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脣槍舌戰

第五百一十章田豐趕到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憑手中三尺青峰立於中原,以成不世之功。主公身爲萬金之軀,自應該注意自己的形象,千萬不能自甘墮落纔是。再說了主公已有二位主母,何故再求一克夫女爾?此女乃不祥之人,還望主公珍重,莫要貪戀美色,以成千古恨事,到時候就悔之晚矣!”

說着說着,沮授很顯然就說多了,很是語重心長的對着袁紹出言勸阻起來,頗有點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這樣就讓袁紹有點尷尬起來了,他不過是準備納一個女人罷了,怎麼讓沮授反應如此之大?這一點真的讓袁紹很是不理解,也真的不明白爲什麼沮授會這樣出言反對。

這個時候的袁紹還沒有生氣,只是有點不解罷了,對於沮授的提醒很是不以爲然,又笑着見此他的意見道。

“哈哈,軍師有點危言聳聽了吧,孤不過是打算接納蔡琰罷了,充其量不過是納妾這樣的小事。只不過是很平常的兒女之情,也沒有必要這樣的小題大做!”

可惜事與願違,袁紹原本還打算通過他的出言解釋,會得到衆位謀士們的支援。也讓沮授收回他的意見,聽從他袁紹的想法來。

結果卻和願望相違背,袁紹的話剛剛落下,就遭到了麾下文臣們的一起反對。很是絡繹不絕,也情深意切,容不得袁紹拒絕。

鍾繇在袁紹的話說過之後,就接着沮授的話,也出言反對起來道。

“微臣也反對,主公斷不可接納蔡琰此不祥之人。主公應知溫柔鄉乃是英雄冢,切不可因兒女之情而耽誤統一大事。蔡文姬一嫁河東衛仲道,不出三年,衛仲道暴斃。二嫁匈奴左賢王劉豹生下二子,再加上蔡邕死於長安,蔡家早已名存實亡,真乃無父無君之人!”

鍾繇的話說的很是給力,沮授聽在耳朵裡,那是喜在心裡面。不等袁紹出言解釋,沮授得意勸阻的話,又落了下來。

“主公雖然曾經於蔡邕同殿爲臣,但也沒必要爲了此婦人而如此委曲求全了自己。主公要真的想納妾,可求天下完璧之女,臣言盡於此,望主公三思!”

“啊,這個孤不委屈呀,相反不但不委屈,還很是十分樂意起來的呀!”

沮授的這話,說得袁紹很是無語,他並沒有感到委曲求全,相反還很是樂意不已的呀。

但是這些袁紹只能是在心中想一想,並不能說出來,不然的話,還不知道會讓麾下的文臣們怎麼去想的呀。

他們一定會認爲他袁紹是個貪花之人,肯定是貪戀蔡琰的美色。不然何至於要緊盯蔡琰不放,一定要納妾於她的呀。

想到了這裡,袁紹就有點急迫起來的樣子。還真的擔心,會被麾下文臣們這樣誤會,雖然這個也可能是事實的吧。但他袁紹還是要出言解釋一下,不然的話,可就名譽掃地,跳進黃河都洗不清了。

可是還沒等袁紹說話,見他半天沒有說話,像是沉浸於納妾的美夢之中而不可自拔的樣子。這個自然讓沮授很是緊張着急起來,擔心最終主公會做出來這樣的醜事。影響主公的名聲不說,還會讓麾下文臣武將對主公心存芥蒂。

有了這樣的擔憂,見主公一副很是得意興奮的樣子。沮授就十分生氣不已,擔心最壞的結果會出現。於是沮授就對着一直沒有說話的兩位謀士,試了試眼色,讓他們按照計劃,可以站出來行事了。

對於沮授投過來的眼色,徐邈和溫恢會意的點點頭,表示明白。然後不給袁紹說話的機會,兩人一起出言反對起來道。

溫恢先出言說道,“蔡琰“沒於”左賢王,而非是“嫁於”左賢王,且左賢王的妻子都被稱爲“閼氏”,但蔡琰在北方多年,無此稱號,所以蔡琰只是匈奴人的一具玩物爾。如此骯髒之人,怎配與主公提鞋爾!”

等溫恢說完之後,徐邈便接着補充起來道,“況且此女早已剋夫,如此剋夫不詳之人。主公應早早將其驅逐亦或斬首,這樣纔是一了百了,也省的麻煩。但是現在主公卻一意孤行,想要接納這蔡琰,難道主公也想做那被克之人乎?”

“這個,這個,孤也是!”,聽到兩人的勸阻說話之後,袁紹臉色頓時就有點色變起來,支支吾吾的有點說不出來完整的話來。

而這個時候,見主公有所鬆動的樣子,鍾繇和沮授對視一眼,都看到彼此眼中的喜悅。於是二人就再接再厲,繼續規勸主公收回成命,打消這個念頭來。

鍾繇首先開口,以正統的儒家之道,規勸主公道,“古語有云,出嫁從夫。蔡文姬剋死夫家,卻仍然不顧夫家之名聲,私自回返孃家,此大爲不孝也。即爲出嫁之人就該始終如一,但其卻拋下衛家之名不管。與蔡邕密議回返老家?如此不恪守婦道之人,如何能成我等主母?”

“即爲漢人,卻委屈與匈奴之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身爲大家之後,卻爲異類生兒育女。如此不知廉恥,有何面目活於天地間?”,而沮授就說得極爲嚴重起來,好像蔡琰是個民族敗類的意思,袁紹娶了她就是民族罪人的意思。

這個樣就讓袁紹不樂意起來,他原本聽到衆人的勸阻之後,還有點不想接納蔡琰的意思。

但是現在聽的衆人之說,特別是最後聽到沮授和鍾繇如此厲害之說,袁紹還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來。

“哼,孤身爲大漢丞相,也是漢朝的大將軍,納一個妾,怎麼會這樣費事,還如此的阻攔,真的是豈有此理!”

“這次肯定不會讓你們如意,孤這個妾還納定了。必須要接納蔡琰,以彰顯孤的威勢來,哼哼!”

那就是必須要接納蔡琰來,不爲別的,只是爲了這股氣勢。

想到了這裡,袁紹還真的堅定起來,並沒有受衆人的影響,也等於是一點沒有接受衆人的意見來。

只聽見袁紹對着衆人大笑起來,當即就否定了他們的建議和提醒,依然是堅持己見道。

“哈哈,衆人說的很有道理,只是孤不聽從罷了。孤意已決,這次一定要接納蔡琰,將她納爲偏室。這是軍令,還望衆人不要在說三道四。不然的話就是違反軍令,就休怪孤不客氣了!”

第六百八十一章甕中捉鱉第六百九十二章紛紛擾擾第六十七章結束第八百五十四章會晤第一百零六章對決第一百七十章泄露天機第五十章夜色第五百二十九章覲見第四百八十一章心思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七百五十章奇恥大辱第八十六章誘敵第八百六十三章分道揚鑣第三百八十二章商討第一百二十八章結伴而行第七百一十章後知後覺第六百一十三章原來如此第五百八十四章相互利用第八百七十三章敘說第六百一十章集合第一百六十一章深夜出兵第六十四章狗急跳牆第二百一十一章始末第一百七十章泄露天機第六百三十五章狐疑第三百六十一章列陣迎敵第六百七十六章喜出望外第二百七十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十七章埋伏第二十九章噩耗第四十章屯田制第一百五十四章提醒(第三更)第四百一十二章忍氣吞聲第七百三十五章惱羞成怒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五百九十三章不歡而散第七百五十二章水泄不通第七百一十九章慘烈第十七章風后八陣圖第十二章人中呂布第五百九十七章暗潮涌動第九十九章大軍出征第四十五章丞相駕到第三百六十八章棋逢對手第二百四十七章纏鬥第八十四章投降第一百七十四章截營第八百七十四章進入正規第二十三章煮酒論英雄第六十四章全面攻勢第八百六十八章交談第二百一十章追殺第八章叔侄相見第一百八十六章不爽第一百二十章全軍出動第二百四十七章纏鬥第七百四十二章跳樑小醜第八百二十五章計劃第七百零七章兩軍匯合第一百七十章曹洪請罪第九百零八章快馬揚鞭第六十一章袁紹到來第三十九章告別第五百五十三章目中無人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五百五十章立足點第三百三十六章開始行動第二十四章名揚天下第八百五十二章疏漏第九百零六章各方行動第三百七十三章詐傷第二百章放權第四百七十章落荒而逃第三百二十三章暫時消弭第五百四十六章神來之筆第九百四十章控制第三十二章興兵雪恥第二百零二章屠殺第六百三十章瞻前顧後第二百一十二章大敗而回第二十九章羣英會第四百零五章二人獻計第二百零五章戰猶酣第三百八十八章袁紹的決斷第一百二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二百九十九章郭龐匯合第一百二十一章惱羞成怒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五百二十八章下馬威第二百六十章噩耗第九十四章回到鄴城第一百五十八章對峙第四十二章應對之法第一百六十二章有眼不識賈詡第八百三十九章漸行漸遠第二百七十七章自相殘殺第三百零五章爭論第三百八十二章商討第八百三十四章帝師王越第八十章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