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袁紹的退讓

當公孫瓚率兵攻破了樂陵與平原兩地的消息傳到袁紹的耳中之後,袁紹已經是一副焦頭爛額的樣子了。

只見袁紹破口大罵道:“我必殺公孫瓚。”

聽了袁紹的這句話,在袁紹身旁的諸人都是當沒有看見一般,那公孫瓚又豈是那麼好殺的,若是好殺,公孫瓚早就死在北方胡人的刀下愛了,又豈會有現在威震天下的“白馬將軍”的赫赫威名。

袁紹火氣發得差不多之後也冷靜了下去,對身旁的衆人問道:“這公孫瓚欺人太甚,你們說我應該如何是好?”

此時袁紹之旁在冀州的諸多麾下除了在安平的顏良與在鉅鹿的麴義之外全部聚集在這裡。

那辛評則是對袁紹道:“主公,那公孫瓚在今年先是在東光大破青州三十萬黃巾,不久前又前往青州鎮壓黃巾,此時公孫瓚麾下大軍士氣正盛,兵鋒難擋。我軍此時應當避其鋒芒纔是上策。”

辛評話剛剛說完,就見郭圖反駁道:“那公孫瓚此時已經攻下了樂陵與平原,還要避其鋒芒,怎麼避?難道你要主公把冀州拱手相讓嗎?”

辛評聞言急對袁紹辯解道:“屬下絕沒有這個意思,還望主公明察。”

袁紹見自己麾下的諸多謀士一直在爭吵,也沒弄出個結果來,心生不悅,當即喝聲道:“行了,我叫你們來不是讓你們來這裡爭吵的,我是讓你們來拿出一個能夠對付公孫瓚的辦法的,你們再吵下去那公孫瓚都要打到鄴城來了。”

見袁紹發怒,辛評與郭圖也停下了爭吵,一言不發。

袁紹望着麾下衆人的神色,臉上浮現一絲不滿之色,大怒道:“你們這些人平日了一個個自詡智謀高絕,如今公孫瓚殺來你們卻連一個辦法都拿不出來,我要你們有何用?”

袁紹見衆人皆是默不作聲,當即點名道:“文丑,現在鄴城有多少人馬可以對敵?”

文丑站出來道:“稟主公,我軍麾下原來共有十萬兵馬,但爲了抵禦冀州之北的公孫續,顏良將軍領兵兩萬駐紮在安平郡,麴義將軍領兵兩萬駐紮在鉅鹿郡,加上各郡守禦的士兵,我冀州上下現在可以用於迎擊公孫瓚的能有四萬大軍。”

“四萬?”雖說四萬大軍比起公孫瓚現在率領的兩萬大軍足足多了兩萬,但是袁紹明白公孫瓚麾下的兩萬大軍都是精銳中的精銳,不然當初公孫瓚也就不會憑藉兩萬大軍就在東光大破洪秀全的三十萬青州黃巾,迫使洪秀全退回青州。而冀州雖說能有四萬大軍,但是這四萬大軍能不能打得過公孫瓚的兩萬大軍說實話袁紹心裡還真沒有一點底。

想到這裡,袁紹心中憤恨不已,若非自己佔據冀州的時日太短,以冀州總共五六百萬的人口,自己又怎會纔有這十萬大軍。

若非公孫續領兵一萬在冀州之北虎視眈眈,與公孫瓚相呼應,自己又何必用四萬大軍以及自己麾下的麴義、顏良兩員大將去防備公孫續。

而如今自己手上能夠拿出的兵力只有區區的四萬。袁紹心中那個氣呀,若是再給自己一點時間,自己能夠拿出的兵馬絕對能夠再翻一番,樂陵和平原也不會那麼輕易的就被公孫瓚給攻下了。

袁紹環視衆人,對許攸說道:“子遠,你來說一下我軍目前的情況。”

“是,主公。”許攸應聲站出來道:“居最新的消息,那公孫瓚在攻下平原和樂陵兩地的治所之後,兩地的其餘縣已經紛紛望風投降,現在那公孫瓚已經完全將樂陵與平原掌控在手中。而且冀州北部的公孫續已經從河間、中山、常山三地出兵,兵鋒直指安平、鉅鹿兩地。不過這點並不用擔心,顏良與麴義二位將軍已經率領兵馬前去迎敵,相信以二位將軍的能力以及他們手中的兵力,那公孫續是不可能突破二位將軍的防線南下的。”

頓了頓,許攸又說道:“根據我的推測,那公孫瓚應該會趁着顏良與麴義二位將軍被公孫續牽制在冀州之北的機會揮兵直往鄴城而來。”

聽聞公孫瓚可能會直接殺到鄴城,袁紹麾下的這些人等又是一片慌亂之聲傳入袁紹的耳中,袁紹被這些聲音吵鬧得心神不寧,當即出聲喝止道:“安靜!”

隨着袁紹的發話,衆人之中又是不見半點聲響傳出。

袁紹望着衆人又是一陣頭痛,對那自始至終未發一言的數人中望去,當即點出其中一人,說道:“正南,你可有什麼計策?”

審配站出來道:“回主公,那公孫瓚之所以出兵不過是因爲公孫越在陽城之戰中被流矢射中身死的緣故而已,只需主公給公孫瓚一個交代,這公孫瓚自會退兵離去?”

“交代?怎麼個交代法,難道要主公把周昂交出去嗎?”審配剛剛說完,就要一人出聲反駁道,而此人正是袁紹麾下最早的一批謀士之一的逢紀。

審配見逢紀反駁自己,也不怎麼惱怒,對逢紀道:“周昂乃是主公麾下人才,又豈能將其交給公孫瓚處置,再說了,若是因爲那公孫瓚一句話主公便要交出一人任由那公孫瓚處置,那主公顏面何在?這天下人會如何看待主公?”

逢紀不屑般的冷笑一聲道:“那你審正南倒是說說你要主公怎麼給公孫瓚個交代。當初逢吉去與那公孫瓚說是我冀州願意用大批錢糧換取公孫瓚不攻打冀州可是被那公孫瓚給無情的拒絕了。”

審配笑道:“天下衆生熙熙攘攘皆爲利而來,那公孫瓚之所以不願接受主公的錢糧無非就是認爲利益不夠而已。若是有了足夠的利益相信公孫瓚自會退兵離去。”

逢紀冷笑道:“那你審正南覺得我冀州要拿出多大的利益那公孫瓚纔會退兵?”

審配笑了笑道:“主公只需以一郡太守之職授予那公孫瓚或者公孫瓚族人,便能安撫住公孫瓚,倒是公孫瓚感主公之恩,自會退兵。”

逢紀還想反駁,卻被袁紹揮手打斷。

逢紀雖說是袁紹手下的元老,但是也不敢去忤逆袁紹的意思,當即行了一禮便退回了隊伍之中。

袁紹則是在認真思考審配提出的建議。半晌,袁紹纔對許攸問道:“子遠,那公孫瓚麾下誰是最爲堅持要攻打我冀州的?”

許攸道:“公孫瓚族弟公孫範與公孫越素來交好,那公孫瓚得到公孫越被害的消息之後公孫範便一直堅持要攻打冀州。”

“好。”袁紹說道:“那我就授予這公孫範一個太守之職,這樣應該能夠熄滅了他攻打冀州的心思了吧。”

逢紀小心翼翼的站出來問道:“不知主公要讓這公孫範擔任哪一郡的太守之職?”

逢紀問的問題也比較實在,冀州現在諸多郡縣中,河間、中山、常山、平原、樂陵五地直接是落入公孫瓚的掌控之中,而鉅鹿與安平兩地又是有着麴義與顏良二人駐兵,自然不能給公孫範,這麼一算下來,能夠給公孫範的地方其實並不多。

袁紹沉聲道:“來人,將渤海太守的袍服印綬取來。”

似乎袁紹毫不理會衆人的一片驚訝,對審配道:“正南,那渤海太守的袍服印綬來了之後你派人給公孫範送去就說我袁紹任命他擔任渤海太守一職,相信他應該能夠明白我的意思。”

等到渤海太守的袍服印綬被人送來之後袁紹便轉身離去了,被公孫瓚進攻冀州這件事困擾了這麼久,如今解決了自己應該好好休息一下。袁紹如是想到。

第六百六十章 封狼天虎動第一百七十章 小人得志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甘心的岳雲第七百一十六章 馬超破關第四百六十六章 陳宮定計第三百九十七章 常遇春逞威第五百二十五章 公孫鈺第一百九十五章 兵出徐州第三百六十五章 錦帆甘寧第二百六十九章 系統變化第三百六十章 廣陵戰止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軍聚幽州第三百五十九章 勇猛關羽第三百八十八章 幷州消息第五百一十章 潛力巨大的裴元慶第七百八十三章 韓擒虎殺到第一百六十一章 掌軍第七百零七章 再戰未果第五百七十章 白旄護天第九十三章 不知所措的韓馥第六百七十九章 大亂入第一百九十九章 陶謙之敗第四百一十六章 三州刺史第二百八十三章 羅成鬥張郃第七百七十章 大軍至襄陽第六百七十六章 公孫續醉說天下將第三十八章 劉表出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趁火打劫的公孫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孫堅攻荊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燕國十大猛將第二百八十五章 長安消息第七百一十章 徐榮出擊第一百二十一章 袁紹出兵第三百零五章 岳飛趕到第七百九十一章 大召喚第六百七十章 殺狼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七百七十二章 樂毅攻南陽地三百七十六章 向家密謀第四百四十二章 豐厚獎勵第三百七十一章 伏擊文聘第二百七十八章 朱武擺陣第一百四十八章 公孫續的自責第三百六十七章 進攻武昌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楚霸王破城門第六百六十一章 公孫續親征第六百七十二章 哲別鷹射第六百六十六章 初戰匈奴第三百四十五章 燕青第五百六十一章 謝玄初戰第七百九十四章 奪下虎牢關第七百一十八章 神槍姜鬆第一百八十八章 趁火打劫的公孫續第七百三十三章 亂入規則改變第四百六十九章 錦帆甘寧第一百六十六章 呂布出擊第四十五章 出兵第二百六十五章 驚天消息第四百五十六章 呂布入下邳第七百七十六章 殺回宛城第六百一十一章 飛虎將軍出世第五百零八章 拓跋分裂第十七章 兩軍鬥將第二百七十五章 信任第二百七十九章 雙韓相鬥第六百五十四章 周瑜降燕第五百四十三章 楊素之恨第一百七十三章 徐無縣城第二百六十二章 麴義之殤第五百一十一章 門神之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據守故安第六百八十三章 新唐王李世民第六百八十二章 唐國鉅變第七百二十七章 猛攻濮陽城第五百五十二章 青龍斬麒麟第九十三章 不知所措的韓馥第四百九十三章 霍去病出世第九十一章 六大都尉第四百四十五章 岳飛追擊第八十二章 半渡而擊第六百九十三章 燕國出兵第七百七十五章 謀聖張良第二百九十八章 再戰顏良第七百八十五章 再無楚國第二百七十八章 朱武擺陣第二百零五章 求援劉備第三百九十六章 陽曲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關羽中計第五百一十五章 冠軍霍去病第七百七十四章 宛城陷落第七百三十章 招降魏臣第三百六十九章 甘寧對凌操第三百零九章 再收召喚點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業之敗第六百六十八章 墜鷹原第七百零二章 陳湯的決定第三百四十四章 長孫晟到來第七十三章 黃巾來襲第七百四十三章 長安被圍第四百七十七章 鮮卑衆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