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共同禦敵

雖然對於張遼誇獎大公子袁譚的舉動,讓逢紀很是得意,能得到軍中大將張遼的支持,以後肯定有利於大公子繼承主公袁紹的基業呀!

沒等沮授說話,逢紀就不無擔心,有點憂愁道“張將軍還是不要衝動呀,我們幷州滿打滿算也不過才十五萬可用之兵,其他的不過是烏合之衆。而匈奴卻有五十萬大軍,這一對比,就差距太大了。恐怕將軍不會是對手,還是從長計議呀!”

這話說的張遼不樂意,對着逢紀質問道“元圖先生你什麼意思,難道讓我們眼睜睜的看着雁門陷落、將士們慘死嗎?你到底是站在那一邊的,還是已經有了投降的想法了呀!”

“你,你張遼真是血口噴人,我不過是擔心我們寡不敵衆,深怕將軍以身犯險呀。結果我的好意你不領情就算了,竟然還污衊我。我逢紀雖然是文弱書生,但是也有一腔熱血報效主公的呀!”

張遼的話,讓逢紀很是氣憤,硬對道。心中卻道這張遼真是不識擡舉,我本來是爲將軍的人身安全着想,纔好意提醒的。結果你不但不領情,還污衊我,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呀!

“呵呵,要是這樣那張遼感謝先生的提醒,但是遼身爲幷州的主將,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豈能貪生怕死呀。大不了就是一死罷了,正好可以報答主公的知遇之恩,相信主公會爲我報仇雪恨的。至於匈奴只要有我張遼在幷州一日,他們就不要妄想主公的領土,這裡是他們的禁區,敢侵略者必死呀!”張遼對着逢紀感謝了一下,之後很是堅定的表態道。

“好,很好,幷州有文遠在,真是主公的福氣呀!”。聽到張遼表明心跡之後,沮授終於說話了,先對於張遼的行爲很是讚賞了一下道。

之後又笑道“大家也不要擔心,主公也考慮到幷州的情況了,已經讓顏良將軍親率十萬大軍支援,現在應該快到了。所以大家就不要擔心,現在還是想想怎麼支援朱靈將軍,和對付匈奴的事情吧!”

哦,原來主公袁紹已經有了安排,十萬大軍快到了,而且還是大將顏良親自帶領的。這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逢紀也把心放在肚子裡了。

對着沮授表明自己的態度道“既然如此,紀但憑軍師做主,鞍前馬後,萬死不辭呀!”

“好好,只要大家一起團結起來,相信匈奴肯定必敗無疑呀!”,沮授很是欣賞,也不住地的讚歎道。

“軍師言之有理,請軍師下令吧,我們都聽從軍師的安排,爲主公守着幷州之地,打敗匈奴的侵略!”,徐邈也一臉贊同,出言表態道。

“就是軍師,你就快下命令吧,我們都等到很着急了,我還打算和這些匈奴雜碎,好好玩玩的呀!”,袁譚也耐不住寂寞的催促道。

張遼不用說,也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把大家的表情盡收眼底,沮授很是滿意的點點頭。見衆志成城,也就不在耽擱了,開始下令道。

“張遼、袁譚何在?”

“末將在!”,張遼和袁譚應聲而出道。

“令你們帶領幷州現有的十萬可戰之兵,火速支援雁門,一定要確保雁門的安全,此地不容有失呀!”,沮授很是鄭重的交代道。

“是軍師,這我們明白,我等保證完成任務!”,二人也鄭重的領命道。

之後,沮授對着逢紀吩咐道“大軍的糧草就全權委託元圖了,希望先生千萬不要掉以輕心,我們幷州的安危就全部掌握在先生的手中了,請不要等閒視之呀!”

“請軍師放心,這些道理逢紀很明白的呀,這一切就交給我吧!”,逢紀也很是靠譜的保證道。

最後,沮授又對着徐邈交代道“我跟隨大軍出征雁門,抵抗匈奴侵略的時候,幷州的一切就全權拜託景山了。對了還有等顏良將軍一到,先生就讓他帶着大軍直接到雁門支援,給匈奴一個出其不意,讓他們知道我們幷州的厲害!”

聽沮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他也打算跟着張遼的支援大軍,去雁門前線,對付匈奴。這怎麼可以,張遼他們當時就出言拒絕道。

“不可,軍師千萬不能以身犯險呀,臨走的時候主公特意交代我,一定要保護好先生的安全呀!”,張遼出言拒絕道。

“就是,在雁門抵抗匈奴,有文遠將軍他們了,軍師還是好好在家留守,做好後勤保障呀!”,逢紀也不同意道。

“二位前輩言之有理,還請軍師不要衝動,就在上黨靜候我們佳音呀!”,袁譚也出言反對道。

徐邈也適時地拒不領命道“如此,請恕我不能奉命呀!”

“呵呵,你們莫要擔心,雁門安如泰山,我此去肯定沒有任何危險呀。再說了,不是還有十幾萬大軍嘛,我相信他們會保護我的安全呀!”,沮授對於大家的反對,很明顯並沒有接受,反而笑道。

“不行,絕對不可以,遼一百個不同意!”,張遼還是拒絕道。

“哈哈,文遠將軍你們好好想想,我身爲幷州的最高長官,在此國難當前,都不能親臨前線,這會讓將士們怎麼想呀。再說了,我也可以爲大軍出謀劃策,提升將士們的士氣呀!”,沮授還是很堅決的說道。

這個嘛,說的很有道理呀。沮授的這番話,讓張遼和逢紀等有點傻眼了,細細想來也確實如此。沮授身爲幷州牧,要是能親臨前線,肯定會對於我軍將士的士氣,是一種巨大的鼓舞呀。

你想沮授身爲首腦,而起還是文弱書生,都能不顧危險,身先士卒,親臨最前線。等於對將士們也是一種鞭策,主帥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呀!

見張遼和逢紀有點被說動的樣子,沮授繼續笑道“再說了我相信文遠將軍肯定不會讓我處於危險之地的,而且大戰在即,那裡還有安全之地呀!”

這個,這個有點不好辦了。雖然擔心沮授軍師的安危,但是聽他這樣一說,感覺很有道理的樣子。張遼他們也不能拒絕了,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呀!

好在還有徐邈,在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情況下,他提議沮授軍師先不要去雁門前線,等他們請示了主公一下再說,請主公定奪。這個意見讓大家同意了,沮授雖然無奈,但也不得不接受這樣的建議。

於是,沮授就一方面讓張遼、袁譚帶領着十萬大軍火速救援雁門的朱靈,另一方面向袁紹彙報這裡的情況以及自己的請命,等着袁紹的答覆!

第七百零九章隔岸觀火第五十八章大舉南下第二百六十八章投石車之威第十八章援軍到來第三十五章善後第三百三十二章大鬧敵營第四百八十一章心思第二十一章貌合神離第十七章交鋒第五百六十五章處置之法第五百八十章自以爲是第六百八十九章兩面配合第一百零六章決斷第一百八十九章連弩車第八十八章徐晃離隊第一百七十二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八百一十三章密會第四十九章功虧一簣第三百七十章如火如荼第一百二十四章各懷鬼胎第一百零八章骷髏杯第七百七十四章賈詡赴宴第四百八十四章大仇得報第七百二十七章義正辭嚴第一百一十八章壞消息第九百三十五章自以爲得意第四十六章示敵以弱第六百九十九章攻城之戰第一百零五章騎兵交鋒第二百零五章妙才請戰第六百九十章催命符第三十一章出兵平叛第八十一章見死不救第二百八十七章收復第二百五十七章火併第八百五十三章關鍵人物第九十七章原來如此第四百九十章王者歸來第九百三十二章重傷第四百七十一章大勝第十二章出征第六百八十章賈詡的消息第九百零三章暗潮涌動第五十五章混戰第一百四十六章易儲之心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戰第五十七章鮮卑猖狂第六百四十七章撤退第四百五十二章追殺第一百三十六章正面對抗第七百零四章一觸即發第六百三十三章初次交鋒第二百八十九章閻行的決定第二十五章短歌行第五百五十五章碰了一鼻子灰第二十六章招賢令第三百一十三章後知後覺第三十八章增援到達第二百三十七章黑暗兵法第六百八十七章大戰第六十八章一場大勝第五百三十章熟睡未醒第七章諸侯會盟第六章檄文第三百六十章火冒三丈第一百六十三章三國第一神人第一百二十七章趙雲出手第十九章百萬鮮卑第五百二十章袁紹和蔡文姬第一百三十章雲譎波詭第三百四十二章狼狽第四百六十三章共同的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成人之美第四百一十七章交鋒第一百八十五章略勝一籌第一百四十章鮮卑來犯第四百五十章狼狽至極第九百零三章暗潮涌動第一百四十六章軍師到來第九百三十三章救駕第六十六章噩耗第九百一十三章衝殺過去第一百二十章自取其辱第八百六十三章分道揚鑣第六百七十一章熟悉的一幕第八百九十六章臨危不亂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七十八章意氣用事第三百四十章水貨第五百四十二章咆哮聲第四百八十六章蔡邕往事第四百三十六章攻防戰第四百一十章一觸即發第七百五十一章包圍圈第一百八十九章連弩車第一百八十四章鬥法第二百七十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六百九十八章有將名禮第一百二十一章自焚而死第九章孫堅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