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覺悟

見袁紹很是開心的樣子,田豐也跟着欣喜不已,又繼續補充一下道,“畢竟匈奴人遠來是客,我們也要給他們一些反應的時間,就這樣送他們回家,顯得我們實在是不厚道!”

“哈哈,元皓先生實在是幽默風趣,此言正和孤意!”,聽到這田豐很是風趣的話,袁紹忍不住又是一陣得意的聲音。

見主公很是開心的樣子,田豐也不客氣,當即出言請命道,“請主公成全,田豐願意負責去聯絡張繡這支騎兵,從旁協助主公實施好大破匈奴的計策,力促主公成此千秋偉業!”

對於闐豐的請命聲,袁紹自然很是滿意的點點頭,但是卻沒有同意,只是搖搖頭,並沒有說什麼。顯得有點心事重重,也舉棋不定起來。

這一幕自然被田豐盡收眼底,知道主公如此的話,必有事故。不然的話,主公肯定不會拒絕他田豐的請命。縱然是拒絕的話,也不會如此的默不作聲來。

“看來這其中定然有什麼事情發生,不然主公肯定不會如此!”

想到了這裡,田豐自然沒有猶豫,身爲臣子,爲主公分憂,此乃本分也。對此田豐自然是毫不猶豫,也義不容辭。

見袁紹一副沉思的樣子,田豐便很是善解人心的出言開道一番道,“主公看來是有心事,還望告訴田豐一下,也好讓微臣跟着一起分擔一下,爲主公分憂,此乃田豐的職責所在!”

聽到田豐這樣一說,袁紹自然沒有隱瞞,便一邊說着,一邊就將剛剛從影衛那裡得到的最新情報和闐豐分享了一下,也打算讓田豐幫忙出個主意,給個很好的建議來。

“呵呵,如此那就辛苦了先生,這就是讓孤有點猶豫的癥結所在,還請先生給孤指點迷津吧!”

說着袁紹就將手中還沒有焐熱的,關於幽州的最新戰報,遞給了田豐,讓他幫忙參詳一下,給出個主意來。

見此田豐自然是沒有絲毫的客氣,從袁紹的手中接過來關於幽州的戰報細細的看了一下,這不看不要緊,一看嚇一跳。

讓袁紹和闐豐吃驚的不是別的,這是關於幽州的最新戰報,確切的說是關於遼東的最新情況的彙報,可以說是另起波瀾了。

遼東局勢變化:遼東細作來報,公孫恭在回到遼東之後,在知道公孫康已經被袁紹斬首祭旗了之後,他很自然的就得到公孫度舊臣武將:柳毅、楊祚、卑衍、韓起等。謀士:陽儀、賈範、倫直、柳浦等的大力支援。推舉公孫康的弟弟公孫恭,也是在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現在的公孫家族的新族長,爲新的遼東之主。

而公孫康二子公孫晃、公孫淵因年幼,雖然心懷不滿,但也無可奈何,真的忍氣吞聲,等待機會。並且他們兩個幼崽子,也被公孫恭立爲世子。一方面是因爲公孫恭有頑疾無法生育,故而其待二侄子爲至親。另一方面也是爲了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好讓他公孫恭可以安穩的坐上遼東之主的寶座來。此乃一石二鳥之計,對此公孫恭自然是何樂而不爲。

看到這裡,田豐自然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原本他們就對於遼東的情況很是擔心不已。要知道遼東本來就隸屬於幽州,和匈奴、鮮卑的地盤不一樣,那裡自古就是大漢的領土。

袁紹和麾下的羣臣們,已經有了收復失地,讓遼東這片土地,重新歸於王化的打算。只是一方面由於現在四面受敵,實在是無暇顧及那裡。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河北現在是四處迎敵交戰,糧草已經有點快支援不下去了。就是想要去收復遼東失地的話,也真的是力不從心。

爲此,袁紹和麾下的文臣們,已經達成了一致的結論,那就是先不收復遼東,等時機成熟了之後,在收復這片從幽州分離出來的失地來。

爲了以後可以順利的收復這遼東失地,也是爲了不讓遼東在威脅幽州的統治。袁紹徵求了麾下謀士們的意見,纔將公孫康給斬首祭旗。

原本是打算讓整個遼東羣龍無首,從而會陷入內亂。最好再去挑撥了一下公孫康舊部和公孫恭之前的矛盾,讓他們兩家自己火併起來。從而朝廷可以隔岸觀火,坐收漁翁之利。

結果現在看來,這個計劃是落空了,遼東很是順利的過度到了公孫恭的統治之下,一點波瀾都沒有。袁紹他們所期望的動亂和內亂,並沒有發生。這個就是很順利的樣子,等於是平安過度,這個自然讓袁紹和闐豐很是吃驚不已。

田豐自然是知道這樣,對於幽州很是不利,自然很是擔憂起來,當即就對着袁紹出言提醒一下道。

“主公呀,遼東現在局面如此的話,可就不好收拾了。一旦遼東和烏桓的蹋頓聯手之後,幽州也就永無寧日。這樣就和主公的打算,等於是南轅北轍!”

“元皓先生所言極是,一旦幽州陷入這樣的危機之後。不但會讓整個北方的邊境不寧,更會影響到我們後續收復中原的戰役。更會有一着不慎滿盤皆輸的嚴重後果,這樣就危險,不得不防呀!”,對於闐豐的提醒,袁紹深以爲然,忍不住繼續感歎不已起來。

說的田豐不住的皺了皺眉頭,雖然事情還沒有完全敗壞到這種地步,但是居安思危,自然要防範於未然。田豐又聯想到主公之前猶豫的樣子,再加上這樣的情報。田豐便心中恍然大悟起來,原來如此。

“看來主公應該想要他田豐再會幽州去收拾大局,應該也想讓他去聯絡壺關的張繡兵馬,和主公一明一暗的配合着,來好好的收拾這羣匈奴人。只是還沒有想明白,才如此躊躇不定!”

“哎,現在沒有什麼其他的辦法了,只得讓田豐來自我犧牲了。雖然很是不捨的離開雁門城,但是現在沒有辦法了。爲了幽州的安全,更是爲了主公的大業,田豐不得不如此來!”

想到了這裡,田豐便有所覺悟起來,也心中主意已定,便開口再次對着袁紹出言請命起來道,“請主公成全,還是讓田豐迴歸幽州吧。讓田豐去處理這遼東的突髮狀況吧,爲主公好好的安定一下後方,以襄助主公大破匈奴也!”

第八百四十四章潛僞窺私第六百一十六章完善第九十九章大軍出征第二百八十四章岌岌可危第七百章大戰開啓第四十一章感傷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二百一十二章狂士禰衡第一百零九章顏良平亂第一百六十章爭執第六百七十六章喜出望外第九百二十九章袁紹危矣第四百七十一章大勝第三十四章惡戰第七百二十九章鞭屍第一百四十四章雙喜臨門第六百章愣頭青第四百五十四章突發情況第八百零八章高覽的答覆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四百三十八章一觸即發第七十一章不敬第六百四十章兵臨城下第一百零四章幷州亂局第十章達成協議第七百三十七章勝利的曙光第三百零九章據理力爭第八百三十四章帝師王越第四百章出爾反爾第一百八十七章苦衷第二百四十章爲時已晚第一百八十五章不打不相識第一百二十六章不謀而合第五百零二章進發雁門第四十七章埋伏第九十章糧草問題(第二更)第二十八章大婚(七)第六百一十三章原來如此第一百四十章鮮卑來犯第一百零二章匈奴殘暴第二百六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二百八十八章惶惶不安第一百三十九章清洗第七百二十九章鞭屍第六十九章西涼犯邊第二百一十章追殺第五百九十七章暗潮涌動第三十五章重整旗鼓第五百五十八章各有行動第七百八十六章火速救援第七百六十五章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一章迎戰第二十三章後院起火第十九章未雨綢繆第六百五十章殺一儆百第二百二十三章禰衡之死第七十一章不敬第五百七十章勾三搭四第十八章援軍到來第一章袁遺家書第一百九十四章陷陣營第十六章嚴陣以待第二百四十一章悠悠黃河第五十九章自作孽不可活第一百三十三章激怒第七百八十八章冢虎出山第六百六十六章愚蠢第一百七十三章雙簧第七百三十三章真刀真槍第七十四章主動出擊第一百九十七章郝昭的霸氣第一百九十三章殺手鐗第一百八十章後手第六十四章遷都之議第六百一十一章娓娓道來第九百五十章渾水摸魚第一百五十六章遠方來客第四章袁紹大婚第一百三十一章喪家之犬第一百五十四章一見傾心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十七章人各有志第二十五章短歌行第六百一十九章大戰開啓第四十二章爭奪戰第九百零八章快馬揚鞭第四百五十七章各自的命令第三百二十四章懷恨於心第八百六十九章浮想聯翩第七百二十六章苦苦哀求第三百三十三章殺一儆百第八百二十九章勾心鬥角第九十章烏龍第六十章收兵回營第六百零八章賈詡到來第八百五十二章疏漏第四百一十三章大軍集結第九百二十四章淡定第四百三十八章一觸即發第八百一十七章虛僞二人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