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互不信任

見張繡站出來,呼應自己的話,這讓劉備很是開心,也很是得意。看來讓張繡參加這次的討論是對的,現在果然起了作用了,想到得意處,劉備欣喜不已,對於張繡很是,滿意的笑了笑道。

“哈哈,張將軍很是霸氣,也所言不差。孤麾下有六十萬聯軍,何懼區區幷州之兵。就是趙雲、馬超在此,有翼德和張繡將軍在此,何懼他們!”

“主公所言極是,現在我們聯軍兵強馬壯,有士氣高漲,何懼這區區的壺關之地!”,見主公劉備很是得意,陳羣也接着笑了一下,趁機恭維起來道。

“請明公放心吧,只要有張繡在此,定然保證明公攻入壺關,全據幷州,在去鄴城勤王護駕!”,張繡見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哄得劉備和他的軍師很是開心,也跟着一起表態起來。

“哈哈,有先生和張將軍相助,何愁大事不成,這真是備的福分!”,二人的吹捧和保證,又讓劉備很是得意,忍不住長笑了起來。

“主公(明公)謬讚了,這不過是我等分內之事,何足道哉!”,劉備的稱讚,自然沒有任何疑問的得到了陳羣和張繡的連聲稱讚,就見二人紛紛出言謙遜道。

這一幕被韓遂和董承看在眼裡,見他們君臣三人沒完沒了的吹捧起來,很是浪費時間,這樣也會誤了大事。而且他們兩個也不想見劉備在這裡顯擺,就對視一眼,一起出言恭賀劉備一下,然後主要還是出言催促,早進入正題,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了。

“盟主所言極是,既然現在我們聯軍的實力,已經完全可以碾壓朝廷大軍了。還請盟主早做打算,發兵直取壺關,打開進攻幷州的道路,讓我們聯軍得以在袁紹四州的地盤上,縱情肆虐起來吧!”

“韓將軍說的很對,現在陛下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還望玄德公早發大軍,拿下壺關。然後憑高而下,勢如破竹,早日殺到鄴城,也還迎回天下於舊都,復興大漢社稷。如此天下幸甚,百姓幸甚!”

“哈哈,固所願而,不敢辭也。這是孤的本心,兩位將軍勿要懷疑。還請稍安勿躁,等軍師通報完所有的消息之後,我們在商議進兵的策略,保證讓兩位將軍心滿意足!”,對於韓遂和董承的吹捧,劉備還是很受用的,忍不住出言笑了笑。見他們有點着急的樣子,也出言示意他們先稍安勿躁,接下來還有重要的信息沒有通報的。

“多謝劉將軍,遂明白了!”

“多謝玄德公,如此承感恩不盡!”

等二人感激道謝的聲音,落下去之後,不需要劉備的提醒,陳羣就又站出來,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好叫兩位將軍知道,我主也已經和匈奴大軍取到了聯繫,約定平分幷州之地,他們也已經同意了。這次趙雲和馬超的離開,就是他們給雁門那裡施加的壓力,讓那裡的朝廷大軍,不得不向這裡求援,因此纔有了這一幕。”

見衆人聽得很是仔細,陳羣很是滿意的點點頭,又笑着總結起來道“所以衆人不必擔心我主消息的可靠性,只需要知道,趙雲和馬超加上十萬大軍已經離開的事實。準備好接下來的大戰,一舉拿下壺關即可!”

“哈哈,軍師所言極是,現在就只剩下一個話題,那就是如何進攻壺關,打開進軍鄴城的道路。還請諸位開備愚鈍,不吝賜教一下!”,陳羣的話,等於是受到了劉備的指示,等他把消息通報完之後,劉備也趁機笑了笑,來了一個蓋棺定論起來。

這話所得很是在理,對此韓遂和董承都沒有意見,也對於劉備得到的消息,完全相信起來了。然後就是一陣得意,這樣壺關也就剩下二十萬可戰之兵,還無大將,真是絕好的機會。

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董承作爲這裡最想接回漢獻帝的一路諸侯(姑且這樣說吧),在聽到這裡之後,忍不住出言催促起來,當然也不忘記把自己這一段時間的成果,說給衆人聽聽,堅定他們進軍鄴城的信息,等於是變相的鼓舞吧。

“既然如此,那還等什麼。這樣的天賜良機,是萬不可錯過的。這幾日承也沒有閒着,已經和鄴城的保皇派孔融、伏完他們取得了聯繫,也取得了他們的支持!”

說到這裡,見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董承很是滿意,才繼續說道“他們已經在計劃也在鄴城發起行動,來呼應我們這邊的軍事行動。雖然計劃現在他們沒有透露,以免泄密,但是從他們話語之中,承可以感到,這必定是一股血雨腥風,所掀起的風浪肯定不小。趁此機會,正是我們聯軍行動,大展身手的時候!”

董承的催促倒沒什麼,也不過讓衆人一笑置之罷了。但是他後面的話,卻讓這大營裡面的衆人都忍不住皺眉思索起來。雖然董承只是說了一些隻言片語,但是其中的計劃,也可以以管窺豹起來,看來鄴城那邊會有大事件發生。這的確是對於他們聯軍絕佳的機會,出兵攻打正當時。

韓遂第一個反應過來,對於朝廷那邊的動向,他也很是清楚的。在謀士成公英的建議之下,他很是密切的關注鄴城的動向。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韓遂也和被袁紹趕出冀州的韓馥,以及其他的很神秘的勢力,取到了聯繫。彼此約定,他們在鄴城製造內亂,韓遂他們在幷州這裡,大張旗鼓,吸引袁紹的注意力,然後彼此呼應,共成大事。

因此,對於董承口中所說的鄴城的動向,他沒有任何的疑問,也可以說是比董承知道的更加詳細。所以才第一個反應過來,但是他並沒有把自己得到的更加詳細的信息,當着衆人的面,透露出去,有些信息他韓遂知道就行了,畢竟防人之心不可無。雖然都是盟友,但還是要留一手的。

“呵呵,董將軍說的很對,這的確是天賜良機。現在河北,內有鄴城作亂,外有匈奴犯邊,諸侯聯軍也在青州襲擾,再加上我們六十萬大軍兵發幷州。相信彼此裡應外合,袁紹必敗,這樣河北之地,就會重新歸於王統!”

第五百六十五章處置之法第九百一十七章第二波刺殺第六百八十六章蕩平敵營第一百零四章萬箭穿心第四十四章適逢其會第一百二十七章夜襲第九章萬邦來朝第十八章勸降徐榮第一百七十九章運籌帷幄第四百六十四章大開殺戒第十三章暗恨第八十八章收網第六百零四章過渡第八百四十章雷霆之怒第四百一十三章大軍集結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臣之心第二十七章戰爭前奏曲第四百三十一章戰,戰,戰第二百零九章好消息第三百八十三章籌劃已定第一百二十三章寬慰第二百二十七章聯軍出動第一百一十一章虛僞第二百零三章逢紀的得意第四章沮授獻計第七百零一章接二連三第六十五章逃出生天第三十二章興兵雪恥第七百四十六章王對王第一百一十章不歡而散第八十七章司馬之秘第一百三十三章分道揚鑣第九百二十二章回歸第三百五十章全軍撤退第八百七十三章敘說第一百二十六章不謀而合第一百三十四章匯合第五百七十九章喜出望外第八章各懷鬼胎第六百三十四章前奏第二百八十五章全線撤退第六百五十一章懵,懵,懵第五百三十三章可笑第五百三十五章儀式開始第二十二章冀州牧第一百六十八章相師鼻祖第二百三十八章水葬之禮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國第一神人第五百二十九章覲見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急時刻第九章討價還價第二百一十六章決堤漳河第八十八章收網第五百六十三章鍾繇來訪第二十七章戰爭前奏曲第二百四十八章各自退兵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七百六十三章大獲全勝第二百三十一章空城一座第七百四十一章嗜血第一百八十九章喜出望外第六百四十九章暴跳如雷第二百八十章撤退回城第三百六十四章無雙第五百二十八章下馬威第二百零一章心生退意第三百八十九章獨斷專行第一百七十七章提醒第五百四十九章皆大歡喜第六百八十章賈詡的消息第七十九章雷霆之怒第二百零四章語出驚人第九百三十七章翻身落馬第三百八十章一廂情願第七十一章進擊的袁熙第一百三十二章噩夢第二百三十一章空城一座第四百八十一章心思第七百六十九章回歸第四百四十六章發威第六百二十八章襲擾第八百九十五章得手第五百三十六章低聲下氣第二百零六章驕兵必敗第一百一十三章初次交鋒第一百八十章佈置第一百零五章及時趕到第五百五十九章貪歡戀色第二百零七章計中計第一百九十八章三姓家奴第八百二十八章智商堪憂第一百零二章出兵第八百四十四章潛僞窺私第二百七十二章火,火,火第六百五十四章消停第三十三章洞房花燭夜第七百四十六章王對王第二百八十六章壺關城陷第一百七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七百七十八章三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