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招賢令

次日,袁紹在刺史府,召集衆文武,商議冀州的事務。

這也是,出征回來的第一次聚會,所以衆文武,都早早的到了。

袁紹,坐在刺史寶座上,看着文臣以田豐、沮授爲首,武將以趙雲、高覽爲首在臺階下,恭敬的站立着。真可謂人才濟濟呀,表示很滿意的。

袁紹首先報了一下拳,表示感謝道“我出征這段時間,冀州的事情,辛苦衆位了”。

“爲主公盡忠,臣等不辛苦的,主公謬讚了”,衆文武,齊聲應和道。

又互相謙讓了一番,就言歸正傳了。

袁紹問道“我離開之後,冀州可以什麼大事的?”。

聞言,長史田豐站出來道“稟主公,這期間也沒什麼大事的。就是洛陽百姓按照主公臨行前的授意,已經安置在鄴城周圍了。”。

袁紹點點頭,表示明白的,很肯定田豐的能力的。

有點擔心糧草的問題,就對着簿曹從事甄儼問道。

“不知道冀州糧草可缺乏的?”。

甄儼應聲而出肯定道“主公放心,我冀州糧草很充足的,不必擔心的”。

聽他這樣保證,袁紹很是放心的,知道甄儼不會亂保證的。

袁紹對着武將的方向,又問道“出征的大軍安頓好了吧,公孫瓚的降兵也整頓好了吧?”。

高覽和趙雲對視了一眼,高覽出列答道“稟主公,出征大軍已經安排停當了。至於幽州的降兵,還在篩選,重組的,尚需一段時間的”。

“辛苦你們倆,此事不急慢慢來”,袁紹誇獎了一番,囑咐道。

“是主公”,二人應諾,退回了班列之中。

袁紹又詢問了一些其他的事情,把荀彧和劉曄,介紹給大家認識了。

因爲他倆初來,袁紹不好給予高位,就任命他倆爲記室,等立功了在論功行賞的。

荀彧二人也不很在意這些的,因爲他們堅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官位什麼的不急,早晚的事。

見事情彙報的差不多了,袁紹就想吩咐大家散去,各自處理公務去了。

別駕沮授卻站出來,神情有點嚴肅道“主公明鑑,眼下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主公決斷的”。

袁紹好奇道“什麼重要的事情,請先生明言的”。

衆人也側目,傾聽沮授的說辭。

沮授不緊不慢道“眼下冀州初定,冀州九郡除了渤海都是原來韓馥的人馬。主公要想統治穩固的,必須儘快換掉這些人,安置自己的親信的。不然一旦有個風吹草動,恐怕基業動搖的”。

田豐、劉曄深以爲然的點點頭,荀彧也眼睛一亮,不想此間還有志同道合的人。

還沒等沮授說完,記室辛評就站出來反對道“不可,冀州方定,豈可如此大換血的?這樣很容易造成混亂的,臣以爲萬萬不可的”。

審配有點後知後覺的,也反應過來了,支持沮授道“臣以爲可行,正所謂非我同類,其心必異的”。

記室辛評反駁道“都是冀州同僚,何來同類心異之說,此言大謬也”。

田豐看不下去了,也出言贊同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優勝劣汰,自古之道也。仲治如此反對,想必其心有私吧?”

這一席話說的辛評啞口無言,但是他很不甘心,用眼光示意,許攸站出來幫忙的。

許攸會意,站出來插言道“哈哈,諸公之言皆善,但是你們考慮過了嗎?九郡一百五十多縣,需要多少人的,我們有這些人馬嗎?”。

這一席話,說的審配啞口,田豐皺眉,沮授做思考狀,而辛評卻得意洋洋的,像是打了勝仗一樣的。

這些文臣之間的議論,武將向來不感興趣的,都是在一旁看戲的,只有趙雲在不停地點頭又思考的。

劉曄倒是很支持換掉他們的,但是聽到許攸的反駁,也皺了眉頭一下,苦苦思考對策的。

倒是荀彧,從頭到尾,表情都沒有變過的,但就是微笑不語的,至於郭嘉一直魂遊天地的,可能還沉浸於昨天的歌舞吧。

袁紹把大家的議論和表情,盡收眼底的,心中跟明鏡似的,知道誰是自己親信,誰又是靠不住的。

見氣氛有點冷場,荀彧又一副成竹在胸的狀態。

於是,袁紹點名荀彧道“不知道文若先生以爲如何呢?”。

見主公提到荀彧,大家的目光的集中過來,盯着荀彧,想聽聽他能說出什麼的。

荀彧見此,也不緊張,很自信道“沮授先生,言之有理,彧也以爲可行的”。

這話說得,很沒有營養的,沮授等有點失望的。

都是許攸,哈哈一笑,很得意道“先生難道忘記了我的提醒嗎?”。

荀彧笑道“此事簡單,何必再議”。

什麼簡單?衆人這回都側目傾聽,他的高見,袁紹想聽聽他的計策的。

只聽荀彧娓娓道來道“將軍知道秦孝公招賢令和燕昭王黃金臺拜將的故事吧”。

原來是招賢納才,這話說的,沮授他們豁然開朗,許攸等沒有脾氣。

果然,王佐之才,不是吹出來的,衆人也算重新審視這我荀彧先生了。

袁紹很滿意道“文若先生所言甚是,我有一道政令,請大家翻閱,如無異議,就下發執行吧”。

說着,用眼神示意,袁方站出來宣讀政令。

袁方領命,高聲宣讀招賢令道。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

“孟公綽爲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爲滕、薛大夫。”

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

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

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纔是舉,吾得而用之。

原來主公,早有打算的,招納賢才,唯纔是舉的。

“主公大才,我等不及也”

衆人瞬間就明白了,一起附和,稱讚道。

袁紹見大家無異議的,就中斷了會議,讓袁方安排人馬,將招賢令,傳到全國各地的。

渴仰賢才,廣納善良,這胸襟,這手段,給現在人妖莫辨的污濁社會吹進一股清新之風,讓有報復於天下的能人才俊看到了一線希望。

於是,各路能人異士,都陸續齊聚冀州,準備各顯其能,大幹一場的。由此開始了袁家,領先其他諸侯的,人才優勢,此乃後話的。

第一百二十七章趙雲出手第二百四十五章瘟疫第三百三十三章殺一儆百第九十七章麒麟出世第五百一十一章田豐趕到第六百五十二章作繭自縛第四百八十三章誥升愛之死第六百二十二章鐵騎出動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五十五章喜憂參半第九百三十章岌岌可危第六百七十二章大軍攻城第五十三章大失所望第九十八章收復之戰第二百一十六章決堤漳河第八百一十章楊醜在行動第二百九十四章絕境第一百六十一章深夜出兵第五百七十三章告一段落第六十七章遷都第三百零五章爭論第二百三十章水中魚鱉第四百四十二章守株待兔第一百二十四章兵發壺關第七百二十章抵禦第十九章百萬鮮卑第一百八十二章反敗爲勝第七百八十六章火速救援第七百零四章一觸即發第二百六十三章壺關爭奪戰第一百二十七章暗中勾結第九百二十三章城門大開第二百三十章三將爭功第六十五章北攻南守第三十七章主動出擊第三百九十三章誤會第六百二十九章自有打算第四百五十四章突發情況第三百六十六章黃忠出手第三百二十九章甘寧截營第七百七十六章分析第一百一十章不歡而散第一百一十二章折中之法第一百七十八章弄巧成拙第一百九十三章殺手鐗第七百七十八章三大難題第三百七十二章危急時刻第三百五十一章情勢危急第五百九十六章失意而歸第二百二十六章三方行動第一百二十章安排後事第十八章援軍到來第五百九十二章答覆第三百二十九章甘寧截營第八百三十八章一鳴驚人第三百三十二章大鬧敵營第七百九十二章安排第八百二十四章郭圖來也第五百零一章大軍出動第六十一章袁紹到來第十八章援軍到來第三百四十四章受傷第五百七十三章告一段落第七百八十四章暗影有毒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四百四十七章大失所望第四十九章曙光第二百四十六章兔子將軍第一百二十八章下馬威第七百七十六章分析第三百九十四章匯合第二百四十章爲時已晚第七百九十章各有想法第一百二十三章寬慰第一百零四章幷州亂局第八十五章八陣楊威第六百五十六章謊言第六十六章噩耗第二百七十七章自相殘殺第二百六十五章火上澆油第七百八十七章加速前進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八百五十七章極不樂意第二十八章攻城第六百二十五章萬事俱備第八百三十二章師父來了第七百七十六章分析第三百九十一章行動第四百五十四章突發情況第九十九章大軍出征第六十七章良苦用心第一百二十三章和連的得意第八十六章後手第六百三十四章前奏第六百一十四章衆志成城第二十六章大婚(五)第五百四十五章推心置腹第二百九十章遭遇戰第三百三十九章抱頭鼠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