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東宮 九

(上一章把葛玄寫成了于吉,于吉已經死了,左慈的弟子是葛玄,火器研製一直都是葛玄負責,已經改回來了!)

天權六年的時間在朝局的混亂之中悄然的度過。[眼快看書新域名.,首字母,以前註冊的賬號依然可以使用]

時間開始進入十月金秋。

這是一個秋風掃落葉的季節,在金陵城的大街小巷之中,一片片的金紅色的楓葉落下,從天空落下,堆積在地面上,把這一座城池染成如同一個血紅色的唯美世界。

就在這個秋遊最好的時候,已經差不多連續三個月時間的京察行動終於到了最後的結束。

這一次的京察,的的確確是大動干戈,朝廷的京官來了一次徹底的大換血,每天都有京官被貶職,或者調遣離開京城,每天也有地方官吏調遣進入朝廷司部任職。

人心惶惶之中,孫權也很從容的完成了一次對於朝廷的清洗。

這一次京察他刻意的縱容之下,讓事情鬧的越來越大,把朝廷八部,各大司部,一網打盡,更是任由各個派系的權力爭鋒介入,自然沒有這麼簡單。

樹大中空。

大吳皇朝是越來越龐大了,從亂世進入太平盛世,很多當初志向高大,兩袖清風的官吏已經被糖衣炮彈給擊垮了。

特別是京官,在京城爲官,缺少地方的務實,多了幾份爭權奪利。

意志如果不簡單,很容易就會改變爲官初衷。

官場就是戰場,孫權並不介意有野心的官吏上下爬,但是做官不能一心只是爭權奪利,如果沒有人來做實事,朝廷就應該亡了。

所以他利用京察行動,大清洗了一遍,調遣了不少地方務實官吏入京,穩定了朝局。

就在這即將結束的動盪,也到了朝廷幾個派系之間權力爭鋒的最後決戰。

紫禁宮城。

朝廷議會。

擂臺已經被孫權親自的搭好了。

東風吹,擂鼓響,一場權力大戰一觸即發。

這一天,早晨,寬敞莊嚴的議會大殿之中氣氛異常的冷寂,包括孫權在內的十三朝臣,全部已經全部聚集了,大吳疆域龐大,目前吳軍和羅馬軍更是處於一個交戰的氣氛之中,朝廷之上的十三朝臣各司其職,平時很難聚集。

這一次聚集,也說明了這一場權力的爭鋒牽涉的範圍之廣,已經把朝廷上下都包括了進去。

一張長方形的會議桌,各個朝臣,左右劣作,空氣之中充斥着一陣陣的火藥味,他們一雙雙眸子相對,眼睛的光芒交錯,如同電閃雷鳴。

“陛下,京官考察已經結束,這是對最後考察,乃是朝中八部尚書的考察結果!”在冷寂的氣氛之中,張紘率先開炮打破了這幽幽的一幕。

京察行動,說是所有京官在考察之中,但是其實針對的基本上是尚書級別以下。

至於尚書級別以上官吏,內閣大臣和軍機大臣雖然也在考察名單之中,但是他們的去留已經不是一次小小的京察能決定的,他們每一個的動搖都是朝廷的地震。

“好,做的很好!”

孫權面無表情,打開卷宗,看的很仔細。

張紘雖然有些老油條,但是剛正執着的一面也很好的體現出來。

這一份考察結果,不偏不倚。

但是結果倒是打了很多人一個措手不及。

“結果有些讓朕出乎意料之外,八部尚書之中,參謀部尚書周瑜,兵部孫策,禮部尚書華歆,刑部高名,四部尚書的考察結果都是需要重新調配?”

孫權看到了這個結果之後,嘴角之間揚起了一抹淡然的笑容,道:“既然如此,今日這個會議可就不那麼容易結束了!”

這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他倒是沒想到張紘和蒯良這麼狠。

一下子把四部尚書都提上名了,重新調配。

尚書級別的官吏,京察只是卷宗記載功過,重新提名而已,至於決定去留是朝廷議會的事情,但是這也很危險,擺上的檯面,這朝廷議會要是過不了,他們就得辭掉尚書的職位。

孫策和周瑜聞言,兩雙的眼眸一下子變得有些憤怒起來了,沒有盯着京察主官張紘,反而是死死的盯着蒯良,彷彿想要噴出火來。

本來以爲只是周瑜被提名重新調遣,不曾想到,他們居然把孫策也拉進去了。

這是想要把江國公和周國公這個派系打掉根基啊!

狠!

太狠了!

張紘六親不認,他們能理解。

畢竟他是御史大夫。

但是蒯良突然下狠手,讓他們就感覺有些很不爽。

蒯良擡頭,眼眸直面的面對兩人兇狠的目光,面不改色,神不變容,穩如泰山的坐在中間的位子上,眼睛眨都不眨一下。

政治上的事情,無非就是利益。

他的年紀已經到頂了,最近兩年精神越來越差,就算朝廷有心留他繼續就任次輔,他的身體也已經是無法支持了,如今告老還鄉在即,其實並不想要得罪年輕富強,權大勢大的周瑜和孫策,但是如果有絕對的利益,他不怕得罪人。

對如今的蒯良來說,唯一的期望就是弟弟蒯越。

這對他來說是送蒯越入閣的一次機會,只要能爲蒯越鋪好路,他並不介意得罪兩人。

“有提議,朝廷議會就要商討,我們先說參謀部!”

孫權碧眸一掃而過,淡然的道。

“陛下,臣反對參謀部尚書周瑜的罷免,周尚書這兩年一直在西域戰場爲朝廷勞苦勞力,雖然對於參謀部多有不顧,但是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孫策可不會客氣,橫眉冷對衆人,直截了當的對周瑜維護。

“江國公此言差異,參謀部乃是數百萬吳軍將士的中樞,無論大小戰役,任何戰略都要經過參謀部的核實,方能進行,如果周國公無法把精力放在參謀部,那麼就讓其他有能之輩上任,又如何!”

程普眸光有一絲絲森冷,聲音也冷漠很多。

周瑜和孫策既然站在了呂布那一邊,就要承擔後果。

落井下石他自然要做。

“周國公並沒有犯下大錯,如此罷免,豈不是讓軍中百萬將士不滿嗎?”

“在其位,負起責,他既然負不起責任,就不應該擔下次之重任!”

“一心難二用,周國公如今肩負第二戰區重任,參謀部尚書理所應當的讓又能製備承擔!”

衆臣聲音不是很高,但是爭議的很明顯。

“文優,你意如何?”孫權突然開口,問李儒。

李儒是八月份才從西部戰場返回的。

這兩年時間,他親自坐鎮美索不達米亞州,經營羅馬帝國的消息網絡,而且數次親自潛入羅馬帝國,親身感受羅馬帝國的人文氣候,刺探羅馬帝國的軍事和了解羅馬帝國的制度。

錦衣衛在之前的戰役有些不作爲,這讓他很不爽。

天權三年,大戰之後,兩大霸主最終停戰了,兩國之間建立貿易市集,互通有無。

趁着這段平靜期,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羅馬帝國之中,如果不是因爲朝廷突然出現這麼大的權力爭鋒,他也不會急急忙忙的回國。

“陛下,臣對於情況並不是很瞭解!”李儒淡然的到:“正所謂事不清,不可意,我既不瞭解情況,此辯臣願意棄權!”

“比泥鰍還要滑手的老滑頭!”

孫權冷冷一笑,給了他一個鋒銳的刀眼。

不清楚?

錦衣衛還真的吃乾飯的啊。

就算李儒在天涯海角,朝廷之中的錦衣衛最少每個月都會有一份對於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吏動向報告放在他面前。

錦衣衛有監察百官的權力。

孫權相信,他雖然原來西部疆域,但是朝中的事情,估計比任何人都要的瞭解和清楚。

李儒面對孫權的眼神,眼觀鼻,鼻觀心,沉默不語。

朝廷的情況他當然比任何人都清楚,但是這種情況他並不想要參和進去,他已經位列朝議大臣之列,手握着錦衣衛利器,只要對孫權負責就好了,傾向任何一邊,都會失去孫權的信任。

這一點,他看的比任何人都通透。

錦衣衛,全名是大吳朝錦衣親軍衛衙。

所謂親軍,就是孫權身邊的私兵。

孫權也知道這個老傢伙滑溜的很,也沒有逼迫他,他擡起頭,眸子之中碧綠通透的光芒一掃而過,到:“別爭了,表決吧!”

他向來是一個善於納諫的皇帝。

建立朝廷議會的目的,就是爲了能營造一個良好的朝廷制度。

“我贊成罷去周國公尚書職位!”以第一個表態的居然是的張昭。

張昭這是主動出擊了。

“我反對!”朱治神色淡然,緊跟開口,既然已經撕破臉皮,他也不需要的和平,不拉張昭下馬,他也很難翻身。

“我贊成!”

“我反對!”

“……”

孫權目光看着衆臣的表態,他數了數,李儒棄權,現在是六比四的比數,六票贊成罷去周瑜的尚書官職,四票反對。

還有周瑜自己和孫權沒有表態。

孫權轉過頭,笑吟吟的看着周瑜:“公瑾,你是反對,還是贊成?”

大勢已去。

周瑜的心中不禁的暗歎了一聲,他站起來,對着孫權,拱拱手,然後沉聲的說道:“陛下,臣贊成,臣如今一心難以維持二職,無法兼顧兩大職務,臣願辭去參謀部尚書的職務,專注第二戰區職務,爲大吳開疆闢土,還請陛下成全!”

當斷則斷。

孫權眼眸微微的眯起了,他的心中有些不禁有些佩服周瑜的決斷。

有時候道理很簡單。

但是選擇很困難。

參謀部是朝廷八部之一,朝廷八部是支持內閣和軍機處的頂樑柱,權力有多大,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能在這時候急流勇退,這魄力不簡單。

“七比四,一票棄權,朕就沒有必要投票了!”孫權神色依舊的冷漠:“周瑜從即日開始,解任參謀部尚書!”

龐統和諸葛瑾迅速記錄下來了。

第一個提議過了。

很快就進入第二個提議。

兵部尚書孫策。

這一下的情況是一面倒。

就連提名孫策的張紘和蒯良都投了反對罷免的一票,孫策最後是以一個大比數保住了兵部尚書的職位。

其實這種情況也很正常。

周瑜的主動退讓,讓衆臣多少有些收手,不敢太過於逼迫孫周系的力量,而且他身後還有呂布頂力支持,保住兵部尚書的職位,那是必然的事情。

孫權目光有些的疑惑的掃過蒯良的臉龐,看着蒯良臉上若有若無的笑臉,他心中突然有些明白了張紘和蒯良的意圖了。

孫策的提名估計只是走過場,目的是爲了逼退周瑜。

張紘不可能和軍機處內閣的人結盟。

也就是說,蒯良和郭嘉結盟了。

好傢伙!

這個老傢伙的心思夠沉的。

這時候孫策和周瑜的臉色也有些不好看,估計也明白了蒯良的意圖,可是木已成舟,他們也無可奈何的認栽。

接下來就是禮部尚書華歆和刑部尚書高名。

禮部尚書華歆和蒯良一樣,的確到任了。

所以他不是被罷免,是告老還鄉,就連接替者也已經安排好了,上了朝廷議會,也只是走一個過場而已。

至於刑部尚書高名。

刑部在幾年前孫權的被刺殺一案之中揹負了不少罵名,而前刑部尚書死得早,高名接任的時候是臨危受命,畢竟經驗不足,工作不到位,被挑剔是必然的事情。

不過這個尚書是孫權親自挑選出來了,孫權自然要力保。

孫策和周瑜也有些不甘心被孫權擺了一道,所以他們在這事情上開始和孫權角力。

又是一場龍爭虎鬥。

不過最後還是孫權握住了大局,以一個比較一個險要的七比六,很險要的保住了高名這個刑部尚書的職位。

時間已經進入中午,這是秋日,但是外面的太陽光芒還是很毒辣,金色的陽光折射進來,讓這座大殿更加顯得莊嚴和恢弘起來了。

四部尚書的考察過了,現在就剩下軍機大臣,內閣大臣這些朝廷大咖的考察了。

氣氛越來越緊張起來了。

“陛下,臣聽聞,京官考察,包括軍機首尊,軍機處之首尊,乃是大吳數百萬將士主將,一言一行,當成爲大吳將士之楷模,臣再次彈劾軍機首尊程普,不思進戰,三年之間,三番四次阻止大軍西征,辜負大吳數百萬將士熊熊戰意,辜負朝廷開疆闢土之野望!”

孫策開炮了!

二話不說,一點鋪墊都沒有,甚至沒有動手剪去程普羽翼,直面上來就是衝着程普這個軍機首尊而去。

決戰開始了!(未完待續。)

:。: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九十二章 被圍困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二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滅魏之戰 二十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二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滅魏之戰 二十一第四百七十章 西陵血戰 八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塞維魯之死 三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埃及之戰 八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二百六十一章 江東日報 上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二百八十二章 壽春亂戰第九百七十二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二第一百五十四章 出仕?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色雷斯戰役 三第二百一十二章章 血戰平郭第三百二十一章 荊州行 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金陵城之這是我的主場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龍虎鬥 四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血戰並涼 二十六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送棺材?第五百章 楚國備戰,劉表雄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大戰前奏 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孫權的錦衣暗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血戰並涼 十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冀州易幟 續三第五百四十章 赤壁 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猛虎歸天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第一尊王爵第三十一章 論天下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議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五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變 二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九百三十章 鞠義的攔截第六百八十三章 朱雀營第七百七十七章 幷州爭奪戰,魏軍上鉤!第二百三十五章 心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張遼分兵第四十五章 孫家‘借道’第五十一章 吳夫人見蔡琰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七百四十七章 關中之亂,沮授出手!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龍虎鬥 九第五百五十三章 坑殺 下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大戰不列顛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龍虎鬥 十六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不列顛戰役的結束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龍虎鬥 七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二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除夕 下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歲末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三道密令第五百九十五章 孫權的急躁第九百四十二章 益州郡的決戰 中第二百二十五章 孫堅一諾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諜戰風雲 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鐵甲船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黃忠的驚駭箭法第八百九十五章 孫劉大戰之攻堅難克第八百三十三章 加冕前的兄弟一聚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冀州風雲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霸王鐵騎出擊,紀靈敗退!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談判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育司的大計劃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血戰並涼 三十第四百七十七章 法正的成長第九百九十四章 兩國休戰第五百七十二章 金陵城 六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赤壁 七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決戰關東之郭嘉的反撲 上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血戰並涼 九第八百六十一章 工部之重要第兩百零七章 公孫度的怒火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七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年一度封疆大吏聚合會議的目的第五十七章 賬本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決戰關東之最後一戰 七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啓程去泰山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婚 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雒陽風雲 六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七第九百二十章 桃園之義之同年同月同日死!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八百五十一章 漢中血戰 四第七百九十六章 青州之戰 二第四百三十章 戰幽州 三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戰後部署第五百三十章 蠢蠢欲動的孫翊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叩開羅馬帝國的大門 八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滅魏之戰 十六第五百三十八章 時候未到第八百七十七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一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血戰並涼 十七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兩大戰區的籌謀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滅匈奴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