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青州烽煙

青州,九州之一,大致相當於今天山東地界,治所在臨淄,

轄郡、國六,有平原郡、東萊郡、濟南國、樂安國、北海國、齊國,縣六十五。

自從黃巾起義之後,這裡就變成了黃巾的樂園,也就是百姓的墳墓。黃巾動亂,盜賊蜂起,這裡真正成爲了無主之地。只有少數的郡縣還處於朝廷的控制之下,其他的都被黃巾所威脅,不應該說是統治。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隻就是以管亥爲首的青州黃巾,他和黑山的張燕一樣都是依託山脈,藉着朝廷動亂的時機而生存下去。

由於人數衆多,大約有數百萬人口吧,所以糧草很不充足。一般缺糧的時候,青州黃巾都是裹挾着百姓,一起出動,去攻伐比較富裕的城池,如平原郡、東萊郡、北海國等。

黃巾勢大,外加上青州地方官員的腐敗墮落,所以幾乎一出動就會得手,這讓他們嚐到了甜頭,以爲朝廷不過如此,青州這地方我們大可馳騁縱橫。

所以青州的管亥,在攻破了東萊郡之後,得到了足夠的糧草之後,不但沒有回軍,反而帶着十萬青州黃巾一路向西,繼續進攻北海國。

準備一舉拿下北海,得到了北海的糧草補充之後,在一路向西平推,在攻下濟南國、平原郡之後,自己就可以獨霸青州了。到時候在青州建立我們黃巾的理想王國,豈不快哉!

這樣一想,管亥更有勁頭了,給手下說明自己的想法之後,他們也很有衝勁,紛紛叫嚷要平定青州,讓渠帥當上將軍,以此繼承天公將軍未完成的事業。

這讓管亥滿心喜歡,帶着十萬大軍就把北海團團圍住,來了個先禮後兵,派手下去招降,準備等北海不攻自破的。他以前就是這樣乾的,也喜歡這樣做,可以說有點屢試不爽了。

可惜,他遇到了對手了。北海郡現在的太守是孔融,雖然他實力不咋地,手下的大將武安國也在討伐董卓的戰役中,被呂布廢了。但是他也算是一路諸侯,麾下也有精兵一萬五千人。

外加上北海郡一向比較富庶,是青州比較富有的郡縣了,要不然管亥也不會到此的。孔融身爲孔聖人的後代,把儒家的仁政發揮到了極限。在北海輕徭薄賦,教化百姓,可以說深得人心。

憑此孔融有所依仗,自然不會像其他的郡守一樣,棄城投降。再說了你管亥不就是十萬大軍嗎?老夫經歷過討伐董卓的戰役,那可是幾十萬大軍的交鋒。相比之下,你這些不夠看。況且老夫身爲大漢的官員,北海的太守,豈能不戰而逃!

你管亥要是敢來,老夫就等着,看看你怎麼攻破我北海。當即就拒絕了,管亥的招降。因爲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就讓管亥的手下,回去告訴他一下,老夫孔融在北海等着你管亥。

管亥的手下灰頭灰臉的跑回去之後,深怕渠帥怪罪自己,辦事不利。就把孔融的話,添油加醋的串改了一番,讓管亥可以轉移視線,不怪罪自己的。

果然,效果很明顯,管亥聽到手下的彙報之後,當時就氣的火冒三丈,真是豈有此理!立即點兵五萬,殺到了北海東門,耀武揚威的點名讓孔融下來受死。

孔融見敵軍勢大,也知道自己北海沒有什麼大將了,就打算堅守不出,不理會管亥的挑釁。那知道手下無名小將,不停調遣,也不知道天高地厚。私自帶兵下去挑戰,結果自己死於管亥之手不說,還損兵折將,讓北海銳氣大減,真心可惱!

而管亥憑藉這初戰告捷,也算嚐到了甜頭,就讓手下把北海給我團團圍住,不計傷亡,不分晝夜的給我攻打北海誠,一定要打破城池,血洗北海,讓孔融給我去死。至於死傷,管亥表示我青州黃巾就是人多,這點傷亡不算什麼。當即讓手下通知後續的黃巾,趕緊過來,又聚集了十萬之衆。

很顯然想拼命呀,見青州黃巾這個樣子,當時就把孔融嚇個半死。本來十萬黃巾就不容易抵擋,現在又來了十萬,這可如何是好呀?

好在身邊也有明白人,自己的郡丞孫乾還算小有謀略,見太守孔融亂了陣腳,有點不知所措了。就提醒了一下,太守大人可以堅守待援,至於援軍嘛,也很好找呀,現在漢室宗親劉備不就是駐紮在平原嗎?只要太守大人,派人前去求援,相信劉玄德不會坐視不理的。

聽到孫乾的提醒,孔融也瞬間反應過來了,對呀自己可以求援,找劉備很好。他是漢室宗親,根正苗紅,肯定不會看到黃巾禍亂青州的。正好自己也和關係也不錯,此去求援他必定會到的。

等劉備一到就是管亥的死期,他手下的關羽和張飛可不是吃素的,孔融可是知道他們的厲害。這樣一想,孔融就瞬間心動了,也就同意了孫乾的提議了。

但是青州黃巾把北海圍的水泄不通,一般人殺不出去呀。自己的手下經過上次之後,也紛紛喪膽,不敢衝出重圍去報信呀!這可如何是好呀,孫乾知道這情況之後,也很無奈,也一時無計可施呀!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關鍵時刻殺出來一個程咬金了,不對,是太史慈。這傢伙剛剛從遼東回家,看望自己的母親。從母親那裡知道自己家的恩人北海孔融有難了,也受到母親的囑咐,讓他過來搭救孔融,權作報恩。

太史慈一向就是個孝子,對於母親的命令自然不敢違背。同時知道自己的家鄉東萊被青州黃巾給禍害了之後,也有點義憤填膺。當即披掛上馬,提着長槍,就殺到了北海。見大軍圍城,也不廢話,一馬當先的就殺到了北海城下。

報上了自己的大名之後,雖然孔融沒有見過太史慈,但是知道他是個英雄,所以時長接濟他的母親。知道太史慈到了,就趕緊讓士兵打開城門。等見到太史慈之後,見他很是英勇,瞬間就想到了這不是現成的求救的人選嗎?

想到就做到,把自己的想法和太史慈說了一下,太史慈當然沒有拒絕,一口答應了下來。這讓孔融大喜不已,擔心太史慈自己一個人不能成事,就讓他帶着三千精銳之士,護着孫乾一起前去平原求救劉備。

二人領命,也不耽擱,當即就趁着夜色,殺出了北海,衝出了青州黃巾的包圍,朝着平原而去。看着他們遠去的背影,孔融纔有點安心,這樣北海就有救了呀。然後卻被知道,隨着他的求救,青州的形式立馬發生了變化,使得劉備得以崛起。

第八十五章收復長安第三百一十章失誤第八十八章收網第九百零三章暗潮涌動第六十四章狗急跳牆第七百四十五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第八十八章收網第四百五十九章兵臨城下第一百二十七章暗中勾結第六百六十一章自尋死路第五百一十七章擔憂不已第二百四十三章雄心萬丈第六百七十一章熟悉的一幕第一百一十二章劉備的計劃第八百八十三章失誤第二十七章猛將來投第五百零九章羣議洶洶第一百章圈套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個消息第二十一章貌合神離第九十八章過度第六十一章三國會盟第三百二十五章驅趕第一百四十七章王對王第六百二十四章匈奴出動第五百八十三章因愛生恨第二百一十六章聯軍風雲第一百三十九章清洗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七百五十二章水泄不通第十三章議取冀州第六百六十六章愚蠢第一百七十一章各抒己見第一百四十四章雙喜臨門第六百八十八章抱頭鼠竄第五百一十九章風花雪月第三百六十八章棋逢對手第六百七十八章各自的得意第一百一十四章馬超VS張飛第一百五十三章一追一趕第三章天賜良將第一百二十七章暗中勾結第五百八十八章吃了一鼻子的灰第八百七十四章進入正規第六百七十二章大軍攻城第二百零一章心生退意第二百二十五章突發事件第二百七十二章火,火,火第四百三十三章盡在掌握第一百七十三章夜襲大營第六百零三章有所行動第二百零一章兄弟齊心第一百七十二章良將於禁第八百四十五章運籌帷幄第八百九十八章中毒事件第三十七章英雄聯盟第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二百三十九章警覺第八百五十九章皆大歡喜第九百四十七章最得意的人第四百五十九章兵臨城下第十五章會無好會第一章我是袁紹第二百四十六章跨河運兵第四百一十八章請命出戰第八十一章死戰第六百五十二章作繭自縛第四百六十四章大開殺戒第五十六章料敵制勝第八百四十章雷霆之怒第一百五十章將相和第一百二十章全軍出動第八百八十四章兄妹相談第五百六十二章通風報信第九章初遇黑山第二百二十章重頭戲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動搖不定第五百四十章察覺第四百四十五章三叉戟第七百七十四章賈詡赴宴第二百零二章運籌帷幄第八百一十四章有一說一第四百八十五章慶功宴第七百八十五章調兵遣將第七百二十九章鞭屍第五百五十四章鼓動第六百八十六章蕩平敵營第一章袁術稱帝第十六章兄弟相認第六十九章西涼犯邊第一百零三章迎戰第一百六十一章身在劉營心向袁第七百三十八章不利也第二百零八章失利第一百二十三章和連的得意第五百八十二章昭然若揭第四百二十五章死命令第三百三十五章討好第八百八十二章鄭重其事第三十一章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