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仗手中天子,想一毛不拔

用衣袖擦了擦臉上的汗,陳羣罵道:

“這袁本初真是無恥!分明是他先煽動我家主公啊……”

“可是,你現在說這些有用嗎?現在袁紹已經單方面與我們議和了。”程昱打斷了陳羣的話,讓他認清現實。

陳羣依舊憤怒不已:

“單方面議和!他怎麼可以單方面議和?真是無恥!”

魯肅接過話頭道:“這已經是現實了,不必再談,現在與我們尚未結束戰爭狀態的,只有曹操一家了。”

陳羣道:“曹公此次派我前來,正是爲了要結束這種“尚未結束的”戰爭狀態啊。”

魯肅非常強勢地說道:

“這場戰爭,給我方軍民造成了深重的災難,死亡十幾萬人,傷殘三十多萬。

如今我方已經與袁紹達成五年停戰公約。不必擔心袁曹之間的聯盟。如果曹操不給一個合理的賠償和說法,我方將不惜傾力一戰”

不過,陳羣也是有備而來,早就料到了王嵩現在的強勢局面,事先就準備好了緩解雙方的矛盾的方案:

“驃騎將軍剿滅了董卓餘黨,收復關中,又大破羌人和韓遂馬騰的叛軍,此千秋之功勳,數百年來無人能及。

我主曹操有意表王嵩爲“秦王”,兩家言歸於好,簽訂五年停戰公約,不知驃騎將軍意下如何?”陳羣鬼話連篇地說道。

程昱心頭一振,不過馬上又反應過來道:

“封王之事,並非什麼好事,曹操欲將我主放在火上烤嗎?

高祖有言,“非劉姓不得封王“,我主王嵩,可不想成爲衆矢之的!”

“那就封爲“秦公“吧,其實結果是差不多的,你看如何?“見程昱沒有入坑,陳羣忙笑嘻嘻地改口道。

程昱道:“封公之說,亦不可再談。

我主今爲驃騎將軍,若要升遷,可封大將軍,只是袁本初未必願意。”

陳羣道:“無妨,此次袁本初再做大將軍已不太適合。我主曹公可將太尉讓與袁本初,而自領司徒之位,如此一來,袁本初必會同意。”

程昱不再計較,又說道:“我主仁義愛民,這戰爭死傷撫卹之事又該如何面對?”

“漢中張魯,尚欠朝廷數年賦稅錢糧未交,由朝廷發下聖旨,讓張魯交糧五百萬擔給長安,分三年交清,你看如何?“陳羣依舊笑嘻嘻地答道。

這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厲害之處啊,自己一分錢不掏,幾張聖旨,輕鬆化解各種難題。

程昱心中腹誹不已,卻又不得不承認這幾張聖旨厲害之處。

最後,程昱只好無奈地哈哈大笑道:

“陳長文啊,陳長文,我與你相交多年,第一次覺得你這副笑嘻嘻的臉孔是如此地討厭!

然道你們手上有了天子,我就不能問你們要到一枚五銖錢嗎?”

最後在錢糧方面,陳羣還是做出讓步,“支援”王嵩糧一百萬擔,三萬金。

……

方案報到王嵩這裡,王嵩召集文武討論曹操的議和條件,衆文武都很振奮,究其原因,王嵩若是封了大將軍,手下文武百官也水漲船高,都可升官加薪了,能不“雞”動嗎?

王嵩暗歎曹操手段之高,不過王嵩也不能讓曹操就這樣算了,要求雙方簽訂一條自由貿易公約,在之後的幾年裡,憑這條公約展開貿易,從曹操手中奪取了不少財富。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十月,朝廷頒下聖旨,拜王嵩爲大將軍,袁紹爲太尉,曹操爲司徒,夏侯淵爲驃騎將軍。

因司徒雖爲三公之首,卻不掌軍,曹操順手將驃騎將軍封給夏侯淵,也算是將軍權抓在自己手上。

袁紹在這一戰中受損不少,有點灰頭土臉,雖然降了一級爲太尉,心中惱怒,也不敢發作。

王嵩做了大將軍,得了個名號和聲望,成爲公認的第一大諸侯。原來的驃騎將軍府改爲了大將軍府,手下文武官員按功行賞,各有升遷。

因爲王嵩與曹操及袁紹都簽了五年停戰的公約,並司雍三州的局勢趨於緩和,王嵩決定對當前的軍制和政體都作出一些初步的調整,主要是防止各地軍政長官獨霸一方的情況出現,同時也使各地兵力排布更加合理。具體包括以下幾點:

其一,王嵩首先將當前防區分爲四大軍區:

雍州軍區由關羽任主帥,晏明,曹性,李勇三人爲副將

司州軍區由張遼任主帥,張繡,高覽,許褚三人爲副將。

幷州軍區由高順任主帥,以郝昭,華雄,張燕三人爲副將。

長安禁衛軍區由趙雲任主帥,以徐晃,王凱,王雙三人爲副將

除此之外,還有親衛軍以張飛爲主將,以典韋,胡車兒,何曼爲副將。

另設水軍一部,以周泰爲都督,蔣欽爲副都督。

其二,廢除州牧制,恢復刺史制。因州牧權力太大,缺乏制肘,易尾大不掉變成軍閥而割據一方。

其三:輪換制,刺史,太守及軍區主要將領,任期爲三年,幹滿三年就得輪換,特殊情況可由王嵩批准,但最多也只不能超過六年,到期必須輪換,以防止出現軍閥而尾大不掉的情況。

其四:軍政分離,軍區主帥及太守,都不可再幹預民政!違者視同謀反。

關於文職方面的調整,王嵩任命荀攸爲大將軍府左長史,魯肅爲右長史,荀彧爲左從事中郎,簡雍爲右從事中郎,皇甫酈,王蓋等人爲椽屬。其它刺史太守職位,如無特別情況保持不變,待三年後再做調整。

在常備軍力分配方面:

雍州西面的涼州及西域,南面的漢中及巴蜀,是今後幾年的戰略重點,因此,王嵩在雍州地區屯兵十六萬人,其中包括:關羽的雍州軍團八萬人;趙雲的長安禁衛軍團五萬人;張飛的親衛軍三萬人。

第397章 臨危挽將傾,智商碾羣英第251章 軍旅培英才,不可學趙括第406章第433章 兩字可退曹第299章 張鬆獻密圖,子龍戰險關第28章 找了灌水託,服了程仲德第226章 燕人張翼德,長矛舉難樓第12章?捷報傳洛陽,肥皂可賺錢第329章 激戰蓮花山第34章 蔡府求婚姻,歸途追田豐第296章 救兵如救火,偏要擇吉日第138章 所見略同矣,吾道不孤也第160章 涼州有智者,王嵩入圈套第58章 洛陽暴風惡,幷州聚雨急第241章 哭功纏司馬,殺氣逼孔明第390章 孟獲被調教,磨蹭要人命第270章 豎子成英難,甩鍋給曹操第11章 紅雪二十里,胡塵一夜蕩第291章 寶劍贈英雄,虎將暗嗟嘆第99章 欲投冠軍侯,只恨沒門路第342章 婦人慾干政,高順涉謀反第309章 富貴常敗兒,虎父多犬子第425章 曲陽破局戰第303章 摔死六千人,衝破江油城第373章 益州亂將起,何時徵貴霜第482章 劉曹的“扁擔親”第333章 木樁當刀使第334章 刻碑正氣歌第112章 順手牽肥羊,計發迅如雷第37章?施政創基業,興邦重教育第395章 不死不能給的第57章 於北邙山中,救兩輪落日第30章 戰前苦運籌,廣宗會賊首,第116章 善良常欺世,仁德總盜名第476章 倭人太矮,須盡滅之第362章 反骨仔祖宗,照用又何妨第326章 打草驚蛇計,欲擒故縱計第33章 狡猾的靈帝,哭窮的王嵩第451章 全取兗州留泰山第170章 關靖求援兵,解禁鮮卑將第211章 國舅府避難,血詔書驚現第418章 臧霸敗退藏玄機第325章 劉備真撤退,諸葛假夜襲第29章 草莽有英雄,武器是糞叉第27章 奪黃巾巨財,滅皇甫貪心第101章 謀人先謀己,貪生且怕死第218章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第316章 華雄取墊江,季玉思皇叔第397章 臨危挽將傾,智商碾羣英第121章 人性之善惡,欲壑總難填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羣醜心中慌第217章 正義不缺席,只是常來遲第352章 水師去吳郡第110章 引蛇出洞計,江邊遇豪雄第44章 與甄氏合作,鋪商業網絡第139章 趨利而避害,本初坑隊友第299章 張鬆獻密圖,子龍戰險關第236章 檄文驚梟雄,魯肅論商戰第90章 戲志纔出謀,懲曹有三策第43章 窮得當短褲,延安有鹽礦第260章 混水可摸魚,侯成被砍翻第144章 種科技小樹,得一枚碩果第149章 公孫罵劉備,是兒最無信第148章 嘆緣起緣滅,哀夢醒夢碎第229章 自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第402章 未成名將身先死第366章 變着花樣屠宰第353章 水師大豪賭,黃金二萬兩第26章 曹操欲爭功,可惜來晚矣第269章 許攸斬首計,刺客是親衛第168章 軍備售公孫,助守范陽城第237章 馬吃夜草肥,人賺橫財富,第264章 強者敗猶生,弱者敗則亡第11章 紅雪二十里,胡塵一夜蕩第410章 曹操的臺詞第445章 法正如廁後,洗不洗手?第171章 巧用柯比能,做戲做全套第465章 口含天憲,不要爭辯第193章 韓遂入隴西,馬超好悲催第108章 驪山除亂匪,破廟救名臣第465章 口含天憲,不要爭辯第378章 王嵩入蜀急,羣醜心中慌第428章 俘虜飯菜香,楊鳳妙計臭第234章 文丑戰徐州,勇悍無人擋第115章 曹操很生氣,痛揍接盤俠第335章 善醫者無名,善戰者無功第114章 佩劍賜國士,巡查軍與政第11章 紅雪二十里,胡塵一夜蕩第62章?無人收廢帳,歸馬識殘旗第90章 戲志纔出謀,懲曹有三策第338章 善弈者謀局,不善者謀子第237章 馬吃夜草肥,人賺橫財富,第283章 窗外無風雨,三冬有嚴寒第106章 混水摸魚計,生死一瞬間第192章 惡戰誰當先?典韋和徐晃第327章 瞞天過海計,圍魏救趙計第64章?汜水救文臺,兩叉擒華雄,第363章 魏延見關羽第482章 劉曹的“扁擔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