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昌 豨

在中原腹地的羣賊當中,若論勢大最大,最爲狡猾,最爲兇狠的賊首,昌豨若是自稱第二,那便是沒人敢當第一。

此人曾是徐州大族,在屬地頗有些勢力,乃是雄霸一方的大地頭蛇,原先曾與臧霸、孫觀、吳敦、尹禮同爲泰山賊寇,禍害一方,頗成氣候,後來歸附於呂布。

呂布死後,昌豨與一衆泰山賊寇接受了曹操的招降,昌豨被任命爲東海郡守,依舊是率領其衆。

然而昌豨受了朝廷的封賞,卻不思進取之道,反而視功名如糞土,日常中依舊以賊寇自居。

此人反覆無常,被曹操冊了官爵之後,賊心依舊不死,屢次生出想要反叛的苗頭,怎奈一直沒有機會,故而暫時蟄伏。

歷史上的昌豨是個有本事的傢伙,在曹操的治下還能夠三反三叛,直到最後由於過於自信,往故友的營中投降,纔會被于禁所殺。

能在曹營中玩他個三進三出,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

由此可見,昌豨此人是個陰險狡詐,老謀深算的人物。

就連諸葛亮的《後出師表》中都特意提到過此人一句:“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言下之意,足見昌豨心智不俗,老辣彌堅。

話說袁尚在陳瀾的引領下上了九里山的山寨,但見其上木屋林立,草廬百餘,兩兩一組,三三一合,氣勢雄偉,頗具規模。

山間正柵之前,乃是一塊寬闊平地,疑似賊匪校場,此刻,但見密密麻麻的賊衆盡皆聚集在其間,分居兩面,壁壘分明,雙方嚴陣以待,互相對持。

廣場左邊處,一女子眉目如畫,英氣逼人,風姿卓越,正是九里山一衆的賊首呂玲綺。

而右邊的一衆莽漢之中,卻見是以一個身着綠袍,滿面豪爽笑容的大漢爲首,想必就是昌豨了。

昌豨半披半裹着一件深綠色大袍,寬厚的下襬直拖到地,遮住雙腳,光禿禿的腦門上,只在兩側各長着一撮半黑半黃的虯發,眉毛鬍鬚亦是一團糟亂無章,一雙銅鈴般的眸子裡,也滿是血紅駭人。

乍眼看上去,昌豨的相貌古奇,身軀魁偉,確實像位出身草莽的豪傑。

可他對面的呂玲綺卻十分的清楚,和眼前的這個人打交道,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就會連骨頭渣滓都不剩下丁點。

那抹豪邁甚而粗獷張揚的笑容後頭,隱藏着直教人心膽顫慄的陰狠與殺機。

袁尚隨行衆人暫伏其後,自己則是與陳瀾悄悄的混進了人堆,躲在呂玲綺身後的賊衆當中,暗自打量昌豨。

就在袁尚偷眼端詳昌豨的當,呂玲綺已是開了口,冷冷的道:“昌公在日前派人送至的書信,小女子已是仔細的查看過了,不想今日又勞昌公親自前來相請,實在是多有慚愧!只是昌公的提議雖然有理,怎奈小女子與劉備卻是有些仇冤,不能應昌公之邀,只怕昌公今日是要白走一遭了,小女子着實歉疚。”

袁尚聞言心下頓時好奇,那對面的昌豨究竟要邀請呂玲綺做什麼?怎麼連劉備那老小子都牽扯進來了?

昌豨聽得呂玲綺開口拒絕於他,面色不變,反而是嘿嘿笑道:“呂頭領此言太客氣了,其實說起來,今日冒然拜山,斗膽想請,實乃是老夫失禮在先,呂頭領此言反倒是讓老夫的麪皮沒地方擺了。”

呂玲綺聞言面色不便,道:“昌公無需如此客套,若是別無他事,還請就此下山,恕小女子不送。”

昌豨猛然的一拍大腿,笑道:“好脾氣!好犟性!跟你老子當年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想當年老子與你老爹兄弟相稱之時,最佩服的就是他這種直來直爽,豪放無羈的性格!今見侄女有乃父之風,真是心下大慰之,甚好,甚好!”

呂玲綺心下直皺眉頭,心中恨恨道:“這老賊說的話聽着豪放,實則卻是在裝瘋賣傻的佔我便宜,委實是可惡之極。”

昌豨對呂玲綺的反感似乎毫無察覺,道:“不過乖侄女,豪放歸豪放,灑脫歸灑脫,但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侄女不可意氣用事,需得仔細考慮,老夫今日來此,邀請你一起依附劉備,共抗曹賊,實乃是讓你報仇的最佳途徑!劉備乃漢室後裔,又有皇叔之尊,更兼與曹操勢不兩立,侄女何必計較一時之氣,有所保留?如此如何對得起當年慘死在曹操手下的呂溫侯?將來去了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與其相見?”

呂玲綺生硬道:“昌公,我敬你昔日與我父有舊,故而話不想說的太絕,當年下邳之役雖是曹操起兵,但劉備亦是有所助之,白門樓上,更是大耳賊一句話令我父慘死,憑心而論,我父雖是死於曹操之手,但大耳賊無德無義,實屬是更爲可恨,你今日邀我與劉備聯手,卻是拿我父親來壓我,可我若是真應了你的言語,死後纔是真正的無顏面見他......更何況,我呂玲綺一向獨自行事慣了,不願做他人手中傀儡,還望昌公理解,休要怪罪。”

昌豨聞言扭頭對左右言道:“那個傀什麼儡,是個啥意思?”

昌豨身後,一名賊首恭敬道:“當家的,傀儡之意,便是玩雜耍的牽線木偶。”

昌豨聞言恍然大悟,道:“侄女你這話就不對了,老子別說是木人線,就連他孃的繩子都沒有半根,老子不耍傀儡的!”

躲在人堆裡的袁尚苦苦的忍着笑,雖然無法看見呂玲綺現在的模樣,但亦是可以想到她此刻的小臉一定不怎好看。

果然,但聽呂玲綺緩緩的開口道:“昌公,本姑娘沒心情與你玩耍,不要將我當三歲孩童,你邀我一同投劉,無非是想增加自身分量,日後更是有理由兼併我麾下之衆,我呂玲綺雖然不智,卻也沒蠢到那個地步.......投劉之事已是無需再談,昌公還請就此下山吧。”

昌豨聞言沒有動彈,只是擡手摸了摸光亮的腦門,道:“嘿嘿,那可是真的不行了........侄女,跟你說句良心話,爲了這事,老夫已是做了最壞的準備,今日你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畢竟在這豫,徐地界上的草莽、賊衆、俠客當中,老夫乃是個中魁首,既然做了投劉棄曹的決定,那這一帶的賊首,便都得按老夫的意思來辦!如是連你們都喝令不下,將來縱然是依附了劉備,老夫又憑什麼能在其心中立足?侄女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呂玲綺聞言面色頓時一寒,冷聲道:“昌公言下之意,是想來硬的了?”

昌豨冷然一笑,都:“你說是,那她孃的便是了!呂丫頭,你今日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隨了老夫的意,率衆歸順劉備,其二,便是不隨老夫的意,那就休怪老夫不念與你老爹的舊情,先宰了你,再收編了你的人馬。雖然麻煩一些,但結果卻也是一樣!”

呂玲綺聞言不在回答,驟然拔劍,其身後人馬也是紛紛的亮出了兵器。

昌豨那面也是一個個的都掏出傢伙,雙方刀槍霍霍,大有一言不合便要火併之勢。

“等會,要打也不需急在這一時,讓我先發言幾句!”

卻見袁尚從人堆中擠出來,站到呂玲綺身邊,頗有意味的打量了昌豨幾眼,道:“你就是昌豨?”

呂玲綺見了袁尚,不由詫異非常:“你怎麼來了?”

昌豨本已是決定要動手滅了呂玲綺,卻見對方閃出一個相貌英俊,身着甲冑的年輕公子,似是不像賊寇中人,心下不由的有些琢磨不定,倒是沒有立刻殺將上去。

仔細的看了袁尚一會,卻見昌豨臉上露出了一個齷齪的笑容,對呂玲綺道:“哎呦,侄女啊侄女,你真是讓老夫替你操心,你父親的武藝你沒繼承來多少,那股子男女之氣倒是學了個全乎,諾大的一個山寨,居然還養了這麼個俊俏的男寵,真是讓人羨煞羨煞。”

呂玲綺聞言頓時臉色一紅,持劍上去就要與昌豨拼命,卻被袁尚與身後的一些賊寇擡手攔下。

袁尚一臉微笑的扭過頭去,上下打量了昌豨幾眼,再一次的開口問道:“閣下便是昔日泰山羣雄之一,如今的東海郡守昌豨?”

昌豨哼了一聲,傲然的白了袁尚一眼道:“是老子又待如何!你這小子又是哪門子貨色?竟敢出來直呼老子名諱!”

袁尚聞言笑道:“好說,在下姓袁,從河北而來,如今正借居在汝南郡劉使君麾下,因爲與呂姑娘有舊,故而今日上山,不巧正好聽見了你要邀請呂姑娘要一同投靠劉使君,自覺可以做個引見人,故而出來一會,失禮之處,還望勿怪。”

昌豨心下頓時一緊,想起最近在兗,豫的傳言,說是河北袁氏中的重要人物率兵偷至汝南,與劉備合兵一處,在豫南作亂爲患。

如今看着小子身着白甲,儀表不俗,更兼一旁的呂玲綺聽了他自報姓名之後,面色並無所動,想來已是早就知道此人身份。

若真是河北袁氏的重鎮,那還真就不好得罪。

想到這裡,卻見昌豨恭敬的抱了抱拳,豪爽道:“原來閣下是河北袁氏中的公子,老子適才言語不周,還望袁公子勿怪。”

“好書,好說。”

卻見袁尚擺了擺手,笑道:“適才來得山上,聽昌公似有邀請呂姑娘共同依附劉使君,共抗曹賊之意,可惜呂姑娘早在月前便已是歸附了我們河北,拂了昌公的面子,實在可惜,還望昌公勿要怪罪呂姑娘,若是有氣,日後不妨算在我袁家的賬上,可好?”

話音落時,卻見袁尚那些守候在校場外的袁軍士卒早已是忍耐不住,紛紛亮出兵器,衝進校場,與呂玲綺一衆合股並列,遙遙的與昌豨對峙。

昌豨的面色頓時變了!

倒不是袁尚領來的這一百兵卒有多嚇人,憑心而論,別說是區區一百人,就是來一千個,和呂玲綺的兵馬加在一塊,他姓昌的也猶然不懼,只是對方的這一小衆兵將各個裝備精良,銅盔硬甲,氣勢佈陣也與一般賊衆有明顯的不同,顯然各個都是出自行伍的正規兵卒。

觀其勢,斷其氣,昌豨對袁尚的身份更是多了幾分相信。

暗理說,袁家的名號雖然響亮,但畢竟遠在河北,跟中原八竿子打不着邊,昌豨本無需怕他,怎奈他最近剛剛準備背叛曹操,倉促之間實在是不想再把袁氏也給惹翻了,要不然這天下勢力最大的兩路諸侯都讓他得罪了個乾淨,他還想不想在人間混了?

昌豨雖然是賊寇出身,但腦袋不傻,如此得不償失的事,他絕對不會去幹。

想通了這點,昌豨隨即衝着呂玲綺拱了拱手,笑着道:“難怪侄女不願意與老夫一起歸附劉備,原來竟是攀上了河北名門的高枝?嘿嘿,也罷也罷!老夫今日便不強人所難,這便告辭去了,賢侄女到了河北若是發跡,日後相遇,也不妨適當的提攜老夫一下,如此也不枉我與你老爹以兄弟之情相交一場!”

呂玲綺的臉瞬時變得極爲難看。

昌豨說到這裡,便要轉身率衆離去,卻聽身後袁尚張口叫住他道:“昌公等會!在下的話還沒說完呢,你猴急什麼?”

昌豨古怪的扭過頭來,漠然的看着袁尚,一口黃牙呲出:“怎麼?姓袁的你莫不是還想留下老夫?老夫雖不是出自名門,卻也非任人屠宰之輩!要打便打,要來便來!比兵還是比將,你儘管劃下道來,老夫接着便是!”

袁尚搖了搖頭,道:“昌公誤會了,在下並無此意,只是想問你一句,閣下既然是想叛曹,爲何不投河北,反倒依附於劉備,難道在昌公的眼裡,河北袁氏四世三公,勢力兇狠,難道連偏居一郡之地的劉備都還不如?”

昌豨聞言,臉色頓時沉了。

(ps:寫昌豨是因爲對以後的劇情引導有所需要,要用他引出幾個重要的關鍵性人物。汝南篇很快就將告一段落,第一卷也隨之結束。諸公勿急,容我用幾個章節給這一卷做一個稍完美一點的收尾,畢竟是寫書一次,不想留下什麼遺憾——第二更在半夜。)

第258章 三年之後第72章 迴歸之行第16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642章 強手登場第278章 少 歇第109章 設計白馬第405章 朝堂試探第681章 西川大亂第193章 賢內助第153章 親征平原第501章 圍追堵截第522章 放棄彭城第132章 天降橫禍第316章 成 雙第322章 說荀彧第654章 第三場比試第205章 袁曹之戰第104章 生擒張燕第313章 詭計第545章 蟄伏之虎第214章 成婚(二)第492章 攻入涼州第640章 一揍孟獲第458章 反客爲主第373章 挑撥離間第491章 當斷則斷第240章 剿戰鮮卑第668章 從善如流第183章 遁甲第113章 林中伏計第615章 君臣離心第79章 安排佈置第286章 驚 訊第744章 狠毒郭四第28章 南頓縣宰第615章 君臣離心第332章 戰線拉長第194章 將計就計第678章 英雄末路第754章 最終決戰(三)第166章 北上攻河東第88章 終回鄴城第110章 甄家之思第162章 開刀取疾第637章 招親郡主第2章 岌岌可危的戰爭第709章 大魚香餌第563章 躊躇猶豫第615章 君臣離心第95章 聖人縣令第300章 劉備行動第18章 奇襲許都的人選第719章 夏侯淵vs黃忠第404章 天子劉協第411章 高人相助第506章 魔高一丈第558章 多收一萬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748章 司馬懿的禮物第634章 鴻門宴(三)第284章 滅 韓第560章 兵入兗州第368章 報復心重第524章 東吳參戰第747章 成都平定第187章 爾虞我詐第63章 冰山一角第108章 生死之交第497章 攻打洛陽第313章 詭計第202章 連環計(二)第715章 公安事定(上)第526章 女中豪傑第427章 巨頭會晤第241章 轉眼遼東第123章 大戰前的動向第20章 圍攻許都第500章 出兵滅閻第308章 暫時的歇息第409章 天子貓膩第331章 攻陷洛陽第268章 斬將破敵第740章 反無間道第364章 大哥二哥第411章 高人相助第645章 恩怨難明第467章 設計攏心第463章 巧召敗軍第71章 勝利返航第295章 四大騎兵第230章 匈奴出馬第379章 朦朦朧朧第87章 凱旋而歸第626章 陽平鏖戰(二)第122章 濟世之才?第673章 東吳出手第584章 忠心漢室第567章 再度劫營第637章 招親郡主第86章 袁譚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