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天子劉協

(?)????與家人商議將袁買和鄧艾招入軍中的第二日,袁尚便下了調令,卓顏良之子與文丑之子入鄴城受見。

顏良之子顏淵現任信都城屯騎校尉,文丑之子文屠則是漁陽郡中侯,二人皆不在鄴城任職,一來一往的召調,卻也是費了幾日的功夫。

二人來到鄴城之後,先是在驛館整備待禮,然後便即會見袁尚。

真正會面的時候,袁尚發現二人的相貌和氣質跟自己想象的有很多不同。

袁尚回到這個時代的時候,正逢官渡之戰尾聲,那時的顏良與文丑都已經死了,所以袁尚沒有見過,不過多年下來,對昔日那兩員被袁紹最爲倚重的大將倒是有一些聽聞。

傳言二人都是以勇武著稱的驍勇之將,武力勝於治軍,衝鋒陷陣、攻城拔寨乃其所長,臨陣布兵、揮師定策乃其所短。

其父如此,所以在袁尚的心中,二將的兒子,應該也都是以勇武著稱的人,他默默地也給二人之子下了五大三粗、面貌兇狠、虎背熊腰的定義。

只是真見了顏淵和文屠,袁尚才覺得自己的想法有些一廂情願了。

顏淵和文屠年紀不大,大概都在二十二三歲左右,比袁尚略年輕一些,身材七八尺高,面貌嘛,說不上兇狠,說不上豪邁,也說不上俊朗,只能算是普普通通,不過畢竟是虎將之後,二人皆有幾分英武之色,不過隱隱之中,又有幾分文弱之風。

袁尚的目光來回在二人身上打轉,一邊看一邊點頭,讚賞道:“嗯,不錯,果然是虎將之後,確實是相貌堂堂。英武不凡,可惜卻是多了些書生氣。”

堂下,顏淵恭敬的行了一記軍禮,道:“啓稟主公,我二人年幼喪父,家中驟失頂樑,導致族中衰敗,究其原因,一則爲家父技不如人,二則亦爲性格所至。家父生前好武不文,過分自持勇烈,故有被關羽斬殺之禍,我等在謹記前仇,一改原先風範,習武、知兵、讀書、養性,多年下來,身上多了些儒生氣,卻是少了些暴戾和乖張。”

袁尚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所謂知恥而後勇,令尊之殤乃爲恥,秉承其志而磨礪自身乃爲勇。你二人也算是良才了……顏淵,你的名字似是和古人暗合,是何人爲你所起?”

顏淵聞言笑道:“說來慚愧,末將原先本不叫此名。九年前我父死於關羽之手,家母悲痛莫名,一改初衷。不欲讓我步先父後塵爲將,故而仿查古名,擇春秋孔聖人門下十哲之首的顏回姓字,替末將更名,改爲顏淵,家母希望我棄武從文,別圖海闊之路。”

袁尚點頭嘆道:“你母親替你改了聖人門下之名,是希望你棄武從文,不想你雖從文,卻未曾棄武,如此成文武雙全之才,你父顏良將軍在天有靈,也可安心了。”

袁尚轉過頭來,笑看着文屠道:“文屠,你的名字可有寓意?”

文屠面色一紅,低頭揣揣道:“末將慚愧,名字沒曾改過,也無甚寓意。”

袁尚聞言不由得惋惜一嘆。

文屠見狀急了,他見顏淵改過一次名字,就得到了袁尚的誇獎包贊,自己沒改過名字,袁尚就沒誇讚自己!

他也是猛將之後,此刻自尊心焉能受得了?

文屠狠了狠心,拱手言道:“主公自打立業以來,南征北戰,名滿天下,屢建奇功!末將對主公深感敬佩,今日得主公相召,實在是萬分榮幸!如主公不棄,末將斗膽請主公替末將改個名!”

袁尚吃了一驚:“你讓我,替你改名?這個……不太合適吧!”

文屠搖頭道:“袁氏一門對文氏一族恩重如山,重用我等莽武之門,如今更是恩澤兩代,改個名字算什麼?還望主公不要客氣,替末將改個名吧!”

袁尚聞言摸了摸下巴,想了一想,道:“嗯,令尊昔日名滿四州,武藝冠絕河北,其名無人不識,他叫文丑,你是他的兒子,那你就叫……”

文屠一臉期待:“末將叫什麼?”

“那你就叫文丑醜吧!”

文屠:“…………”

許昌,德陽殿。

德陽殿之名取自昔日東都洛陽舊宮之名,意在紀念,其位於許昌皇城之北,內有夾城,東有門水,北有圓壘,外通五殿,內廷三宮。外圍牆從宮殿的西北角往南一千二百米長,東折八百米寬,雖比不上昔日的洛陽宮氣勢磅礴,卻也繁華。

殿內西南的暖閣之內,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面色白淨,少有微須,正坐在龍席軟榻之上,瞅着不遠處一個金黃色的火盆出神,他身穿黑黃相間的弁服,腰帶白玉革帶,玉鉤鰈緋,華貴雍容。

與他華麗的穿着相比,他的神色很顯然並不怎麼康健。

說他不康健不是指他的面色不好,而是說他的神態略顯萎頓,細細的雙眸之中乍然一看瞅不出什麼,但若是仔細的去挖掘一會,就會發現他眼眸深處隱藏的全是深切的哀痛和對世情的悲憫自怨。

這個人是當今天下最尊貴的人!

而相對的,他也是這個天下最悲哀的人。

天下諸侯誰見了他都得三跪九叩,尊敬恭順,卻也是從內心中對他嗤之以鼻,暗藏蔑視。

他生於世間僅二十七載,卻經歷了十八年的傀儡生涯,經歷了常人一輩子都不曾遇到過的屈辱和苦難。

他出生不足月便因權喪母,九歲遭董卓亂政,後繼李傕、郭汜之亂,輾轉反側最終又落於曹操之手。

他不是別人,正是當今天子劉協。

“啓稟陛下。”門外,一個小黃門神態恭敬的走來,遙遙地便長揖施禮物:“輔國將軍伏完在外求見陛下。”

直到這個時候,劉協方纔從遐想中回過神來,他正了正衣襟,強自坐直了身體,道聲:“宣。”

小黃門領命去了,少時便見一個蒼老的身影緩步走入廳內,對劉協施君臣之禮,道:“臣伏完,拜見陛下。”

“國丈免禮。”劉協虛擡了下袖子,示意伏完起身:“國丈,日前你入宮祝賀年關之慶,朕對你所言之事,國丈思慮的如何了?”

劉協的話剛剛說完,卻見伏完擡起了手,示意劉協禁聲,然後移步到了各處窗前與門外,四下瞅了好久,確認無人偷聽之後方纔回到劉協跟前。

“陛下日後召見內戚定要小心慎言,恐有泄漏啊。“伏完耐心地勸導着言道。

劉協搖了搖頭,道:“國丈放心,曹氏耳目雖多,但近年來朕勵精肅內,這宮廷之內,倒也算安寧,朕貼身人中,當無奸細。”

“那也還是小心點好。”伏完又勸諫了一聲,接着略微沉吟了一下,方又道:“陛下年前對老臣所言之事,依老臣度之,此刻尚不到時機,老臣還請陛下再隱忍三載,待陛下與老臣都在這三年之內積蓄到足夠之力,三年之後,一朝而發,鼎定大局,方爲上善之策。”

“還等三年……”劉協的臉有些僵硬了:“國丈,如今曹操已死,曹氏頂柱崩毀,曹植雖然執權,卻年輕性弱,朝野看似平穩,實則暗涌流動,如此天賜良機,若是錯過,朕此生再無親政之機矣!”

伏完搖了搖頭,道:“陛下,曹操是死了,但其心腹猛將與朋黨奸佞還在,曹植是年輕,但他也不好對付呀!單從昔日他以雷霆之勢一舉收取了曹操之權開始,老夫就瞅這年輕人不簡單!他並非曹操長子,卻能夠盡得曹氏舊部之心,穩贏曹丕,將其剔出圈外!而且曹植與曹操比起來,智謀狠辣雖然不及,卻多了一分良善,短短年餘時間,曹氏內外文武骨肉兄弟對其盡皆心服,無不恪遵己道,就連尚書令荀彧,也對他尊重無比,不下於對當年曹操,此刻曹植已然穩定中州,陛下若想現在就親政,恐怕不是時機啊!”

劉協嘆了口氣,搖頭道:“正因爲如此,朕才更不能等待三年!曹植用了一年時間不到,已得許都人心,朕若是再給他三年,這天下人心豈不都讓他攏去了?”

伏完搖了搖頭,道:“陛下,不然啊,曹植雖然仁善,但他本身並無曹操的雄武之略!當今天下未定,東有孫權割據一方,北有袁尚虎視天下,更兼南有皇叔劉備時時刻刻等待着迎救天子匡扶漢室!曹植只是一時得安,中州早晚還是會有大戰的!依老臣之意,數年後,曹植與天下諸侯火併之時,許都空虛,陛下屆時登高一呼,內召忠臣扶政,外召皇叔起兵勤王,猶如雷霆一擊,令曹植措不及防,如此則漢室可興,天下可定啊!”

劉協仔細地想了一想,搖頭道:“不行,你說的這些時日太長久,變數太大,朕委實是拖不起了!”

伏完有些痛心疾首:“陛下,您忍辱負重十八年!董卓,李傕,郭汜皆死,就連曹操都去了,爲何就剩下這最後的三年,你卻等待不起呢?”

劉協搖頭道:“那些老賊,最少的也年長於朕不下二十餘載,朕拖也把他們拖到老死,可曹植不一樣,他青春年少,比朕小的太多了!朕若是用對付老賊的辦法對付他,到最後,被拖死的只怕就是朕了,國丈,難道就沒有別的辦法了嗎?”

“……”(未完待續。。)

第235章 三位丈人第381章 各方招降第60章 昌 豨第97章 囚徒痞子兵第24章 分界碑上的笑臉第729章 曹家決斷第17章 退兵之議第522章 放棄彭城第696章 終極決戰第382章 裡呼外應第613章 定計洛陽第670章 袁尚目的第199章 剿滅叛賊第389章 底牌揭曉(一)第573章 官渡之戰(二)第24章 分界碑上的笑臉第679章 捨身成名第151章 書 信第455章 毛遂自薦第554章 連環設計第528章 約戰明夕第718章 好老丈人第494章 問罪天上第162章 開刀取疾第290章 袁曹之後第296章 暗 釘第173章 慶功宴第101章 洛神懼水第489章 針鋒相對第194章 將計就計第580章 劉備之動第43章 相見歡第522章 放棄彭城第234章 贓物破敵第256章 誰主鴻門第668章 從善如流第188章 張冠李戴第360章 煙雲霧繞第289章 袁曹惡戰第250章 五行大陣第132章 天降橫禍第622章 交卸兵權第46章 誰能爲師?第354章 罪己書第615章 君臣離心第423章 三小爭寶(四)第132章 天降橫禍第330章 節節勝利第465章 長安之危第216章 蜜月之旅第636章 我就是我第292章 棋 活第322章 說荀彧第283章 不自量力第585章 設局布食第448章 毒瘤丞相第60章 昌 豨第255章 鬥 內第206章 恩怨難明第724章 北地之臣第559章 敵有人質第336章 翩翩公子第306章 第三件事第650章 校場鏖戰第405章 朝堂試探第195章 叛 變第72章 迴歸之行第278章 少 歇第688章 拓跋力微第673章 東吳出手第540章 夜襲下邳第29章 真假劉關張第173章 長安古都第590章 諸葛之謀第330章 節節勝利第549章 徐州平定(四)第205章 袁曹之戰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89章 營救雙傑第336章 翩翩公子第441章 派將勞軍第350章 還施彼身第54章 各有分工第282章 猛將雲集第693章 一戰決勝第164章 西北風雲第83章 得 意第299章 荊州之動第132章 天降橫禍第297章 成 敗第125章 平丘遇敵第657章 奪路之戰第700章 南中風雲第227章 吊羊擊鼓第696章 終極決戰第492章 攻入涼州第344章 裂隙產生第184章 迷路山中第40章 鄧主簿盜馬第499章 意圖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