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事

秦戈從昏睡中醒過來,只覺頭疼欲裂咽喉似火燒一般,從牀上坐起來,只見衛三娘伺候在一旁,端過早已備好的溫水,秦戈接過海碗一飲而盡,露出安逸的神情。

“你終於醒了!大哥可做的好大事,如今天下聞名了!”衛三娘板着臉,語氣生死中帶着幾分憂心。

秦戈按着依舊有些昏昏沉沉的腦袋,他只記得朱雋犒勞三軍,然後他與衆將暢飲,再後來他什麼也記不清,喝斷片了。

Wшw⊙тTk дn⊙CΟ

看到秦戈一臉疑惑的表情,衛三娘便將宴會上發生的一切給秦戈說了一遍,當聽到自己當衆辱罵朱雋並且潑了他一臉酒,秦戈自己也驚呆了,捶着額頭道:“真是喝酒誤事啊!”

衛三娘遲疑了一會道:“大哥!如今在青州一戰,你將兗州士族給得罪狠了,這些人暗地裡不知道憋着什麼壞水,此時朱雋大人對你提攜有佳,如果他能照顧你,在朝堂上也算有個遮風擋雨之處,不如大哥主動去負荊請罪?”

秦戈沉默了一會道:“雖然是醉酒鬧事,但我覺得自己沒錯,也用不着對誰道歉!”

秦戈從牀上翻起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他愛怎麼就怎麼!”

……

“你們都是廢物!”猶如猛獸一般的怒吼從營帳內傳出,董卓坐在中軍大帳內不斷暴吼。

此時大帳內站滿了武將,左首一人身穿一身金色戰甲,摸約五十多歲,正襟危坐,此人便是幽州刺史劉虞,由於是漢室宗正,所以身穿黃服。

另外一邊一人器宇軒昂,正是騎都尉袁紹,他身側站着一個白甲白盔的,揹着戰槍的將軍,此人蓄着鬍鬚,面白如玉,眼神很不忿的盯着董卓,其他滿帳將校大氣不敢出,而在大帳末立着三人,不是劉關張三兄弟是何人?

“呔!你罵誰呢!兄弟們浴血奮戰,半月前,我二哥斬了張寶,我們是廢物,你們西涼兵也一樣!”一個猶如雷吼一般的聲音傳來,只見張飛掙開劉備的拉扯跳出來指着董卓大罵,正憤憤的瞪着董卓。

“大膽!環眼賊!”西涼諸將大怒,華雄提着象鼻刀怒吼道,西涼諸將紛紛拔出兵刃準備處決張飛!

猛然一股殺氣透出,只見關羽提着青龍偃月刀踏步而出,一雙丹鳳眼猛然睜開,直勾勾的盯着董卓,董卓只覺脖頸間涼颼颼的,連忙起身取出囚龍棒。

關張二兄弟聯手,戰氣沖天,西涼諸將被氣勢所攝,一時竟然不敢出手!劉備則立在一旁,向坐於一首的劉虞投出期待的眼神。

“董中郎將!三軍將士連日來浴血奮戰,如今戰事膠着,我等應該因事而謀,而非在此怨天尤人,挑撥是非,亂了軍心!劉關張乃是我賬下校尉,自從參軍入伍便立下赫赫戰功,如今臨敵正需要這等豪傑相助,董將軍,三思!”劉虞聲音溫和平正,不過帶着一種命令的口吻,他身爲幽州刺史,雖然現在被董卓挾制聽從他的號令,但是他更是劉家的宗正,也是當朝皇帝的皇叔,身份尊崇,董卓他還真不放在眼中。

不過天下最痛恨黃巾之亂者非劉氏宗族不可,因爲黃巾之亂動了劉氏數百年的根基,所以此時劉虞一門心思想根絕黃巾匪。

董卓雖然殘暴不仁、視人命爲草芥,但是打仗他是行家裡手,接任盧植後滅掉了張寶,如今將黃巾餘孽圍困在鉅鹿城,所以董卓掌權後,劉虞盡最大的力量配合他,即便在大帳內,董卓帶着侮辱性的謾罵,他也裝聾作啞,但今天董卓做的有些過分了。

劉虞一發話,董卓立馬變了一副嘴臉,離座向劉虞一拜,滿臉含笑道:“皇叔見諒,董某就是一個西涼莽夫,言語粗鄙讓皇叔見笑了!不過在軍營治軍就這樣,不比大人們的文人雅會,董某也是一心爲國不是!如果大人覺得董某有失,請代董某掌軍!”

劉虞看到董卓的態度,此時董卓也是一心想剿滅黃巾匪,至於爲國家還是一心想升官發財這就難說了,不過此時的董卓還真讓劉虞怒不起來,況且論行軍打仗,他還真遠不如董卓,離座將董卓扶起來道:“董將軍,老夫並非苛責於你,而是怕引起不必要的紛爭!”

董卓低着頭眼中精光一閃,對於這些文人雅士他有應付的手段,尤其是對這種爲了國家大局的文人。

董卓順勢起身,回頭對西涼諸將道:“打狗也要看主人,既然是皇叔的手下,以後見了都要客氣點!”華雄等諸將紛紛抱拳退回兩側侍立。

聽到董卓侮辱性的話語,張飛差點跳腳,不過被劉備死命拉了回去。劉備向董卓抱拳道:“多謝將軍!”

董卓沒有搭理劉備,反而看向袁紹和一旁的公孫瓚道:“不知二位可有破敵之策!”劉備立在大帳中央,頓時顯得有些尷尬,不過他面色如常的退了回去,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董卓掃了一眼劉備,對於劉備董卓天生帶着一種厭惡,不可否認劉備是個人物,但是他雖然一派君子儒雅作風,但十足是個投機倒把分子,骨子裡沒有任何底線,用董卓的話說就是個僞君子,他董卓是真小人,最恨的就是僞君子。

公孫瓚雖然不滿董卓的囂張跋扈,作爲威震幽州公孫世家的子弟,公孫家族世代爲大漢駐守幽州,他們一族英勇善戰,而當年光武帝能奪取天下幽州將士功不可沒,袁氏善文,公孫好武,每年大漢會從公孫家族選擇大批量的子弟作爲郎官,加上公孫瓚年紀輕輕便聞名大漢,組建了金品專屬騎兵白馬義從,縱橫幽冀所向披靡,令烏丸異族聞風喪膽,就連劉虞他都不放在眼中,更何況董卓,但是他的官職卻沒有董卓高,而且董卓蠻橫,公孫瓚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

公孫瓚眉頭深皺道:“我們利用西涼鐵騎和白馬義從騎兵優勢,已經將鉅鹿外圍的黃巾勢力清掃乾淨,然而如今黃巾餘孽退守鉅鹿城,鉅鹿城堅加上黃巾兵本就善於用道術防守,我等精銳部隊多爲騎兵,本就不善攻城,此時最好是按兵不動,將黃巾匪圍困在鉅鹿,等朱大人和皇甫大人的援軍!”

袁紹連忙附和道:“不錯,朱大人和皇甫大人已經合兵一處,經過修整,今天就從牟縣開拔而出,半個月內將抵鉅鹿,到時我等聯手攻破鉅鹿指日可待!”

董卓心中雖然很不忿,他其實想一舉攻破鉅鹿,到時剿滅黃巾之功將是他一人獨享,而朱雋和皇甫嵩二人到來,必然會搶功,不過他們攻城血戰數日,不僅損傷慘重,毫無戰果,再打下去就真的沒意思了!

董卓回眸看到劉虞露出意動之色,便知道劉虞也贊成公孫瓚和袁紹的建議,無奈嘆道:“既然如此!那諸公安心備戰,等兩路大軍齊聚,我等便可一舉攻破鉅鹿!”

……

牟縣,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而行,餘下了一座空營,秦戈與曹操並肩而行,曹操看着身後完整的大營道:“沒想到朱大人真將這座營地留給了你!要知道後勤大營的軍工作坊中鍛造坊中的陰陽百鍊爐可是大漢宮廷鑄造坊專用的黃品神物,用此爐可以鍛造金品物件,陽爐可以產生高溫,融化金品鐵礦,而陰爐則內續千年寒冰水,可以淬鍊出鐵礦中的雜質!這次陛下爲了剿滅賊匪專門爲大漢御林軍配備此爐,專門是爲了打造和修補御林軍武器裝備!不過此爐重萬斤,各種零件都是單批次運輸,一旦組裝成,就無法再拆卸,倒是便宜秦兄了!”

秦戈嘴角勾起一抹笑容,目前自由領有3個宗師級的鐵匠,秦復火、燭炎子(齊地鍛造名家燭庸子之後,因爲力大無窮被黃巾兵抓了壯丁,後在青州北衛三娘招入自由領,擁有家傳鍛造絕藝,鑄造水平甚至在秦復火之上)、曹正(糜家在青州的三位鐵匠之一,其中二人被召回徐州),以及大批從青州招募的鐵匠,如今以開始投入,有陰陽百鍊爐,不僅可以快速的從礦石中淬鍊精鐵,而且可以進行更高端的鍛造,相信不久自由領將成爲一個鍛造聖地,當然兵器不能明面上鍛造,大漢朝廷有禁令,除了朝廷,私造兵刃等於是造反,當然如今綱常崩壞誰理會這個。

而衛三娘也從朱雋哪裡以留下陰陽百鍊爐服務民生爲藉口,讓秦戈上奏。

陰陽百鍊爐建起來就高三丈,遠遠看起來猶如一個鍊鋼廠,拆掉了非常可惜,用百鍊爐打造農具和器械,聽着都讓人生疑,不過朱雋竟然准許了不銷燬此爐,將其留給了秦戈,這倒是出乎秦戈的意料。

當然除了這座陰陽百鍊爐,還有營地內的一座大型木工作坊,專門是用來組裝和生產攻城機械的車間,這是一件標準的軍工木工車間,也是一座難得的金品木工車間,可以加工銀品的木料,雖然沒有陰陽百鍊爐那麼恐怖,但是這座木工車間要比自由領的那座普通的木工車間強百倍。

由於軍營選址時就選在重啓鎮附近,所以衛三娘建議以軍營爲原址修建一座軍工產業鎮,與重啓鎮一同打造爲專門從事軍工產業的重鎮。

秦戈正出神,孫堅騎着一隻血紅色的爆炎烈焰獅,揹着一把古澱刀而來。身旁跟着黃蓋、祖茂兩個心腹之將。

黃蓋整個人猶如鐵塔,肌肉虯結猶如鋼鐵,身披重甲,提着一個巨大猶如船錨般的武器,戰鬥時掄起船錨有橫掃千軍之威!

而祖茂揹着兩把細長的苗刀,整個人猶如靈猿,孫家在江東是大族,二人是孫堅的家臣,黃蓋之名不用多贅述,而祖茂也是忠勇之輩,歷史上爲了掩護孫堅撤退,戴着孫堅的纓盔,掩護孫堅而亡,而程普和韓當二人目前還未加入孫堅麾下。

“文臺兄!”曹操與孫堅互相見禮。

秦戈這些日子一直在忙着交接軍營事務,所以和孫堅沒有往來,孫堅皺着眉頭道:“二位可知皇甫大人和朱大人去向?”

曹操和秦戈對視一眼,曹操笑道:“朱先生將大軍暫時交由我和伯璽統帥,他說要去拜訪一位舊友,不日便會迴歸大軍,怎麼皇甫先生也不在?”

孫堅苦笑道:“然也!這兩位大人臨行軍也不消停,真是太任性了!”

不過曹操看着秦戈面色如常道:“伯璽!你是否知道什麼?”

秦戈聳了聳肩道:“此去向東一百里,有一處山脈叫做伏龍嶺,鄭玄大儒在此地隱居,秦某也曾拜訪過,只是大儒以靈氣在山脈中製造了一處結界,我等凡夫俗子無緣得見,數日前,朱雋大人招毛玠前去引路拜訪鄭大儒!”

曹操失聲道:“難道是當年曾給先帝講道,卻因得罪張讓而被流放出京的鄭夫子!鄭夫子善治經典,尤其是善於古文註解,沒想到他竟然隱居於此,若是能向他求教真是三生有幸!跟如此大賢失之交臂真是可惜了!”

秦戈駕馭破軍而行,倒是對此不以爲然,當日他從孫乾手中得到鄭玄所在地,也曾高興了一段時間,然而他曾數次組織人去尋找鄭玄,然而鄭玄以靈氣結成結界封印居所,秦戈根本無法闖入伏龍嶺,對鄭玄的熱情也就淡了。

……

伏龍嶺中,小橋、溪流、竹居,其上一人正對着空谷彈着古箏,山鳥走獸聞着音樂而飛舞,着實是一種異象。朱雋和皇甫嵩聯袂帶着毛玠從雲霧中走出來。

毛玠看到這一幕驚奇不已,儒道善長人道而治,而道家擅長溝通自然萬靈、修仙長生,當然這並非固定的,諸子百家爭雄,各流派互相交流演化出了很多修道之法。而這鄭玄拘山間靈氣,以雲霧潛藏蹤跡,到像是道家之法,而現在以音樂與萬靈交流,像是農家的萬物有靈之道,鄭玄博學可見一斑。

毛玠跟着朱雋和皇甫嵩走到竹居前,只見居門前,一個四五十多歲的儒生,此時正襟危坐,正在忘我的彈奏古箏。三人安安靜靜的立在一旁聆聽。

良久,一曲高山流水彈奏結束,走獸紛飛而去。

“如此雅樂,卻無知音,空對山谷,真是可惜了!”皇甫嵩悵然道。

“如何沒有知音?這滿山的禽朋獸友皆爲我之知音也!”鄭玄長身而起笑道。

看到朱雋和皇甫嵩一時感慨萬千,三人青年時一起拜入大儒馬融門下,然而二十年前,因爲閹黨之患,朱雋、皇甫嵩、盧植和鄭玄等士子對抗外戚樑冀結下生死之交,數年前衆人又彈劾十常侍,結果朱雋被貶交州,蔡邕被貶幷州,而他鄭玄則被驅趕出京。鄭玄心灰意冷便在此隱居,不久前,蔡邕回鄉,順路來看望他這個老友,廟堂重新招蔡邕出仕,蔡邕也勸鄭玄出山,然而鄭玄早已心灰意冷婉拒了蔡邕。如今看到老友朱雋一副老態龍鍾,鄭玄眼眶有些紅了。

“朱兄!你……哎!人生在世,何必如此執着呢?”鄭玄走了過來,拉住朱雋的手,他們這羣儒士中朱儁剛猛絕倫,是他們的精神領袖,現在看到曾經意氣風發、頂天立地的英雄如此模樣,眼眶有些紅了。朱儁年紀與他相仿,如今看起來猶如耄耋,定然是逆天而行折壽了,從他身體條件看,恐怕大限不久了。

朱雋看到故交,也很罕見的露出激動之情笑道:“果然是你!朱某一生漂泊,所行者,俯仰無愧於天地,這便是當日鄭兄給我的初心,朱某此生不敢忘也!”

第三百八十六章 羞辱第三百七十三章 督軍第二十五章 謀劃立村第二十九章 生死擂臺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尹禮之邀第四百二十四章 升龍臺第一百四十四章 繼武之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重回舊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八百三十三章 進化者聯會第三百六十四章 統帥之位第三十三章 星耀的報復第四百八十九章 青兗局勢第七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的秦戈第五百二十八章 節節敗退第四百六十三章 蠻獸典韋第四百四十四章 白波六匪和徐晃第四百二十九章 蔡文姬的眼淚第三百六十五章 狼圖騰第三百九十二章 縱論天下第七十三章 商家之女第六百一十二章 洛陽暗涌第一百零八章 領地發展第五百三十一章 兄弟往事第八百六十三章 秦元穆大戰撲天雕第七百一十三章 純潔的男女關係第五百零三章 致命的夜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霸下負嶽和雄峙天東第七十三章 商家之女第二百零六章 李代桃僵第八百八十五章 靈元炮第八百七十一章 縱橫之道第七百二十四章 共修明王觀心決第一百二十五章 血蝠王出動第八百六十五章 趙雲和風雲虎第一百零六章 傳承第六百二十六章 智壓徐田第四百五十七章 殺神劍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故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器界爭雄第八百五十二章 攻略青州第七百一十九章 賢內助第一百零七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八章 釣魚第二百九十章 浸日槍和屠神斧第七百九十二章 梁山八海蛟第七百三十九章 捨命一擊第二百一十二章 典韋歸降第八百二十章 炎黃城的戰略第七百八十九章 天狼神之力第五百九十一章 王者之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儒第七百零七章 金德曼的計策第三百八十五章 洛陽凱旋第六百九十九章 真龍之氣的秘密第六百九十八章 分部統軍第三百五十八章 以法爲神第七百九十四章 滅族第四百九十七章 趙雲掌軍第一百六十八章 崛起青州第三百三十六章 勢如破竹第二章 試煉第三百章 九曜魔宗第八百章 絕地反擊第七百六十章 百濟族的遷徙第六百三十五章 歃血爲盟第八百三十二章 天魔繚亂和風雷異次元第八百二十章 炎黃城的戰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旦評第四百七十六章 青龍劍第七百二十章 帝王修煉第四百一十四章 荀彧之弟第三百七十六章 軒轅劍第二百九十章 浸日槍和屠神斧第五百八十六章 風雷劫騎兵陣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事第二十五章 謀劃立村第四百四十一章 出征第三百四十二章 羣星璀璨第六百一十七章 趙雲、徐庶、田豐的效忠第七百一十四章 改造百濟族第二百九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一十六章 建立附屬村落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間地獄第二百二十七章 大師級樂師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四百七十七章 留種第四百六十八章 仙界聚首第八百八十章 涼茂、邴原和張政第六十三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七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一十六章 敲打第二百七十五章 千夜絕境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焚天爪和金烏圖騰柱第五百四十七章 聖靈炮陣第七百五十一章 聖耀伏特加第六十六章 領地發展規劃第七百零二章 不講武德的秦戈第五百三十五章 釘頭七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