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賊喊捉賊

一切計較停當,袁尚回了縣衙,隨即寫書回冀州,但其中並未言明要設計收拾張燕之事,只說是中山郡境內黑山賊猖獗,兵股大而集中,頗有危害地方之勢,嚴重的干擾了臨近各郡各縣的正常政務整治,請求鄴城方面派下兵馬,協助他整頓黑山匪患。

其時袁紹本人正因爲袁譚的苦肉計而神傷,腦中思想混亂,不似平常,心中惱恨自己對待兒子多有猜忌,覺得自己在對待兒子方面實在是苛刻了,嚴格了,過分了......

作爲一方諸侯和一大幫子人的主公,袁紹本人沒有什麼知錯能改的優良品德,反倒是心氣高的離譜,且爲君的底線非常之高,誰敢觸碰他的底線,惹毛了他,對不起,這個人也就別想過好日子,典型的我不過好你也過不好。

可在對待兒子的方面,他的底線卻低的可憐,慣孩子護犢子不算,還隔三差五的反省自身,總結歸納一下對待兒子的方式過不過激,離不離譜,時常加勉,很是負責。

好爹啊!

基於這一點,當袁紹看了袁尚的書信之後,心中猛然生出一股子惱意。

當然這股惱意不是衝着他的寶貝兒子,而是惱恨那些黑山賊。

好不容易纔狠下心,派自己的兒子往基層歷練歷練,孩子挺爭氣,剛準備幹出點政績,你們這些沒眼力見的窮賊居然就出來瞎攪合,是可忍孰不可忍。不給你們點厲害嚐嚐,你們卻是當袁門四世三公是好欺負的不成?

袁紹從小打到,過的一直都是欺負別人的日子,從沒讓別人熊過。隨着年齡的增長,這脾氣也是越發的蠻橫,大有睥睨天下,惟我獨尊的作妖氣氣概。

於是乎,在冀州方面,由鎮守黎陽的重兵當中,抽調出大將蔣義渠率領的一支精銳,另外在鄴城方面也派出了呂威璜、趙叡兩員督將。共三支勁旅前往中山邊境協助袁尚剿賊。

袁尚得知消息後大驚,深恐三支強兵聲勢過大,容易引起張燕的猜忌,於是趕忙派人前往知會了一聲。讓他們暗自陳兵在中山以南的邊境,勿要過於張揚,只等自己這面準備妥當之後,再聽後命令,隨時等候調用。

同時。在呂玲綺的強烈要求下,剛剛初具規模的八百無極營,也秣兵歷馬,開始準備建軍之後的第一場真實戰鬥。

至於甄府方面。在甄宓大張旗鼓的號召下,亦開始大批量的準備糧草物資。做出一副擺出運往鄴城的架勢,佈置好了香餌。就等着張燕這隻老泥鰍入網上鉤了。

事情果然不出衆人所料,就當一切的準備剛剛有所停當,黑山那面就暗中派人前往甄府,要求派人暗中會見甄府管事之人一面。

無極縣背面一座落魄無人的荒村之中。

“喀喇喇!”

又一道淒厲的閃電劃過黑沉沉的長空,照亮了一個正在雪雨中御馬疾行的灰衣人。他的身上披了件足能裹住全部身體的草披,頭上戴着斗笠,可惜雪雨實在太大,其內的衣衫鞋襪依舊讓雪雨淋溼,斗笠下的頭髮哩啦的滴着雨水,順着他黝黑的臉龐微微滑落。

饒是這樣,灰衣人還是決定要到前面的荒蕪村落裡某個地方。

少時,他縱馬的身形一閃一晃,便已到了村口。可坐下馬匹的腳步,在不知不覺中,不由自主地慢了下來。

馬匹的感覺比人要強,敏銳地察覺到了村中的一抹異常,彷彿滿天飄揚的雪雨中隱藏着股死亡的氣息。而傍晚的山村,竟又是那般的靜謐,靜得像一座死城。

灰衣人沒做停留,縱馬來到一座靠近村東的茅屋之前,私下的望了一望,隨即摘下斗笠,擡頭推門走進了屋間。

屋間已是早就有幾個人了,正圍着一個燃燒着木條的火堆取暖。

“燕帥,我回來了!”

灰衣人見茅屋中有人,絲毫沒有任何的慌張,顯然是早有準備,恭敬的衝着當中高踞的一人拱了拱手,稟聲出言。

張燕的身材頗是高大,面容桀驁威猛,獅鼻闊口,亂團團長髮散到肩膀上,一副睥睨天下的囂張氣概,落魄之時尚且如此,可想其人昔年全盛之日是何等的氣勢風範。

“王當,你小子總算是回來了,卻是等的我等火急火燎,險些熬死老子,接着!”

說罷,便見一個酒囊凌空飛過,穩穩的落在了剛剛進屋的渠帥王當手中。

張燕聲音豪邁,說話很是粗獷,若是不認識他的,任誰也想不到這位威震天下的黑山霸主說話竟是如此的不拘小節。

王當接過酒囊,也不客氣,張口就是咕咚咕咚的仰頭灌了一口,接着一抹嘴道:“燕帥,末將跟甄家中人已是覈實清楚了,這一趟,卻是有筆大買賣好做!”

張燕冷冷的哼了一聲道:“大買賣?卻是能有多大?再大的買賣也喂不熟你們這幫餓狼,一天天的不安分,都要愁死老子。”

王當微微一笑,輕道:“糧秣二十萬石,札甲九千餘,馬匹尚數不計,四日之後,由中山郡守出動民夫七千,攜帶今年租賦,走行獻山官道,其中半數糧秣皆由甄家負責收調運購,集全之後便直接運往鄴城去。”

話音落時,張燕身邊幾位渠帥皆被這突然聽到的消息震得目驚口呆。

乖乖,二十餘萬石糧食,那得堆多高,得裝幾個糧倉?

張燕本人的神色也是有些變化,佈滿老繭的大手緊緊的握了握酒囊,道:“好端端的,如何抽調得這般多的糧秣輜重?袁紹那老泥鰍卻是想做甚?”

王當聞言輕笑。道:“據聞袁匹夫年前在官渡吃了大虧,心中不甚服氣,此時正在鄴城集結收調兵馬糧草,欲在開春之後。再傾河北之兵,南下與曹操一決雌雄,故而各州各郡皆收到調令,加緊籌謀,準備戰前事宜,燕帥!此時形勢特殊,對於咱們,或可是一個良機啊!”

張燕想了一想。道:“押送的官兵有多少?”

“不少,據聞中山,常山二郡的太守合股出兵護送,不過只要咱們籌謀妥當。倒是也不足爲懼!”

“往年不是各郡自運,何時又他孃的來了合兵護運一說?”

“常山郡貧瘠,去年又遭大旱,估摸着是想借由頭沾一沾中山的好處,也好平了缺口。”

“官兵如今又在何處龜縮?”

“二郡兵馬已是各自籌謀。前部已經集結,聽說是欲合兵與元縣。”

“哪個押運?當中可有上道的名將?”

“二郡的校將軍侯,燕帥您又是哪個不識?都是些酒囊飯袋之徒,縱然是全來了。也不足爲懼!”

聽了王當的回答,茅屋之中便如同炸開了鍋。在場的渠帥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紛紛,相互交頭接耳。宣泄着自己的訝異和興奮。

羣情興奮卻也難怪,如今的黑山一衆還在爲熬過青黃不接的冬日、填飽肚皮費盡心機,勞心勞力,如今乍聽有一筆二十萬石的大買賣,如何不驚不喜?

現在跟隨在張燕身邊的精銳約有兩萬餘人,養活一個人,年耗糧大概在六石左右,二十萬石足夠這些賊寇將近兩年,若是節省着使,縱然是支撐三年,也未嘗不可。

更何況還有札甲,馬匹可也提高己方的戰力,就是那些拉糧車得牲口,對於目前的黑山軍來說,也是一筆足可讓人留下口水的巨大財富。

“燕帥!此財乃是天予,若是不取,上遭天怒,下惹衆議!”

“沒錯,燕帥,劫吧!咱們手中的兵力雖然四散,但可用之兵尚存兩萬餘,想要吃下這批糧秣也不是不可能!”

“中山,常山二郡的兵將皆乃酒囊之徒,末將不才,願領本部將其置下,如若不能,幹當軍法處置。”

張燕思謀了片刻,突然開口道:“二郡的護族,雖然都是一羣無腦的草包,挨個掂量一圈,找個配給老子提鞋的都沒有.....但如此多的糧秣,鄴城那面,必有兵將前來接應派護,你等不可不防,若要出手,必得是精銳強騎,做速奪取!不然若等了袁老泥鰍的接應,反遭其害.....拉倒吧,讓你們去不放心,還得是老子親自出馬!”

張燕本人,剽捍捷速過人,用兵也是以長速奔襲爲最,故而當初在軍中,被贈了一個“飛燕”的綽號,細細想來,卻是與夏侯淵頗有幾分相似。

若是想要迅速劫持糧秣而退,仔細瞧瞧,還真就是他本人最爲合適不過。

但見張燕驀然掃視了衆渠帥一眼,下令道:“由中山去西南百里之地,有一小縣名爲東邑,官兵欲往鄴城,那裡乃其必經之路,城外山林險峻,容易來去自如,正好廝殺,各部明日五更造飯,已時開撥,先往東邑休整!靜待糧隊來至,再做計較不遲!”

“諾!”

三日之後,張燕的兵馬抵達了東邑,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壓制了東邑城。

縣內官員全部被張燕拘謹扣押,他下令將城池全部封鎖,別說人畜鳥蟲,就是有一波屎,也不許拉在城外。

如此進可攻退可守,事有不濟還可藉着東邑直返太行,亦算良策。

一日後,二郡押解兵馬糧秣的隊伍便慢慢的朝着東邑縣而來,而張燕在摸清了敵方的軍馬布置之後,隨即也是枕戈待旦,做好了一舉劫持的準備。

袁氏與黑山賊圍繞奪取物資的戰役,即將一觸而發。

深夜的東邑縣一片黑燈瞎火,只有偶爾的幾所門庭深處才亮着燈光,小小的東邑縣此刻就像是一隻隨時擇人而食的猛獸,一閃一閃的閃爍着幽幽的瘮光。

張燕的兵馬埋伏在城外的官道樹林兩側,馬戴上了嘴套,蹄子包上了布,安靜的只能聽到夜風緩緩刮過的聲音。

看着不遠處緩緩而來的押糧郡隊,張燕的嘴角掛起了一絲狠辣的微笑。

放對方前部通過,等到能望見對方糧秣隊伍的尾部之時,便見張燕一揮大手,當先縱馬而出,身後王當,郭大賢,左校,孫輕等人縱馬而出,黑山軍漫山遍野,如同一羣奪食的豺狼,向着官道中的車隊瘋狂撲殺而去。

以急搏緩,以快打慢,事半功倍,這是張燕行軍多年的臨戰經驗。

不想眼見黑山軍衝出,官軍似是並無慌亂,居中策應的將校早有預料一般,將手中長槍一舉,高聲喝道:“舉盾!滿弓!迎敵!”

以糧車和護盾爲屏障,壓糧的弓手紛紛扯動手中利器,弓如滿月,聽到喝令,俱都鬆手放弦,漫天箭雨頓時劃破蒼穹,直落入賊寇們的衝鋒陣中,賊中也有射手彎弓還擊,慘嚎聲在兩面陣中驟然響起。

奪糧就此拉開了鏖戰序幕。

官兵弓手比黑山賊多,也整齊得多,一波箭雨至少帶走百條黑山賊的性命,有人直接被勁疾射穿定在地上,發出臨死前的哀鳴,但沒有人肯發慈悲理睬停留,全都直接從他身畔奔過,衝向前方。

由於早有預謀,衝擊迅速,箭戰只是一瞬間的事,接下來的酣戰便是雙方慘烈的肉搏相交,圍繞着糧草輜重,官軍與賊在官道上你來我往,酣戰焦灼,一聲聲刺耳的慘叫,響徹了漫漫的幽靜長空。

賊寇突然殺出,官軍皆不見慌亂,臨陣拒敵,雖然是出於劣勢,但還是苦苦支撐,奮勇相搏,絲毫不退。

如此一來,賊衆雖佔優勢,但時間一長,張燕的心就開始有些發沉了。

一股不妙的念頭緩緩的盤上了腦海之中。

似是爲了響應他的想法,糧對後面的官道上,突然傳來了一陣劇烈的馬蹄之聲。

“嗚嗚——!”

聲雄渾角聲,劃破血色夜空,自遠而近,震盪羣山,風生水起,但見一支整備精良的戰騎由遠及近的如潮涌出,好似踏浪乘風、飛掠而來,引得廝殺中的衆人紛紛翹首相望。

騎兵轟然由後而至,瞬間擊潰了一批欲往上相迎的黑山軍,其勢如風,其戰如火,戰刀飛揚,交錯砍殺有序,一邊殺還一邊發出“嗷嗷”的狼嚎之聲。

“幷州狼騎!?”

手握戰刀的張燕面色頓變,下意識的驚叫出聲,似是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

無極營衝散了黑山軍的阻擋兵馬之後,並不停留,紛紛舉刀再戰,唯有其後一部駐馬與戰場圈外的外圍,不遠不近的擁簇着他們的首領,冷冷的觀望場中酣戰。

張燕居於官道,如古井般深幽莫測的眸中,驀地掠動過一抹寒光,遙遙注視來人,微微錯愕中更含着幾分複雜神情。

盈盈的火光之中,來人似是長得頗有幾分袁紹的神貌,只是略微年輕了一些....這小子是誰?

就在張燕心中波瀾錯愕之時,卻見那小子唰的一下從身後抽出了一個青銅製的乖物件,兩端有口,上粗下細......

活生生的一個古代種的山寨大喇叭。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便見來人舉着山寨大喇叭,衝着官道中的方向高聲喝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勝者爲王敗者寇!你們當賊的本事太稀鬆了!真是狗肉上不得檯面,今天就給你們補一課......都聽好了,趕緊放下手中的武器!高舉雙手,男站左,女站右!脫了衣服褲子,把武器和馬匹統統教出來!老子今天要搶一把賊寇!再說一遍,老子今天要搶一把賊!”(。。)

第451章 何爲神將第467章 設計攏心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518章 出兵中原第41章 臥薪嚐膽第491章 裡應外合第209章 班師回城第165章 八面來風五百一十一章 鬼才動向第383章 開始PK第620章 對陣魏延(五)第425章 猛將乍現第338章 誰也別跑第493章 一語成禍第475章 狼狽爲奸第170章 離箭計第683章 詐劫屍身第414章 僵持不下第347章 火鳳凰第357章 久別重逢第61章 葉原之戰(一)第94章 袁譚赴鄴城第621章 五環不罰第422章 三小爭寶(三)第81章 神將銀槍第751章 降將身隕第321章 爆發第461章 子午谷奇謀第70章 高覽收租第530章 西面來風第581章 魏延vs龐德第147章 司馬爭官第36章 夜談結盟第681章 西川大亂第293章 再生變數第147章 司馬爭官第295章 四大騎兵第470章 血戰長安(二)第13章 又唬許褚第261章 出 徵第54章 各有分工第360章 煙雲霧繞第738章 魏延賈詡第87章 凱旋而歸第76章 第一次的相遇第529章 偷營之戰第670章 袁尚目的第135章 袁紹之死第610章 更新好慢陣第663章 驅逐諸葛第163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587章 南疆厚禮第522章 放棄彭城第154章 田豐之計第488章 毒瘤之毒第265章 曹軍來至第647章 第一場比試第494章 問罪天上第32章 宴 會第631章 傳檄洛陽第124章 誰人爲嗣?第198章 平亂之戰一天假第755章 最終決戰(四)第90章 父子重逢第34章 異曲同工第75章 災 民第233章 放 羊第755章 最終決戰(四)第716章 公安事定(下)第129章 十面埋伏第390章 底牌揭曉(二)第488章 毒瘤之毒第105章 意外再生第585章 設局布食第53章 猛將第38章 不世名將之父第346章 離間計(二)第45章 曹操曰:十濁一清第258章 三年之後第375章 晴天霹靂第705章 降亦不降(二)第550章 謀計張遼第478章 釜底抽薪第747章 成都平定第270章 韓遂之策第153章 親征平原第112章 落花有意第657章 奪路之戰第73章 兄 長第619章 對陣魏延(四)第328章 鳳雛第253章 暗藏殺機第207章 交響曲第246章 濫竽充數第706章 荊州風雲第722章 兵貴神速第285章 閻 行第728章 了結恩怨第674章 腹背受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