算是獨一份。

消息一處,自然震動朝野。

最爲震動的自然是錦衣衛,李儒知道了這一份聖旨是孫權親自下了之後,雖氣憤無比,卻不得不壓住脾氣,甚至壓住麾下人的殺意。

他很清楚,既然孫權同樣赦免了公孫康,就代表孫權要制衡錦衣衛的權力。

這時候他如果和孫權對着幹,後果是很可怕的。

在朝廷之上,最瞭解孫權的人始終是這個老陰人,最冷靜的自然也是他,在知道公孫康恢復神捕司司主的身份之後,他就親自上門,和公孫康來了一出握手言和。

當然這其中有多少真誠,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但是不可不否認,這讓很多人吧錦衣衛放在的受害者的角度上想,同情錦衣衛的人比忌憚的人要多了不少。

這個消息傳到孫權耳朵裡面的時候,他只是笑了笑,說了一句:“李文優永遠都是那麼懂得做人的!”

這一句話定格了李儒在朝廷之上的影響。

*****

八月。

關中大地,紅紅如火。

長安城,府衙。

衙中,孫權盤坐首位,新上任的長安府尹坐在旁側,一席紫藍色的官袍並沒有讓她婀娜多姿的嬌軀失色,反而讓她更有韻味,這個長安府尹就是當今大吳天下,最有可能進入內閣的女人,孫伊

孫伊是去年十二月從北州返回,擔任大吳新都城的府尹,在官職位階之上,算是平調,但是在官職權力上,代表她已經半步走進了朝廷中樞,距離內閣不過半步之遙。

而坐在右側的是工部尚書劉曄。

劉曄無疑是最近朝廷上風頭最鼎盛的一個尚書。

工部從今年開始,未來數年,都會成爲朝廷發展的一個核心,這是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的事情。

所以他這個工部尚書,自然就是未來最耀眼的一個尚書。

“陛下,這是何物?”孫伊年歲已經不少了,成熟知性,穿着官袍更有一種風情,算是當今大吳排名前三的單身美女,也是當今大吳權力最強的女人。

“這讓劉尚書給你解析一番!”孫權淡然的到。

“孫府尹!”

劉曄精神抖擻,意氣風發,他指着大殿之中的物體,說道:“這是工部最新研究出來的一種修築道路所用的材料,陛下命名爲水泥,它遇水攪渾而凝固,而且能在短時間之內凝固起來,任由馬車驅使碾過不會爆裂,是修築道路所用最好的材料!”

其實水泥的發明並沒有那複雜,但是不可否認,因爲孫權對這方面的不熟悉,沒有提供太多的消息,工部的人機會採集了無數岩石灰來試驗,一直到近兩個月纔開始試驗成功。

這又是一個大利器。

水泥的出現會給大吳修建房屋,建造道路,修橋等等工程帶來何等的變化,將是不可預測的。

“這東西有如此厲害?“孫伊眸光微微一亮。

“我可以讓人試一試!”

劉曄召來幾個工部的隨從,打開水泥,然後混合沙子,倒水攪渾,平鋪在了地面上,過了一個時辰之後,已經發現初步固化的跡象,三個時辰之後,鋪上一層混合土的地面,堅如磐石。

“果然厲害!”

孫伊不得不承認,工部發明的東西,讓她很震驚,她的目光看着孫權:“陛下讓臣來是試驗這個水泥,所謂何意?”

“朕希望,長安城之中,所有的道路,都能換成用水泥修建的道路,規劃統一!”孫權淡然的說道。

“這可是一個大工程!”

孫伊問道:“財政上,朝廷能支持多少!”

“沒有!”

“啊?”

“戶部吃緊,商部差點崩潰,大吳錢莊現在揹負這五億的債,你讓朕從哪了給你找錢!”

“陛下,你還是讓我會北州去吧!”孫伊頓時一副生無可戀。

“伊伊,你可是一個有遠大志向的巾幗英雄,豈能面對如此小小的困難,就退縮不前呢!”

孫權老氣橫秋的說道:“朕看好你,朕之所以力排衆議,讓你來擔任長安府尹,就是認爲你的能力足以穩得住長安城的任何的變動!”

“臣多謝陛下的信任,但是臣自認能力不足,還是陛下另選賢能!”

孫伊如今也是一個官場老油條了,豈會爲孫權兩句話就會動起來呢。

“這事情做好了,朕保舉你一個進入內閣大臣的名額!”

孫權下絕招。

“此言當真!”孫伊眸光熾熱。

“君無戲言!”

“陛下說的對,區區小事,臣豈能退避,臣定當竭盡心裡,爲修建我大吳都城而盡心盡力,絕不會讓朝廷失望,讓陛下失望!”

孫伊立刻改變嘴臉,說的一臉正氣。

孫權微微苦笑,摸一下鼻樑,心中暗歎,當年那個純情如白雪的小女生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站在他面前的妹妹,也是一個千年老狐狸。

第五百六十一章 荊州最後的安排 上第七百六十三章 關中之亂,河東戰役落下帷幕!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滅魏第一戰,民心安!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開春大戰 一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瑜的佈局第十五章 傳國玉璽第六百六十八章 新軍銜的編制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滅安息 四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略性撤退第八百一十四章 突圍血戰 中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大洗牌 七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雒陽風雲 四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血戰並涼 十五第三百七十四章 將軍,某……從來沒有背叛過!第五百五十六章 呂布戰馬超 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獵於魯 十九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五百七十章 金陵城 四第八百一十九章 賀齊的無奈第九百二十一章 狠辣諸葛 上第四百六十七章 西陵血戰 五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西征戰略 下第一百零九章 江東水軍大力發展第一百七十五章 敬酒不喝喝罰酒,打!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四十二章 猛虎歸山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滅安息 八第五百七十六章 金陵城 十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下第一百零一章 孫權對大海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中之戰,馬超戰典韋!第五百九十九章 登基前奏,溫馨家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三第八百二十一章 真正的談判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四十四章 一個字,等!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續第二十二章 諸侯去,天下亂!第六百八十三章 朱雀營第三十九章 戰!第八十五章 孫堅渡江,奪蕭山!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四百一十二章 三國的長征 一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血戰並涼 三十四第三百二十六章 荊州行 九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西部會師 續第六百六十章 大吳變法之免不了要流血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血戰並涼 四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孫棟入主東宮 上第一千二百章 血戰並涼 二十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塞維魯之死 十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金陵城之前奏 下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冀州易幟 上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滅魏之戰 一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陵城之他是來殺人的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血戰並涼 二十九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一千二十三章 開春大戰之鳳鳴九天 4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上第九百五十六章 第一次北伐 六第六百九十三章 幽州軍政大權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龍虎鬥 五第九十六章 血戰吳縣之最後的決戰第三百九十五章 朝堂風暴 十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下第六百六十五章 大吳變法之順利進行中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安亂 上第九百零八章 孫劉大戰之戰後情況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烽火大草原 十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烽火大草原 十一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開春大戰 一第二十二章 諸侯去,天下亂!第1295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上第五十七章 賬本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伏擊之戰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威尼斯大戰 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程昱的氣節第一千零四十六章決戰關東之郭嘉的反撲 續第三十八章 如你所願第九百六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十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時候未到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權對甘寧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七章 金陵城 一第八百三十七章 漢中之變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四第八百五十一章 漢中血戰 四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十三第十四章 烈火焚城第八百六十四章 奪培城 中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三第三百八十三章 探望蔡邕第三百九十三章 朝堂風暴 八第四百九十一 蹴鞠大賽 十第七百九十七章 青州之戰 三第五百五十七章 呂布戰馬超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