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

魏國建國,有三名將領鎮守西北,分別是樑習,牽招、田豫。樑習起初在陳郡(今柘城)任官吏,在地方上德行堪稱表率。曹操任司空時徵辟他爲漳縣長,後來歷任乘氏、海西和下邳縣令,因卓有政績而聲名顯赫,地方治理方面聲譽很高。後來遷任丞相西曹令史和西曹屬。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擊敗了歸降未久而又反叛的幷州刺史高幹,徹底佔據了幷州,於是任命樑習以別部司馬暫領幷州刺史。當時幷州剛剛經歷完戰亂,胡狄外族在州界橫行跋扈,官吏百姓有不少叛逃歸降胡狄部落的。州中更有豪族擁兵自重,不斷侵襲地方。樑習到任以後,用懷柔政策規勸誘導當地豪族,以禮節召集他們,推舉他們到幕府中任職。收伏各豪右門之後,又依次徵發各家壯丁,強制他們加入朝廷的軍隊,充入即將出徵的隊伍中擔當勇力。他們出征後又逐漸遷移他們的家室到鄴城作爲人質。而對於反抗不服從調遣的人,都用軍隊將其討伐消滅,斬首千餘級。恩威並施之後,州中數以萬計的人蜂擁歸附。樑習又迫使匈奴單于和各部諸王降伏,然後把他們都編入戶籍,在州內供職。樑習一系列的政策,恢復了幷州境內的社會秩序,邊境得以肅清,百姓安心於勤勸農桑,頒佈法令都能達到令行禁止的效果。

另外,樑習又向朝廷舉薦了在幷州避難的隱居名士,如常林、楊俊、王象、荀緯和王凌等人,曹操均授之以官職,後來他們都名揚於世。當地長老都讚頌樑習,認爲自己從未聽聞過有哪個刺史的能力比得上樑習的。曹操對樑習管理得幷州井井有條十分欣賞,後正式任命樑習爲幷州刺史。

鮮卑部落首領育延,常爲幷州邊境的所匪患,一次育延率其部落五千餘騎進入幷州境內,使人面見樑習,希望雙方能夠在邊境互市交易。樑習認爲如果不聽從其言,則會招來其怨恨;若聽任其到州內交易,又恐鮮卑騎兵會掠奪百姓。於是樑習一方面承諾跟育延在一座空城中交易,另一方面敕令各郡縣做好防務工作,然後自己與州治中等官吏率領軍隊前往交易。市易還沒有完成,負責市易的官吏就將一個胡人抓了起來。育延大驚,命令鮮卑騎兵搭箭彎弓,將樑習等人圍困數重,當場的吏民一時惶怖不知所措。樑習於是緩緩地呼叫負責市易的官吏,問其先前爲何要抓胡人,官吏稟報該胡人強行侵犯百姓。樑習於是呼喚育延出來談判,育延到後,樑習當場責罵道:“你們胡人自己先犯法,官吏卻不曾侵犯你們,你怎麼敢命令騎兵來恐嚇我方?”之後竟將他當場斬殺,其餘胡人都被嚇破膽而不敢亂動。此後再沒有胡人敢入寇幷州。

建安十八年(213年),因爲幷州被併入冀州,樑習轉任議郎、西部都督從事,直屬於冀州牧曹操,仍然統領原來的軍隊。樑習後來上表增置屯田都尉二人,帶領六百個民夫在路旁種植作物讓人們和牲口取用。後單于入朝侍奉,西北沒有戰事憂患,都是樑習的功績。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攻取漢中後回師長安,留下騎兵都督太原烏桓王魯昔,讓他率軍屯池陽,在盧水做好防備工作。魯昔有愛妻住在晉陽。魯昔十分想念妻子,又恐日後無法回去見面,於是以其部屬五百騎兵反叛回軍幷州。到達幷州後,魯昔留下騎兵藏於山谷間,而自己單騎獨入晉陽,偷偷地帶其妻出城。州郡官吏發覺以後因懼怕魯昔善射,不敢追擊。樑習知道後命令州從事張景召募鮮卑騎士使追逐魯昔。魯昔的坐騎負重行遲,未來得及與其部衆會合,就被鮮卑騎士趕上射死。曹操先前聽聞魯昔反叛,十分擔心其日後會成爲北邊的匪患;後聽說樑習已派人將其斬殺,曹操大喜,遂以樑習前後的功勞,封爲關內侯。

曹丕稱帝后,再次將幷州劃出,再次任命樑習爲幷州刺史,並晉封爲申門亭侯。

黃初六年(225年),樑習率軍出討軻比能,大破之。

太和二年(228年),入朝任大司農。樑習在幷州任職二十多年,政績常爲天下第一,但家無餘財,住所也沒有什麼名貴物品,魏明帝曹睿很驚訝,於是對他大加賞賜,很是敬重。後梁習於太和四年(230年)逝世。

牽招十餘歲時爲同縣樂隱的學生。中平年間,樂隱爲車騎將軍何苗長史,牽招仍跟隨直到學成。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十常侍之亂,何苗、樂隱被害,牽招與樂隱門生史路等人,冒着危險收斂樂隱屍體,載其還鄉。道遇山賊,史路等皆四散逃走,牽招垂淚懇求,山賊覺得他是個有義之人,放他離去,由此牽招聲名鵲起。冀州牧袁紹闢爲從事,兼領烏丸突騎。後袁紹近臣犯法,牽招先斬後奏,袁紹很欣賞他的果斷,沒有追究此事。袁紹死後,他又追隨袁紹之子袁尚。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率軍包圍鄴城,袁尚派牽招到上黨去督辦軍糧。未等牽招回來,袁尚便敗逃到中山。當時袁紹的外甥高幹爲幷州刺史,牽招認爲,幷州左有恆山作爲天險,右有大河可以固守,又擁兵五萬,北邊有強大的胡人,所以勸高幹把袁尚迎過來,聯合起來應付時變。高幹非但不用其計,反欲加害。牽招聞訊,偷偷潛去,牽招因道路被阻不能回到袁尚處,轉而投奔曹操,被闢爲從事。公元204年(建安九年),曹操徵袁譚,柳城烏丸打算出兵相助,曹操因牽招曾經領導過烏丸兵便派遣牽招與其交涉。當時峭王正集結軍隊,準備率領五千騎兵救助袁譚。同時,遼東太守公孫康自稱平州牧,派韓忠帶着單于的印綬來到峭王營,想授以官爵。峭王召集人馬會合,韓忠也在場。

峭王問牽招:“昔日袁公說他受天子之命,任命我爲單于;而今曹操也說受天子之命任我爲真單于。同時,遼東太守又拿着印綬來。這樣看來,誰該是正宗呢?”牽招回答說:“從前袁公承天子命令,可以有所拜封,但後來發生變故,天子命令曹公取而代之。他說上書朝廷,拜您爲真

單于,是正宗,遼東是下屬部,哪有權稱封拜呢?”

韓忠發難說:“我們遼東在大海東邊,擁百萬大軍,又有扶餘、濊貊爲我所用,當今形勢,強者爲王,曹操算的了什麼呢!”牽招臨危不亂,呵斥韓忠說:“曹公允恭明哲,擁戴天子,討伐叛兵,安撫各地,讓四海安寧。而你們的君臣則只倚靠邊遠天險,違抗王命,還想擅權封拜,給國家丟臉,竟還敢抵毀曹公!”說着,便將韓忠按到在地,拔刀欲斬,峭王驚恐,趕忙光着腳攔住牽招,勸其息怒,身邊的人也都嚇得不知所措,牽招退回座位上,向峭王說以利弊得失及成敗之理。在場的人都離開座位,跪下來聆聽。最終,峭王辭退了辭退韓忠,停止出兵。

公元205年(建安十年)正月,曹操在南皮攻滅袁譚,任牽招爲軍謀掾,隨從征討烏丸。到了柳城,任護烏丸校尉。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遼東把袁尚的首級送來,懸掛在馬市。牽招見狀,十分悲痛,在首級下設祭壇。曹操爲牽招的義氣所感動,推舉他爲茂才。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從平漢中,曹操還留牽招爲中護軍。事罷,還鄴,拜平虜校尉,將兵督青、徐州郡諸軍士,擊東萊賊,斬其渠帥,東土平靜。

公元公元220年(黃初元年),曹丕踐祚,拜牽招持節護鮮卑校尉,駐紮昌平。當時,邊地居民多流散在山間河谷,還有逃入鮮卑部落的,有幾千人。牽招發佈告示,勸說人們回到家園。建義中郎將公孫集等率部下歸附,讓他們回到本郡。又對鮮卑素利、彌加等十餘萬部民加以安撫,讓他們在邊塞安頓下來。公元225年(黃初六年),曹丕打算攻打孫吳,召牽招還。牽招趕到時,軍馬已退。拜右中郎將,出爲雁門太守。該郡居邊疆,雖有哨兵巡視,然盜賊扔不絕。牽招交給當地百姓作戰陣法,又上表恢復烏丸五百餘家租調,使備鞍馬,於遠處偵查。自此,胡人每每來犯,皆被擊退,逐漸絕跡。牽招又離間遊牧民族衆部落,使得他們互相猜疑。

鮮卑首領步度根、泄歸泥等與軻比能有矛盾,於是他們率三萬多戶百姓來到郡裡,請求歸附。牽招下令還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軻比能與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結下怨仇。因此,牽招又親自率領歸泥等攻打軻比能,在雲中故郡打敗軻比能。牽招又與河西鮮卑等十餘萬家相聯繫,整治陘北故城上館城,在此屯戍兵馬,威震內外,遠近胡人,都心悅誠服。那些叛變逃亡的人,家屬都不敢窩藏,將他們交送出來。於是遠近安寧,盜賊再也沒有出沒。

牽招又挑選有才識的人,送他們到太學讀書,然後叫他們再回故里,傳授他人。幾年間,書院興盛起來。郡治設在廣武,井水又鹹又苦,當地人推車挑擔,到很遠的河邊挑水,往返七裡。牽招勘察地形,根據山勢,開鑿河渠,引水入城,百姓深受其益,不再爲水源長途跋涉。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魏明帝曹叡即位。賜爵關內侯。

公元228年(太和二年),護烏丸校尉田豫出塞,被軻比能圍於馬邑城,向牽招求救。牽招整兵待發,但幷州官吏根據通例禁止牽招出兵。牽招認爲持節的大將被包圍,情況危急,不能再拘泥所謂吏議而見死不救。於是上表朝廷,隨即出發。又發佈羽檄,縱論形勢,稱西上直取軻比能老巢,然後向東進軍,與與田豫合殲餘賊。羽檄發佈後,田豫州的軍隊躍躍欲試。又向鮮卑軍要塞發佈檄文,鮮卑軍頓感恐懼,紛紛離散,大軍攻到平城,鮮卑軍崩潰即逃。軻比能又云集騎兵來到平州塞北。牽招秘密行軍突襲,牽招潛行征討,大敗其軍。

牽招以爲,諸葛亮數犯中原,而軻比能猾狡,應提防雙方聯合。時衆人以爲兩者相距甚遠,不必憂慮。其後,諸葛亮又出祁山,果然與軻比能串通,兵屯石城,遙相呼應。魏明帝使牽招適時討之。諸葛亮退,軻比能亦還漠南。

牽招和幷州刺史畢軌商議道:“胡人遷移不定,如果派兵窮追,恐難以趕上。如果偷襲,山險路遠,軍需供應不上,也難以成功。可以讓兵力守在新興、雁門兩個關口,再出兵屯守陘北,對外可以起鎮撫作用,對內可以派兵種田儲蓄糧食。等秋冬之際,糧足馬肥,聚合各路人馬,乘機攻討,定能取勝。”可惜計謀尚未施行,牽招就去世了,其子牽嘉繼承了他的爵位。

田豫,字國讓,漁陽郡雍奴縣人。劉備投奔公孫瓚,田豫當時年紀還少,自己託身於劉備,劉備非常看重他。劉備任豫州刺史,田豫以母親年老爲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着與他告別,說:“只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公孫瓚命田豫爲守東州縣令,公孫瓚的部將王門背叛公孫瓚,爲袁紹率領一萬餘人前來進攻。衆人恐懼,準備投降。田豫登上城牆對王門說:“你受到公孫將軍厚待,卻離開他,想必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今卻回來爲敵,這才知道你是個犯上作亂的人。人們雖然只有提瓶打水的才智,也知道守護自己的瓶子。我已接受了公孫將軍的委任,你爲什麼不趕緊來進攻?”王門慚愧地退走了。公孫瓚失敗後,鮮于輔爲屬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與田豫素來關係很好,任命田豫爲太守府長史。

當時羣雄並起,鮮于輔不知依從誰好。田豫對鮮于輔說:“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應該趕緊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後遭禍。”鮮于輔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寵。曹操召田豫爲丞相府軍謀掾,任命爲穎陰、郎陵令,遷升爲弋陽太守,所到之處,都得到很好的治理。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反叛,鄢陵侯曹彰征討代郡,以田豫爲相。軍隊進抵易水北岸,烏桓埋伏下騎兵偷襲,軍人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田豫根據地形,用戰車圍繞成圓形戰陣,弓弩手拉滿弓守

在裡面。胡人攻不進來,便潰散了。大軍乘勢追擊,大破烏桓軍。田豫於是揮兵前進,擊敗前來支援烏桓的鮮卑軍隊,軻比能逃往塞北,[5-6]平定了代郡,這些都是田豫謀劃的。

又遷升爲南陽太守。先前,郡里人侯音反叛,率衆數千人在山中作盜匪,給南陽造成極大禍患。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的黨羽五百餘人,上表奏請全部處死。田豫召見全體在押囚犯,加以安慰曉諭,爲他們指明悔過自新之路,打開刑具,一次全部釋放。各位囚犯都叩頭感恩,希望爲田豫效命,當即互相轉告,各部盜賊一天之內便都解散了,郡中得以清靜安定。田豫如實向上彙報,曹操予以表揚。

魏文帝初年,北方的遊牧民族強盛,侵擾邊塞,於是任命田豫爲持節護烏丸校尉,牽招、解俊同爲護鮮卑校尉。從高柳以東,濊貊以西,有鮮卑人數十個部落,比能、彌加、素利分割地區加以統領,各自有自己的地界;他們共同立下誓言,都不得把馬賣給中原人。田豫認爲,胡人聯合在一起,對中原朝廷不利。於是先挑撥離間他們,讓他自相仇視,互相攻殺。素利違反盟約,把一千匹馬送給官府,因而遭到軻比能的攻擊,向田豫求救。田豫擔心因此互相兼併,造成更大的危害,認爲應該救助善良、懲治兇惡,向各部族顯示威信。於是單獨率領精銳士兵,深入到胡虜控制的地區,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後進行抄掠,截斷退兵之路。田豫遂率軍挺進,距胡人十餘里時,紮下營寨,收集許多牛馬的糞便燒了起來,從另外一條路撤走了。胡人見煙火不斷,以爲田豫的軍隊還在,便離去了,走了數十里之後;才發現田豫已撤走。他們又追擊田豫至馬城,將其重重圍困,田豫嚴密防守,令司馬樹立起旗幟,奏起鼓樂,率步騎兵從南門殺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裡,便向哪裡攻擊。田豫則率領精銳騎兵從北門衝了出來,擂鼓呼叫衝殺,兩面發起衝擊,胡人措手不及,陣腳大亂,都丟棄弓、馬逃走了。田豫率兵連擊二十餘里,胡人的屍體佈滿了原野。

此後,烏丸王骨進對官府不恭敬,田豫到塞外調查,自己僅率領百餘人到了骨進的部落中,骨進出來迎接拜見,田豫命令手下人將骨進斬首,又公佈了他的罪惡,以號令其部衆。骨進的部衆者恐懼不敢行動,田豫便以骨進的弟弟統領其部衆。從此後,胡人嚇破了膽,田豫的聲威震動沙漠。

山賊高艾,有部衆數千人,四處搶劫抄掠,在幽、冀西州爲害,田豫引誘鮮卑素利部殺死高艾,將其首級送到京城。朝廷封田豫爲長樂亭侯。他擔任護烏丸校尉九年,統治少數部族,對兼併者予以壓服,對豪強者使其離散。凡是逃走的奸邪之人,爲胡人出謀劃策不利官府的,田豫都挑撥離間他們之間的關係,使他們的兇惡陰謀不能得逞,聚居在一起卻不得安寧。田豫的計劃還沒有完全實現,幽州刺史王雄的黨羽欲圖讓王雄擔任領烏丸校尉,因此詆譭田豫擾亂邊境,爲國家生事。朝廷於是把田豫調任汝南太守,加官爲殄夷將軍。

公元232年(太和六年),公孫淵在遼東反叛,魏明帝要征討他,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中領軍楊暨推舉田豫,於是使田豫以本官統帥青州的各路軍隊,假予符節,前往討伐。正值吳國派使臣與公孫淵相勾結,明帝認爲賊人衆多,又要渡海,詔令四豫停止出兵。田豫估計,賊人船隻將要返回,正是年底風急的季節,一定懼怕風高浪大,東面又無岸可依,肯定要到成山。成山沒有藏船的地方,只好依傍岸邊行進。他觀察好地形,在各個山島的險要之處,佈置軍隊防守,他親自到成山,登上漢武帝所建的樓觀。賊人返回時,果然遇到大風,船隻都觸山沉沒,飄蕩到岸邊,無處逃竄,全爲田豫佈置的將士俘虜。當初,各位將領都笑他在空地等待賊人,及至賊人慘敗,都爭相執行他的計劃,請求入海奪取飄泊的敵船。田豫恐怕敵人在陷入窮途末路時,會拼死反抗,但將領都不聽他的命令。當初,田豫以太守的官職統帥青州軍隊,青州刺史程喜心中不服,在進行佈署時,多與他意見不一致。程喜知道明帝喜歡明珠,於是秘密上奏說:“田豫雖然立下戰功,但是軍令鬆弛;得到了許多珠寶器物,都發放給官兵而不交納給官府。”因此,田豫的功勞沒有受到獎賞。

公元234年(青龍二年)六月,孫權號稱統帥十萬大軍攻打新城,徵東將軍滿寵準備率兵前去救援。田豫說:“敵人竭盡全力大舉出動,不只是爲了爭奪小利,他們是要藉助攻打新城以引誘我出動大軍。應該聽任他們攻城,挫敗他們的銳氣,不應該與他們爭高低。他們攻新城不下,士兵必然疲憊;等其疲憊之後,我們再出擊,可大獲全勝。如果敵人知道我們的計劃,就不會再攻城,必定會自動退走。我們若現在進兵,正中了他們的詭計。此外,大軍出動的方向,應該使人難以預料,不應該讓軍隊自己籌畫。”田豫都予以上奏,明帝表示同意。敵人只得退走了。後來吳軍又來侵擾,田豫前往抵禦,敵兵立即退走。許多軍士深夜驚喊:“敵人又來了!”田豫安臥不動,對衆人下令說“敢行動者處死”。此後,果然不見敵兵。

公元239年(景初末年),朝廷增加給他三百戶封邑,加上先前所封,共五百戶。

公元240年(正始初年),遷升爲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加官振威將軍,領幷州刺史。境外胡人聞知他的威名,相繼來朝貢獻。他所管轄的幷州界內清靜安寧,百姓都歸心於官府。又被徵召爲衛尉。多次請求退職,太傅司馬懿認爲田豫年紀正壯,下書告諭不予同意。田豫覆信說:“年紀已經七十歲而佔據着官位,猶如滴漏已經漏盡,鐘聲已響完,而黑夜卻還沒有結束,這是罪人啊。”於是堅決稱病辭職。朝廷拜他爲太中大夫,仍領取九卿的俸祿。

公元252年(嘉平四年),田豫去世,享年八十二歲。其子田彭祖繼承了他的爵位。

(本章完)

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八十四章 議取西蜀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一百七十二章 殊途同歸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四十八章 託孤遺言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一百一十四章 文帝歸天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外記(四)宛城陰謀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章 暗藏殺機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四十七章 淮南三叛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舊制度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六章 玉璽爭鋒第一百七十三章 東漢中期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二十七章 青梅煮酒第十三章 新盟誕生外記(四十七)人物生卒.魏第五十七章 再敗漢津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下一統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十四章 三顧茅廬第十四章 濮陽大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伐序幕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十五章 再次交鋒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一百六十五章 交州爭鬥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外記(四十八)人物生卒.魏國後期第五十五章 長阪怒吼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五十一章 計獻荊州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外記(三十五)東吳孫氏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第一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