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兵分兩路

高盧行省。火然?文???w?w?w?.

第三戰區總司令賀齊接到了來自意大利行省的求援消息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份了。

這時候的吳軍正在做破釜沉舟的最後一搏,強攻羅馬城。

賀齊立刻集合麾下的衆將,甚至把高盧行省南部駐紮的黃蓋部都給召喚回來了。

“總司令,到底怎麼回事?”黃蓋正在南部和西拔牙交匯的叢林之中圍剿高盧總督的殘兵,突然讓賀齊一紙命令調遣回來,心中有些疑惑。

“諸位,很抱歉,接下來我們第三戰區要改變一下作戰方略!”

賀齊面對衆將,沉穩的說道。

“什麼?”

衆將聞言,感覺有些奇異。

“你們聽好了,現在我以總司令的名義宣佈,我們要改變第三戰區的進兵戰略!”

賀齊並沒有說起意大利的戰況,這時候他不能損自己的士氣,他只是利用衆將的總司令的權利,集中兵力向意大利進兵,敢在孫權兵敗之前,形成救援,接應他們離開意大利行省。

“從現在開始,烈焰軍團和江東軍團全力向意大利行省前進!”

賀齊斬釘截鐵的說道。

“爲什麼?”

“這太危險了!”

“我們現在連高盧都沒有站穩,很容易讓羅馬軍反撲的!”

“太急了一點!”

衆將聞言,多爲不解和不同意。

但是賀齊的意見很堅定,絲毫不爲他們的意見所影響,很強硬的說道:“此事我已經決議下來,任何人不得有異議,我給你們五天的時間,五天之內,所以在高盧境內的兵鋒,必須向東南挺進,若有不尊總司令部的軍令者,殺無赦!”

“那一些我們佔據的城池呢?”

“放棄!”

“如果高盧的羅馬軍捲土重來呢?”

“避開!”

賀齊對於將領的這些問題,回答乾淨利落,而且他的堅定是不容置疑,讓衆將的面容變得凝重很多。

“現在,你們立刻去準備,在最短的時間之內集合部衆,在最快的時間之內向羅馬帝國的意大利行省拔營前進!”賀齊沉聲的道。

從高盧到意大利,路程不算是遠,但是也要經過納爾榜,要是幾十萬的大軍行軍,最少要半個月的時間。

他不知道已經陷入了羅馬圈套的吳軍主力能堅持多久,他必須要火速拔營。

因爲被困的吳軍主力對於朝廷太重要了。

這百餘萬兵馬就算全軍覆沒,吳軍頂多只是元氣大傷,作用八千萬人口的大吳朝並不會就此跨掉,但是大軍之中的孫權如果被俘活着陣亡,那麼大吳朝廷將會處於一個分崩瓦裂的地步。

“遵命!”

賀齊在第三戰區的威嚴太過於沉重了,衆將雖然有些疑惑臨時改變戰略的原因,但是他們卻不敢違背軍令。

戰區總司令有權力臨時制定進兵方略。

若是違抗軍令,那是要吃軍法司的軍法審判的。

衆將去做準備,黃蓋和大將臧霸都留下來了。

“總司令,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黃蓋眼中,賀齊是一個沉穩謹慎,小心翼翼,永遠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主將,但是這一次的急躁轉變戰略不符合他的一貫風格。

“塞維魯沒有死!”

賀齊沒有瞞住黃蓋和臧霸:“羅馬城是一個圈套,陛下如今正在危難之中,距離意大利最近的,就是我們的兵馬,畢竟第四戰區的兵馬還在南部,根本上不來!”

“羅馬皇帝塞維魯居然裝死設局?”

“陛下危也!”

黃忠和臧霸面容大變。

“所以我們必須要儘快趕赴意大利行省,接應陛下主力!”賀齊斬釘截鐵的道。

“是!”

兩人明白此事的嚴峻,連忙點頭。

“臧霸!”

“在!”

“想要集合大軍,需要時間,你現在立刻率領一個軍,作爲先鋒軍,先行一步,打通前路!”

“諾!”

臧霸點頭。

“陛下,你可一定要撐着!”賀齊站起來,眸光之後有一抹憂色。

*

錦衣衛在羅馬帝國多年的經營還是有些成效的,雖然主力被包圍,但是消息還是傳了出去,希臘海域的海鷹軍團也接到的求援的信號。

“該死,怎麼會這樣的呢?”司令周泰陰沉這臉,站在甲板上,看着這錦衣衛獨特標記傳來的飛鴿傳書。

“司令,怎麼了?”

獨臂凌操問道。

“陛下出事情了!”周泰沒有瞞着凌操,把錦衣衛的求救書遞給他。

“怎麼可能?”凌操有些不敢相信。

“我也認爲不可能,但是錦衣衛連求救信號都發出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畢竟陛下如今可是在西征大軍之中!”周泰道。

“可是我們遠在希臘,如何救援!”

“希臘對於意大利來說,也是一條嚮往東方的路,陛下能不能衝出來,我們鞭長莫及,但是如今,我們必須要拿下這條退路!”

周泰立刻召集所有艦隊。

“兒郎們,接下來我們要大一場硬仗!”

周泰知道,他是遠水救不了近火,他只能曲線救援,穩坐希臘,接應主力,所以他下了一個死命令:“在十天之內,我要拿下希臘!”

“十天,太急了吧!”

“這羅馬軍的意大利軍團不好對付!”

“這就是一塊硬骨頭,我們都啃了幾個月,都沒有能擊潰他們,現在更難對付!”

衆將不明,有些詫異周泰的急躁。

“這就是軍令,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周泰強硬的道。

“是!”

衆將頓時面容嚴肅,出聲響應。

作爲海軍第一將,周泰掌控海鷹軍團的時間太長了,在這個軍團之中,他一言九鼎,不容任何人反駁。\

******

一場戰爭的結果不僅僅只有勝利,還有一種結果是失敗。

這一戰,吳軍就吃了多年都沒有吃過的大敗仗。

孫權知道自己必須承受這一次戰敗帶來的後果,而最壞的一個結果就是他這個大吳君主折在了這裡,一旦他折在了這裡,疆土遼闊如日中天大吳皇朝就會面臨一個分崩瓦裂。

蛇無頭而不行。

大吳朝很強大,人口破八千萬,疆域遼闊把整個東南亞和美洲大陸都已經概括進去了。

畢竟大吳朝平定亂世沒多少年。

朝廷的底蘊不足,而百姓對於朝廷的認可力不足。

一旦出現巨大變故。

野心勃勃者必然會異動。

孫權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出現的。

所以他選擇了讓李儒先一步返回朝廷,而且護送孫棟和曹衝返回,這是他的一個後招,不僅僅是壓制孫伯符,更是對未來的一個安排,只是希望不要用到。

孫權把事情都交代了之後,然後讓李儒悄然離去,他整理了一下衣袍,並沒有直奔中軍大營而商討突圍情況。

他先去了一趟臨時搭建的醫護大營。

“疼!”

“腿,我的腿還能保得住嗎?”

“軍醫,我已經熬不住了,你給我一個痛快吧!”

“我不想死,軍醫你一定要救救我!”

“截了吧,軍醫,我知道這手臂已經救不會來了,留着也是礙事,還是把他給鋸掉了,最少能保住一條命!”

“……”

臨時搭建的一個醫護大營之中,只有寥寥幾個帳篷,大部分的傷兵都暴露在荒野之中,到處都是哀嚎遍野。

此戰太慘烈,傷兵太多了。

孫權帶着諸葛瑾,邁步走進來,目光看着躺在木板牀或者地面上的一個個的傷兵那種痛快的不想活的神情,神色之中有一抹哀傷和無奈。

“陛下!”

正面走上來的是華佗。

華佗是大吳朝外傷的第一醫者,所以對於行軍打仗的來人了說,他是最好的軍醫,這一次孫權西征做好了打算,所以他被孫權特意徵召入伍,以軍醫主將的名義,掌控整個軍醫大營。

“元化,傷兵的情況怎麼樣?”孫權問。

“陛下,並非我們軍醫無能,而是我們的傷兵太多,藥物太少!”華佗對着孫權,有些苦笑:“很多將士擡進來的時候就已經救不會來了,有些救回來的不適宜長途跋涉,恐怕就是救回來也沒用!”

“最重要的是,傷兵太多,恐怕對你突圍有很大的麻煩!”

華佗頓了一頓,補充的說道。

一旦傷兵太多,必然爲急促行軍帶來很大的麻煩,甚至拖累全軍的突圍戰役。

“這方面朕來處理,你的責任是把他們救回來,只要能救回來的,你一定要盡力,千萬不要放棄!”孫權道。

“遵命!”

華佗點點頭。

他就是一個醫者,從曹魏投降東吳對他的影響不大,甚至是換了一個更大的舞臺,讓他能和張仲景之流交流醫術,讓他的醫術更加的長進。

所以他對孫權並沒有太多的排斥,反而有些感激。

孫權轉了一圈之後,才離開了醫護大營,此時此刻他的心情變得很沉重。

“子瑜!”

“陛下!”諸葛瑾快步走上。

“安排一個軍的兵力,護送這些傷兵,讓他們必須跟上突圍速度!”孫權囑咐的道。

“明白!”

諸葛瑾點點頭。

這些傷兵成了他們如今最大的一個包袱。

卻是扔不掉的一個包袱。

不管出於責任還是不影響軍中士氣,這些傷兵決不能被丟下,哪怕拖累全軍,也要帶着走,畢竟這些都是一條條生命。

不過當孫權走進了中軍大營之後,他的神情卻表現的很輕鬆,這個時候他不能讓這些將領感覺到一絲一毫的不自信,失去自信,就等於他們失去戰意,沒有戰意,將士就沒有士氣。

這對於戰場來說是致命的。

特別是如今的情況,他們所有人都被困在了羅馬疆域,少一點士氣,都會被圍剿在這裡而衝不出。

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他孫仲謀,大吳朝廷的皇帝,大吳數百萬將士們的精神支柱,必須要保持一個最鼎盛的自信態度。

“陛下!”

“拜見陛下!”

衆將連忙站起來,拱手行禮。

“坐!”

孫權走到了上位,坐下來,碧綠通透的眸光帶着一絲凌厲,一掃而過,開門見山:“有結果了嗎?”

他問的是突圍方案。

現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精密的計劃有助於突圍。

“稟報陛下,目前我們有些意見分歧!”

“能留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意見還分歧!”

孫權皺眉,神色之間有一絲冷然,道。

他們在這個小鎮肯定是待的時間不能長,必須在羅馬軍追擊上來之前,攻破佛倫羅薩,突破意大利包圍圈的第一道關隘。

“陛下,目前我們分歧的意見,是要分兵突圍,還是集中主力,原路殺回去!”呂布低聲的稟報。

“分兵?”

孫權聞言,問:“如何分兵?”

“一路兵馬吸引主力,原路折返,另外一路兵馬,向西,和高盧行省的第三戰區匯合,然後從不列顛行省返回中原!”周瑜回答說道。

“意思就是一路去送死,一路掙扎求生!”

孫權明白了,他嘴角揚起一抹冷笑,卻又有一絲無奈的苦澀,再問:“誰去送死,誰去求生!”

“誰都可以死,唯獨陛下必須活着!”

諸葛亮斬釘截鐵的道:“陛下是大吳至尊,是八千萬子民的君王,是大吳朝廷的支柱,所以陛下決不能死在這裡,我們之所以提出要分兵突圍,就是要讓羅馬軍摸不透陛下的主力所在,讓陛下能順利的突圍出去!”

這個道理在場的將領誰都明白,但是能厚着臉皮說出來的人就是一個忠臣,諸葛亮如今就是完美的體現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氣質。

“如果我們集合主力,從一路殺出去,還有機會殺出去嗎?”孫權沉思了半響,問道。

“恐怕很難!”

呂布嘆了一口氣,沉聲的說道:“我們進來容易,想要出去就難,前方有多少兵馬在攔截我們,我不知道,但是如果假設我們所路過的一座座城池都關閉城門,把我們給擋在城外,我們在這裡將會寸步難行,到時候後面的羅馬軍主力追擊上來,必然是血戰連天,甚至全軍覆沒,也是有可能的!”

“首尊大人所言甚至!”

“分兵是如今唯一的辦法!”

衆將面面相窺,神色之間不是很自如,連這點基本的自信都已經被羅馬軍打掉了。

孫權也有些無奈起來了。

雖然吳軍百戰百勝,所向披靡,但是吳軍將士終究是人不是神,在連續吃了幾次敗仗,面對身邊一個個戰友的生命凋零,他們這些主將也會變得沮喪,也會失去作戰的自信和士氣。

“那就分兵吧!”

孫權沉聲的說道。

事到如今,他也做不了一個慈悲的聖人,只能去做一個心狠無比的戰場主帥,捨棄一部分將士的生命爲代價,去保住主力將士的生命。

沒有犧牲,就沒有勝利。

這句話也不知道誰說的,這一刻孫權體現的深入骨髓裡面。

這是很艱難的一個選擇。

卻是一個孫權必須要做出的選擇。

因爲他是大吳君主。

“你們可想好如何分兵沒有?”孫權環眼掃過這些將領的一張張臉龐,問道。

“這個?”

衆將聞言,頓時沉默起來。

這將會有人能艱難的存活下來,有人必須要去慷慨的赴死。

第六百七十二章 沙摩柯戰鞠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呂蒙和曹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除夕 下第八百二十六章 葛玄第二百五十三章 徐州之變 上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戰國十年第兩百章 水土不服第四百九十二章 蹴鞠大賽 十一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龍虎鬥 二十二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抵達前線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孔明奪希臘 續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出征與病逝第三百五十七章 會獵於魯 二十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赤壁 五第五百五十七章 呂布戰馬超 下第六百八十六章 殺一人易,征服一族難!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孔明奪希臘 中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雒陽風雲 七第一千零五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七第七百四十五章 幷州爭奪戰 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建江東講武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開春大戰 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虓虎攔路第四十七章 孫堅入主吳郡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奪長安 五第五百六十六章 官渡戰始 下第八百八十六章 朔方血戰 五第一千零三章 大吳西征,滅貴霜 五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一百二十四章 溫候府中第四十九章 父子商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滅魏之戰 六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南陽破局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大戰紫禁之巔 二第四百三十三章 戰幽州 六第六百零一章 官渡落幕之袁紹絕境第六百九十一章 孫權的危機感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超於時代的震撼第九百八十七章 要議和了 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幷州爭奪戰,魏軍上鉤!第八十七章 我們沒得選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變 下第八百零七章 西征貴霜第九百七十一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一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盛世大吳,仲謀天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龍虎鬥 九第六百八十三章 朱雀營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陵城之西軍是孫仲謀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變 二第九百三十章 鞠義的攔截第七百三十八章 關中之亂 二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冬季大作戰 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羣龍無首 中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 渡海戰役 三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天下共討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封禪前夕 上第八百五十一章 漢中血戰 四第六百二十二章 滅晉 三第九百三十二章 龐德的請求第四百六十一章 江夏之變 上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天權八年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幽州 八第九百八十八章 韓遂最後的活路第三百二十四章 荊州行 七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前奏 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魏軍的動作第七百四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九原爲序幕!第九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模仿 上第六百零四章 丞相府的難題第四百三十五章 戰幽州 八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猛將馬超 下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九百八十七章 要議和了 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十四第三百二十三章 荊州行 六第六百七十五章 推波助瀾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滅魏之戰 十五第八百四十六章 孫策的命運?第三百六十二章 會獵於魯 二十七第七百四十三章 關中之亂 四第八十一章 袁紹佔冀州,曹操入兗州!第九百五十八章 第一次北伐 八第八百零四章 青州之戰 六第七百二十三章 狼狽的左慈第三百九十章 朝堂風暴 五第七百八十九章 幷州爭奪戰,各有算盤!第八百五十五章 新的兵部尚書第七百八十五章 幷州局勢第四百九十六章 蹴鞠大賽 十五第八百八十二章 朔方血戰 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天命在吾江東第一百七十七章 即將北上第十三章 李儒之謀第七百三十二章 五月的平靜第四百五十六章 江夏之變的前奏第九百二十四章 狠辣諸葛 完第八百四十二章 鳳雛之鳴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