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一十一章 鬼才動向

童淵活了好幾十年,這麼大歲數真沒白活,腦袋也沒白長,他知道關鍵時刻該吃誰的,也知道關鍵時刻該指望誰養老。

不孝子童飛不給他惹麻煩就不錯了,關鍵時刻,童淵還得是把希望落在了自己的那幾個徒弟身上。

袁尚有點懷疑,童淵當年收了三個徒弟的動機是不是有點不純,傳承衣鉢是假,找幾個傻乎乎的漢子晚年給自己養老送終端屎接尿纔是真,如果真是這樣,袁尚對於童淵高瞻遠矚的目光就得抱着相當的欽佩之情了。

少時,便見張繡和趙雲二人在侍衛的引領下進來,二人的脖頸子上還都留着被童淵手刀劈殺出來的印記,鮮紅鮮紅的呈現一輪彎月的形狀,跟傳說中包拯額頭上的月牙一樣,只不過人家的月牙是印在了額頭,他倆的月牙是印在了後脖頸子上。

紋身都紋的這麼有內秀,袁尚覺得張繡和趙雲比包青天活的低調。

看着自己心愛的兩個寶貝徒弟,童淵撫摸着白鬚,一臉嚴肅的道:“爲師打算要在袁大將軍的麾下常住一段日子了……”

“嘶嘶——”話還沒有說完,便見張繡和趙雲齊齊的吸了一口冷氣,臉上露出了絕望而悽婉的表情。

袁尚清了清喉嚨,安慰他們二人道:“槍神是跟我回河北,不在關中常住,這一點你們倆大可放心。”

“呼……”二人長長的呼出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一種如釋重負的表情。

童淵面色一沉,粗獷的嗓音中露出了明顯的不滿。

“聽你倆的意思。似是對老夫的到來很不歡迎啊?”

張繡聞言臉色一正,急忙道:“師父對我等恩重如山,我們哪會有不歡迎師父的意思?只是想多留師父在長安住幾天,不曾想師父就要跟主公回河北了,一想到弟子與師父纔剛剛團聚,這就要立時分開,弟子這心實在是……痛不欲生啊。”

袁尚和趙雲同時打了個哆嗦。雞皮疙瘩掉一地。

童淵哼了一聲,道:“孝心不在相聚的長短,也可以在別的地方表現一下嘛,比如說,老夫這段時間寄居在袁大將軍帳下的食宿費用。你們做徒弟的,是不是得幫老夫運籌運籌?……老大你最有孝心,就多出點,掏七分,老三年紀小點,就掏三分吧。”

張繡聞言臉色頓時一僵。

袁尚微微一笑。衝着二人道:“現金就不用了,我會吩咐鍾繇,直接從你們的月俸里扣。一不用出賬二不用進項,多方便。”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袁尚平定關中,消滅閻行。收服諸羌,平定宋建,剿除徹裡吉,又納降了漢中張魯和巴州的少數民族,消息傳播迅速,一時間迅速傳於天下。

西蜀方面,劉備在得知袁尚派遣大將龐德。夏侯淵率兵鎮守漢中之後,不由得有些驚慌,急忙派人找諸葛亮、龐統、法正等人商議,計較此事。

對於袁尚派兵進入漢中,與己方對持,諸葛亮等人只告訴劉備一句話,那就是暫勿輕舉妄動。

西川初定,人心未穩,現在對於劉備來說,就算是被袁尚扼守了漢中咽喉,也不可以與其發生衝突。

至於荊州方面,孫權在知道了劉備入川之後,曾幾次三番有意進犯圖取,無奈諸葛亮等人在臨行之前,早已是留下了大將關羽。

關羽威震九州,名滿華夏,當年溫酒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天下誰敢輕動其虎鬚?東吳雖然也有精兵猛將,但沒有把握的事,孫權不敢輕動。

特別是諸葛亮還暗中聯絡過魯肅,說以利害,言天下大勢不明,長江諸勢力不宜自相火併,並許諾願意割讓長沙,武陵,桂陽三郡之地,結以同盟。

對於此事,東吳大都督周瑜並不贊同,他認爲全拒長江纔是目前東吳的首要任務,但孫權在思慮了一番之後,卻同意了。

首先,黃祖已死了,東吳與荊州的仇人已經無,二則荊州實力強大,人口衆多,反觀江東之地,雖然水軍強盛,但人口不足,且有山越爲患,原先由劉表率領荊州時,東吳尚不能取之,如今荊州易主,劉備之能遠勝劉表不說,更有關羽號稱天下虎將,威震北方,不易與之硬撼。

三則,孫權藏了一個小心眼,諸葛亮所割讓的三郡之地,都在荊南,不與北方接壤,至於襄陽,南郡之地與中原相距甚近,早晚必然與北方大軍相抗,屆時孫權坐山觀虎鬥,等荊北的關羽和北地諸侯打起來了,他在漁翁得利,豈不美哉?

依照孫權自己的估計,曹植和袁尚早晚還有一番惡戰,現在暫時先不拿荊州,而是等北地兩大梟雄打了起來,己方乘亂在淮南,徐州等地搶奪立足之地,進軍北方,逐鹿天下,纔是王道,這是一個擺脫偏安一隅的機會,也是積極進取稱霸天下的機會,若只是把目光放在全據漢江上,目光未免太短淺了。

劉備和孫權都各自打着小算盤,在許昌的曹氏,此刻卻面臨着重大的考驗。

袁尚兵發關中,雖然不在河北,但曹植卻不敢輕舉妄動,只因田豐,沮授,逄紀,郭圖,荀諶,辛評等北方宿老聚在,張頜、高覽、張燕、郭淮、孫禮、韓猛等河北名將也不曾離開,司馬懿、甘寧、蒲元在渤海訓練水軍,河北大將蔣義渠,田疇等人,領着張白騎,劉雄鳴,趙睿,呂曠,呂翔,汪招,孫輕,王當,李大木目等人屯兵八萬。坐鎮黎陽,威懾河南,高幹郭援在幷州,袁熙田豫在幽州和遼東,河北在袁尚離開後也是固若金湯,猶如鋼鐵,誰碰誰出血。

而如今袁尚平定關中。即將返還,而匈奴和鮮卑的遷移事宜落戶事宜也已經接近尾聲,曹氏諸人料定,他下一步的行動,必然是針對中原了。

許昌的議事廳內。曹植,荀彧,郭嘉,賈詡,夏侯惇,曹仁等人則是在思考着討論着如何對敵。

荀彧曾被天子劫掠到許昌。但三家逼宮之後,迫於壓力,劉協又不由得將荀彧主動送還。

此時的廷閣之內。曹氏諸人的氣氛空前緊張,袁尚平定關中,即將回返河北,這對他們的壓力實在太大。大到幾能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

郭嘉長嘆口氣,當先道:“關中之亂,楊阜乃是我等佈置的旗子,本指望着他能夠輔佐閻行成事,不想這麼快就被袁尚平定了,聽說連夏侯妙才亦是……降了,如此大事不妙矣。”

夏侯惇聞言。臉色頓時一紅,急忙道:“妙才非貪生怕死之人,只是迫於涓兒在袁尚之手的壓力才……”

郭嘉微微一笑,擺手道:“將軍不必多做解釋,此事我等明白,況且妙才將軍終究非與我等爲敵,他如今在漢中與劉備對持,想必心中也是抱着爲先主報仇的心思,這一點郭某是可以理解的。”

“多說無益。”賈詡依舊是半眯着眼睛,慢悠悠的說道:“關鍵問題,是袁尚回河北後,必然用兵中原,我們應該怎麼對付,纔是要緊事。”

曹植面色深沉,道:“依照賈大夫之見,袁尚若是會對我們用兵,他會怎麼做?”

賈詡想了想,道:“多年來,袁氏從袁紹到袁尚,總共有大舉三次南下,第一次是兵發官渡,強撲許昌,第二次是從平丘南下,欲取陳留,這兩次都屬於強攻,是袁紹的作風,但是第三次南下的領頭人是袁尚,他改變了強行直撲的戰略,而是轉道關中,採取包圍之勢,其方法手段與他老子袁紹大不相同,如老朽所料不錯,袁尚若是再南下,依舊不會選擇強襲,而還是會採取迂迴戰術!”

曹植皺了皺眉,道:“關中西線已是被袁尚奪了,他再迂迴,還能迂迴到哪去?”

話還沒有說完,卻聽那邊廂郭嘉喂喂一笑,道:“想袁三那點花花腸子,也不難猜,西線沒了,他自然是打東線,依照郭某所料,如無意外,袁尚此番南下,八九成會首戰徐州!”

衆人聞言,神色頓時一屏。

徐州……

曹植皺着眉頭想了想,道:“徐州四戰原野之地,不宜防守,但卻又是天下雄關,偏就是丟失不得……我親自率領大軍去防守!”

大將曹洪聞言忙道:“不可!雖然說袁尚有可能會打徐州,但也不排除他直攻中原,或是兩線作戰的可能,兗州乃是我等根本,丞相身爲主事,斷然不能親離!”

曹植嘆息道:“可是,以徐州現在的兵將,只怕對付袁軍不得。”

話音落時,卻見郭嘉已經站起身來,他的臉上雖然蒼白,卻還是掛着那副嘻嘻哈哈的浪子之相,彷彿世間之事在他那裡都是遊戲一樣,無甚可懼,無甚可稀。

“丞相去不了,這不還有郭某呢嗎?記得九年前,郭某跟袁三第一次見面,就是在徐州之境,時至今日,惶惶然不覺已有九年矣,有些事,也是該在徐州跟他做個了結的。”

衆人聞言不由得皆是一愣。

郭嘉自打跟隨曹操以來,雖然是屢獻奇策,但從未曾獨自統帥一軍領兵,他自己也從來沒打過這方面的主意,可誰能想到,他今日居然會主動請纓。

賈詡輕輕的掃了郭嘉一眼,若有所誤,眼中驟然蹦出了一絲傷感的神色,但卻又隨即淹沒,閉上眼不言不語。

曹植仔細的想了一想,嘆道:“奉孝先生,你的身體不好,領兵去徐州坐鎮,怕會傷了元氣,還是從長計議吧。”

郭嘉嘿然一笑,道:“丞相,徐州雖然非我心腹重地,但那裡的稅負也支撐着着我兗州中軍費用的一半,不容有失,自打先主去世後,我軍的實力已是不復當年,徐州若是丟了,只怕兗,豫,淮南之地就得崩臺,斷然不容小視呢。”

曹植聞言,不由在心中暗暗嘆息,他也知道依照曹軍目前的狀況,除了兗州之外,徐州也是丟不起的,可現在要讓曹植增派人員去徐州,他實在不清楚該派誰過去。他自己要留下在許都壓陣,而夏侯惇,曹仁,張遼,曹彰,曹休,曹洪,徐晃,李典,樂進,臧霸,李通這些將領雖然能征慣戰,但論及智謀,跟袁尚,司馬懿,田豐,沮授等人比只怕還差了一截,派他們單獨過去,無疑是讓他們去送死,領兵坐鎮徐州的,還真得是一名智計高絕之人。

只是郭嘉的身體實在太差了,當年曹操兵發關中,郭嘉就因爲重疾沒跟着去,後來雖然在張機的調理下有所恢復,但卻一直小病不斷,從自己繼位來,他就因爲這糟爛體格子,隔三差五的在家中修養,一直不曾做出什麼大的建樹,反倒是一直靠着賈詡給自己幫襯,今日他請命去徐州,曹植怎麼能夠放心?

看着曹植猶豫的神色,郭嘉微微一笑,道:“丞相,郭某的身體比起原先來,已經是強的太多了,您大可不必如此擔心!郭某不才,卻自認爲是目前天下,唯一一個可以跟袁尚,司馬懿等人一較長短的人,我若是不去,袁尚若是真的南下,徐州只怕真的是守護不住的。”

曹植想了想,道:“奉孝先生的身體不宜遠行,要不,還是郭先生坐鎮許都,由我自己去守徐州吧?”

聽了曹植的話,郭嘉哈哈一樂,笑道:“丞相啊,您去徐州,只怕沒我合適,當年奪徐州時,郭某一直跟在先主身邊,屢次在徐州諸地與陶謙,劉備,呂布交戰,對那裡很是熟悉,現在是我軍生死存亡之機,別說郭某的身體已經康復了,就是有病,郭某也是義不容辭啊,要不哪對得起去世的先主?先主早逝,把你留給了郭某,郭某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得往上撲啊……嘿嘿,說錯了,其實郭某也不算太老的!”

曹植心中一顫,眼圈紅了,他看的出來,郭嘉現在是真的在爲曹氏,爲自己去拼命呢。

曹植輕輕嘆了口氣,柔聲說道:“你還是再養養吧!”

“來不及了!”郭嘉使勁的搖了搖頭,正色說道:“袁尚馬上就會回河北,此人陰險,用兵神速,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行動,郭某早去早佈置,防守便可多一份勝算,多耽擱一天,對我軍來說就多幾分不利,郭某必須得及早過去。丞相啊,你別猶豫了,讓郭某去吧!”

“這………”曹植垂下頭,久久無語。

讓郭嘉前往,他既不放心,又捨不得,可不讓他這頂尖智者去,單憑將帥很難守住徐州,賈詡年紀那麼大,且又與諸將不是很合得來,更不合適。

郭嘉見曹植猶豫,眼珠子一轉,笑道:“丞相,你就放心吧,如果形勢不利,郭某馬上就返回許昌就是了,我跑的快,袁尚攆不上我。”

曹植聞言,精神爲之一震,頓了片刻,擡頭看向郭嘉,正色說道:“奉孝先生,這是你說的,如果吃緊,千萬不要硬抗,一定要撤回來!”

“哈哈!”郭嘉哈哈一笑,點點頭,說道:“這麼說您是答應了?成!沒問題啊!一旦戰事不順,郭某立刻撩蹶子跑回來,誰也攔不住我!”

郭嘉話是這麼說的,可實際上卻並不是這麼做,與袁尚在徐州的大戰,成了郭嘉畢生中最爲精彩,也是最爲揚名的一戰,但同時,也是他以曹臣的身份所進行的最後一戰。

第699章 雄兵一億第137章 二虎競食第757章 天下一統第744章 狠毒郭四第666章 苦肉之計第330章 節節勝利第655章 摔琴謝知音第704章 降亦不降(一)第10章 袁紹出兵二百一十一章 迎親第712章 張馬之戰第116章 趙雲約三事第183章 遁甲第543章 鬼才之終第362章 南下之前第675章 荊州之失第473章 血戰長安(五)第750章 八卦連環第606章 定軍山(四)第268章 斬將破敵第103章 賊喊捉賊第425章 猛將乍現第291章 千鈞一髮第455章 毛遂自薦第117章 倉亭之戰的序幕第307章 巨星隕落第54章 各有分工第366章 毛遂自薦第689章 請君入甕第745章 劉氏絕後第569章 略行懲罰第268章 斬將破敵第22章 圍城阻信使第675章 荊州之失第472章 血戰長安(四)第88章 終回鄴城第418章 李儒宋建第553章 心忌猜疑第一百一六十一章 尋華佗第446章 奸佞之計第475章 狼狽爲奸第63章 冰山一角第661章 祝融出馬第444章 翁婿相見第114章 連番勸降第712章 張馬之戰第530章 西面來風第367章 袁三佈局第42章 漢室潛龍第742章 南蠻進軍第463章 巧召敗軍第四八十一章 會見閻行第423章 三小爭寶(四)第719章 夏侯淵vs黃忠第567章 再度劫營第188章 張冠李戴第136章 追趕袁譚第466章 巾幗紅顏第710章 誘餌戰術第228章 整軍開戰第537章 水淹鏖戰第677章 關秋輓歌第724章 北地之臣第258章 三年之後第483章 賣書小兒第335章 請宴第293章 再生變數第296章 暗 釘第320章 賈詡勸植第151章 書 信第218章 塞外之行第577章 官渡之戰(六)第245章 擒賊擒王第332章 戰線拉長第22章 圍城阻信使第388章 發家致富第292章 棋 活第145章 校場檢武第359章 暴戾校尉第549章 徐州平定(四)第389章 底牌揭曉(一)第301章 全面進攻第650章 校場鏖戰第585章 設局布食第214章 成婚(二)第532章 利弊爲家第610章 更新好慢陣第47章 無頭兇案第509章 名師高徒第310章 暗流涌動第492章 攻入涼州第581章 王者之戰第263章 韓遂來投第562章 劫質失利第14章 援軍第371章 冶煉高手第117章 倉亭之戰的序幕第106章 我會武術?第46章 誰能爲師?第300章 劉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