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周公瑾

好不容易止住了笑,孫邵對着鄧芝說道:“鄧大人,不知廬江城可有多少錢糧兵馬呀?”

鄧芝哈哈大笑道:“孫太守放心,廬江陸氏經營廬江甚久,城牆就算是比之壽春城也不遑多讓,而且當初陸家離開廬江城時將幾乎一大半的金銀財寶都留給了我們,而我們也憑藉這些錢財大量聘請工匠建設廬江城,所以那淮南賊子纔沒有攻破廬江城。”

孫邵滿意的點點頭,他原以爲這廬江城是個殘破的小城,沒想到卻是個雄偉的大城。

“鄧大人,不知廬江城兵馬有多少?”孫邵好奇的詢問道。

“廬江城有步兵一萬,騎兵一千,戰將不下十員,都是精通弓馬的良將,尤其是李如鬆,此人可謂是廬江城第一猛將了。”鄧芝緩緩說道。

“還不夠。”孫邵皺眉道。

“孫太守是什麼意思?”鄧芝看着孫邵說道,周倉以及其他幾個校尉也紛紛看向孫邵,想看看這位新上任的太守大人有何高見。

“當初我臨出發前,陛下曾經跟我說過廬江城是袁術必爭之地,陛下要求我到廬江後必須立刻招兵買馬,擴軍成三萬步兵,兩千騎兵。”孫邵開口道。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衆人都大吃一驚,就連醉眼惺忪的周倉都一瞬間清醒過來,他連忙跳到孫邵面前說道:“孫太守你說的是真的嗎?”

孫邵笑着點點頭道:“自然不錯,這是陛下親自下旨的。”說罷孫邵從懷中將聖旨展開準備誦讀。

看着這一幕,所有人都紛紛跪拜下來,恭敬的低着頭聆聽聖旨。

“陛下有旨,命廬江太守孫邵、廬江郡丞鄧芝、鎮遠將軍周倉在廬江城立刻招兵買馬,防止袁術南下入侵。”

“微臣遵旨。”衆人恭敬的齊聲道。

周倉滿臉興奮的說道:“當真是太好了,之前那袁術賊子就頻頻侵犯我江東地界,無奈廬江兵卒較少,就算是之前數次大勝,也不敢輕易出擊,要是真的能招到三萬兵馬,俺都敢殺進壽春了。”

接過聖旨後,鄧芝的臉上卻沒有周倉的興奮,轉而是一片憂心忡忡的說道:“廬江城雖在陸康太守的治理下國泰民安,但兵馬最多時只不過纔有一萬五千步兵,若是多了這麼多兵力,甚至還有騎兵,恐怕廬江城難以承擔,更何況上哪再找一千匹馬呢?”

中國古代騎兵作爲野戰之王,從誕生以來就是戰場中的死神一樣的存在,靈活快捷的輕騎兵,創造了蒙古大元帝國,快速厚實的重騎兵,創造了無敵的北魏戰團;騎兵是每個朝代君王最寵愛的部隊,也是每個朝代最燒錢的部隊。

在古代,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在戰爭中不是所有的馬匹都能勝任,最好的戰馬一般出自邊塞地區,比如劉辯和袁術就多次就向公孫瓚購買戰馬。

另外戰馬的配套:馬鞍,馬套,馬蹄鐵,馬的甲冑等,以及後期的保養都是錢,再加上東漢末年精通馬術的士兵不比戰馬多,對於這種士兵的軍餉也一定要比那些步兵多。

還有數不清的武器裝備以及訓練騎兵的錢財,鄧芝已經算不出到底需要多少錢財,對於廬江城來說養這一千名騎兵已經足夠了,更別提這些金貴的戰馬從何而來了。

將這些困境一講後,就連周倉都收起了欣喜的表情,轉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鄧大人、周將軍不必如此,陛下剛剛從公孫瓚那購買了三千匹良馬,過段時間就會通過江東水師送抵廬江,至於招兵所需要的錢財,陛下也會盡快從金陵城中籌措的來,不過糧草就要靠我們自己解決了。”孫邵示意衆人稍安勿躁後,緩緩說出了這番話。

“那可就太好了,孫太守放心,糧草方面應該不會有問題。”鄧芝說道。

“事不宜遲,準備開始招兵吧,先招夠兩萬人,其餘兵馬等陛下的錢財和戰馬再說吧。”孫邵大手一揮道。

鄧芝、周泰等人都點了點頭表示贊同。

“天色不早,諸位都回去好好休息一晚,明日就可以開始着手準備了,對了此次招兵,不單單只是要普通士兵,若是有精通馬術之人者可以直接編入騎兵中,若有文士前來投靠,一定要將他們帶到太守府,由我和鄧大人親自考校。”孫邵說道。

衆人紛紛稱是,正準備告退時,鄧芝和周倉卻被孫邵叫住了。

“鄧大人、周將軍請留步,我還有些話要詢問你們。”

“不知孫太守有什麼要問我等的。”鄧芝對着孫邵拱手道。

“二位大人,請恕我無禮,當我來之前曾經問錦衣衛的姚廣孝統領要來了袁術麾下將領的情報,以我觀之恐怕周倉將軍和李如鬆將軍不是那紀靈、徐晃的對手呀。”孫邵搖搖頭說道。

聽到這話,周倉有些憤怒,但隨後他又泄氣的說道:“太守大人不瞞您說,我與伯苗之前在商議是否要陛下派遣幾個猛將前來相助,那紀靈和徐晃等人我也有所耳聞,我的確是自愧不如啊。”

“如今陛下意圖荊州,但內有山越作亂,魏延將軍的安東軍駐守在曲阿,趙雲將軍和秦瓊將軍待回金陵後估計要準備剿滅山越,至於太史慈將軍的安北軍恐怕要準備進軍別處,若是猛將的話金陵城估計只剩下陛下身邊兩個御林軍統領了。”孫邵搖搖頭說道。

“陛下的安危大過一切,那就不必向陛下求援了,就算是豁出俺這一條命,我也不會讓淮南賊子攻下廬江。”周倉惡狠狠的說道。

“陛下跟我說過,廬江城內有一大才名叫周瑜,此人擁有經天緯地之才,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深諳派兵佈陣之術,陛下說過得他一人勝過得兵十萬啊。”孫邵神秘兮兮的說道。

“真的嗎?”鄧芝一臉不相信的說道。

“千真萬確,此人出身廬江周氏,是洛陽令周異之子,從祖周景、從父周忠,都官至太尉,現在應該在廬江舒縣。”孫邵說道。

第203章 統率榜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112章 內部爭鬥第209章 比試第84章 先登攻城第63章 長安城破第224章 意圖收服第221章 升官第218章 招賢館第141章 被擒第50章 李善長第168章 刑法第9章 攻心爲上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25章 七探蛇盤槍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180章 應對之法第5章 山賊來襲第59章 老將戰死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73章 條件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60章 誤會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141章 被擒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95章 現身第153章 定計第110章 戚家刀第158章 交鋒第186章 議事第79章 商議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15章 處斬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10章 戚家刀第147章 招攬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59章 老將戰死第69章 真相第69章 真相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150章 君臣對話第52章 李儒現身第53章 錦衣衛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87章 針鋒相對第49章 董卓入甕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5章 大豐收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15章 大豐收第90章 中計第196章 迎接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66章 原來如此第86章 十二奇策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15章 處斬第21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唯有常山趙子龍。第101章 建安變故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72章 說服魏徵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47章 美人計第89章 請君入甕第168章 刑法第49章 董卓入甕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161章 巔峰對決第171章 使臣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63章 長安城破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20章 往事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89章 安排第173章 條件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201章 英雄榜第125章 猛將對戰陣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23章 虓虎之勇第81章 一線生機第36章 無上限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