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部統軍

秦戈這幾日也發現屯騎營和越騎營軍紀廢弛、軍容渙散,看着這支部隊,讓秦戈想起了歷史中的八旗兵,而且這些御林軍將校哪個家裡面沒有背景,囂張跋扈只能讓秦戈親自統帥。

而秦戈將騎兵部隊分成了四部分,第一部分由趙雲統帥,主要是由遠征軍騎兵團、白虎一脈的進化者騎兵以及炎黃城的騎兵部隊;

第二部分是由公孫瓚統帥,主要由白馬義從組成,以及進化者各大勢力抽調的精銳騎兵部隊;

第三部分是由張遼統帥,主要是由幷州飛騎爲主導,以及進化者各大勢力抽調的精銳騎兵部隊;

第四部分是由夏侯惇統帥的五萬虎豹騎,以及進化者各大勢力抽調的精銳騎兵部隊;

而具體行軍計劃總共分成三路,由公孫瓚率軍向遼東郡方向進軍,由張遼率領部隊向幽州府周邊進軍,而秦戈親率趙雲和夏侯惇直撲淵蓋蘇文的大本營昌黎郡。

此時左路軍中軍主帳內,秦戈已經點軍升帳,公孫瓚、張遼、趙雲、夏侯淵等一衆歷史上顯赫的神將側身而立,還有屯騎校尉吳匡、越騎校尉陳璋以及公孫度、胡車兒、胡赤兒、魏憲等將也側立兩邊。

此時秦戈大馬金刀的坐在主座上,公孫瓚看着獲得大將軍重用的秦戈神色複雜,不過回頭看着趙雲、夏侯淵和張遼三位神將釋放出強大的氣場,而且士族子弟的吳匡和陳璋代表着京都洛陽的士族。

不過秦戈還是給了公孫瓚面子,讓他獨掌白馬義從,讓公孫瓚的自尊心還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秦戈直接將青龍劍和豹韜旗放在桌案上看着場中諸將道:“各位!在酒場上我們是兄弟,但在戰場上你們是我麾下的將、旗下的兵!秦某人的一些行事作風相信諸位有所耳聞,大將軍的戰略方針已經制定,諸位編入了左路軍,從現在起,便要以我的號令行事!當然因爲騎兵的機動性和戰場的不可知性,我不會插手各軍團具體戰鬥事宜,但是在戰場上,我會給諸位下達軍令戰略,比如說在某個時間段部隊抵達那裡、殲滅哪個據點、在哪裡行軍,如果諸位沒有遵照指令抵達或完成任務,延誤軍機者定斬不饒!這是軍令狀!諸位請!”

吳匡和陳璋二人聞言面面相覷,此時二人心中一萬個草泥馬,這秦戈屠夫之名聞名華夏,不光讓外族人聞風喪膽,也讓大漢諸將聞風喪膽,這是個名副其實的瘋子。

當日秦戈任命爲左路先鋒時,二人就心中一萬個不願意,現在沒想到秦戈竟然如此直接。

二人正自踟躕間,趙雲、夏侯惇和張遼三人徑直出列,擡手就將軍令狀給簽了。

公孫瓚見此也不願落了威名,而且與秦戈在國戰中合作,熟知秦戈用兵如神,況且秦戈賣他面子給了他部隊的指揮權,公孫瓚也站出來簽訂了軍令狀。

這便是金德曼的謀略,公孫瓚、趙雲、夏侯惇和張遼等人都是歷史神將,雖然此時趙雲、夏侯惇和張遼名聲不顯,然而他們戰心強烈、眼高於頂,都有一顆揚名天下的勃勃雄心。

秦戈就是用三人來刺激公孫瓚的好勝心,以此讓整個左路軍戰心昂揚,從而裹挾吳匡和陳璋不得不全力進兵,這是對政治之勢的運用,秦戈不再像以前一樣簡單粗暴,反而開始利用政治手段來統軍作戰。

秦戈看着公孫瓚笑道:“伯圭,遼東雖然是你的地盤,然而你這一路孤軍深入、孤立無援,最是兇險,相信你我聯手必然能橫掃幽州!”

公孫瓚聞言哈哈笑道:“伯璽放心,別的地方我不敢說,在遼東我閉着眼也能走遍每個角落,大家都是兄弟,說這話就見外了!你指哪我就打哪,赴湯蹈火要是皺一下眉頭,我公孫瓚就不是幽州兒郎!”

秦戈見此知道先前與公孫瓚結下的善緣起了作用,從袖中取出軍令道:“幽州是伯圭的故鄉,就讓我們兄弟聯手,早日驅逐韃虜!我也預祝伯約馬到功成!”

秦戈的話外音是,自己非幽州人,幽州穩定作爲地頭蛇的公孫瓚獲利更大。

公孫瓚聞言向秦戈用力的點了點頭。

秦戈取出軍令交給張遼道:“文遠你配合曹孟德的右路軍在掃除代郡、上谷的高麗胡虜和烏丸遊騎後,主要目的是掃除幽州府周邊的殘餘勢力,確保大將軍攻取幽州府城不受騷擾,保障各路部隊圍攻幽州府城後,你就率軍前來與我匯合!”

張遼聞言臉上露出激動的笑容,本來幷州飛騎名義上是由呂布統帥,因爲要對抗淵蓋蘇文的緣故,便將幷州飛騎的指揮權交給了秦戈。

秦戈讓張遼獨掌一軍,歷史上的張遼八百破孫權十萬大軍,被進化者稱之爲大遼神,在三國曆史神將中的威望直追武聖關羽。

這位在進化者中擁有無數擁躉的大遼神,此時不過是呂布的副將,一員青年將領而已,現在獨自統軍並且參與國戰,必然能夠名揚天下,所以張遼甚至昨晚得到這個消息激動的一夜沒有睡着覺。

張遼跪地雙手接過軍令,激動的高聲道:“末將謹遵將軍號令,驅除韃虜、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張遼聲音高亢有力,誰都看到他對秦戈的擁護。

對於這位歷史上的大遼神,秦戈還是非常期待,將張遼攙扶而起,用力拍了拍張遼的肩膀道:“幷州飛騎天下無雙,必然如秋風掃落葉,文遠穩紮穩打便可,切不可貪功冒進!”。

張遼眼中振奮之色沒有褪去,用力的點了點頭抱拳領命。

吳匡和陳璋二人看到這一幕面面相覷,本來還想聯結公孫瓚、夏侯惇、張遼等勢力,報團取暖與秦戈抗爭,讓這個屠夫不要做的太過分。

沒想到秦戈竟然與各部關係如此團結有默契,而且就連胡車兒、胡赤兒兄弟都對秦戈唯命是從,現在一衆神將圍在秦戈身側,如果二人不遵號令,以秦戈的尿性絕對斬了他們立威,這傢伙可是連漢室宗親劉岱都敢殺!

秦戈回頭眯着眼看着吳匡和陳璋笑道:“二位將軍,我們三人可是北軍五營的統領,乃是天子親衛,你們看州郡的兄弟們戰意如此高昂,敢爲天子和大將軍赴湯蹈火、萬死不辭,我們可不能給天子丟臉啊!這軍令狀我秦戈就先簽了!此戰若是不能全殲高麗胡虜,我秦戈自裁以謝天下!”說着擡手就將軍令狀給簽了。

公孫瓚、夏侯惇和張遼三人看到有些踟躕扭捏的吳匡和陳璋,這二人分明是怕死之徒,所以眼神中充滿了不屑和鄙夷。

秦戈也暗中打量着這二人,吳匡和陳璋都是世家子弟,陳璋乃是洛陽貴胄,而吳匡乃是兗州士族子弟,在歷史上因爲反對曹操篡漢而被活活的煮死,也算是有名的大漢忠臣。

不過吳匡最有名的是他的侄子、侄女和兒子,其侄子乃是蜀漢後期肱骨之臣吳懿,其侄女則爲劉備的吳皇后,而其子則爲蜀漢名將吳班!

此時吳匡和陳璋皆已經快到四十餘歲,二人皆是蒙祖上餘蔭才能夠身居北軍五營要職,秦戈最不放心的就是這二人。

這次中軍升帳便是趁勢震懾二人,從而將二人綁到自己的戰車上,到時候到了戰場上就由不得他們二人不出力!

吳匡和陳璋此刻內心無數草泥馬奔騰而過,秦戈此時簽完了軍令狀,一手將軍令狀遞到他們面前,一手按住了青龍劍柄,典韋和趙雲一左一右立於其身後,公孫瓚、張遼和夏侯惇有意無意的將目光聚在他們二人身上。

如此陣容就算呂布見了也心中發憷,更別說吳匡和陳璋,望着秦戈眼中若有若無的殺機,吳匡和陳璋感受到公孫瓚、夏侯惇等人身上的威壓,二人心中肝膽俱顫。

吳匡和陳璋也算是無數世家子弟中選拔出來的悍將,如果沒有兩把刷子也坐不穩御林軍都統的位置。

吳匡乃是歷史二流名將,而陳璋是隱藏曆史二流名將,二人雖然有些心不甘情不願,但是現在形勢比人強,而且大將軍昨晚特意召見二人,讓他們全權聽從秦戈的將領,如果左路軍因爲不服從秦戈軍令而導致戰事不順,必然拿誅滅二人九族來祭旗。

現在形勢比人強,鬆散的左路軍已經被秦戈整合成鐵板一塊,二人現在敢鬧事,正好給秦戈給了清除他們,奪取屯騎、越騎兩營軍事指揮權的藉口,所以二人只能擠出比哭還難受的笑容,捏着鼻子簽訂了軍令狀。

秦戈看到吳匡和陳璋簽訂了軍令狀,自此身家性命便捏在自己手上,自己算是完成了掌握屯騎營和越騎營的關鍵一步。

秦戈攬住二人的肩膀道:“兩位皆年長於我,當奮勇前進,軍中無戲言啊!”二人也只能跟着賠笑。

此時秦戈麾下徐庶繼續協助炎黃城統帥進化者聯軍,田豐則被秦戈舉薦在大將軍帳下擔任參議,廖化、秦繼賁等將則率領步兵軍團加入袁紹麾下。

安排完各種軍事部署和聯絡信號後,秦戈便讓衆將回歸本職整軍出發,待送走衆將之後。

秦戈從懷中取出了錦盒,盤膝坐在主帳中央,手中的錦盒翻開,化爲龍影的真龍之氣開始圍繞着秦戈飛舞。

而秦戈開始運轉始龍星雲訣,只見真龍之氣涌入秦戈穴位,秦戈引動儒氣牽動真龍之氣在經脈中游走,在真龍之氣的引動下,秦戈全身的星穴開始聯通起來,開始產生真勁。

真龍之氣淬鍊出的真勁猶如涓涓細流開始浸潤秦戈的血肉,秦戈能感覺到身軀力量在真勁的淬鍊下不斷變強,而且隨着真龍之氣淬鍊,秦戈經脈中的真勁也越來越強。

有了真龍之氣的加持,秦戈的始龍星雲訣的修煉纔開始邁向正軌。

這裡說一下,修爲達到三流時體內經脈會將真氣凝練成真勁,而當體內真勁充盈滿經脈後,武者可以催動真勁離體進行攻擊敵人。

而隨着修爲增進和真勁大幅度提升,武者可以藉助武魂將真勁化爲水火風雷等形態,被稱作真勁化形,實力便進入了二流之境。

而隨着修煉化形真勁會和武魂融爲一體,而讓武魂逐漸產生靈性,此時便會達到一流之境。

不過現在秦戈只是剛開始修煉,至於真龍之氣助他能夠修煉到什麼程度,秦戈心裡沒有底,不過現在能夠修煉多少算多少。

第三十六章 天生統帥第四百五十章 建城任務第五百七十章 天地仁心第八百五十五章 金德曼的政治能力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七十章 銀月雙刀——扈三娘第七百五十三章 交涉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孫瓚與幽冀士族第二百二十八章 高庭第七百三十八章 聖耀之日第六百六十三章 胡昭和司馬徽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耕與養田第四百一十三章 龍旗第四百五十五章 敢叫日月換新天第六百六十章 金烏圖騰柱的秘密第四百零八章 風雲會和葉乘風第七百八十四章 雙鞭雷暴第四百二十五章 何進之女第四百一十四章 荀彧之弟第二百六十四章 秦繼宗與臧舜第六百五十一章 無敵狼王丘力居第四十章 泰山之義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首山、軒轅碎第三百七十九章 仙胎第四百零七章 陷空之陣第五百六十四章 金德曼的仁德和徐長今的仁心第九十四章 壯士斷腕第八百八十章 涼茂、邴原和張政第五百九十八章 趙雲的致命一槍第六百九十章 臨戰瑣事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襲李家鎮第七百二十五章 閨房之事第六百二十二章 五行訣和五行形第一百二十一章 虛擬玩家勢力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七百八十章 滿城生機第七百九十二章 梁山八海蛟第八百六十六章 秦戈的抉擇第五百七十八章 金烏巡天決第二百一十四章 冊封縣令第四百一十一章 洛陽十大公會第五百四十七章 聖靈炮陣第一百八十五章 形勢逆轉第六百六十章 金烏圖騰柱的秘密第六百七十一章 暴雨中的激戰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修煉第六百五十章 明王觀心決第二百三十四章 柴家之志第七百二十八章 聖耀帝國壓境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裂第三百四十二章 羣星璀璨第九十六章 泰山大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古人之義第一百四十一章 秦氏宗祠第一百七十五章 與歷史名將的對決第三百三十章 三絕計第七百六十五章 敲詐恩師第三百六十章 犯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高麗文明區戰神淵蓋蘇文第三百八十二章 儒家傳承第二百一十五章 雨過天晴第四百四十三章 張飛和燕雲十八騎第四百二十章 袁紹的王霸之氣第八百一十七章 未來戰略第六百零八章 白馬義從和黑山匪第三百二十章 鐵血軍魂第二百六十三章 聖魔第四百四十一章 出征第三十六章 天生統帥第五百七十五章 盤古系統的辛密第八百四十八章 樂安郡局勢第六百三十一章 義子—御前亢虎孫禮第二百三十八章 怒辯禰衡第七百三十九章 捨命一擊第一百六十六章 鬥字真言第七十四章 商女之才第六百九十五章 舉世無敵第一百二十五章 血蝠王出動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雷劫騎兵陣第二百六十九章 破城第八百一十五章 人性之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擎天之柱第六百八十七章 何密的謀略第八百七十五章 雲在青天水在瓶第三百八十七章 封賞諸侯第三百八十二章 儒家傳承第三百五十三章 鏡花水月第一百六十六章 鬥字真言第五百二十五章 狂暴的鬆屋句第一百八十七章 牽招身世第六百二十八章 童淵第四百三十六章 華夏文明的災難第一百一十三章 火爆的開市第六百三十六章 進化者作戰之道第二百一十章 難民之禍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六百一十九章 神兵之道第四百四十二章 朱雋的天罰第二百五十四章 縱論戰局第六百七十七章 最終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