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張鬆使王嵩,才高驚四座

王累及時出來和稀泥道:“時間緊迫,還是快快準備出使吧,要儘量在雙方兵戎相見之前見到王嵩,一旦撕破了臉皮,可就不太好談了。”

劉璋一聽,連忙應和道:“對對對,要儘快出發,儘快出發,記得多帶點禮物,多帶點禮物!”

議事結束後,衆人散去,各自回府理政。張鬆剛回到府中,就有親隨過來稟報說法正法孝直來訪。

張鬆連忙讓人將法正請入書房相見。法正進入書房之後,以目視左右書僮丫環,張鬆會意,揮退左右道:“二十步之內不可有人進入!”

法正見僕僮盡皆離去,才笑道:“子喬欲投王嵩,爲何瞞我?”

張鬆以爲自己露出了破綻,大驚道:“孝直慎言,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法正道:“子喬莫慌,你今日在州牧府的應對,並無破綻。也只因我倆相交莫逆,見你平日對王嵩讚譽有加,才猜到你的心思。”

張鬆吁了口氣,說道:“孝直覺得劉璋如何?“

“劉璋輕狎紈絝,無明主之德;稟性懦弱,被下屬黃權當庭斥喝而唯唯諾諾,無明主之威;不學無術,無明主之才。寧願送糧草給敵人而不願賑濟災民,無明主之仁義。”法正長聲嗟嘆道。

張鬆點了點頭道:“若是太平盛世,蒙祖上蔭德,或可富貴一生。但如今天下大亂,梟雄相爭,無德、無威、無才、無仁、無義之人,又怎麼能守着這塊地盤?”

法正搖了搖頭道:

“正所謂:“據土亂世,懷璧其罪,負乘致寇,自然之理”,基業爲人所奪,只是或遲或早之事而已啊。”

張鬆也嗟嘆道:“孝直之言,與我相若。我等苦心嚦血治理益州,到頭來,也只是給別人做了出嫁的衣裳。”

頓了一下,張鬆又問道:“孝直覺得王嵩如何?”

法正道:“王嵩自出山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身負霸王之勇而兼孫武兵略;保境護民屢徵胡人異族,滅匈奴,敗羌胡、鮮卑、烏桓,

若論兵略之盛,雖衛青霍去病也不能與之相比。

若論及民政治理,王嵩視民如傷,愛民如子。收流民,行善政,促農耕,輕徭役,薄賦稅,養孤老,興教化,仁德無雙,雖古之聖人也不過如此也。

天下諸侯之中,四世三公之袁紹,袁術皆華而不實,虛有其表,已經敗亡。孫堅、孫策剛而少謀,歿於刀兵。劉備、孫權寄身一寓,往來攻伐,難成大事。餘者皆碌碌之輩。

天下英雄,唯曹操與王嵩爾。然曹操雖是一時之雄,卻已年屆不惑(五十多歲),而王嵩年方三十而立,姑且不談王嵩之才更甚曹操許多,但論二人年歲,便優劣可判矣。故天下雄主,唯王高山爾。

若王嵩入益州,則爲益州百姓之福,若王嵩得天下,則爲天下萬民之福也!”

張鬆道:“孝直之見,與我相同。所以,我這次想去面見王嵩,看看真實的王嵩,究竟如何,然後再做打算。至於是否投效王嵩,還要看彼此機緣。”

兩又是一番密議,至夜方散。次日,張鬆便帶上一隊親隨和幾車禮物,辭別了劉璋,望南鄭而去。

王嵩在漢中軍演會操二十餘日,專門演練山地戰和關隘攻防。看看軍卒對山地及關隘攻防漸漸熟悉,王嵩認爲時機已臻成熟,便再次召集諸將議事。

看看大家都來齊了,王嵩剛要開口說話,忽然有親衛來報:“益州別駕張鬆張來訪。”

王嵩聞言,當即一怔,隨後一拍大腿道:“哎呀!我怎麼把此人忘了?真是天助我也!”

衆人都面面相覷,不知王嵩是什麼意思。

郭嘉試探着問道:“主公與張鬆有舊?”

王嵩見衆人詫異,連忙掩飾道:“我聽說張鬆長像不雅,卻能擔任益州別駕,必是才華不凡之人。”

衆人仍然不解。趙雲問道:“張鬆縱有才華,那也是劉璋的益州別駕。主公爲何拍腿驚呼,說出“天助吾也”的話來?”

王嵩道:“這個,這個,有才華的人來見我,就是天在助我啊,呵呵,先請進來,過後便知。”

張鬆大搖大擺地走進中軍大帳,幾乎所有人看到張鬆,都露出一臉古怪的樣子,還有人忍不住輕笑出聲。沒辦法,這顏值確實……太不雅觀:

“額钁頭尖,鼻偃齒露”——額頭像鋤頭,頭尖,鼻塌,大暴牙。

王嵩輕咳一聲,威嚴地掃視了一眼帳中衆將,令衆將不敢吱聲。

然後,王嵩露出一副很和善的樣子道:“久聞子喬(張鬆字子喬)才氣驚人,常恨無緣相識,今日一見,真是幸會。”

張鬆道:“大將軍客氣了,鬆久居邊隅,薄名豈能入大將軍尊耳?”

王嵩笑道:“嘗聞子喬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是否當真?”

張鬆傲然道:“大將軍何不一試?”

王嵩哈哈一笑,命取漢中戶籍資料一冊給到張鬆。張鬆隨便翻了翻,合上戶籍資料,便能倒背如流。

王嵩及帳中文武都驚歎不已。王嵩:“子喬真是奇才,果然傳言非虛!”

張鬆道:“不敢當大將軍謬讚,區區強記之能,不足掛齒。”

王嵩施禮請坐道:“蜀道崎嶇,遠來勞苦。”

張鬆道:“奉主之命,雖赴湯蹈火弗敢辭也。”

王嵩隨口問道:“蜀中風土何如?”

王鬆道:“蜀爲西郡,古號益州。路有錦江之險,地連劍閣之雄。回還二百八程,縱橫三萬餘里。雞鳴犬吠相聞,市井閭閻不斷。田肥地茂,歲無水旱之憂;國富民豐,時有管絃之樂。所產之物,阜如山積,天下莫可及也。”

王嵩又問道:“蜀中人物如何?“

張鬆道:“文有相如之賦,武有伏波之才,醫有仲景之能,卜有君平之隱。九流三教,出乎其類,拔乎其萃者,不可勝記,豈能盡數?”

王嵩又問:“方今劉季玉手下,如公者還有幾人?”

張鬆道:“文武全才、智勇足備、忠義慷慨之士,動以百數。如鬆不才之輩,車載斗量,不可勝記也。”

郭嘉道:“張別駕此來漢中,所爲何來?”

張鬆道:“我主劉璋聞大將軍在漢中秣馬厲兵,欲圖蜀中,特來相詢:彼此從無過節,爲何要兵戎相見?”

郭嘉正要回答,王嵩阻止道:“難得與英才相見,今日便不談軍政,容我爲子喬擺酒接風,大家好好聚一聚。”

一連三日,王嵩每日與張鬆宴飲,只是縱論天下,卻絕口不談益州之事。張鬆對王嵩的見識深感佩服(超前二千年的見識,呵呵)。

到第四天,王嵩又帶上張鬆巡視軍演會操,王嵩軍隊的戰力也令張鬆感到震驚。

隨後,於夜宴之上,王嵩令世子王泰舞劍助興。

王泰一邊舞劍,一邊吟唱王嵩的“名作”——《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爲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槌,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王泰雖然年僅十二歲,卻早已武藝精熟,一招一式間,如行雲流水,節奏明快,靜如處子,動若脫兔,再配上這首王嵩盜版的古詩,讓所有人都看得如癡如醉,驚呼不已。

一曲完畢,張鬆讚不絕口,便問此詩何人所作,王泰道:“乃父親所授。”

張鬆長聲嗟嘆道:“大將軍世子,亦天下雄主之資也。”

王嵩的這一系列故意的安排和作秀,向張鬆展示出的軟硬勢力全面碾壓了張鬆的現任主公劉璋,終於讓張鬆徹底被折服了!

賈詡看透張鬆心思,乘機說道:“如今天下大亂,百姓疾苦,非雄主不能定天下也。我家主公欲掃平天下,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子喬大才,何不助之?”

張鬆眼珠一轉,淚流滿面道:“我固知劉璋闇弱,大將軍纔是天下雄主。吾欲投之,但鬆身爲益州別駕,背主通敵,乃不忠不義也,如之奈何?奈何?”

還得需要一些正當理由啊。否則怎麼下臺?

王嵩以目視賈詡,賈詡會意,接着勸張鬆道:“劉季玉雖有益州之地,稟性闇弱,不能任賢用能,人心離散,吏治混亂,益州遲早爲他人所得。若戰事遷延,必禍及益州百姓。

子喬若是相助大將軍早定巴蜀,也並非是賣主求榮,而是救萬千益州百姓少受戰亂之苦也。”

第153章 板甲軍初戰,俺們像烏龜第7章?屠夫販烈酒,劉備謀一醉第415章 管寅索補償第372章 宣威鄯善國,擄其國王還第414章 管亥還沒死,練了十年刀第234章 文丑戰徐州,勇悍無人擋第289章 陣前會曹操,助袁保幽州第289章 陣前會曹操,助袁保幽州第163章 圍點打援軍,徐晃險中招第347章 狡猾的龐統,敏銳的呂蒙第108章 驪山除亂匪,破廟救名臣第444章 奢華的“聽響”第45章 王嵩玩泥巴,程昱翹鬍子第271章 許攸是金礦,阿瞞挖挖挖第246章 得勢多人捧,失勢衆人踩第416章 打援變援打第277章 用一場演習,換幽州一郡第224章高順進五原,蹋頓謀劫糧第347章 狡猾的龐統,敏銳的呂蒙第442章 三個年號第414章 管亥還沒死,練了十年刀第231章 孤軍心不齊,各自有算計第195章 樹倒猢猻散,衆叛而親離第436章 暗流洶涌,詭譎橫生第385章王嵩越折騰,曹操越高興第475章 朕這一大窩,皆梟雄崽子新書發佈試讀:《漢末孤峰》序章及第一章第381章 萬里赤虺河,山深毒物多第140章 仗手中天子,想一毛不拔第148章 嘆緣起緣滅,哀夢醒夢碎第137章 妙計轉乾坤,何須是名士第74章 陰毒袁本初,欺負老實人第358章 江上敘風月,郭嘉見孔明第186章 成公英獻策,攻重騎兵弱點第313章 蜀中之柱石,悍勇而多智第423章 奪帥,曹操死了?第314章 英雄何紛然,盛衰如逝川第138章 所見略同矣,吾道不孤也第446章 一箭驚鴻留吳懿第146章 袁術勢瀕危,求助王高山第422章 淚奔的天空第91章 荀文若設計,助呂亦三策第23章 尖山有鐵礦,榆林有石油第358章 江上敘風月,郭嘉見孔明第78章?武裝黑山軍,暗助公孫瓚第97章 臧霸復宿仇,呂布得強援第443章 梟雄之志第220章 富饒的河套,埋人的深坑第415章 管寅索補償第147章 曹操殺王垕,絕非爲“人妻”第453章 不裝了,王嵩攤牌了第417章 一刀斷曹仁,管亥會關羽第164章 沙場月色寒,朔風利似刀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174章 吾奉天子命,率軍來收稅第46章 屯墾教科書,鮮卑攻略策第103章 李傕真將才,不辱祖宗名第76章 積屍草木腥,血流黃河灘第473章 假稱臣和假結盟第43章 窮得當短褲,延安有鹽礦第93章 惡魔掃把星,英雄和救星第133章 龍皆有逆鱗,忌言雜與胖第465章 口含天憲,不要爭辯第12章?捷報傳洛陽,肥皂可賺錢第351章 尚香來長安第423章 奪帥,曹操死了?第440章 王着白帽放聲哭第29章 草莽有英雄,武器是糞叉第284章 天氣雖惡劣,不敵骨肉殘第31章 不斬無名輩?,生擒扛刀漢第159章 情報出錯誤,知己不知彼第406章第246章 得勢多人捧,失勢衆人踩第481章 何處安放梟雄心第356章 柴桑遇阮丹第81章 幽冀朔風起,兵革滿道中第405章 陌刀陷陣營,首戰破萬騎第228章 泰山盜匪窩,賈懷說呂虔第226章 燕人張翼德,長矛舉難樓第14章?宦官有忠奸,都是殘疾人第145章 阿瞞猶認錯,溫侯悔嫁女第306章 抵劍門險關,仗義薄雲天第129章 棄守滎陽城,挖坑待覆土第404章 孤軍在前第251章 軍旅培英才,不可學趙括第76章 積屍草木腥,血流黃河灘第215章 許氏三門客,不慚世上英第77章?公孫瓚求援,使者劉玄德第61章 上郡爲誘餌,慘烈防守戰,第296章 救兵如救火,偏要擇吉日第241章 哭功纏司馬,殺氣逼孔明第280章 久別回長安,夜話華清宮第284章 天氣雖惡劣,不敵骨肉殘第271章 許攸是金礦,阿瞞挖挖挖第37章?施政創基業,興邦重教育第174章 吾奉天子命,率軍來收稅第343章 龍鍾老蔡邕,府中鎮宅寶第373章 益州亂將起,何時徵貴霜第88章 輕輕地揮手,不帶走雲彩第60章?馬均荀攸來,浪子成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