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

蜀建興十四年(236)四月,武都(今甘肅東南部)氐帥苻健降蜀。其弟不從,自領四百戶降魏。魏青龍四年(236)五月十三日(乙卯),魏司徒董昭病卒,年八十一歲,諡定侯,弟董訪,擔任侍中,封關內侯;兒子董胄,歷任郡守、九卿。

公元236年(嘉禾五年)十月,鄱陽(今江西鄱陽)人彭旦乘孫權調集重兵鎮壓廬陵李桓、羅厲起義之際,再次率衆起義。公元237年(嘉禾六年)二月,孫權遣陸遜督軍征討。雖遭義軍頑強抵抗,但終因衆寡懸殊,爲陸遜所平。

青龍五年,景初元年(237)正月,山茌縣(今山東長清東北)言黃龍見。高堂隆以爲魏得土德,故黃龍見,宜改正朔,易服色。三月,下詔改是年爲景初元年,用醜正,以十二月爲歲首。改是月爲孟夏四月,改《太和歷》爲《景初歷》。高堂隆得病很重,無法寫字,只能口述奏書,大致內容是:二十年代初上蒼曾發出警告宮裡燕子巢穴中發現有一雙怪鳥全身豔紅,這是帝國最大的奇聞趣事,應該嚴防猛鷹飛揚的官僚,以免禍起蕭牆。我個人建議,最好讓諸王在封地內建立軍隊,像棋子一樣在全國星羅棋佈,分佈在全國重鎮,拱衛皇室保護中央,維護首都所在的京畿。明帝下詔安慰說:“高堂隆廉潔直追伯夷,其正直超過史魚,忠心耿耿,怎能小病未愈就歸回故里呢?從前邴吉有好的德性,結果病好,而且長壽。貢禹信守節義,雖然病很重,但還是得以痊癒。望注意飲食,專心養病,自珍自愛。”但不久後,高堂隆即病逝,家人遵照其遺囑,入殮時給他穿的只是一般的服裝,簡單地入葬。

當初中護軍蔣濟上言請求封禪,明帝不聽。後來重新議論此事,準備讓高堂隆撰定相關禮儀,但不久高堂隆就去世了。明帝聽聞高堂隆去世後,嘆息道:“上天不願讓我做成這件事,高堂生舍我而亡了!”陳壽評價:“高堂隆學業修明,志在匡君,因變陳戒,發於懇誠,忠矣哉!及至必改正朔,俾魏祖虞,所謂意過其通者歟!”

魏景初元年(237)七月,因遼東(今遼寧遼陽)公孫淵屢出惡言,遂以荊州刺史毋丘俠爲幽州刺史,令其率諸軍併發鮮卑,烏桓兵屯遼東南界,徵公孫淵入朝。公孫淵遂發兵抗拒。值十餘日大雨,遼水大漲,毋丘儉戰不利,引軍還至右北平(今長城一線稍北)。公孫淵遂自立爲燕王,改元紹漢,置百官,遣使假鮮卑單于璽,誘鮮卑侵擾魏北界。

吳嘉禾六年、魏景初元年(237)七月,吳帝孫權遣朱然出征柤中。魏將蒲

忠、胡質各自率領數千士兵。蒲忠控制險要的地方,企圖斷絕朱然後路,胡質作爲蒲忠的後繼支援。當時朱然所率領的士兵將領都四面迎戰,聽到這樣的消息後已經來不及收合,於是朱然率領帳下僅有的八百人迎戰。蒲忠戰鬥不利,胡質等人也引軍退走。

魏景初元年(237)九月,明帝曹睿與郭夫人等遊後園,禁左右不得使毛皇后知。時毛皇后龐衰,知之,次日問明帝遊北園樂否。明帝以泄密,殺左右十餘人。同月十六日(庚辰),賜毛皇后死,然猶加諡曰悼,葬愍陵。

吳嘉禾六年(237),吳中郎將周祗赴鄱陽郡(治鄱陽,今江西波陽)徵兵,周祗問計於陸遜,陸遜認爲鄱陽郡百姓易動難安,不召爲妙。周祗等不聽,果然激起民變,吳遽等人聚衆起義,殺死周祗,攻下縣城數座。豫章(郡治今南昌)、廬陵(郡治高昌,今江西吉安西南)二郡民衆也羣起響應。孫權聞訊,派陸遜督師征討,吳遽被招安,部分義軍被收編,得精兵八千餘人,三郡平定。

此時孫權已經55歲了,步入晚年,性多疑,晚年更甚。他設立中書校事監察各級官吏,特別是寵信呂壹,呂壹爲人刻薄,用法嚴酷,又操弄權勢。

潘濬與陸遜對於他的作爲感到憂慮,說到傷心處還以淚洗面,甚至感到不安與恐懼。潘濬與陸遜對於他的作爲感到憂慮,說到傷心處還以淚洗面,甚至感到不安與恐懼。

公元236年(嘉禾五年),吳國開始鑄造大錢,一枚幣值相當於五百枚五銖錢。孫權的女婿左將軍朱據的部隊應當接受兵餉三萬緡,工匠王遂作假貪污,典校呂壹懷疑實際上爲朱據貪取去,便拷問主管兵餉之人,使之死於杖刑之下,朱據哀憐此人無辜受刑,就用質地優良的棺木殮葬他。呂壹又上表說朱據的屬官爲朱據隱瞞事情真相,所以朱據才厚葬其人。孫權多次責問朱據,朱據無法爲自己辯明,躺在草墊上等待判罪。丞相顧雍也被下獄。黃門侍郎謝厷問呂壹:“顧公的事如何?”呂壹回答:“情況不太可能好。”謝厷又問:“那麼顧公被免職的話,誰會代替他?”呂壹沒有回答,謝厷說:“會不會是潘太常?”呂壹過了良久才說:“你說的很有可能。”謝厷說:“潘太常恨你切齒,只是路遠沒機會而已。今天他一但接替顧公,恐怕明天就打擊你。”呂壹大爲害怕,於是顧雍的事便不了了之。潘濬請求朝見孫權,想要極力勸諫,到了之後聽說太子孫登早就說過很多次但都不被接受,於是大規模宴請百官,打算在宴會中親手殺死呂壹,可惜事蹟敗露,

呂壹藉口生病不去。潘濬只好趁着每次近見孫權的時候,大力陳述呂壹的奸險。

呂壹有門客違法,被建安太守鄭胄所殺,呂壹非常憤恨,於是中傷鄭胄,孫權立刻禁錮鄭胄,後因潘濬、陳表上言,鄭胄才得以釋放。呂壹還曾誣告江夏太守刁嘉“謗訕”,並將刁嘉下獄拷問,孫權向百官調查,百官都不敢違逆呂壹,紛紛贊同。只有是儀表示沒聽過此事。孫權說:“怎麼可能,是愛卿居然沒聽說過,所有的交往的人都聽說他誹謗朝廷,怎麼你沒聽到呢?”是儀的堅持,說:“我還是沒聽到,再問,再問我還是沒聽到。”最後逼問,是儀說:哎呀,刀都架在我脖子上了,我幹嗎要護着那個人啊,拿自己腦袋開玩笑,我沒聽到就是沒聽到嘛,實事求是嘛!這才知道是冤案。刁嘉方得以無事,只好無罪釋放。

幾個月後,典軍吏劉助發覺事情的真相,報告錢爲王遂所貪污,孫權大爲感動而明白事實,說:“朱據尚且被冤枉,何況一般的官員百姓!”於是徹底地追查呂壹的罪責,獎勵劉助一百萬錢。孫權誅殺呂壹引咎責怪自己,因而向大臣致歉。在詔書中說道:“袁禮還,雲與子瑜、子山、義封、定公相見,並以時事當有所先後,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陳,悉推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見禮,泣涕懇惻,辭旨辛苦,至乃懷執危怖,有不自安之心。”中書郎袁禮前往安撫步騭等人。步騭先後上疏數十次,舉薦屈居下位的賢能,爲遭受無辜陷害的官員開脫,孫權雖然不是全部採納,但還是多次經過他的勸諫中修正錯誤的行爲和意圖。

謝淵、謝厷等各自陳述當前應辦事宜,打算改變一些政治措施,爲國家興辦一些有益的事情,孫權將此事下交陸遜審定。陸遜建議:“國以民爲本,強盛取決於民力,財貨也出自民衆。民富而國弱,民貧而國強,這種事從古未有。故此治理國家者,得到民心則國家得治,失去民心則國家有亂。如果不讓人民得到利益,而想讓他們竭力效勞,實在難於做到。是以《詩經》有言慨嘆‘便益人民,上天賜福’。請求陛下廣施聖恩,安撫賑濟百姓,數年之間,國家財力小有豐裕,然後再考慮其他事情。”

公元239年(赤烏二年),潘濬去世,其子潘翥襲爵。陳壽評價其:“潘濬公清割斷,陸凱忠壯質直,皆節概梗梗,有大丈夫格業。”潘翥,潘濬之子,騎都尉,後代領兵。潘氏,潘濬之女,嫁給建昌侯孫慮。

蜀延熙元年(238)正月,改元延熙,大赦。立劉璿(禪子)爲太子。

(本章完)

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外記(二十一)曹休敗仗-石亭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想破滅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第四十一章 坐領江東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想破滅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六十二章 勝利煩惱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時代外記(十四)崔琰之死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一百零一章 白衣渡江外記(四十九)人物生卒蜀國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一百二十九章 內政之亂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三十三集 初戰失利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一百零二章 奸雄數終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七十五章 重用賢能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七十七章 江陵堅盾外記(十五)曹丕三路伐吳下篇第五十九章 營中對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名門之後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七十一章 蔣幹渡江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一百六十二章 名義上的大將軍第三十一章 劉備敗走外記(三)笮融小傳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五十章 風雨欲來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第一百五十二章 兵分漢中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外記(十二)龐羲別傳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將爭功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二十五章 呂布喪命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七十九章 義釋黃忠第二十六章 許田打獵第一百一十一章 改革風波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一百一十章 永安託孤第一百四十六章 重任在肩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一百五十七章 父親旗幟第六十八章 孫劉聯盟外記(三十三)清淡誤國第三十五章 火燒烏巢第一百零六章 劉備稱帝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下一統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伐蜀受挫第四十二章 江東基業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因果報應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舊制度第四章 關東聯軍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第六十一章 襄陽鬧劇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二十二章 宛城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