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哲接到了甘寧的消息,說孟獲大軍二十萬已經與孫權會和,甘寧退守會稽郡,理由是自己手下都是水軍,蠻人的軍隊戰力高,所以退守會稽郡,等待主公的安排!
李哲把信看完給了諸葛亮,諸葛亮看完信後,說道:“甘將軍能夠審時度勢,冷靜的看出敵我的差距,而且穩重退軍,確實是上將啊。”
李哲說道:“孔明,說說你的看法,應如何應敵”
孔明笑道:“主公早有定義,我是想聽聽主公的看法是不是與我相同”
李哲笑道:“你我把應敵的方法寫在紙上,然後對比一下,看看是不是一樣如何?”
孔明與李哲同時拿出筆和紙在桌子上寫着,二人同時停下了筆,而後拿起寫好的紙往胸前方向打開!
二人都寫了五個字“坐山觀虎鬥”
二人看了以後,雙方一笑後,李哲手書一封,大概內容寫道:“命甘寧死守會稽城,無論建鄴和吳郡發生了什麼事,都不可出兵,只要守城即可,如果孫權攜帶家眷來此,可以開城迎接孫權入城,直接把孫權帶到我這裡。”
孫權身着戰甲,集合了護衛軍到了建鄴的北門,孫權騎在馬上,下令道:“開城門,弓箭手準備,殺出去”
城門打開,城外的士兵瘋了一樣的往城門內衝,而孫權準備好了弓箭手,三百名弓箭手向門洞內齊齊的射箭,城門內敵軍的屍體都羅上了一米高了,而孫權看出這個時間段的士兵們的士氣高昂,孫權大喊道:“衝啊,殺出重圍,投奔吳郡”
一萬人從北門殺出,城門上的士兵也在極力的配合着城下的士兵射箭。一時間,這一萬護衛軍的戰力略勝蠻兵。
孫權看着自己護衛軍的實力,心想,如果我江東所有的士兵的戰力都向護衛軍一樣該有多好啊。
孫權仔細的看着蠻兵的士氣被一點點的打壓下去,孫權大喊道:“不要戀戰,快速打出缺口,衝出包圍”
護衛軍聽到了主公的軍令,主力一點擊破,打出了缺口,孫權和張昭騎馬帶着護衛軍殺出了蠻兵的包圍圈,而北門蠻兵的將軍,沒有追,直接進城了,衝進了建鄴城後直接打開了各個城門,帶孟獲的大軍入城後,孟獲說道:“是誰放走了孫權”
北門的將軍答道:“孫權帶領一萬兵馬衝出了我軍的包圍圈,這一萬軍的戰力可以與我們蠻人的兩萬軍打成平手,戰力驚人”
“哦,有如此戰力的兵馬,我道是頭一次聽說,但你放走了孫權,就是個錯。”
“不過是你們先打開的城門,然後又打開了各個城門,迎接了我軍進城,減少了我軍的傷亡,也是一個功勞。功過相抵,我不責罰也不嘉獎了”
孟獲說道:“在建鄴城駐兵一日,而後留下三萬軍駐守建鄴,十六萬軍明日發兵吳郡,”讓你跑,我接着打你,就不信你還能跑到那裡去!孟獲進攻建鄴損失了一萬軍,一共還剩下了十九萬軍!
徐州,馬謖已經在私塾開始爲學生開課了,而院長也做了下來,與學生一起聽馬謖的課,想知道馬浩(馬謖在徐州隱姓埋名,新名字爲:馬浩,字幼閒)會教什麼課程!
馬謖說道,同學們,你們讀過:
儒家的《詩》《書》《禮記》《春秋》
法家的《韓非子》《申子》《管子》
兵家的《孫子》《孫臏》
史書的《左傳》《史記》《戰國策》
墨家的《墨子》這一席話,把院長給震住了,別說這些書讀過,就是在這個戰亂年代,能夠湊齊這些書都是非常的困難,怎麼可能會問學生讀過呢?
學生的表情那是一臉的茫然,一個同學說道:“我們學過《論語》《詩》《書》《禮記》而先生說的《春秋》,我們只是在書房中讀過一點,根本看不太懂,而且書房中的《春秋》也是不全的,剩下的就沒怎麼讀過了”
馬謖心想,這還是徐州不錯的書院呢?硬件設施太不健全,最起碼這些書要全把,否則怎麼教學呢?不過這只是馬謖內心的疑問,至於教學,他是沒什麼問題,有沒有書也無妨!
馬謖說道:“既然大家都沒有讀全國《春秋》,我就從這個學期開始給大家詳細的講解《春秋》這本書”
“《春秋》可以說是如家的代表作品,又可以說是史書,爲何?”
《春秋》是儒家的經書,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歷史,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節。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書記載的都是一年四季中發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書的統稱。而魯國史書的正式名稱就是《春秋》。傳統上認爲《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認爲是魯國史官的集體作品。所以說,《春秋》是如家的作品,有可以說是史書!
同學們都靜靜的聽着馬謖的課,很是入神,而且院長此人都沒有讀全過《春秋》,他也更是聽的入神!
“東周一開始,周王朝就走了下坡路,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國之間互相征伐,戰爭頻仍。小的諸侯國紛紛被吞併,強大的諸侯國在局部地區實現了統一。而並非在《春秋》這短時間都是戰爭”
“在春秋中期,出現了一個比較和平的時期,原因是各國都被戰爭搞得十分疲憊,需要休整,於是通過公元前546年由14國參加的第二次“弭兵之會”達成協議,戰火暫時得以平息。可是,這期間在長江流域,吳、楚、越三國之間卻多次爆發霸權之爭。”
“春秋時代的中後期,隨着牛耕的普及和鐵製農具的應用,經濟有了迅速發展,出現了私田的開發和井田制的瓦解這一深刻的社會變化。在一些諸侯國的內部,貴族勢力強大起來,開始向國君爭奪權力。公元前453年晉國出現了韓、趙、魏三家大戶,將晉國進行了瓜分,自己分別建立了國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晉”。於是,七雄並立,互相爭霸的時代逐步到來,春秋時期走向了戰國時期”
馬謖自從開始給學生講《春秋》,在沒有課本的情況下,滔滔不絕,講了整整一個時辰的《春秋》課程,連院長都聽了入進了《春秋》時期各路諸侯的火拼當中。
沒有人覺得馬謖在給他們講課,而是在給他們講故事的感覺,這就要求講課的先生要吃透《春秋》一書。才能夠有如此的能力講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