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敲定人選

除了這些能工巧匠外,歷史上也有不少出名的工匠,比如製造“宮室臺榭”,製作攻城用的“雲梯”。創制“機關備制”的木馬車,發明曲尺、墨斗、刨子等木作工具,建築工匠一直把他尊爲“祖師”的公輸班。

發明製造了雲梯、贛車、連弩車、籍車、懸門、橐、軒車、軺車等軍事器械裝備,創立了以幾何學、物理學、光學爲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學理論,主張兼愛非攻的墨翟。

主持建造了隋朝新都大興城和東都洛陽城,爲以後各代都城的建築樹立了範本,精通水利工程,開鑿全長300餘里的廣通渠的宇文愷。

除此之外,還有張衡、沈括、偃師等等,中華上下五千年的能工巧匠可不下百人。

“工部尚書暫時由徐光啓兼任,諸位愛卿覺得怎麼樣。”劉辯發問道。

工部的權利本就不大,就算是徐光啓擔任農部、工部兩尚書,但在衆人眼中就算徐光啓任兩個尚書也不如當一個戶部尚書,衆人自然沒什麼異議。

“這刑部尚書,負責的是全國的司法、法律、刑罰、訴訟等工作,全國的大小案件,都需要通過刑部尚書進行審查和批覆,所以這個尚書必須要膽大聰明、心如明鏡之人,諸位可有向朕推薦的人選。”劉辯看着衆人說道。

“陛下,微臣向陛下保舉一人,此人定然不負陛下期盼。”姚廣孝站起來說道。

“姚愛卿請講。”劉辯好奇的詢問道。

“此人就是吳郡太守包拯,他在吳郡明斷是非,斷案如神,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土豪鄉紳都是一視同仁,吳郡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甚至稱其爲包青天。”姚廣孝笑眯眯的說道。

錦衣衛要負責監察各地,所以各地的太守、將軍其實都被錦衣衛監視着,所以姚廣孝對於吳郡的事情也是一清二楚。

包拯能日審陽間,夜審陰間,不管什麼冤案到了他手裡,都會真相大白,百姓都稱他爲包青天,現在的包拯是歷史和演義小說的結合體,既有演義小說的斷案能力也有了歷史上出彩的政治能力。

“包拯獲得包青天的美名,獎勵宿主一次80點數的隨機召喚,獎勵包拯武力、統率+1,智力、政治+2,當前包拯能力值——武力49,統率51,智力94,政治95。”

“80點數的召喚機會,這能獲得什麼。”劉辯在心中暗自鄙夷了一番系統的摳門,但對於包拯,劉辯也確實覺得此人可爲刑部尚書。

“明日早朝後,讓包拯入京擔任刑部尚書,至於這吳郡太守一職暫由吳郡郡丞公孫策擔任。”劉辯開口道。

公孫策雖然僅僅只是個二流文臣,但治理一郡還是不在話下的,待有更合適的人選後再將公孫策調回刑部繼續與包拯共事,黃金搭檔怎麼能說分開就分開呢,劉辯不懷好意的想道。

“刑部、工部已定,這剩餘四部諸位可有什麼好人選。”劉辯看着衆人說道。

刑部、工部權利不算很大,所以劉辯是直接拍板決定,想必到了朝堂上那些大臣們也不會有太多異議,至於剩下這四部尚書則要好生挑選了。

“陛下。”就在此時,魏徵突然站起來說道:“若讓那包拯爲刑部尚書,延尉陸康大人怎麼辦?”

延尉的職掌是管理天下刑獄。每年全國斷獄總數最後要彙總到廷尉;州郡疑難案件要報請廷尉判處;廷尉也常派人去爲地方處理某些重要案件。甚至還可以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根據詔令,甚至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諸侯王或大臣。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也就是說延尉與刑部尚書職責相同。

而陸康也是老臣之一,甚至還將整個陸家綁上了劉辯的戰車,這在世家中是不多見的。

比如諸葛亮所在的琅琊諸葛氏,他們家族出了三個非常厲害的人,分別是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但這三兄弟分別投靠了蜀國、吳國和魏國,且都身居高位,而這也是因爲沒有千年的王朝,只有千年的世家,無論魏蜀吳誰統一,諸葛氏依舊能輝煌無比。

所以陸康這種將整個家族主動獻給劉辯的做法也讓劉辯很是感動,所以也封他爲延尉,只可惜陸康才做了一月的延尉竟然要改革官職,這讓劉辯也感到對不起陸康。

“倒是朕考慮不周了,那這樣封陸康爲刑部尚書,包拯爲刑部左侍郎。”劉辯說道。

丞相雖然是右丞相更大,但侍郎等官員中還是以左爲尊。

“禮部尚書一職,之前朕向建業太守顧雍承諾過,再加上此人確實有才能,建業郡管理的也算是井井有條,此人爲禮部尚書。”劉辯直接宣佈道。

“陛下,那建業太守由誰來擔任?”荀彧開口道。

劉辯想了想說道:“不知李愛卿可願出任這建業太守?”

李德裕聽到這話,激動的都快跳起來了,他深吸了一口氣道:“請陛下放心,臣定然不負陛下期盼。”

也難怪李德裕這麼激動,建業太守雖然只是個太守,在官職上在侍郎之上,卻又在尚書之下,但這金陵城可是劉辯的京城,要知道這個官職在後世一般可都是由儲君或者親王來做。

“那顧雍爲禮部尚書,李德裕爲建業太守。”劉辯說道。

“微臣遵旨。”李德裕恭敬的行禮道。

“這吏部、戶部和兵部,諸位可有人選。”劉辯淡淡的說道。

這三個部門權利太過於大,在場的衆人除了李德裕外也不是醉心權利之人,但李德裕已經有了建業太守一職,自然也不會主動去自薦。

“這三部權利太大,陛下不必着急設立尚書,可先行設立一名或兩名侍郎,暫代尚書之職,以靜待有才之士的到來。”魏徵起身說道。

“玄成說的不錯,那就封狄仁傑爲戶部左侍郎,荀攸爲兵部右侍郎,暫代尚書一職處理事務。”劉辯敲擊着案桌說道。

第12章 文臣來訪第66章 爭奪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80章 三板斧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216章 景鯉第226章 封妃第28章 賈詡第53章 錦衣衛第35章 回江東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179章 九字真言第184章 人才第16章 攻取吳郡第31章 傳國玉璽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32章 曹操遇伏第85章 定計第115章 處斬第15章 大豐收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8章 魏延來襲第115章 處斬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221章 升官第61章 女帝第144章 勾結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151章 泄密第41章 乞活第137章 文聘第46章 農政全書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209章 比試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64章 狠辣天子第78章 大禍臨頭第165章 下詔第167章 緣由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96章 迎接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08章 舉薦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39章 稱帝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79章 商議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203章 統率榜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66章 爭奪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章 穿越廢帝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43章 曲阿城第49章 董卓入甕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89章 安排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93章 教導第12章 文臣來訪第170章 徐晃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42章 收復朔方第92章 逃出生天第12章 文臣來訪第50章 李善長第186章 議事第160章 誤會第81章 一線生機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209章 比試第35章 回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