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卷之一臨

最終卷之一 臨

劉備登基,自是將之前經歷了桓靈之變,以及獻帝天子行將不保的大漢王朝總算是又延續了下來。

原本有意在長安爲都的劉備,自是希望從他而起的王朝,不會像光武中興以後的大漢,多數時候,不是有宦官就是外戚擅權,對於這些事情,作爲一個君王,當然在內心之中是多有忌諱的,而他所冀望的大漢,總是應該有着當年的文景之治,又或者漢武之雄風的。

雖說如今在塞北的鮮卑人,以及在南中的南蠻這些外族夷人的勢力,卻都是已經在新生大漢的規劃之中有了對於他們將來處置的計劃,不過如今的塞外終究是沒有像當年大漢初建之時,有像匈奴這樣的大敵,故而如今的新生的劉漢,自然也就少了那種險境。

而之所以在最後劉備卻是建都於洛陽,只是因爲在討論有關年號,還有諸多官位封賞的時候,一衆人物幾經討論之後的結果。

試想當初,趙雲和甘寧等人很是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將遼東的袁尚給消滅了,而在他們迴歸之後,劉備卻也在讓手下衆人將他和關羽,張飛,三個人一起結義的桃園恢復了舊貌之後,卻是於此地,將衆多的重臣都召集在一起,爲他們這個新生的王朝做一個框架。

當然劉備之所以是選了這裡,來召集重臣議事,也是在有意的像大家都表明,他劉備的秉性,雖然經歷了多少年得戎馬,並沒有一改當初的信念和大志,當然同時劉備卻也是在告訴大家,他卻不是那種會卸磨殺驢,兔死狗烹的主兒。

畢竟隨着如今天下大體上已經安穩,接下來的事情,也就是開始重新治理這老大的帝國,相比之前的東西兩漢,而今在劉備的手上建立起來的大漢,至少在疆域上,目下卻都已經是要超過了,畢竟三韓,扶桑,還有夷洲這諸多的新歸附於大漢疆土的地方,可是之前沒有的。正因爲這樣,在私下裡的重臣中,倒是已經開始有人給劉備操持帝號廟號了。

劉備如今的江山自是歷經了不知道多少的戰事和廝殺才有了今天的結果,就像當年成就了光武中心的劉秀一般,故而稱劉備一個武字,自然也是不容置疑的,而先前已經有了漢武,又有了漢光武,而今對於劉備自是變成了大漢昭武。

當然對於此事劉備這帝號,廟號的私下的商議雖然都已經有了個結果,畢竟劉備尚在,卻也不做明示,而關於年號的討論,自然便是一個大事。

“啓奏陛下,自建安天子多年之前失蹤之後,建安的年號,卻是早就不適應於而今天下,而陛下自是念舊,卻又是當時比較特殊的形勢所迫,纔有了這建安年號又匆匆應用了數年,然而‘建安’雖好,但是卻沒有落到實處,總是天下戰亂不堪,故而到了當下,我新朝自應該有新朝氣象,這建安之號自是早該廢除了”當年主持了劉備進位漢寧王的許靖雖說年事已高,然而畢竟是對於劉備的有功之臣,加上其本身又是當下的天下名士,在這個討論一些國政大事的時候,還是要講這位老先生給請了來的。

想在劉備的大軍平定了江東,收理了曹魏,而今又將遼東掃平之後,對於原先各處的文臣武將自是都善加籠絡,不拘是江東的張昭,顧雍,諸葛瑾,步騭,虞翻,曹魏的鐘繇,陳羣,華歆,劉曄,王朗,蔣濟,以及遼東的管寧和邴原,這一干文臣,還是想太史慈,徐盛,夏侯淵,張頜等諸多的將軍,卻也在這段時間中爲劉備收服,畢竟這些人都是一時之雄傑,以劉備的魅力,加上眼下時事如此,讓這些都是有才之人,輕易的脫離了朝廷,而隱匿於鄉野林間,自然是對他劉備這新建立的大漢王朝的一種損失。

當然除了這些人物,其他還有像孫權爲首的孫氏衆人,以及目下的曹丕,曹植,曹衝等諸多曹操所遺留下來的曹氏宗親,也都在劉備接下來要籠絡的人選當中,對於這些已經失去了權柄,且是爲劉備將他們的信心所寄的一方勢力給打破之後,劉備倒也不擔心他們在今後的日子裡會有什麼不妥的舉動。

畢竟劉備還是深信他的能力,當然他更是相信如今他自己麾下對於他的忠心耿耿的那些人的實力。

“文休先生所言自是在理,卻還有那位有高見,還請不吝賜教啊”作爲初次的大聚會,要將原先各據一方的英傑人物,儘快的融合彼此的分歧而成一處,劉備在此時也並沒有選擇完全的以勢壓人,而是放低了自己的姿態,畢竟這些人卻都是腹有經綸之士,能夠將這些人完全收服的話,至少在面對着將來可能爲他們的故主所引來一些麻煩事的時候,也能夠讓這些人有了比較,從而好選擇。

“啓稟陛下,在下有話說”

“哦,原來是長文啊長文有話,儘管說來,臻自是洗耳恭聽”對於此時出列的陳羣,劉備卻也多有欣賞,畢竟當年他在徐州的時候,卻也是和陳羣多有聯繫,更被劉備闢爲別駕之任,奈何後來劉備兵敗徐州,兩個人的緣分自是告了一個段落,而今卻是又有了盡續前緣的良機了。

“陛下於今日,將我等原先都是天南地北之人,全都聚集在一起,自是要讓我等能夠和衷共濟,放下原先的隔閡,而一同爲今後的大漢天下籌謀,此乃陛下之恢弘度量,容納臣等過往之不堪往事,在下卻是先在此謝過陛下”陳羣自是長揖到底

此時雖然劉備已經有了帝位,然而畢竟在桃園這裡,劉備更多的還是想讓衆人能夠彼此泰然相處,故而也就免了許多的禮數,當然更多的時候,劉備雖然是大漢宗親的身份,而且他這些年來在荊州也是君臣有分,也是明白了許多的禮儀,不過誰讓這位主兒,終究還是從市井之間攀升至今,加之又是經歷了不知幾許的戰事,卻也不需要太多的禮數,便自有一股風範。

他自是從上手的君位上走下來,將陳羣扶起,“長文不需如此,諸位今日來此,卻是讓朕很是滿意,能夠有諸位的協助,想來這大漢天下,能夠很快的變得四海昇平,讓百姓們安居樂業,爲了達成如此目標,還望諸位齊心協力”

陳羣此時倒是和劉備離得近,當然當年的他對於劉備也是忠臣以對的。

“陛下,之前雖然說及,建安天子失蹤,或是罹難,或是如何,然而若無前事,陛下卻也未必有今日之果,故而在論及接下來之大事之前,不妨陛下先爲建安天子做了交代爲好”陳羣自是言道。

“陳長文,所言卻是正言,”人羣中一個峨冠附帶,捯飭的很是端莊嚴肅的老頭兒走了出來,看着他一臉的方正,此時的劉備也大概猜到了其人是誰了。

“長文所言之事,卻是因爲之前戰事不休,倉促之間,朕卻是少了許多的考量,而今既然說到這裡,卻是不知子布先生,可有良策以補救之?”

張昭此時倒也不客氣,畢竟他秉性如此,即便是他此時面對的人已經成了人主,卻沒有讓他有絲毫的顧忌,“陛下如今雖已稱帝,更有當年的傳國玉璽,也曾言道是建安天下傳給了陛下的,然而畢竟當年天子之蹤跡太過讓人詫異,陛下如今自是陛下,卻也是當年天子之皇叔,於情於理,對於獻帝,也是應該大發明詔,從天下人尋找一番,之前或有戰亂,各有一番勢力,不能夠做到大索天下,而今卻是天下大安,陛下又還有什麼顧忌之處”

“聖人教化,爲人行事,當有名正言順之理。陛下得有今日,自然也是陛下自身努力而成,不過於天下人中那些懵懂之人,或許也會覺得陛下這傳國玉璽,以及而今繼續承繼的大漢天下,總是有些牽強的”

“而今若是陛下有了尋獲獻帝之念,不管結果如何,總也算是給了前塵往事一個交待當然既然當年的天子能夠自主的將傳國玉璽,交給陛下,或許也早就沒有了俗世之念,故而陛下的尋獲可能根本就找不到獻帝的”

對於張昭的這番話,此時劉備聽來自是滿意其內容之外,也對於這位老先生此時的直白還是有些不好接受。

不過對於張昭如此的表態,劉備也是心中暗喜,畢竟以張昭在江東衆臣屬之間的地位,既然張昭如此以對劉備,卻是表明他沒有將劉備再看做他人之主,而是認清了當下的情勢,有了張昭的這一番表態之言,其餘以張昭爲首的江東之人,自然也就不會再對劉備生出些半信半疑的心思了。

有了張昭,劉備終是將江東人給收納於心,不過作爲曹魏這一塊,儘管有了陳羣的先手,卻是因爲陳羣此人在曹魏這一幫臣子中的威信不足,還需要劉備再費心一些的。。.。

更多到,地址

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68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三)最終卷之一臨第93章 雍涼風雲(三十六)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65章 一發動第39章 總有意外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87章 雍涼風雲(三十)第26章 何必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7章 老東西(下)第109章 曹翁失糧第193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六)第136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一)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17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3章 問與對第34章 恨別第20章 別拖了,該打了第81章 意興闌珊,各有所好第150章 龍兄虎弟(下)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30章 夜襲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123章 孔雀未必東南飛第30章 動靜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152章 男兒心第14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159章 別離第107章 相敬如冰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12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八)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11章 三顧第196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九)第65章 雍涼風雲(十二)第166章 便做斬首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133章 大家都很忙(上)第143章 待敵議事第16章 要淡定第138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三)第7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三)第27章 小輩兒爭雄第47章 我要做大媒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40章 逃縱第99章 強客也要隨主便第66章 爭執(中)第十八 掌很硬的柿子第10章 鄧艾第30章 西行漫記(三)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66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一)第8章 緣滅緣起緣來如此第140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中)第79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上)第79章 神威(中)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30章 動靜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80章 無題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127章 千里之外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149章 龍兄虎弟(上)第73章 不涼爽的風第一百四十八 掌君君臣臣下第91章 制限(四)第137章 匆匆第18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二)第96章 雖無長阪坡第205章 天下安(五)第153章 餘音第146章 借力打力第45章 我要做大媒(中)第42章 西行漫記(十五)第31章 西行漫記(四)第8章 建安五年第143章 待敵議事第81章 神威第102章 吹第12章 父子夜談第182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五)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第101章 雍涼風雲(四十四)第17章 人得有自知之明,索瑞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48章 將無將(一)第13章 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