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家宗室

長安皇宮,御書房中,王嵩接見了兩個鬚髮皆白的老頭,一個是王允,一個是蔡邕。

“陛下,西王和東王都獨領一軍,立下不世殊功,在軍中聲望日隆,這對太子未必是好事啊!請陛下三思。”說話的是王允

這老頭自從被王嵩從長安救出來之後,就沒在王嵩的官府中就職,先是教了幾年書,然後陪王景到益州,爲王景出謀劃策大殺益州世家士族,再然後聯合管寧和邴原,勸王嵩正式認祖歸宗。平常不顯山不露水,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舉足輕重。

在王嵩做了皇帝之後,王允又被王嵩請出山來,王嵩讓王允做了宗正,也就是太原王氏皇室宗親的族長。

此時的王允,已經有73歲了,這在漢朝這個時代已經是高壽了,不過擅長養生的王允依然精神矍鑠,健旺得很。

王嵩上前扶着王允,又看了看同樣鬚髮皆白的老岳父蔡邕,笑了笑道:“皇叔和國丈今天聯袂而至,就是爲了太子之事麼?”

蔡邕道:“陛下,天子無家事,恆兒雖然也是老臣的外孫,但老臣也不贊成王恆今後再繼續掌軍。”

王嵩笑了笑道:“兩位長者說得也有道理,其實,這件事情朕早有安排,西王遠在西域,不會影響到太子的權威。東王的徵東元帥一職,只是個臨時的職位,回京之後就不再領軍了。”

王允道:“話雖如此,但兩人功勳太多,並非好事,須防被有心人利用。因此,陛下應當想法讓太子多立功勳纔是。”

王嵩想了想道:“兩位所擔心者,莫過於太子現在的軍功不及西王和東王罷了。其實這並不難。如今天下未平,朕今後讓太子多立戰功便可。”

王允道:“陛下能這麼想,老臣就放心了。臣這次來,還有一事要向陛下請旨。”

王嵩道:“皇叔但說無妨。”

王允道:“陛下現在已是皇帝,天家當有天家之威,臣請陛下修太廟,封宗親。”

原來……這纔是王允今天來的目的!

這老狐狸,真是人老成精了。

之前王允也有提過這件事,但王嵩一直擔心宗親勢力過大,而遲遲沒有做出任何改變。

怎樣處理室室宗親的事,直接關乎一個國家的存亡,這個問題必須妥善解決才行。

漢朝的“七國之亂”,晉朝的“八王之亂”都是宗親勢力過大而導致的。

而最奇葩的是明朝,明朝的宗親人人享受優厚的俸祿,由於又不能參政,整日無事可做,便拼命似的娶妻生子以此來換取更多的俸祿,到了明朝末年皇室宗親的人數已經龐大到有百萬餘人。

這些人除了每年可領取優厚的俸祿之外,還利用手中的特權肆意圈佔土地。就以宗室雲集的河南來說,僅開封城裡,宗室們就有七十二家田產,號稱“中州地半入藩府”。大批自耕農流離失所。

以嘉靖年間的標準看,養活一省的宗室藩王,朝廷就要花去至少二百萬石米糧。而明初開國時,朱元璋發動收復遼東戰役,二十萬明朝大軍長途遠征,也不過花去了一百二十三萬石米糧。

明朝哪怕少養一個省的宗室,明末平定“流賊”甚至抗擊清軍的錢糧,基本就全有了!從這個意義說,大明王朝,就是被這羣宗親蛀蟲,活活給吃死的。

所以,如何處理宗親之事,確實是關乎社稷之存亡的大事。

但王允也說得對,天家當有天家之威。而且這件事也不能久拖不決。

……

想了一下,王嵩開口說道:“太廟是供奉帝王先祖的地方,因此,太原王氏的太廟是要修的,但不能用國庫的錢,所有費用由朕的內庫來掏。皇叔去找琰兒吧,她現在錢多得很,估計內庫都放不下了。”

頓了一下,王嵩又道:關於封宗親,朕就說幾點,你們按朕的意思,去商量個詳細的章程來。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凡皇室子弟,非功勳卓著者不可封王,只可封公侯爵位。

其二,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爵祿逐世而降,歷三世之後便取消爵祿承襲。

其三,不可與民爭利,不可經營鹽鐵,不可經營礦山,對宗室所佔土地做一個限制,宗室家中人均擁有土地不可超過千畝,違者沒收田戶,逐出宗室!

其四,宗室可以爲官,但不可享受特權,且宗室爲官須經官府和宗人府雙重考覈。

其五,鼓勵宗室從事各種學術研究及發明創新,設立宗室學術獎及發明創新獎。

其六,關於宗室男子的妻妾人數,也不宜過多,要做一個數量限制。

……

王嵩林林總總說了十幾條,隨侍太監一一記下,給王嵩用印後,交給王允。

完了之後,王嵩又對隨侍太監道:“擬旨:皇叔王允,多有功勳於國,封爲太原王。”

王允大喜拜謝,卻被王嵩扶着不讓王允下拜——七十多歲的老人了,別一時高興,一拜不起那就麻煩了……

對於王允,王嵩是有一份虧欠的。

王允是自己穿越之前的族譜上的老祖宗,又是王嵩穿越後走出原始森林時,在這個世界上最先遇到的人類之一。

在穿越到這個世界的這麼多年裡,王允以及其所代表的太原王氏,一直都在默默地支持着王嵩,給了王嵩很多的幫助。

而王嵩卻明知王允的兒子王定蓄謀造反卻不去提前制止,任由其發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纔將其一舉抓捕並斬首示衆。

雖是咎由自取,但如果早點制止,也不會發展到這種地步。

所以,對王允,王嵩是有一絲愧疚的。爲了表示對王允的尊敬和感激之情,王嵩纔將王允率先封王。

隨後,王嵩又讓王允對宗親及祖宗封王封侯的事做出方案,交朝廷討論。

……

處理完皇室族人之事後,王嵩又叫來太子,問太子道:“朕記得一年之前,泰兒曾說過一條“弄假成真”之計,不知現在可有詳細的計劃?”

王泰道:“稟父室,兒臣已經做出詳細的規劃,經軍機處評詁,認爲是可以執行的。”

王嵩想了一下,又問道:“你想帶哪些人去?”

王泰道:“兒臣想用新人,包括:管寅、孟獲、趙統、關平、典滿(典韋之子)、許儀(許褚之子)、張虎(張遼之子)、高昌(高順之子)等人。”

王泰的一句話,讓王嵩對王泰再次刮目相看:

一網打盡名將的第二代,其心機之深沉,未必就會比王華差!

……

第95章 被莽夫騙了,氣得牙癢癢第343章 龍鍾老蔡邕,府中鎮宅寶第119章 惡魔製藥團,七十一冤魂第436章 暗流洶涌,詭譎橫生第453章 不裝了,王嵩攤牌了第290章 毒舌驚奸雄,野戰寡擊衆第201章 刁民因貧兮,徵羌先富羌第384章 調教龐士元,謀人先謀己第161章 壓縮乾糧飽,煮熟鴨子飛第69章?妙計收河內,王嵩有困惑第238章 曹操挖挖挖,袁紹買買買第472章 紅獅的春天第434章 大叫一聲“發克澳”第260章 混水可摸魚,侯成被砍翻第18章? 賜字王高山,官封雁門郡第109章 妙策論三安,偕美賽神仙第233章 世子封南鄭,禍水潑漢中第24章 天下亂將起,陰館遇張遼第341章 論雄主霸氣,惜兄弟情分第408章 空手入鄴城第453章 不裝了,王嵩攤牌了第473章 假稱臣和假結盟第14章?宦官有忠奸,都是殘疾人第64章?汜水救文臺,兩叉擒華雄,第36章?榮歸雁門郡,百姓感恩德第290章 毒舌驚奸雄,野戰寡擊衆第424章 紮營下寨犯大忌第469章 天降火人第403章 北攻黎陽,東出壺關第182章 列陣戰馬騰,步兵擋鐵騎第329章 激戰蓮花山第72章?司馬懿作祟,郭奉孝出手第437章 爭儲志不改,習武靈位前第148章 嘆緣起緣滅,哀夢醒夢碎第55章 中部鮮卑滅,蔡琰佳兒生第411章 以己爲餌第343章 龍鍾老蔡邕,府中鎮宅寶第405章 陌刀陷陣營,首戰破萬騎第168章 軍備售公孫,助守范陽城第47章 大漢奸竇復,老狐狸戲忠第292章 城門護靈柩,好戲始上演第456章 血債血償,肉債肉還!第474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77章?公孫瓚求援,使者劉玄德第117章 亂世藏智者,退敵三封信第360章 活捉了魏延,第14章?宦官有忠奸,都是殘疾人第438章 傀儡心中苦,阿瞞成春腰第243章 匣中劍出鞘,銳氣衝雲霄第257章 王嵩治張魯,細語如炸雷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羣醜心中慌第66章?要想從此過,留下人和財第438章 傀儡心中苦,阿瞞成春腰第4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家宗室第354章 鬼才夠厲害,幼龍先吃虧第380章 欲走符節鎮,先奪陽江城第65章?矜名而妒能,鮮克有終也第172章 孟德謀出兵,枕戈待秋糧第430章 溫侯舊將,泰山暗棋第255章 做事留餘地,他日好迴旋第28章 找了灌水託,服了程仲德第381章 萬里赤虺河,山深毒物多第295章 王嵩謀益州,孫權伐劉備第372章 宣威鄯善國,擄其國王還第302章 偏師陰平道,搏虎野山崗第200章 嗚呼哀哉兮,憐抗胡英雄第339章 爲佈局巴蜀,再起用王景第189章 龐德遁山林,桀驁馬孟起第49章 王嵩聯騫曼,決戰殺魁頭第407章 唐魏諜中諜第480章 打工的臣子們想跳槽了第447章 孔明寒心求致仕第432章 尹禮獻妙計第457章 趙雲的魅力,曹操的解藥第478章 防火防盜,防皇家宗室第208章 謀貿易之戰,收陳宮臧霸第144章 種科技小樹,得一枚碩果第64章?汜水救文臺,兩叉擒華雄,第410章 曹操的臺詞第97章 臧霸復宿仇,呂布得強援第128章 郝萌投張郃,趙雲敗朝歌第27章 奪黃巾巨財,滅皇甫貪心第305章 問四隻兇獸,裹腳布誰的第11章 紅雪二十里,胡塵一夜蕩第299章 張鬆獻密圖,子龍戰險關第313章 蜀中之柱石,悍勇而多智第175章 暗夜藏殺機,留縣是個坑第83章 螳螂欲捕蟬,黃雀在後頭第476章 倭人太矮,須盡滅之第1章 荒山遇狼羣,惡戰險喪命第457章 趙雲的魅力,曹操的解藥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369章 血戰沙暴裡,取賊人頭歸第286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244章 大耳賊奉詔,討叛逆劉表第2章 悍匪欲行兇,刀下救王允第129章 棄守滎陽城,挖坑待覆土第282章 袁紹中毒箭,禍起蕭牆間第172章 孟德謀出兵,枕戈待秋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