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一 三種可能

聽陸否把劉辯駕崩的經過敘述了一遍之後,在場衆人無不震驚。

本來還議論紛紛的廳堂頓時鴉雀無聲,剛剛還談笑風生的五位顧命大臣臉上頓時呆如木雞,本來還以爲是武德妃與何太后之前產生了矛盾,沒想到竟然是大漢天子駕崩,這簡直是天塌地陷的噩耗。

“你說的話確定沒有半點虛假?”兵部尚書劉基最先反應過來,暫時顧不上悲傷,蹙眉問道。

陸否拱手答道:“這種事情小人豈敢信口雌黃?我雖然未曾親眼見到陛下的遺軀,但蒼梧大營全軍縞素,王守仁、吳啓、諸葛亮等諸位大人也是盡着縞素,全軍一片慟哭。陛下的遺軀正從雲開山向蒼梧運送,據說兩日後便運回蒼梧城中。小人唯恐前線諸將亂了方寸,故此快馬加鞭一路急行,花了七八天的時間返回金陵通知諸位大人。”

在座的諸位顧命大臣哪個不是人精,對陸否說的劉辯駕崩的消息持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陸否不是一般人物,若是信口雌黃定然會陷陸氏一族於萬劫不復的地步,捏造謊言對他沒有任何好處。從這方面分析,陸否沒有任何散佈謠言的動機。

此外,衆人都知道劉辯天生愛冒險,甚至能夠幹出單刀赴會拜訪關羽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主動率兵偷襲貴霜背後也符合他的行事作風。

正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夜路走多了遇鬼也正常,被蒙恬得到消息後將計就計,在半路伏兵射殺大漢天子也是有可能的事情。

但陸否說害怕前線將領亂了方寸,所以才快馬加鞭返回金陵通知顧命大臣那就是騙鬼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的真實目的是回來通知陸康與武德妃,讓他們早作準備。

不過,陸康並沒有隱瞞消息,更沒有以權謀私爲武德妃和陸氏謀取利益;而是召集衆人共商對策,從這方面來說,這位老者值得讓人欽佩。在大是大非面前沒有犯錯。

“彧比較費解的是,既然陛下在十天之前就駕崩了,爲何這個消息遲遲沒有傳回金陵?”荀彧捏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

糜竺跟着點頭:“我對此也是不解。若是飛鴿傳書,從蒼梧到金陵最多也就是三天左右的事情。爲何陸否騎馬都回到了金陵,前線卻沒有傳回半點消息?”

狄仁傑試着分析:“陛下駕崩之後,蒙恬、王賁肯定趁勢發起猛攻,或許前線的諸位將軍暫時來不及通知後方吧?”

“也就是一盞茶的時間而已。寫封書信能費多大的勁?”糜竺並不贊成狄仁傑的分析。

劉伯溫端起面前的茶碗在手心轉動,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在我看來,這個事情有三個可能!”

“論謀略,在座的諸位首推劉尚書,還請劉大人給諸位指點迷津,老夫洗耳恭聽。”陸康端起面前的茶杯潤了潤嗓子,示意衆人稍安勿躁,聽聽劉基怎麼分析。

劉伯溫點點頭,沉聲說道:“其一,就像狄大人猜測的這樣。蒙恬伏擊陛下成功之後乘勝追擊,對我軍窮追猛打,導致前線將領陷入慌亂之中,以至於忘記了把陛下駕崩的噩耗傳回京城。”

呷了口茶,話鋒一轉:“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前些日子我看過南方的作戰圖,陛下坐鎮後方蒼梧,前線吳啓、諸葛亮、霍去疾、徐晃等各軍團分兵駐守,就算陛下突然駕崩,導致一個軍團陷入混亂之中。也不可能所有軍團同時亂了陣腳,連通知後方都忘記了。”

放下茶碗繼續分析:“這樣推測下來,就出現了第二種可能,那就是前方將領有意隱瞞陛下駕崩的噩耗。”

“啊……這、難道前線諸將意圖不軌?”顧雍吃了一驚。

荀彧的判斷與劉伯溫大致相同。接過話茬道:“天子駕崩,肯定會導致前線將士軍心崩潰,士氣低落。隱瞞陛下駕崩的噩耗,避免局面惡化下去絕非意圖不軌,而是深謀遠慮之人才能做出的抉擇。”

劉伯溫頷首讚許:“不錯,我的想法與荀文若相同。若陛下遇伏駕崩的消息屬實。前線遲遲不把噩耗傳回來,有很大的可能是爲了安定軍心。”

“那麼第三個呢?”陸康焦躁的撫須追問。

劉伯溫沉聲道:“第三個可能就是陛下詐死!”

“詐死?”

劉伯溫的這番話倒是出乎衆人的預料之外,俱都精神爲之一振,“陛下爲何詐死?”

“呵呵……”想到這裡劉伯溫竟然露出了笑容,“基還清晰記得七年之前諸侯會盟酸棗共伐董卓,呂布利用賈詡之計夜襲我軍大營,導致我軍損失慘重。我便將計就計,讓陛下詐死返回江東,引得董卓軍尾隨追襲,我軍在路上設伏大獲全勝。故此,基認爲陛下的死訊亦有可能是陛下設下的圈套。”

“可王守仁、吳啓、諸葛亮等諸位大人盡着縞素,全軍掛起白旗,大營一片慟哭。這是小人親眼所見,願以項上人頭擔保。這又怎麼解釋?”陸否對劉伯溫的分析提出質疑。

劉伯溫笑笑:“這更好解釋了,想要釣魚尚需魚餌,更何況蒙恬、王賁都是貴霜大將,身經百戰。要想引誘他們上鉤,不把戲演的逼真一些,又怎能達到目的?”

“哎呀……聽劉尚書這麼一分析,局勢又柳暗花明了呀!”聽劉伯溫分析到這裡,在座衆人俱都長舒一口氣。

雖然不能確定皇帝百分之百詐死,但畢竟這種理論與陸否提供的情報不衝突。也就是說在陸否沒有說謊的前提下,天子依舊還有活着的可能性。

“但願陛下吉人天相!”衆臣子俱都默默的爲大漢天子祈禱。

“劉尚書,其實還有一種可能性。”一直沉默不語的武如意終於按捺不住,開口說道。

劉伯溫已經逐漸冷靜了下來,拱手道:“願聞其詳,請娘娘賜教!”

武如意肅聲道:“你們忘了穆桂英隨軍出征,他與軍方將領交好。若陛下中伏駕崩的消息屬實,穆桂英有可能爲了扶兒子劉御繼位,拉攏前線將領,秘不發喪,然後矯造聖旨,冊立劉御爲帝。”

聽了武如意的分析,在座的衆人面色俱都爲之一變,陷入了沉思之中。

客觀的來說,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前車之鑑,後事之師。

秦始皇嬴政駕崩於第六次東巡的途中,李斯與趙高僞造遺照,逼死始皇長子扶蘇,立少子胡亥爲帝,最終導致大秦滅亡,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穆桂英身爲賢妃,地位與武如意並駕齊驅,而且有參與軍事的特權,與軍方將領相處融洽。不排除爲了扶兒子登基,她主動或者在其他人的蠱惑之下效仿李斯、趙高,把消息控制在交州,尋找機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擁立廬江王劉裕登基。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倘若南方軍團的文武成功的擁立劉御爲帝,穆桂英爲太后,那麼朝廷的這些顧命大臣就可以下地獄陪伴“先帝”劉辯了。

劉伯溫撫須沉吟道:“消息已經在交州傳開,這個可能性不是太大。但也不排除一開始南方軍團陷入混亂,後來有圖謀不軌之人蠱惑賢妃,欲效仿胡亥之事,所以遲遲不把噩耗傳回京城。我等身爲顧命大臣,就要對陛下恪盡職守,防患於未然,杜絕一切隱患!”

“那我等就要提前做好對策了,萬一陛下駕崩屬實,該如何應對?”一直沒有開口的孟珙終於說了一句話。

“本宮認爲應該按照陛下遺願,冊立太子登基。”不等其他人開口,武如意就搶先表明了態度,“齊兒聰慧敏銳,折節好學,篤厚穩重,又是陛下親自冊立的太子。若陛下真的有個閃失,只能由太子登基繼承大統。”

劉基、荀彧、狄仁傑等人對望了一樣,深感欣慰,齊聲道:“娘娘能夠如此想,乃是天下之幸,大漢之幸也!當初我等一致推薦娘娘爲後,果然沒有選錯人。”

顧雍趁機投桃報李,說道:“若陛下真的殯天,太子登基自然是理所當然。但唐後已歿,皇后之位空缺,若太子登基,當立德妃娘娘爲太后。”

幾個顧命大臣再次對望一眼,雖然武德妃不是太子的生母也不是養母,但天子之前已經承諾唐後喪期滿一年之時立德妃爲後,如果不是貴霜的大舉入侵,那麼德妃現在就是皇后了。比起現在只是個美人的上官婉兒,武德妃的確更有資格做太后。

“論資歷,的確是娘娘更適合做太后。”衆人對望一眼,對武如意做了肯定。

最後由劉伯溫做出決斷:“我等做好隨時擁立太子登基的準備,同時派出幾位重臣快馬加鞭趕往交州調查此事。若陛下果真殯天,便飛鴿傳書回京城,我等便在太極殿擁立太子繼位。然後昭告天下,舉國大葬。”

會議就此結束,衆人一致推選派出孟珙、狄仁傑與顧雍三人搭檔,帶領數百騎連夜離開金陵,快馬加鞭趕往交州,徹底調查天子駕崩之事。不管是死是活,總要弄個水落石出,好讓懸着的一顆心落地。(未完待續。)

</br>

一千二百一十六 金吒與木吒八百五十九 他也是穿越者?一百四十四 女皇駕到一千六百一十二 再殺我一員大將試試?一千四百九十六 和聖再世一千三百八十七 殺神突擊二百一十四 犯強漢者,雖衆必誅!九百八十九 天堂地獄九百七十六 防人之心不可無一千六百四十三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千一百一十六 史上最強後宮一千一百零六 朕要召喚十個四百三十三 蓋世奇功四百七十二 美女拜師八百二十五 出城去野戰一百零九 伯溫的反擊一千五百九十六 夜宿龍牀二百七十四 死灰復燃六百八十八 麻桿打狼兩頭怕八百一十九 滅國之戰一千二百三十五 白髮魔女一百七十三 第一敗八月中旬了,單章求一下月票及推薦票!一千一百九十四 魏將爭功六百二十六 割袍斷義!六百三十八 誰來接我三錘?六百八十二 好男兒視死如歸一千二百四十三 后羿射日祝弟兄們六一快樂,請給劍客鼓勵!八百四十七 帝王心術五百六十八 天下第一噴子六百七十 楚留香夜戲潘金蓮一千五十四 梁山好漢逆襲一千二百九十九 龍生龍,鳳生鳳!六十 帝王之都五百六十五 一物降一物一千三百零四 西遊歸來一千一百六十八 猛將之殤一千四百一十 天外飛錘一千五百六十二 長驅滅胡虜一千五百零七 退避三舍一千一百四十八 生又何歡死有何懼?四百六十一 明升暗降八百三十一 三種可能一千四百零六 殺神強化三百六十二 人獸大戰一千五百五十九 羅通認母一千四百六十 牡丹花下死一千五百六十六 大魔導師的威力三百四十六 天子聊發少年狂九百九十一 精誠所至金石爲開一千一百二十七 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一千三百一十九 霸王別姬一千五百六十三 進退兩難二百三十三 三合之內,取你首級!一百七十九 你對的起祖宗嗎一千三百九十二 女王的誘惑九百零九 驚天大獎一千二百二十七 願背屠夫之名三百七十八 封狼居胥,斬首如麻 一八百五十七 皇帝也偷腥二百四十七 祖墳冒青煙四百八十九 天降奇兵三百五十 挑戰李元霸的猛將一百三十九 金玉良緣一千四十二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七十八 元芳,你怎麼看一千一百四十八 生又何歡死有何懼?五百九十四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二百九十七 召喚出來的死囚一千二百五十四 欺師滅祖六百九十二 以孟德之道還治孟德之身!一千二百四十二 一合之敵八十 斬草除根五百四十五 玉石俱焚,同歸於盡!一百四十七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一千四百五十八六百八十六 皇帝的連襟三百二十七 引蛇出洞第一次單章 求月票,請弟兄們支持!一千三百三十八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一千五百六十六 大魔導師的威力一千三百四十九 先下手爲強五百九十一 白馬義從八百二十四 孫劉聯姻八百七十一 萬拳之王一千二百七十 完全吊打五百四十五 玉石俱焚,同歸於盡!二十一 待孤君臨天下,許卿千里桃花九十一 關勝戰秦瓊一千四百九十九 做個土皇帝七百一十五 放長線釣大魚八百六十四 不足與謀的匹夫一千一百零一 小王出馬,一個頂倆!一千六百六十八 劉邦的殺手鐗八百五十七 皇帝也偷腥二百七十五 人才瓜分戰一百七十四 有眼不識泰山一千五百八十 五將爭功一千五百零三 算無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