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文臣來訪

“系統正在召喚中,馬上提供五名文臣,然後由宿主去掉兩名候選,再進行三選一抽取。”

“第一名候選人——水泊梁山軍師,智多星吳用,武力61,統率60,智力92,政治79。”

“水泊梁山人才真是多,可惜這智多星僅有點小聰明,不堪大用。”劉辯心想道。

“第二名候選人——開隋九老之一,大隋宰相高熲,武力45,統率85,智力95,政治96。”

“第三名候選人—水泊梁山地魁星神機軍師朱武,武力61,統率50,智力87,政治60。”

人和人的差別大於人和豬的差別,這話確實不錯,看看高熲這華麗麗的能力值,再看看這神機軍師朱武,劉辯毫不猶豫的把朱武淘汰了。

“第四名候選人——大明開國六公爵之一,韓國公李善長,武力41,統率62,智力94,政治98。”

不愧是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爲蕭何的人物,在內政方面比之高熲還要略勝一籌。

“第五名候選人——南宋宰相,主和派代表人物秦檜,武力39,統率31,智力86,政治88。”

“就算是把他召喚出來,我也要把他碎屍萬段。”劉辯下定了決心。

“請宿主排除兩個候選人,再進行三選一抽取。”

“去掉秦檜和朱武。”劉辯說道,一邊在心裡默默祈禱一定不是吳用。

“宿主使用95點文臣點,獲得文臣——高熲,系統召喚完畢。”

“哈哈哈,寡人一統天下的時機到了”劉辯興奮的想到。

在營帳外守候的周倉進來來稟報:“啓稟大王,巡夜的士卒抓到一名儒生,但他自稱是大王的老師,不知該如何處置?”

“此人姓甚名誰?”

“自稱高熲。”親兵老老實實的回答。

劉辯一拍大腿:“就是他,速請……算了,還是寡人自己去迎接吧,在哪兒?”

當下在周倉和親兵的伴隨之下,劉辯大踏步的出了營。遠遠的看見一片枯樹之下,十幾個兵卒正監視着一名身穿長袍的儒士。

劉辯連忙快步上前對着高熲一禮:“昭玄先生,寡人有禮了。”

呵呵,難得殿下還認得,真是讓人意外。”

沒想到年輕的弘農王一眼就認出了自己,高熲心情大好,急忙還禮。

夜色已深,劉辯將高熲帶回了自己的營帳,打算跟高熲套套近乎,命令親兵端上來一杯熱茶,屏退衆人。

還不等劉辯開口,高熲說道:“昭玄得知大王被董卓貶爲弘農王,慶幸天無絕人之路,大王逃脫董卓魔爪到南陽,昭玄得知此消息,從渤海星夜兼程,總算在今夜趕到。”

想到系統給高熲植入的記憶是自己的老師,那是要自己做的不是太過分,高熲就不會離開。。

“呵呵……孤還記得當年老師的提點之恩,今日能得恩師再出山輔佐,猶如文王得姜尚,高祖遇子房,重奪帝位,指日可待也!”劉辯文縐縐的給高熲斟滿茶杯,“老師請用茶!”

對於年輕的弘農王的表現,劉伯溫非常滿意,接過了劉辯端過來的茶杯。

劉辯嘆息一聲,沉聲道:“老師既然來了,寡人便把困境訴說與你,恩師替寡人蔘謀個主意。你看我現在只有三千餘未上過戰場的新兵,如今應該何去何從呢?”

高熲沉吟片刻,朗聲道:“在下認爲大王不必去曲阿依附劉繇,可先去會稽郡,在此招募人才,招兵買馬隨後去秣陵,必可成就一番霸業。”

會稽劉辯自然知道,此地人傑地靈,東吳有一部分將領都是出自會稽,比如賀齊、虞翻、吳範、闞澤等人都是出自會稽。

至於秣陵則是六朝古都南京的前身,孫權就是定都於此才成就了一番事業。

“不錯,會稽郡賢明雅士甚多,且物產豐富,且會稽太守王朗不善統兵,至於秣陵雖是縣城,但城中百姓之多,且背靠紫金山,若是大王定都於此,吸引百姓,鑄造城防,規模必不在東西二京之下。”

劉辯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雖然自己熟讀歷史,還是穿越而來有着天生的金手指,但是因爲智力和眼界方面的差距,高熲一針見血的指出來自己今後的路。

“恩師大才,寡人佩服的五體投地,讓學生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

劉辯心悅誠服之下,站起身來向高熲施禮道謝。怪不得這個年代的霸主都要招攬大批謀士,看來這謀士的作用絕不在衝鋒陷陣的將軍之下。

高熲呵呵一笑對劉辯說道:“大王軍隊雖然初具規模,但是大王軍中少了士大夫階級是萬萬不行的,爲今之計,只有去了會稽,在江東登基爲帝,吸引四方人才來投。”

聽了高熲的話,劉辯茅塞頓開,這個最困惑劉辯的問題也迎刃而解了。“哎呀,先生之才勝過子房、姜尚,從今以後恩師便是寡人的軍師,助寡人再登寶座之時,定以三公之位相授。”

劉辯再次起身向高熲致謝,同時給他畫了一個大餅,希望在收買高熲忠心的時候還能獲得他的文臣點。

“謝殿下,昭玄必然庶竭駑鈍,全力輔佐陛下!”

高熲亦是起身回禮,對於劉辯的任命欣然接受。

雖然沒有獲得高熲的文臣點,但是兩人又繼續閒談了大半夜,直到天矇矇亮,兩人抵足而眠,沉沉睡去。

“諸位,這就是我軍軍師高熲先生,從今以後由高先生進行我軍戰略規劃。”第二天劉辯召集了自己軍中校尉以上的軍官,對他們說道。

張清和廖化自然不會有什麼疑惑,至於魏延雖然心高氣傲,但是也是武將出身,軍師到來不會跟他有什麼關係,只有鄧芝對着高熲一禮:“先生既是我軍軍師,芝有一事想問,我軍目前糧草不足,若是再在廬江招募新兵,那糧草僅能撐一月,不知高軍師又何妙計?”

高熲搓了搓有些冰冷的手,說道:“軍隊糧草不足,只有一人能解決。”

“何人?”鄧芝反問道。

“廬江太守陸康。”高熲淡淡的回答道。

“陸康?”劉辯在心中思考了一下這個名字,雖然陸康可能知道的人比較少,但是他的後代很出名,他的兒子是懷桔遺親的陸績,從孫就是大名鼎鼎的陸遜,

“對,就是陸康!”高熲點頭。

劉辯問道:“可是吳郡頭號大族陸家?”

高熲再次點頭:“不僅僅是出自陸家,而且這陸康現在是整個陸氏家族的領袖。”

事實上,無論是袁紹也好,孫權也罷,三國時期的諸侯都是要得到士大夫家族的支持後才能發展起來,比如孫權就得到了朱陸張顧四大家族的支持,不但得到了大量的錢糧,還有不少的文臣武將,再比如劉表,他也是得到了荊州大族蔡家、蒯兩家支持才坐穩了荊州牧的位子,甚至爲此還迎娶了蔡瑁的妹妹蔡夫人。

“既然如此,那就去一趟廬江太守府吧。”劉辯大手一揮,作出了決定。

拿定主意後,帶上了高熲和張清,再在周倉的護衛下,領了二百騎兵飛速趕往廬江,前去拜訪這江東大族族長陸康。

第222章 貼身宦官第89章 請君入甕第74章 生死決鬥第99章 一直召喚一直爽第143章 漏洞第124章 鴛鴦陣第168章 刑法第212章 荀相第216章 景鯉第71章 魏噴子第147章 招攬第178章 東吳四老將第1章 穿越廢帝第171章 使臣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59章 老將戰死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83章 負隅頑抗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98章 討伐三國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120章 往事第205章 豈不知蒙恬之死?第174章 江夏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175章 水路並進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10章 驅虎吞狼第159章 翻版的神亭嶺大戰第13章 渡江第141章 被擒第79章 商議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83章 負隅頑抗第68章 天王蓋地虎?第79章 商議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168章 刑法第216章 景鯉第201章 英雄榜第45章 江乘縣裡的大才第64章 狠辣天子第87章 針鋒相對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38章 敗第122章 荊州議事第149章 抉擇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137章 文聘第69章 真相第3章 太后做媒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36章 埋伏第95章 現身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53章 定計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41章 乞活第154章 前戲第126章 新開一軍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90章 中計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13章 渡江第165章 下詔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210章 孫邵品行第171章 使臣第121章 關勝揚威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3章 渡江第182章 周公瑾第132章 東林黨第97章 有喜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209章 比試第17章 手到擒來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189章 安排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20章 往事第114章 條件第218章 招賢館第29章 遷都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79章 商議第35章 回江東第5章 山賊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