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

將荀彧扶起來後,劉辯直接單刀直入:“久聞荀文若大名,孤今日來此是希望文若先生能夠出山,輔佐寡人重振漢室。”

沒想到劉辯真的是來邀請自己出仕輔佐的,荀彧心中登時熱血沸騰,再次跪地謝恩:“荀家世受皇恩,誓死爲漢室效力。殿下鞍馬勞頓,前來拜訪荀彧一介無名之輩,庶民心中誠惶誠恐,豈能不誓死相報?自當攜帶家眷,追隨殿下左右,以效犬馬之勞!”

“恭喜宿主獲得荀彧文臣點9點。”

荀彧既然決心歸順,劉辯自然是喜不自勝,連忙命令手下幫忙收拾行李回洛陽。

就在劉辯帶着荀彧回到洛陽後,高熲向劉辯稟報道:“陛下,前太尉荀爽,太尉楊彪求見。”

原來就在董卓要求遷都時,荀爽、楊彪、袁逢三位大人物強烈反對,結果袁逢因爲袁紹袁術的關係被砍了,原本董卓想將另外二人也砍了,不過礙於穎川荀家,弘農楊家的影響選擇將他們二人貶爲庶民,收入牢中。

洛陽被諸侯聯軍收復後,他們就被聯軍放了出來,劉辯神色堅定,他已經知道他們二人到底想來幹什麼了:“宣他二人進來吧!”

“微臣楊彪見過殿下!”還沒等荀爽說話,楊彪卻先一步說出來。

荀爽瞪了他一眼,緩緩說道:“草民荀爽見過殿下”

一個微臣一個草民,就已經顯現出了當前楊彪和荀爽的態度,楊彪還以爲自己是弘農楊氏家主,在天下世家中,僅次於袁紹袁家之下,自己投靠劉辯,劉辯肯定會欣喜接受,仍然以高位待之。

劉辯雖然對荀爽認識不多,但卻知道這是一個忠君愛國之人,受儒家經學的薰陶。見荀爽如此恭敬,劉辯心中頗有一些敬意,連忙將其扶起,卻沒有理睬還跪拜着的楊彪。

“還望荀先生能跟我回到江東,王朗愛卿還時常提起您呢。”劉辯一臉恭敬的說道,

荀爽臉色通紅,雙目含淚,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

“獲得荀爽文臣點9點。”知道荀爽已經歸心了後,劉辯將荀爽安撫至上座,轉頭看向楊彪。

楊彪見到劉辯如此恭敬對待荀爽,自以爲劉辯也會這麼恭敬對待他,還不等劉辯說話就站了起來。

但是隨即,劉辯冷笑道:“楊家主,孤還沒讓你站起來呢。”隨即命令身後的秦瓊將楊彪又“請”跪了下去。

楊彪一臉不解和屈辱,“楊家主口稱微臣,但你乃是董卓所立僞帝劉協麾下臣子,並且朕聽說你的官位已經被剝奪,怎麼在朕面前居然敢自稱微臣?你是誰的臣?是朕的還是劉協的?”劉辯漫不經心的說道。

時至今日,劉辯已經知道不能再緩稱王了,現在自己麾下有王朗、盧植、朱儁、荀爽等老臣再加上劉虞、孔融、馬騰等地方諸侯的支持,一個弘農楊家劉辯已經不放在眼裡了。他已經決定回到江東後就登基爲帝。

“草民一心向着陛下,請陛下明察啊!”見事情脫離了自己的掌控,劉辯也沒有想拉攏自己的打算,楊彪連忙說道。

“一心向朕,爲何朕在江東之時不來輔佐於我,爲何弘農楊家未曾有半點表示?”

“草民……”楊彪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來,說到底,他還是覺得劉辯不能重建大業,又捨不得弘農楊家的基業,不過這些話楊彪可不敢對劉辯說。

“朕看你是捨不得榮華富貴吧?”劉辯冷笑道。

其實一個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主要來源於士大夫階級,這些事情陸康很清楚,所以他纔會勸說劉辯取得士大夫的支持後再稱帝。就算是曹操這樣的梟雄,他也會重用楊彪,但是身爲後世人的劉辯很清楚,他也很早就打定主意,不會讓世家之人在朝堂上有過多分量。

“陛下我楊氏子弟,門生遍佈天下,我弘農楊氏對陛下忠心耿耿啊!我楊氏願意幫助陛下興復漢室啊!”楊彪見劉辯依舊沒有任何表示,連忙說道。

“呵呵,朕要這些蛀蟲有何用。”劉辯手握系統,上下五千年各個英雄豪傑自己都可以擁有,還需要弘農楊家這些紈絝子弟嗎?

楊彪聽了劉辯對話後,臉色陰沉下來:“還望陛下三思。”

劉辯直接命令秦瓊將楊彪趕出洛陽,隨即宣佈:“弘農楊氏子弟,從此永不錄用。”

荀爽拱手道::“陛下,弘農楊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不在袁氏之下,陛下一下子斷了楊氏的後路,將來恐怕人才難以投奔陛下啊”

“天下英雄豪傑多如牛毛,又不止他弘農楊氏一家!荀愛卿且放寬心吧!”劉辯胸有成道。

當弘農楊氏家主被劉辯打入冷宮,甚至楊家子弟永不被錄用,各大諸侯紛紛震驚。

曹操聽聞消息後,雖然大吃一驚,但是他也很快思索到了其中緣由不由得感嘆道:“殿下當真是大膽之人,這是要限制世家權利,與天下世家開戰呀。”

袁紹聽聞後連忙吩咐許攸道:“子遠你立馬去跟楊彪交涉,爭取取得楊家的支持。”

袁術則是嗤之以鼻:“劉辯小兒做出這種自取滅亡之事,愚蠢至極。”

當消息傳到長安城時,董卓自然是哈哈大笑,以爲劉辯是自尋死路,遂不再去管劉辯,而是大擺筵席,狂歡慶祝。

“你確定你聽到的是真的?劉辯真的驅逐了楊彪?”李儒在不復往日的穩重。

“千真萬確,劉辯不光驅逐楊彪,更是放言弘農楊氏永不錄用!”下屬恭敬道。

揮手示意手下離開後, 李儒身體癱倒在地,滿臉的沮喪,喃喃道:“可笑,真是可笑,枉我李文優多年努力,只爲寒門子弟有出頭之日,甚至不惜效忠董卓這等殘暴之人,到頭來,我做不了的事,卻被我一心想要毀滅的人給做了!”

多年的信念崩塌,李儒只感覺多年的努力彷彿是做了無用功,若是不幫助董卓,順其自然,或許到時候劉辯繼位,到時候自然會出手對付天下世家了吧?

當夜,西涼軍首席謀士李儒,不見蹤影,沒人知道他去哪了。

第108章 獎勵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86章 議事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62章 回馬槍第117章 高武將領第67章 收攏大才第153章 定計第28章 賈詡第5章 山賊來襲第144章 勾結第57章 呂布中計第85章 定計第221章 升官第7章 南陽第110章 戚家刀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12章 文臣來訪第151章 泄密第32章 曹操遇伏第39章 稱帝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17章 高武將領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33章 煮茶論英雄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51章 泄密第114章 條件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149章 抉擇第49章 董卓入甕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132章 東林黨第97章 有喜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76章 算個好皇帝嗎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200章 人才入我麾下第154章 前戲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98章 討伐三國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89章 請君入甕第73章 御貓第54章 暗流涌動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62章 回馬槍第132章 東林黨第56章 四姓家奴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68章 刑法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58章 交鋒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171章 使臣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52章 李儒現身第97章 有喜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69章 荊州來使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09章 比試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209章 比試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18章 商議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151章 泄密第204章 說降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58章 長安攻守戰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216章 景鯉第83章 負隅頑抗第55章 長安之圍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204章 說降第60章 利瑪竇第189章 安排第56章 四姓家奴第97章 有喜第29章 遷都第93章 教導第209章 比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