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後手

見朱儁步履蹣跚,心如死灰,一副生機全無的樣子,看起來就想不久人世的模樣。

楊彪雖然心中不忍,但還是沒有出聲,也沒有把自己的打算向他透露。因爲他也不能確定自己留的後手,能不能實現,自己的兒子不知道順利到達兗州陳留了嗎?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變數也多。

爲什麼這樣說呢?事情要從那天皇甫嵩他們在密室議論討伐袁紹的時候說起。

那個時候,其實除了保皇派骨幹,還有一個人員參見,此人不是別人,乃是楊彪的兒子楊修。

對於熟悉楊修的,大家肯定知道。他在三國後期算個人物,但現在還不過是個未成年的有志青年。

等衆人離開了,楊修也不躲在密室後面了,就走了出來,見自己父親若有所思的樣子,就好奇的問道。

“不知道父親大人再想什麼,修兒可以知道嗎?”。

見自己的寶貝兒子好奇的發問,肯定下一步就想給點建議,出謀劃策的。

老實說,楊彪對於自己的兒子楊修比較滿意,可以說有點小得意吧。他聰明好學、博聞強記又心思剔透,有些問題他一點就通。關於朝廷的大事,有時候和他交談,都能得到一些啓示。並且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反應很快,一點都不像臨時想到的,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京師之地得到了神童的稱號,這也讓楊彪安置得意不已。

但是唯獨一點,楊彪對他有點擔心,也提醒了楊修很多次,但他就是口頭應諾,過幾天就會忘卻腦後,濤聲依舊的。

這一點,不是別的。就是楊修自命不凡,也確實在京城沒有對手。養成了他恃才傲物的壞習慣,甚是小覷天下英雄的。

恃才傲物者,多半不得善終吧,這也是楊彪擔心的地方。

但現在考慮不了那麼多了,還是解答楊修的疑問吧,楊彪沒有正面回答道。

“你平時自詡聰明多智,剛纔也聽了一些,你就猜猜老夫再想什麼的”。

聽父親的意思,是想考教自己一下的。楊修果然是楊修,不假思索對道。

“這有何難,想必能讓父親大人深思熟慮的,恐怕只有怎麼對付我們的丞相大人吧”。

楊彪點點頭,表示猜對了,繼續道“既然如此,你在猜猜老夫想到怎麼對付他的嗎?”。

楊修想了一會才分析道“袁紹大勢已成,我感覺西涼韓馬不會是他的對手,在長安的諸將也不是對手的。至於討袁聯盟。在我看來不過是笑話罷了。我想父親肯定在想着繼續借助諸侯的實力,去對付袁紹的”。

聽完楊修的分析,楊彪不住地點頭,對於他的分析很是肯定,自己看來後繼有人了。

見楊彪這樣的光景,楊修就知道自己猜中了,有點小得意。繼續想表現自己,追問道。

“不知道父親屬意哪路諸侯,讓他來對付袁紹的?”。

楊彪沒有回答,只是笑道“修兒可以猜猜,是哪路諸侯的”。

聽到父親的反問,楊修皺了一下眉頭,想了一會,才自信道。

“呂布不過是無謀之輩,公孫瓚不過坐守困境罷了。至於我們的親戚袁術不過是個自大的傢伙,成不了什麼氣候。至於其他的陶謙、孔融等不過座談之客,更是靠不住。我感覺除了曹操,別無他人的”。

楊修說完就盯着父親,等着他的肯定,有點期待的。

而聽完楊修的分析,楊彪卻一邊點頭,一邊搖頭,神情有點複雜,也不知道是肯定還是不贊同。這讓楊修心中打鼓,不明白結果如何的。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好在楊彪沒有讓他久等,嘆息了一下。之後把自己貼身藏好、早已經準備好的錦囊拿了出來,親手交給了楊修叮囑道。

“修兒,這個錦囊你先拿着,不要打開。等曹操討伐袁紹的時候,方可拿出來。切記,切記不可忘記!”

見自己父親如此慎重,楊修面色凝重的點了點頭,表示知道的,才接過錦囊。

等楊修放好錦囊之後,楊彪繼續交代道“到陳留的路線和行囊,我已經讓下人安排好了。你不要耽擱,出去之後,就立刻動身出發,免得夜長夢多”。

見父親大人安排的很仔細,分明有交代後世的樣子。楊修急了,勸道。

“父親大人既然也感覺情況不樂觀,我們勝算不大。就和修兒一起離開這個是非之地,去投奔曹操,再想辦法對付袁紹,恢復漢室呀”。

聽完楊修孩子氣的建議,多半是心疼自己,不想讓自己身處險境,楊彪表示很欣慰。

但還是搖搖頭,拒絕道“傻孩子,說什麼傻話。父親貴爲當朝太傅,位高權重,誰敢殺我?大不了就是免職,被貶而已。不要擔心,你還是快快出發吧”。

雖然父親大人怎樣說,楊修還是不放心,又再三相勸了很久。見楊彪軟硬不吃,最後不理自己,走出了密室,回自己的房間了。

楊修見此很是無語,也很無奈,只得順從父親的意願,跟着下人朝陳留出發。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再相見的。

看着故都長安夜晚還不散的燈火,想必是雙方還在交戰吧。楊修暗暗發誓,我還會回來,袁紹你給我等着吧。

不知不覺,我們的袁紹又增加了一個敵人,後來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幾乎算是面頂之災。此乃後話,暫且不提。

楊彪也從回憶中醒來,不在考慮這些了。一切就看天意吧,希望修兒一切順利吧。

至於自己爲什麼不逃走,楊彪其實也很無奈的。作爲三朝元老,漢朝重臣,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舉足輕重的。自己要是不戰而逃,置於漢家臉面於何地?

再說了,身爲楊家的家族,豈能容忍自己帶頭逃竄?更不可能輕言放棄的,大不了就是一死了之。在沒有比死亡更簡單的事情了!

只是希望討袁聯盟,快到到來,可以剿滅袁紹,重新還大漢一個朗朗乾坤。也希望自己的後手,永遠不要用到的。因爲那不過是無奈之舉,事實上對於漢室沒有一點好處,不過是換了一個權臣罷了。

第七百六十三章大獲全勝第三百八十二章商討第十四章一氣周瑜第二百二十章大營失守第七百五十四章打臉第八十章各懷鬼胎第一百五十六章遠方來客第七百零八章混亂第二百三十章三將爭功第五十五章偷襲第四百一十五章遙相呼應第六百一十七章舊事重提第七百九十六章自作聰明第四百九十三章苦大仇深第一百二十八章雙傑戰趙雲第四章袁紹大婚第十七章埋伏第八百二十五章計劃第三百四十二章狼狽第九百五十章渾水摸魚第七百五十一章包圍圈第四十一章血戰范陽城第六百六十章合兵一處第六百一十一章娓娓道來第一百零七章出師不利第七百四十三章守得雲開見月明第九十三章徐晃vs高順第七百三十一章孤注一擲第二百四十二章詐第九十九章和連發難第一百八十七章鏖戰第五十一章離心離德第二百四十四章兩軍相遇第二百九十八章自相殘殺第四百零二章駕臨雁門第八百二十一章一個消息第七百三十二章對轟第五百五十六章各有算計第八百五十七章極不樂意第一百九十八章諸葛三友第六百三十三章初次交鋒第六十三章甕中捉鱉第六百四十四章各自行動第一百四十五章狼亦黠矣第三百二十二章呂布的不爽第二百五十六章屠戮第六十七章良苦用心第五百七十一章和平的使者第六百七十九章袁紹的打算第一百二十三章鄴城危險第三十七章主動出擊第一百七十九章擔憂第十九章未雨綢繆第二百零四章自取其辱第四百二十六章發狠第八百二十八章智商堪憂第六百四十章兵臨城下第六十章共同禦敵第四百七十章落荒而逃第二百二十七章洪水滔滔第一百三十一章喪家之犬第一百二十四章嗤之以鼻第三章國士無雙第一百八十六章束手無策第七十五章國殤第一百四十七章離別第十六章追殺董卓第九百二十七章大意了第三十三章圍城第五百四十六章神來之筆第四百八十三章誥升愛之死第六百六十八章一擁而上第二百二十九章請君入甕第三百零一章貪生怕死第七百六十九章回歸第五十一章狼狽第八百一十章楊醜在行動第六百二十一章賈詡歸來第七百二十二章鏖戰第二百四十四章聯絡第三百七十九章偶有所得第四百零五章二人獻計第六百五十五章倉皇逃竄第三百五十七章不臣之心第八百八十二章鄭重其事第五百八十八章吃了一鼻子的灰第一百三十章雲譎波詭第四十一章血戰范陽城第二百四十五章中計了第四百九十七章左賢王第三百二十三章暫時消弭第一百五十四章一見傾心第四百九十八章蔡琰的提醒第一百九十八章三姓家奴第四百三十二章萬事俱備第一百三十六章各表由衷第二百九十八章自相殘殺第一百七十一章各抒己見第一百六十九章無功而返第一百一十三章出兵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