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舍與不捨

司馬懿諫言袁尚放棄漢中,這個事情袁尚並不是沒有想過,而且歷史上,曹操對持劉備的時候,也確實是這麼做的。

憑心而論,放棄漢中,對劉備和袁尚的影響都非常的大,首先在地理位置上而言,放棄漢中並不僅僅意味着自己與劉備的攻守對調,更重要的是,漢中東近上庸諸郡,而上庸由於荊州相毗,一旦劉備打下了漢中,再攻克上庸,就意味着他與關羽的勢利可以連片一致向北。

當然,那種形勢一旦真的形成,東吳就不會坐視不理,他們一定會將矛頭轉向荊州,畢竟對於孫權的立場來說,除了徐州一戰,自己與他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節,立場上也沒有什麼分歧與矛盾,東吳真正需要的勢利的平衡,劉備若是崛起過甚,對於孫權來說絕無好處。

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對於袁尚來說就是一個抉擇!

留漢中,則南方的勢利鞏固,不易破除。

失漢中,則孫權必然圖謀荊州,但也會給自己北方的戰線防禦帶來一定的困難。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此究竟應該如何呢?

司馬懿顯然也是看出了袁尚的顧慮,隨即勸慰道:“漢中的得失,各種利弊皆有,主公旦夕不能思慮周全,咱們權且快馬加鞭,趕過去援助趙雲,至於漢中之事,主公可根據戰場形勢,以做決斷!”

袁尚長嘆口氣,點了點頭,同意了。

有些事情,對於今後牽扯實在太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出決定的,確實得給自己一些時間,好好從長計議。

快馬加鞭,袁尚一衆進入了漢中地界。他們首先前往廣石,會和此刻負責鎮守在那裡的馬岱。

見袁尚親自來了漢中,馬岱大喜過望,急忙率領諸將迎接,袁尚也不跟他客套,直接詢問漢中的情況。

馬岱雖然也是跟隨趙雲初來漢中,但卻做事精細,這段時間以來將敵我事態弄得是明明白白。

定軍山失利之後,趙雲聯合張衛拒守在漢水,與劉備本部兵馬對持。龐德鎮守馬鳴閣,以防不變,馬岱自己則是坐鎮廣石。

按道理來說,夏侯淵在定軍山失利,趙雲拒守漢水,馬岱本應該出兵相助,但他思慮再三卻沒有這麼做,因爲萬一劉備分兵攻克廣石,則漢中地利皆無。到時候連撤退的後路都沒有,到時候防守更難以爲繼,所以馬岱雖然想去幫助趙雲,但終究沒敢。

袁尚聽了馬岱的顧慮之後。點頭道:“你思考的沒錯,廣石位置重要,丟失不得,救援趙雲的事情。就包在我的身上……”

“報~~!”

袁尚的話還沒等說完,便見斥候飛馬入帳,奏道:“啓稟主公。劉備麾下大將張飛,率領文聘、吳蘭、雷銅、任夔等將領,改屯於固山,似有奪我廣石,斷我軍後路之意。”

袁尚聞言一愣,接着衝着馬岱一笑,道:“看來馬岱你鎮守廣石未動,不去救援趙雲是對的,這不,張飛來了。”

馬岱聞言拱手道:“主公和司馬先生可自去漢水協助趙都督,張飛這廝,自有末將擋之!”

袁尚搖了搖頭,道:“本來麼,我是打算去漢水幫助趙雲的,但張飛既然來了這裡,我就不能放之任之,我就先在這裡,收拾了張飛,然後再去漢水協助趙雲,依趙雲的本事,在漢水拖住劉備一時三刻,想必還是沒有問題的。”

馬岱聞言,有些猶豫,道:“主公,張飛勇武過人,聽說劉備入川之時,他屢建奇功,主公若要破他,萬一不利,遷延日久,只怕趙都督那邊擋不住劉備。”

袁尚搖了搖頭,道:“我一行衆人,暗中潛伏至此,諒劉備一時半會也探聽不到,張飛此來,必定以爲鎮守廣石的主將是你,難免鬆懈,正好打他個措手不及。”

說罷,便見袁尚站起了身,道:“此事就這麼定了,不必多言,我先去校場點兵,馬岱你跟司馬懿說一些廣石的軍務,然後制定行軍路線,不用等張飛過來,咱們先去固山打他!”說罷,頭也不回的出了營寨。

袁尚走出營寨,馬岱便瞅向了司馬懿,咧了咧嘴道:“主公執意在此跟張飛作戰,司馬先生你怎麼不勸勸他?”

司馬懿聞言一笑,道:“勸不住的。”

馬岱聞言奇道:“爲何?”

司馬懿嘆道:“夏侯淵被劉備打成重傷,主公的性格,是有仇必報,更何況夏侯淵乃是涓夫人的親叔叔,待之如父,就衝這份關係,主公就是鐵了心的要替他出這口氣,只是如今劉備實力甚強,又有龐統等人爲輔,只怕暫時奈何他不得,如今他的三弟張飛來了,這份怒火,只怕便是要有張飛替他承受了。”

馬岱聞言沉默了一會,道:“那依先生看,主公何時會對張飛動手。”

司馬懿搖了搖頭,笑道:“不知道,不過不會太久,也許是明天,也許是後天,也許……就是今晚也說不定。”

司馬懿不愧是袁尚肚子裡的蛔蟲,說話一擊即中,袁尚果然沒有拖沓,當天下午就召集說有將領商討進攻會議,定於晚上進攻,議計張飛。

廷議之前,袁尚先問:“張飛屯兵固山,並放出話來,說是要斷我軍後路,依照各位之見,是何道理?”

衆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其意,唯有司馬懿笑道:“張飛若是果真要斷我軍後路,自然應以伏兵以行,如今他卻大張旗鼓,並放出謠言,擺明了是所領兵馬不夠,在等待合兵,現下乘着張飛不曾合兵之前攻他,正是時機。”

袁尚點了點頭,嘴上沒說,心中卻是佩服司馬懿的眼光毒辣,張飛的行爲在司馬懿看來猶如三歲頑童,一語中的。

袁尚指了指固山的皮圖,道:“斥候回報,張飛的主力軍屯紮在固山正間,一左一右有兩路側營,一路側營是蜀將吳蘭、雷銅,另外一路側營,比較扎手,領頭的是文聘,此人當年是劉表帳下大將,在荊襄九郡位列前茅,絕非等閒!想要打破張飛的固山主營,就得先把文聘、吳蘭雷銅的兩股勢利消滅掉,這樣,就等於斷了張飛的兩隻胳膊!”

馬岱聞言咧了咧嘴,袁尚說着簡單,但實際上確實困難重重。

漢中守將杜襲猶豫了一會,道:“可是主公,就算是我們能打垮這兩股勢利,但張飛若是堅守固山不出,他居高臨下,我們強行進攻,可是打不上去的。”

袁尚聞言笑了,道:“爲什麼要強攻?我們圍而不攻不久得了。”

“哦?”衆人聞言一愣,圍而不攻,這是爲了什麼?

袁尚含笑解釋道:“劉備這個人很厲害,但是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他的兄弟!我們要圍點打援!張飛若是能被我們圍困,身爲他生死兄弟的劉備肯定不會坐視不理,必定會再派遣援軍前來支援,這樣一來,就能間接的減輕漢水那裡趙雲的壓力,而我們,到時候不打張飛,專打劉備的援軍,在張飛身上佔不到的便宜,我們都從其他地方找回來,打疼川軍幾次,劉備和張飛的默契就會產生混亂,到時候我們再製定策略進攻,必定能大獲全勝!”

衆人聞言皆是深吸了一口氣,主公就是主公,他想出來的辦法就是不一樣,至少聽着非常可行!

諸將相繼起身,道:“末將等願爲主公效死力!”

“很好!”袁尚點頭而笑,道:“如今張飛不知道我已經來此,所以在他的印象裡,我們的可用之將也僅限於漢中的諸位,所以說……”

頓了一頓,袁尚轉頭看向甘寧,徐晃二人,道:“若是要讓張飛等人大吃一驚,這一次就看你們的了!”

徐晃面沉如水,沒有說話,甘寧則是哈哈大笑,起身道:“主公放心!看老子今夜多斬殺他幾個敵將!”

張飛奉命前來固山,他自居山上,而將吳蘭雷銅、文聘分爲兩部,一左一右的陳列在山酈兩側,以成左膀右臂。

不得不承認,張飛此人粗中有細,他這樣的安排不可謂不巧妙,但是再精妙的安排也有破綻,一旦被人抓住破綻,那所有的精密佈置就會變得非常可笑。

陳列在固山左面的,是昔日劉璋麾下的戰將吳蘭,雷銅,他們倆人都算是川中的上將,此番跟隨劉備出征,意在揚名。

川中的夜晚很涼爽,舒適的讓人不想睡,只想喝。

吳蘭和雷銅跟隨張飛,剛開始還不敢飲酒,但卻發現張飛每日小酒不斷,於是這倆個也就不太顧及了。

這天晚上,二人在帥帳內佈置了酒菜,推杯換盞的小酌,喝的不算多,可也不算少。

然而,他們喝的高興,卻沒有料到,此刻營寨之外,已經是有人盯上了他們的項上頭顱,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長江水賊甘寧。

被這匹餓狼盯上的人,只怕結果都不會太好。(未完待續。。)

第609章 舍與不捨第309章 羣雄割據第233章 放 羊第183章 遁甲第546章 徐州平定(一)第403章 招募入軍第468章 抹黑閻行第301章 全面進攻第159章 找醫生第48章 劉備之筵第347章 火鳳凰第508章 一代名師第473章 血戰長安(五)第129章 十面埋伏五百六十五章 曹睿誕生第234章 贓物破敵第29章 真假劉關張第684章 劉備震怒第388章 發家致富第134章 病 危第147章 司馬爭官第3章 大廈將傾第574章 官渡之戰(三)第334章 節節而勝第689章 請君入甕第68章 前後夾擊第62章 約定第72章 迴歸之行第53章 猛將第407章 功在千秋第141章 除 妖第538章 謀指鬼才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358章 幾經波折第449章 敗將不墮第185章 埋伏第153章 親征平原第402章 如此後人第684章 劉備震怒第619章 對陣魏延(四)第373章 挑撥離間第746章 上逼下反第396章 張馬之戰第602章 你當大哥第639章 蠻王孟獲第676章 關龐之戰第57章 奇兵第214章 成婚(二)第501章 圍追堵截第294章 三件事第25章 東遊記第338章 誰也別跑第112章 落花有意第582章 要飯使節第4章 東奔西走第279章 女 將第321章 爆發第172章 兩面受敵第583章 收在麾下第628章 比武招親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249章 決戰公孫氏第724章 北地之臣第21章 放哨騎第476章 千里奔襲第265章 曹軍來至第352章 走錯道路第704章 降亦不降(一)第126章 人頭換糧第520章 天時算計第725章 日月五行第664章 故交相見第417章 班底之人二百一十一章 迎親第238章 漠北才女第127章 恩恩怨怨第643章 火神之女第696章 終極決戰第107章 人 性第643章 火神之女第483章 賣書小兒第601章 重新排序正確章節名稱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438章 漢中張魯第155章 反客爲主第254章 反叛跡象第70章 高覽收租第201章 連環計(一)第483章 賣書小兒第292章 棋 活第620章 對陣魏延(五)第514章 假意救人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563章 躊躇猶豫第588章 北面來風第313章 詭計第549章 徐州平定(四)第41章 臥薪嚐膽第524章 東吳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