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二)

主幹這個即將出場的李恢。在鄧瀚的印象中。最爲出名心勾犧演義中替諸葛亮走了一趟,勸降了當時正在幫着張魯攻打葭萌關的馬超,使這位西涼的神威天將軍投降給了劉備。除此之外,後來演義中對於這位先生確實沒有什麼記載了。

不過此時的鄧瀚卻是憑了日漸強大的情報系統,已經讓九芝堂的屬下們,仔細的將這個先生打探了一番,這卻也是分內之事,倒也不費多

事。

而今就是這位先生要來荊州。想象一下,原先的他卻是能夠將馬超說服,總該會有幾分口才的,不過荊州如今卻是不會缺少口才便給之人。不說諸葛亮,龐統以及徐庶這幾個。那瀚謙虛之下,還有新近的馬傻等人也是心思機巧,頭腦靈活的人才。

不過說到對於益州的想法,志在天下的劉備,自然是有心的,可是有那份兒心是一回事,如何取,它卻也是個問題,而此刻益州這般急切。自是因爲他們對荊州的實力深切恐怖,這還要多靠劉璋這個人自身性格的遊移不定。

幾次三番求援曹操,總是不得其要令,所以在加進了自己的佈防的時候,卻又派人來荊州交好。不過如今的荊州卻還沒有將進攻益州的那份心思實施,所以此刻益州的舉動多少有些杞人憂天的意思,儘管和杞人不同的是,天終究沒有掉下來,而等荊州的發展達到了他們自認的標準的時候,向益州的進兵卻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不過益州要來求和,想劉備畢竟和劉樟都分屬漢室宗親,而今天下間畢竟都已曹操爲國賊,雖說當時益州出兵荊州於道義上說不過去,可是若是來人將那件事情推譚給天子大義之上,卻也只能說得過去了。

當然對於益州的求和,結果終究只不過是答應與否之間的選擇,可是這其中對於荊州今後的發展卻有着很多的關聯。

益州自是與江東不同,說到底,江東卻是個於荊州的下游處,從來由上而下自是易事,而以下克上總是會多出許多的不便。再一個說,江東的戰力卻又要比益州的劉璋強上許多,故而對於江東的友好相處,自是可以答應,畢竟若是進伐曹操這位國賊時,江東或許還能給以一定的助力,不過益州卻是身在荊州的背後處。又是實力不濟,正像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描述的那樣,同樣和荊州一般的沃野千里之地,對於有着高低之別的劉備和劉猜兩人,這主政之人的選擇,或許接受了劉備的統治還會讓益州人更加的甘願些。

在議事堂上,鄧瀚卻是帶來了益州方面的最新消息,以及還有對於李恢其人的瞭解。大戰中益州的趁亂打劫的事情,劉備卻是一直避而不談。這麼長時間以來,因爲君臣先前定計要好好的將荊州的實力回覆一番。再做籌謀,卻是不怎麼將益州放在心上,畢竟兩家之間雖偶起了小小齷齪,但是荊州終歸沒有受到多少的傷害。如今荊州和益州卻都還姓劉。想當初漢靈帝無奈於天下紛亂,將宗室內有能力的貴重之人分置四方以爲社稷,派劉虞這個宗室長坐鎮北疆以防塞外,益州給了劉焉,荊州交託給劉表,而還讓劉躁去了揚州。可是如今卻是物是人非,當初的那些人物都已經作古,各領一方的已變成了劉拜和劉備,而當朝天子卻又成了他人手中的擺設。

“幾位先生,你們着對於益州的求和,我們是接受還是虛與委蛇一番應付過去了事呢?”劉備卻是問道。

“其實照我的意思,可以答應他,我們且先答應他”卻是龐統先說到,“待到我荊州的準備事宜到妥當的時候,那時我們在打出去就是了!這段時間內,就先應付着,也好讓益州人過的安穩些,麻痹一下他們!”在龐統的心中卻是更加的認同那種霸者之道,在他的想法中,所謂的和約,不過是一句話,甚或者不過是一張紙,對於我們有利的。倒是可以應承,若是沒有什麼好處。實在無利可圖時,那便不防不當做一回事。

說實話,龐統的這樣做法。卻是在這亂世中能夠很快的愕到很多的利益,畢竟他的一切行爲準刨卻是以一種很現實的態度來進行的,不過如今他的主公,雖說也想在這亂世中成就一番霸業,可誰讓他是劉備的。劉備的行事卻是每與操反,又是以仁義待人,或許他內心中對於龐統的看法頗爲認同,卻也不能和一向以來的行事相悖。不過此刻他卻是沒有什麼言語。

“這是要先看主公心中有何抉擇?”自是徐庶問道,雖說如今臥龍鳳雛,盡入劉備的帳下,當初那流傳過的讖言已經漸漸消散,可是有心人未必不會將那些事情留在心中,但是作爲劉備帳下的老人,徐庶依然是這幾人中最得劉備信重的。

迎着徐庶望向自己的眼神。劉備卻是笑着答道,“終歸是同姓,又是宗親,當初若沒有劉焉大人的相助,我們三兄弟卻是不知道還能不能有而今的局面”

劉備的話雖說得有些不是很精確。那時的他們即便是少了劉焉,他們也是可以想已成了一郡太守的公孫瓚求援,再或者他們也是可以憑藉師生之意,去投了已是一方中郎將的盧植也未可知。不過這些都是事後話,由得人說。可是劉備既然這麼說了,倒是表明,對於益州多少還有些臉面上的掛礙過不得去。

“既如此,對於益州的事情。且看來人言辭如何,畢竟如今是他們益州理虧,看他們能夠拿集什麼言辭來說服我們,當然還要看看他們能夠給我們什麼條件補償我們,反正我們總不是急迫的哪一方,這麼做,主公看,可是合適?”徐庶說道。

對於徐庶的意思,劉備卻是應下了。

不過在鄧悄對徐庶這番言語的理解中,自然也看出來,這位師兄卻也不是空談仁義,迷戀情誼的人。他說的卻是比龐統除了多了一些委婉之外,也相當的現實。

“只要條件合適,道義上說的過去的話,我們倒是可以接受益州的求和,可是這條件的合適與否,自是需要談,談來談去,時間自是可以把握,等到哪咋”我們恢復過來的時候,便再做打算,也沒有什麼可非議的!”

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132章 本道柳暗花明(七)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119章 鸚鵡洲側小相逢第175章 春花秋葉夏時了第10章 曹操心想第79章 西邊溫和,東邊凌人第7章 天上沒有烏雲蓋第2章 庸人我可擾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58章 利見大人,巺位有益第23章 插柳第2章 福至心靈第30章 見微知着,令名非幸至,鬥氣第25章 劉琦和鄧瀚第4章 當爲我師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95章 雍涼風雲(三十八)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31章 擾敵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135章 安定第57章 前言有期,待時未濟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52章 在家千般好,閒適自在話東西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66章 雖是同牀卻有異夢(一)第159章 別離第127章 千里之外第144章 會有時第3章 取上庸第39章 天下熙熙第39章 西行漫記(十二)第17章 人得有自知之明,索瑞第9章 春日評第135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第9章 鬱悶麼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83章 雍涼風雲(二十六)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83章 前後手第114章 雍涼風雲(五十七)第八十八 掌假作真時真亦假一第43章 拆招第105章 張飛的野望(下)第88章 雍涼風雲(三十一)第158章 餘波第15章 且問伯母何在?第141章 益州將士們的新面貌(下)第21章 鬱悶只因一個人第4章 聲威悠遠第58章 雍涼風雲(五)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142章 涼州平安(下)第58章 無題第107章 雍涼風雲(五十)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7章 什麼都是浮雲第55章 將無將(八)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3章 小童與大勢第45章 家事第33章 還沒有名的武昌魚(上)第9章 春日評第113章 雍涼風雲(五十六)第96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點什麼來第1章 雲漢漫荊州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155章 江夏結局(下)第105章 雖無長阪坡第33章 雨住風未止第22章 無題第60章 端倪第209章 十年磨一劍,風光照九州第72章 未有援兵至,卻非疑無路第81章 雍涼風雲之話外篇(下)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23章 內中第52章 一門心思又或兩廂情願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28章 江東第77章 得失白水,進兵陽平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章 取上庸第18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四)第119章 ,建安二十年年末第2章 姬與郎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24章 劉備的待遇第25章 勝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52章 斜依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127章 本道柳暗花明(二)第159章 別離第158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