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南陽

山賊都是色厲內荏之人,看到張清不過二十回合擊敗自己的老大,一個個趕忙附和道:“我等願意聽從張將軍調遣。”

劉辯心中喜悅,但面無表情的問廖化:“此地距離南陽還有多遠,駐紮的兵力有多少?”

“南陽太守乃是潁川人張諮,其人乃是董卓爲籠絡士大夫而特地任命的。此人雖是文人但是作戰勇猛,數次出兵圍剿我等,恐怕等不到我等進城,他就會出兵圍剿。”廖化撫摸着下頜的鬍鬚,不無憂慮的說道。”

臥榻之側豈容猛虎酣睡?南陽是劉表的地盤,他們絕對不會允許有另外的一支人馬存在。到時候宣稱討賊把我們的人滅了,再說殺錯人了,那可就是死也沒處說了。

“母后若是想要進城,孩兒陪你走一趟吧,順便可以籌措錢糧。”劉辯道。

何太后覺得劉辯說的也有道理,有自己的孩子在身邊,自己也心安,就欣然同意了。

次日,劉辯與何太后在穆桂英、周倉的保護下,四人三騎,下了山寨,朝南陽進發。張清唯恐路上有意外,與廖化挑選了十幾個精幹的士卒,一路直送到距離宛城只有四五里的地方,方纔下馬恭送。

“大王在城中務必謹慎,但有風吹草動,可使人上山通知臣等,必然冒死來援。”分別之際,張清仍然不放心,一再叮嚀。

劉辯卻胸有成竹的道:“兩位愛將盡管放心,縱然孤現在不是天子了,但仍然還是弘農王,仍然是高祖的後裔先帝的兒子,諒他張諮也不敢亂來。況且母后的孃家乃是南陽大族,他張諮做事也得掂量掂量。你們儘管回去好生操練人馬,我讓人置辦好了兵服鎧甲之後,就派人給你們送到山上,那時候你們下山,再也沒人敢把你們當成山賊了。”l

交代完畢,四人三騎打馬向南,直奔南陽而去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氏家族大擺筵席,身爲一郡太守的張諮怎麼可能會不知道消息?

劉辯雖然被廢帝,但依舊有着弘農王的王位,何太后依舊是太后,身份尊貴,聽說何太后母子到來,張諮親自帶兵趕來何家

張諮要來便來,因何帶兵丁來我們何家?”何太后父親何真皺眉問道。

門童畢恭畢敬的道:“張太守說太后鳳駕乃是千金之軀,若是在宛城出了差錯擔待不起,故此帶兵來護衛太后及弘農王。

劉辯並不覺得張諮會有什麼傷害他的舉動,畢竟按照大漢禮法,自己仍然是弘農王,母親依舊是太后,張諮要是傷害他們,自己也得死,相信他不會做出不利於自己的舉動。

“張太守是一郡太守,孤前來他自是要前來拜見。”劉辯對何真說。

不大會功夫,張諮就來了跪地叩拜:“南陽太守張諮拜見太后,拜見弘農王。”

何太后又找到了昔日母儀天下的感覺,一臉威嚴的點點頭:“我與皇兒便服返鄉,不幹張太守之事,何罪之有?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既然張太守來了,便一塊坐下用膳吧!”

張諮虛意推脫了一番,便拱手道:“恭敬不如從命,微臣便斗膽入席。”

“來、來、來……張太守到孤這邊來坐,聽說劉荊州乃是高祖後裔,說起來我們都是一家人呢。”

劉辯熱情邀請張諮同席,張諮受寵若驚。劉辯一邊跟張諮套近乎,一邊詢問道:“不如張太守把南陽列位大人全部邀請過來,孤要好好款待各位大人。”

其實劉辯就是想賺點文臣點、武將點好去爭奪天下,現在自己手上連個讀書識字的人都沒有,拿什麼爭霸天下。

何太后以爲劉辯是想籠絡百官,提高他的威信,點頭贊成道:“皇兒言之有理,張太守差人把南陽的幾位大人都請來,大家一塊用膳吧!”

既然沒太后都發話了,張諮自然不能拒絕。立刻派了幾個士卒前去召喚同僚,不大會功夫以主薄韓嵩爲首的六七個文武一起到來,進了宴客廳一起拜伏在地,高呼太后千歲。人到齊了之後,樑夫人吩咐開筵,衆人紛紛提箸舉杯,恭祝太后萬壽無疆。

何太后看着眼前境況,不禁悲從中來,大聲怒罵董卓倒行逆施的行爲。其他幾個文臣紛紛附和。唯獨張諮因爲何太后母子的到來打破了自己的規劃,只是一直沉默寡言,權衡利弊。

“張太守爲何悶悶不樂呀。”劉辯舉着酒杯向張諮敬酒詢問道,張諮急忙舉杯:“豈敢讓大王敬酒,微臣一直在恨自己無能,不能剷除逆賊董卓,重振朝綱。”

“皇叔劉景升在荊州經營多年,麾下已有數萬雄兵了吧?再加上有張太守這樣的文武雙全,將來重振漢室,少不了要皇叔和張太守多多出力。我看張太守你一表人才,真有大將之風度,將來必是漢室中興之砥柱,國家之棟樑,名垂青史,封侯列王也不是不可能!”

張太守聽到弘農王如此誇讚自己,早就已經飄飄然了,連忙奉上了自己的文臣點。

趁着張諮低頭吃菜的時候,劉辯又讓系統分析了一下張諮的各項能力,得到以下數值:武力56,統率60,智力72,政治69,算得上一個中規中矩的三流謀士。

只靠着一場宴席就拿下了不少的文臣點,劉辯只感覺自己離召喚第三個文臣武將已經不遠了,心中不由得期待了幾分。

宴席一直到深夜才結束,張諮回到太守府後,依舊思考自己到底應該拿出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何太后母子,索性決定稟告自己的頂頭上司劉表,讓他苦惱去。

劉表看到賬諮來信後,也是大吃一驚連忙找來了蒯良、蒯越、蔡瑁、張允等文武心腹商議對策。

蒯良建議道:“太后逃離洛陽回到南陽,董卓必有反應,可以讓張太守暫時以禮相待,容他們母子在南陽盤桓些許日子,看看事態如何發展,再做定奪。”

蒯越也附和贊同,看到麾下幾大文武都同意,劉表立即修書一封給張諮,讓他暫時以禮相待。

劉辯在房間中漠然的看着眼前堆成山的錢財寶物,頭一次覺得自己的孃家人竟然如此和藹可親。爲了支持劉辯重奪帝位,何太后求了何家所有族人才能拿到這些錢財。

何家的人也知道,他們何家這些年之所以如此風光,完全是靠了何太后的緣故,倘若他們母子就此失敗,何家的好日子也算到頭了。

爲了刺激何家,劉辯索性大開空頭支票,承諾何家人封侯拜將,反正到時候自己登了皇位還不是自己同不同意的事。在劉辯這個措施的刺激之下,何家的族人更加瘋狂,除了留下一部分錢財供日常開支之外,其餘的都捐了出來。甚至有的人爲了謀取高官厚祿,把自己家裡的錢財布帛捐出來不說,還跑到友人親戚家裡借錢,爲的就是換取劉辯的一張空頭支票。

劉辯拿着筆在竹筒開始計算把收到的金銀全部折算成五銖錢,一百餘斤黃金約等於一百二十萬錢,一千多斤白銀約等於二百萬錢,再加上現有的六百多萬錢,劉辯手中現在坐擁一千萬錢。也就是說自己手下這些賊寇完全可以把他們武裝到牙齒。

現在讓劉辯頭疼的事是怎麼樣可以把這些錢財運到山寨,而不被張諮懷疑。畢竟劉辯也感覺到張諮那明面上的尊重。

這幾天劉辯也偷偷回過山寨一次,在張清的訓練下,這些山賊的戰鬥力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軍紀也嚴明很多。

所以現在這支軍隊最大的問題就是武器裝備了,這些黃巾軍手裡拿着的還是簡陋的武器,甚至還有木棍,鋤頭之類的農具。

劉辯站在門口,望着門外嘩啦啦的秋雨,在心裡暗自思考。就在這時,何家的管家從門口走過,一臉匆匆的神色,甚至連雨傘都忘了打。

“何管家,行色如此匆匆,卻是爲何?”

何管家停下腳步施禮道:“見過大王,連日秋雨導致南陽河河水暴漲,死了不少百姓,許多無家可歸的難民正向南陽涌來。太守大人想要賑災,但官倉中卻沒有多少糧食,因此讓各大族捐糧,咱們何家也有份。我這不正要去稟報老夫人嘛!”

劉辯聽後大喜過望,忍不住在心裡嘀咕一聲“真是天助我也,天不亡漢室!”

第31章 傳國玉璽第66章 爭奪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97章 有喜第189章 安排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54章 前戲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130章 思索第1章 穿越廢帝第98章 討伐三國第43章 曲阿城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170章 徐晃第72章 說服魏徵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48章 門客第22章 諸侯會盟第147章 招攬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18章 太守難產第203章 統率榜第221章 升官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08章 獎勵第53章 錦衣衛第118章 商議第74章 生死決鬥第3章 太后做媒第29章 遷都第46章 農政全書第89章 請君入甕第203章 統率榜第77章 集結第60章 利瑪竇第27章 突襲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18章 太守難產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31章 傳國玉璽第35章 回江東第209章 比試第13章 渡江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66章 爭奪第171章 使臣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15章 大豐收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32章 東林黨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10章 戚家刀第136章 埋伏第13章 渡江第97章 有喜第5章 山賊來襲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170章 徐晃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1章 以後的路第144章 勾結第24章 鬥將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章 文臣來訪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201章 英雄榜第98章 討伐三國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32章 東林黨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1章 以後的路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89章 安排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84章 先登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