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長安事變

袁紹接到影衛傳來的訊息之後,沒有一刻耽擱的,就讓大軍調轉方向,朝長安疾馳。

一路上,衆將才從袁紹和郭嘉的對話中,知道長安大事不好了,可是說是一場事變的。

事情,正如沮授擔心和分析的那樣了,整個長安都亂了起來了。西涼降兵在車騎將軍董承的帶領下和中郎將皇甫嵩、朱儁集合的保皇派衛士們,合兵一處,大約有五萬多人馬吧。

現在已經佔領了整個長安,除了西門和宮城在張遼和沮授等將領的堅守之下,還沒有陷落之外,其他的都落入敵手了。不過看這情況,這兩處要地要快陷落了,只是個時間問題的。

這些都還不是最嚴重的,最讓沮授擔心的是。整個長安事變,明顯有高人在後面策劃的,不然自己不會毫無察覺。對方也不會突然出手,事情進行的如此順利的,以至於長安的局面混亂成這個樣子的。

按照沮授的分析,對方肯定不會只有這些棋子的,肯定還有後手的。所以他建議主公趕緊回軍,來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以迅雷掩耳之勢,撲滅反叛的火焰,還長安一個朗朗乾坤的。

因此,接到了沮授的傳信之後,袁紹沒有耽誤,立即讓大軍回援,去收拾長安的殘局。

郭嘉從沮授的書信中就分析出來一二了,現在回去是最好的時機,不然等事情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那時候就晚了。

趙雲和文丑、典韋也算明白了主公突然回軍的緣由,知道長安發生動亂了。都恨得牙癢癢的,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即飛回長安,結果了這羣亂賊的。

袁紹的心情當然和他們一樣的,擔心沮授他們獨木難支,就讓趙雲、文丑先行帶領三萬大軍快速回援的。剩下的五萬大軍加速前行,倍道而行,限三日之內趕回長安的。

聞聽主公將令,整個冀州大軍不敢怠慢的,都鉚足了一股勁,朝長安飛奔。一時間,浩浩蕩蕩的,掀起塵土飛揚的。

再說長安,一座略微有點破敗的庭院裡,幾個朝廷大官模樣的人物,在密室裡竊竊私語,看起來像是在商量大事的。

仔細看去,這些人物可不得了,都是長安以至於整個朝廷不可或缺,響噹噹的人物。

其中就有現在長安事變的領軍人物,車騎將軍董承、中郎將皇甫嵩、朱儁等,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當屬太傅楊彪了。

看起來就像是這裡面的老大,直到現在,整個長安事變的幕後黑手才浮出水面的,原來是太傅楊彪一手策劃的。果然人老成精,老而不死是爲賊呀。

這傢伙現在哪還有生病的模樣,一副紅光滿面的樣子,仔細聽着底下衆將的彙報,不時地點點頭,發表議論的。

車騎將軍董承有點小興奮,高叫道“太傅你老人家,真是深謀遠慮的。趁着袁紹這個亂臣賊子出戰西涼的時候,憤然發作。只一下就把剩下的冀州兵馬,搞蒙了,不知道如何行事的?現在整個長安都處於我們的控制之下了,依我看大事成了”。

中郎將皇甫嵩見董承有點上頭,很是樂觀的樣子,有點看不下去了,不得不提醒一下。

“大家還是不要高興太早了,雖說現在長安基本處於我們的掌控之下的。但是冀州大軍仍然實力尚存的,控制着皇宮和西門的重地,不可不防呀”。

見大家的目光,被吸引過來了,皇甫嵩繼續道“雖然韓遂來信說他們會拖住袁紹大軍,讓他們不能回軍救援的。但是對於韓遂的話和實力,我很不看好的。依我看來,他們不會是袁紹的對手,戰敗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大家還是做好最壞的打算了吧,萬一在袁紹回來之前。我們還沒有解決他的餘部,讓他們合併一處的。那事情就麻煩了,不得不讓人慎重考慮呀”。

聽完皇甫嵩一大堆惹人厭的話之後,董承不耐煩的打斷道“哼,我看皇甫將軍太過杞人憂天了。西涼軍的實力,你們是有目共睹的,袁紹那容易戰敗他們的。就是退一步說,他戰敗了西涼聯軍了。花費時間肯定不是一天兩天的,肯定很長的,等回來也來不及的。再說大戰肯定會死人的,特別他的對手是西涼精銳的,肯定會損兵折將的。等知道長安動亂之後,也心有餘而力不足”。

見董承還是如此天真樂觀的,皇甫嵩就氣不打一處來,有點恨鐵不成鋼,教訓道。

“天有不測之風雲,軍情也瞬息萬變的,怎可以常理判斷呀?再說袁紹的軍師沮授,依我看來也不是一個簡單人物的,我們不容易得手的”。

“將軍怎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沮授他們算什麼,只要再給我三天時間,我肯定拿下皇宮和西門的”,董承不服氣道。

皇甫嵩剛想才發言反對,朱儁看不下去了,制止了他們的爭論,插嘴道“好了,大家少說兩句的。都是爲了陛下,還是以大事爲重的,聽聽太傅大人的意見吧”。

聽到朱儁的勸解,二人才消停了一下,一起看着楊彪,等着他的建議的。

楊彪也沒有讓他們等急,卻反問了朱儁一下道“不知道,諸侯聯絡的情況怎麼樣了?”。

朱儁不敢怠慢,應道“大家知道各路諸侯不過是漢朝養的一羣白眼狼了,不要指望他們奉詔救駕了,不來劫駕就算好了。現在除了兗州刺史劉岱、上黨太守張楊、河內郡太守王匡這三路諸侯響應以外,其他的諸侯都沒有動向的。哦對了,陳留的曹操倒是很有興趣的,但是他現在正和青州黃巾大戰的,脫不開身呀”。

聽到朱儁的回答,楊彪有點不滿意,微微皺了一下眉頭,但是沒有說其他的,只是囑託道“既然如此,大家就各就各位,按照先前的部署,各自行動。董將軍負責拿下皇宮,皇甫將軍攻下西門,朱將軍要催促諸侯加快腳步,早日來到長安的。爭取早日拿下長安,殲滅冀州的殘部。等諸侯救兵一到,就是漢朝重現輝煌的時刻。大家不要懈怠的,大事將成也!”。

聽到楊彪的囑咐,三人都點點頭表示明白的,關鍵時刻,誰都不會掉鏈子的。這不但是關係着漢朝能否重見天日,還關係着自己的身家性命的。

當下不用楊彪吩咐,就走出了密室,離開了太傅的府邸,各自行動起來了。

楊彪看着他們遠去的背影,也不知想什麼的,很久沒有說話的。

第九百三十三章救駕第七十章迎戰西涼第八百一十八章密謀第一百五十一章狼狽不堪第二百八十九章閻行的決定第七十一章進擊的袁熙第八百九十六章臨危不亂第七百八十章心急如焚第七百七十六章分析第一百一十章鬥智鬥勇第六百六十三章萬衆一心第三百七十一章負傷第二百五十八章樂極生悲第四百七十九章糧草危機第二百六十四章請戰連連第一百一十六章詐傷第一百四十章鮮卑來犯第八百八十四章兄妹相談第二百七十八章下狠手第二章各方反應第五百六十四章原來如此第五十章志在徐州第四百四十四章博弈第二百九十一章嚇退第一百五十二章原來如此(第一更)第七百七十五章一臺戲第五百三十三章可笑第六十三章歃血爲盟第八百九十六章臨危不亂第三百五十三章決斷第七百一十四章轉移目標第一百四十三章一場屠殺第五百八十四章相互利用第六百八十三章殲滅第一百五十九章觀望第三百五十一章情勢危急第二百四十章爲時已晚第一百一十章不歡而散第二百二十七章洪水滔滔第十六章論功行賞第七章勾心鬥角第七百三十一章孤注一擲第一百三十一章假癡不癲第一百二十三章和連的得意第三章營救之策第四百六十一章針鋒相對第四百七十五章收兵第九十五章腹背受敵第七百一十五章勉強一致第一百零四章兵不血刃第五百三十四章袁紹出馬第九百零九章噩耗傳來第八十四章毒士謀國第一百五十五章不謀而合第四百八十章鍾繇到來第七百七十四章賈詡赴宴第三百一十九章求情第十一章文丑求救第二百七十五章驅之以敵第一百二十五章自食惡果第一百二十六章對戰第一百六十二章有眼不識賈詡第五十七章鮮卑猖狂第七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八百四十章雷霆之怒第三百一十一章環環相扣第四十七章埋伏第十七章風后八陣圖第六百六十四章勢不可擋第一百零四章兵不血刃第一百八十章後手第五十八章大舉南下第三百七十二章危急時刻第二百二十一章熊熊大火第二百三十五章遺計第七章諸侯會盟第三百零三章前因後果第一百三十四章匯合第七百零四章一觸即發第一百零五章騎兵交鋒第三十一章慘烈第六百六十九章無敵之師第八百八十一章將計就計第四十二章水軍都督第八十九章自相殘殺第四百零二章駕臨雁門第八百八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五章衆將雲集第七百一十九章慘烈第四百八十七章防微杜漸第九十八章準備第五百五十六章各有算計第六百三十章瞻前顧後第五百九十五章以退爲進第一百二十九章張飛受傷第二百章放權第二百一十章追殺第五十五章混戰第五百零六章連夜出發第四百四十五章三叉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