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醫聖張仲景

劉辯皺了皺眉,按照系統這話的意思是,若是李淳風處理政務或出謀劃策時智力就只有88,那也就是個準一流謀士的水平,現在劉辯麾下這種水平的謀士還是不少的,比如許靖、公孫策、利瑪竇這些人,所以劉辯就沒必要讓李淳風來當什麼軍師了。

但若是李淳風爲劉辯堪輿風水時,那智力可就是98了,而且系統還說了李淳風的技能還能繼續疊加,也就是說李淳風那個時候的智力可以達到100以上。

“既然李淳風不能爲軍師,那不如讓他擔任欽天監的監正?”劉辯思考道。

欽天監職能爲掌觀察天象,推算節氣,制定曆法。秦漢時期,稱之爲太常所。到了隋朝的時候,原本叫做太史曹、太史監。唐代時太史局、秘書閣、渾天監察院、渾儀監這幾個名稱都出現過,最後決定改名爲司天臺。在五代十國時期,又被稱爲司天監。直到明清時,才確定叫欽天監。

劉辯作爲現代人,一開始還真沒想設立這個部門,不過既然李淳風都出現了,若是能夠得到他,欽天監說不定也可以設立一下。

唐代出了兩位緯學奇士。一位是在唐初任中央政府司天監的李淳風,一位是便隱士袁天罡。

這兩位均是正史有傳的博學名士,其神秘的預言能力和準確性令世人瞠目,傳說李袁二人晚年飛昇仙界,有一天二人相遇無事,便背靠背而坐,推演古往今來的事。一人推前事,一人推後事,推一事畫一幅秘象,寫幾句讖言偈語以記 如此數天,天帝怕天機泄露過多,即派陳博老祖去阻止,陳大聲呼喚二人:“你們測什麼天下大事,且先算我是進是退?”說着一步跨開,目視二人。李袁二人猛然醒悟,隨即飄然而去,這就是後世所熟知的推背圖的傳說,這也說明李淳風的神秘和預言之準確。

“請宿主排除兩人後,進行隨機三選一抽取。”系統的聲音從劉辯腦海中傳來。

“去掉吳用和嚴嵩。”深吸一口氣後,經過思考的劉辯還是決定不排除李淳風。

“當前已去除吳用和嚴嵩,正在隨機抽取中……恭喜宿主獲得唐朝政治家李德裕,當前植入身份隴西李家族人,與李淵同族不同宗,聽到宿主在江東招兵買馬所以打算來投靠宿主。”

“隴西李家?”劉辯皺了皺眉,雖然沒能得到李淳風,但李德裕也是一流政治家,對於劉辯來說也十分需要。

隴西李氏並非魏晉舊族,李氏先祖在兩漢時是武將世家,在漢魏晉門閥形成、發展過程中,已衰落爲隴西寒門,晉末十六國時期,隴西李氏纔開始崛起。

“與李淵同族不同宗?”劉辯細細思量着這個信息,一個邪惡的計劃慢慢在劉辯腦海中形成。

雖然與李淳風擦肩而過,但能得到有“萬古良相”之稱的李德裕也算是意外之喜。

“啓稟陛下,錦衣衛來報,子龍、叔寶和荀軍師離金陵城還有不足二十里。”周泰進來恭敬的說道。

聽到這話,劉辯“噌”地一下站起來連忙道:“叫上成都隨朕前去城門口迎接。”

“陛下,那末將先去城門佈置一下?”周泰試探的問道。

劉辯揮揮手道:“這次不必叫上文武百官了,就你、成都和朕三個人就夠了。”

“這…陛下,末將覺得有些不妥。”周泰皺眉道。

“那就叫上金陵守備的張清和張俊,在城門戒嚴,這樣就萬無一失了吧。”劉辯沒好氣的說道。

周泰嘿嘿一笑道:“陛下稍等,末將馬上去通知張清和張俊。”說罷飛也似的離開了。

一支長長的馬隊向着金陵城進發,領頭兩人,一人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胯下一匹照夜玉獅子,手持一柄龍膽亮銀槍。

一人身材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胯下一匹忽雷駁,手持一柄虎頭湛金槍,腰挎兩把金鐗。

這二人正是秦瓊和趙雲,在他們後面還有一輛馬車,馬車裡一位仙風道骨的中年人人和一個正不斷咳嗽,儒生打扮的人相對而坐,除此之外還有兩人作陪。

再之後便是兩輛囚車,而囚車裡赫然關押着四個人,正是孫靜、黃蓋、韓當和程咬金。

錦衣衛找到這一行人後便飛快的將情報送回了金陵城中,同時送去的還有狄仁傑此人到底是不是盧植的弟子,不久後荀攸也得知了狄仁傑確實是盧植弟子的情報。

馬車裡,荀攸不住的咳嗽,隨後對着面前那仙風道骨的中年人拱拱手道:“還是要多謝張機先生,若非張機先生爲攸診病,恐怕我等還不知何時才能回這金陵城。”

張機的名字可能不爲人所熟知,但他的字世人可能知道的更多,張機,字仲景,不錯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在東漢時不被人重視,遠沒有華佗出名,要不然當初曹操犯頭風病也不會第一個想到華佗來給他醫治,更不會在殺死華佗後,也不去尋找張仲景來給自己繼續醫治。

實際上,張仲景去世後,並沒有太多人知道他的名氣,直到宋代,著名傷寒學家許叔微在《傷寒百證歌》的序言中提到:“論傷寒而不讀仲景書,猶爲儒不知本有孔子六經也。”金朝名醫成無己在成書於1156年的《傷寒明理論》中說:“惟張仲景方一部,最爲衆方之祖……實乃大聖之所作也。”隱含之意即張仲景是大聖。三十年後,著名醫學家劉完素在其名著《素問玄機原病式》的序言中更是稱呼張仲景爲亞聖。至此,“醫聖”之名才真正確立。

張仲景創作的傳世鉅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牀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也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在這一方面,華佗拍馬不及他。

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27章 人質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221章 升官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9章 買一贈二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78章 大禍臨頭第65章 中興四將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127章 人質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86章 議事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3章 渡江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106章 農部第15章 大豐收第153章 定計第61章 女帝第26章 互有勝負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38章 敗第204章 說降第1章 穿越廢帝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7章 南陽第104章 技能歸屬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96章 龍爭虎鬥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60章 利瑪竇第58章 長安攻守戰第143章 漏洞第196章 迎接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48章 門客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201章 英雄榜第97章 有喜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82章 周公瑾第81章 一線生機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71章 魏噴子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61章 女帝第97章 有喜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38章 唐宋雙帝第154章 前戲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77章 集結第87章 針鋒相對第59章 老將戰死第186章 議事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58章 交鋒第158章 交鋒第209章 比試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128章 又起風波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16章 攻取吳郡第147章 招攬第62章 草原雄鷹到來第30章 豹子頭林沖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209章 比試第55章 長安之圍第60章 利瑪竇第42章 收復朔方第39章 稱帝第171章 使臣第52章 李儒現身第165章 下詔第207章 李如柏的擔憂第44章 妙計下曲阿第149章 抉擇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24章 鴛鴦陣第165章 下詔第184章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