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陽謀

聽到劉備的話,董昭感覺很是好笑,這劉備是腦袋秀逗了,還是假裝不知道。他已經說得很是明顯了,這劉備卻一點反應都沒有,真是智商堪憂。不過這個也好,這劉備如此無能,正好可以提前爲主公剪除一個禍害。

想到了這裡,董昭不露聲色,仍然耐着性子,衝着劉備一副道喜的樣子,笑了笑道,“呵呵,好叫劉豫州知道。我主知道將軍乃漢室宗親,對於大漢那是忠心耿耿,知道將軍刻思圖報皇恩,這讓我主很是感佩不已!”

說的這裡,董昭故意停頓了一下,等着劉備的回答,也一副看戲的樣子。他就看看這劉備如何應答,是應還是不應。

不過董昭這話中的陷阱,可以瞞不住劉備的,對此劉備有點不以爲意,當即笑了笑對道,“多謝陛下關心愛護,備叼受皇恩,刻思圖報。現在統帥百萬大軍,兵發壺關,就是爲了迎回天子。還請先生以大義爲重,讓開道路,讓備過去。如此備感激不盡,先生也有大恩於社稷,日後必有重賞,還請先生思之!”

見劉備對上了這一題,很是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個陷阱,然後還給董昭下套,來了一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這讓董昭感覺很是好笑,也感覺很是有趣,然後沒有任何的猶豫,也立即回覆起來。

“呵呵,劉豫州說笑了,我主乃大漢丞相,和將軍分屬同僚,都是爲了陛下效力,何分彼此。這壺關就是陛下的領地,將軍帶着大軍過來攻打,不知道意欲如何,莫非準備犯上作亂?”

董昭當即將了劉備一軍,把皮球又踢回到劉備這邊,等着劉備的答覆。他董昭倒要看看,這劉備有什麼能耐,可以和他脣槍舌戰。

“這個,這個備奉天子密詔,過來迎接陛下還於舊都。對的,就是奉陛下之令,接聖上回舊都,重修社稷!”,聽到董昭的問話,這讓劉備有點語塞,突然想到了這一點,才勉強應對起來。

對此董昭感覺很是不屑,但還是耐着性子,繼續說道,“哦,原來如此,劉豫州真乃社稷之臣,真讓人佩服不已!”

“哈哈,先生過譽了,這不過是備分內之事!”,對於董昭的諷刺,劉備不以爲意,還以爲這是董昭由衷的稱讚,當即有點得意的笑了笑。

見劉備上鉤了,董昭笑了笑,話鋒一轉,開始開大道,“如此,感念劉豫州忠於社稷。董昭特意向主公建議:劉豫州有大功於社稷,不可不賞。建議授予劉豫州雍州、涼州刺史之職,使將軍得以統領京畿之地,爲大漢守好國中之都!”

“對此,昭的建議,讓主公大爲欣慰,也不無同意,當即向聖上稟告此事。初時陛下還有點不贊同,後來還是我主據理力爭,才讓陛下勉強同意,授予劉豫州如此要職!”

“不對,應該是劉雍州纔是,恭喜將軍,賀喜將軍。現在天使應該已經到達將軍大營了,還請將軍儘快回營,好接旨謝恩。當然還請將軍不要忘記這是昭的建議,和主公大力舉薦的功勞,將軍要懂得感恩。所以在知道了這樣的好消息之後,昭特意過來告知將軍,還請將軍察之!”

看來董昭已經決定不和劉備在墨跡了,在劉備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將他所謂的好消息,一五一十的,當着全軍將士們的面,向衆人和盤托出起來。

這話讓不明就裡的張飛,聽得很是滿意,不等劉備接話,當即很是得意的笑了笑道,“哈哈,看來這袁紹還真不錯,知道把雍州、涼州之地,封賞給大哥。很不錯,這也讓飛很是滿意,相信二哥知道之後,必定也很是欣喜不已!”

張飛的話,一經說出來,就引起了張繡的共鳴,其實他多少明白,董昭話語之中的意思,但是他卻選擇裝糊塗,順着張飛的意思,跟着附和起來。

“嘿嘿,看來袁紹這廝,還是知道主公厲害的。主公剛剛纔帶的百萬大軍,兵臨壺關的。他就知道割地投降,還委任主公如此重任。看來他袁紹就是一個慫包,如此甚好,真的很爲主公高興!”

“哈哈,賢弟說的很對,這朝廷大軍肯定是懼怕我等,真是軟蛋一個,太不經打,真是讓人很是失望!”,見張繡出言呼應他張飛,這讓張飛更加得意,忍不住大笑起來。

二人這話,卻讓太史慈和陳到皺了皺眉頭,有點不是很贊同的樣子。雖然不知道敵人的用意,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必定沒安好心,肯定有陰謀,只是現在他們還想不到。因此,這兩個將領並沒有跟着說話,反而陷入了沉思。

陷入沉思的不單單有他們兩個,還包括我們的現在的主角劉備,他從董昭說完之後,就一直在思考董昭這樣做的用意。他很是清楚,袁紹這樣做的,肯定是沒安好心,不知道在使什麼詭計。

對於張飛和張繡兩兄弟的話,劉備聽着很是滿意,但是卻沒有深信,還是沉浸於思考當中,還在苦思董昭這樣的用意和目的。

這樣就讓董昭很是滿意,對於劉備更是嗤之以鼻起來,不給劉備他們繼續思考的時間,董昭顯得咄咄逼人,繼續追問起來道,“不知道將軍考慮的怎麼樣,是奉詔,還是抗旨不遵?這裡面的厲害,將軍很是清楚,一定要想明白再回答,以免將來後悔莫及!”

“這個,這個!”

董昭的咄咄逼人,雖然讓劉備很是不喜歡,但是卻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反駁。這個時候,劉備也有點拿不定主意起來。看來這雍州、涼州刺史的位置,對於劉備的吸引力,真心很大,都讓劉備有點患得患失起來。連話都說不好了,也你拿不定主意了。

最後,還是太史慈率先想明白了,知道這次敵軍的陰謀,不對應該說是陽謀。見主公很是猶豫的樣子,當即有點急促的出言提醒一下道。

“主公明鑑,千萬不要上當,這些都是敵人的陰謀,主公萬不可上當。要知道現在的雍州基本上屬於董承將軍的勢力範圍,而涼州卻是韓遂將軍的地盤。現在朝廷委任主公爲雍州、涼州刺史,其心可誅,也很是陰險,還請主公思之、察之!”

第四十四章長安來信第一百二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九十九章和連發難第二百三十九章殉葬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九十五章封賞羣臣第六百二十四章匈奴出動第八百七十三章敘說第六百五十五章倉皇逃竄第七百七十九章安排第四十五章挾天子而令諸侯第三十三章洞房花燭夜第一百二十二章慘敗第二百七十七章自相殘殺第八百七十八章熱鬧起來了第八百四十七章通風報信第一百二十一章惱羞成怒第七百章大戰開啓第三百二十八章偷襲第六十八章神醫華佗第十二章人中呂布第二百一十七章接連發作第三百三十九章抱頭鼠竄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八百五十五章面談第八十章一場屠殺第六百二十九章自有打算第二百八十二章奇怪的命令第九百二十一章計劃不變第四百九十八章蔡琰的提醒第六百零七章一份大禮第八百四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七百六十七章到達第一百四十章面君朝聖第九百四十八章八千虎狼第八百零八章高覽的答覆第六百三十四章前奏第十七章埋伏第五十七章鮮卑猖狂第二百一十四章逃過一劫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五百四十七章覺悟第四百二十五章死命令第九章萬邦來朝第一百零五章亂、亂、亂第三百八十九章獨斷專行第六百二十章發號施令第七百三十二章對轟第九章討價還價第七百七十一章宴笑晏晏第九百四十章控制第七百三十五章惱羞成怒第一百八十四章烏龍第四十八章慘敗第六百五十二章作繭自縛第三百零三章前因後果第八百九十四章下毒第三百五十四章黃忠請戰第八百八十五章病入膏肓第九百一十一章鼓動第七十六章福無雙至第一百六十五章佛系屠夫第四百章出爾反爾第七百四十四章飄起來第七百四十二章跳樑小醜第一百二十六章各方反應第一百二十七章暗中勾結第三百七十一章負傷第六十二章越來越近第七百二十五章大開殺戒第一百二十五章自食惡果第一百零六章互有勝負第一百零五章亂、亂、亂第五百五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七章火併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六章歸來第八百八十八章躊躇滿志第三章應對之策第一百八十四章鬥法第三百七十五章撤軍第一百八十三章南陽黃忠第六百八十四章後知後覺第六百六十四章勢不可擋第二百四十三章雄心萬丈第一百三十五章火併第二百一十四章逃過一劫第三百一十四章別有深意第六百三十三章初次交鋒第三百七十一章負傷第二百九十三章一敗塗地第八百六十章告一段落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八十四章投降第二百零九章好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鐵騎出動第八百二十章倖存者第六百八十九章兩面配合第三百八十章一廂情願第三百九十七章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