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

鮮卑族軻比能由於他作戰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被鮮卑民衆推舉爲大人。自從袁紹佔據河北,中國人有很多逃奔軻比能。軻比能教會他們使用兵器,同時他自己也學到不少中原文化。所以他統率部下,摹效中國。出去打獵,高舉軍旗,以擊鼓作爲進退的口令。建安年間,軻比能通過閻柔向朝廷進貢。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關中十一路諸侯,田銀、蘇伯在河間反叛。軻比能率三千騎兵隨閻柔平定叛亂。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反叛,請求歸順扶羅韓。扶羅韓統率一萬多騎兵前往迎接。到了桑乾縣,能臣氐等人商議說,扶羅韓部隊威信並不很高,恐怕不能成就事業,於是另外派人向軻比能送信。軻比能馬上派萬餘騎兵前來迎接,並與能臣氐一起對天盟誓。軻比能於是在宴會上殺死扶羅韓。扶羅韓的兒子泄歸泥及衆部下都歸順軻比能。因爲考慮到自己殺死了泄歸泥的父親,軻比能對泄歸泥特別友善。步度根因此埋怨軻比能。之後,軻比能率軍協助烏桓作戰,曹操任鄢陵侯曹彰爲驍騎將軍,率兵北征,大敗鮮卑、烏桓聯軍。軻比能由此退出塞外。後來他恢復向中原政權貢獻。

公元220年(延康初年),軻比能派人向朝廷獻馬。曹丕封軻比能爲附義王。自此野心膨脹,公元221年(黃初二年),軻比能將住在鮮卑的五百餘家魏國人驅遣出來,讓他們回代郡居住。公元222年(黃初三年),軻比能率部落三千多騎兵,驅趕牛馬七萬多口與中原通商,並派遣一千多家魏國人居住在上谷。後來軻比能與東部鮮卑首領素利及步度根三部互相鬥爭。素利向烏丸校尉田豫求救。田豫,字國讓,漁陽郡雍奴縣人,初爲公孫瓚部將,依附於劉備,後任豫州刺史,田豫以母親年老爲理由請求回鄉,劉備涕泣着與他告別,說:“只恨不能與君一起建立大業。”公孫瓚命田豫爲守東州縣令,公孫瓚的部將王門背叛公孫瓚,爲袁紹率領一萬餘人前來進攻。衆人恐懼,準備投降。田豫登上城牆對王門說:“你受到公孫將軍厚待,卻離開他,想必有不得已的原因;如今卻回來爲敵,這才知道你是個犯上作亂的人。人們雖然只有提瓶打水的才智,也知道守護自己的瓶子。我已接受了公孫將軍的委任,你爲什麼不趕緊來進攻?”王門慚愧地退走了。公孫瓚失敗後,鮮于輔爲屬下官民所推重,代行太守之事,他與田豫素來關係很好,任命田豫爲太守府長史。當時羣雄並起,鮮于輔不知依從誰好。田豫對鮮于輔說:“最終能夠安定天下的,一定是曹操。應該趕緊投奔他,不要等着以後遭禍。”鮮于輔聽從了他的建議,因而受到曹操的重用和封官、尊寵。曹操召田豫爲丞相府軍謀掾,任命爲穎陰、郎陵令,遷升爲弋陽太守,所到之處,都得到很好的治理。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北烏桓無(能)臣氐等反叛,鄢陵侯曹彰征討代郡,以田豫爲相。軍隊進抵易水北岸,烏桓埋伏下騎兵偷襲,軍人亂成一團,不知

如何是好。田豫根據地形,用戰車圍繞成圓形戰陣,弓弩手拉滿弓守在裡面。胡人攻不進來,便潰散了。大軍乘勢追擊,大破烏桓軍。田豫於是揮兵前進,擊敗前來支援烏桓的鮮卑軍隊,軻比能逃往塞北,平定了代郡,這些都是田豫謀劃的。又遷升爲南陽太守。先前,郡里人侯音反叛,率衆數千人在山中作盜匪,給南陽造成極大禍患。前任太守收捕了侯音的黨羽五百餘人,上表奏請全部處死。田豫召見全體在押囚犯,加以安慰曉諭,爲他們指明悔過自新之路,打開刑具,一次全部釋放。各位囚犯都叩頭感恩,希望爲田豫效命,當即互相轉告,各部盜賊一天之內便都解散了,郡中得以清靜安定。田豫如實向上彙報,曹操予以表揚。

此次軻比能叛亂,田豫擔心因此互相兼併,造成更大的危害,認爲應該救助善良、懲治兇惡,向各部族顯示威信。牽招、解俊同爲護鮮卑校尉認同田豫看法。於是田豫單獨率領精銳士兵,深入到胡虜控制的地區,胡人很多,在官兵前後進行抄掠,截斷退兵之路。田豫遂率軍挺進,距胡人十餘里時,紮下營寨,收集許多牛馬的糞便燒了起來,從另外一條路撤走了。胡人見煙火不斷,以爲田豫的軍隊還在,便離去了,走了數十里之後;才發現田豫已撤走。他們又追擊田豫至馬城,將其重重圍困,田豫嚴密防守,令司馬樹立起旗幟,奏起鼓樂,率步騎兵從南門殺出,胡人把注意力集中到哪裡,便向哪裡攻擊。田豫則率領精銳騎兵從北門衝了出來,擂鼓呼叫衝殺,兩面發起衝擊,胡人措手不及,陣腳大亂,都丟棄弓、馬逃走了。田豫率兵連擊二十餘里,胡人的屍體佈滿了原野。胡族只好撤退。步度根不斷與軻比能相互進攻,其勢力日益衰弱,只得率領部下萬餘人保守太原、雁門郡。步度根又派人對泄歸泥說:“你父親被軻比能所殺,你不想法替父報仇,反而歸順仇人。他今天雖待你不薄,其實那是在想日後殺死你的計謀。還不如迴歸我方,我和你是骨肉至親,怎能和仇人相同呢?”從那以後,泄歸泥率其部下逃奔步度根。軻比能想派兵追趕,可是沒有追上。[3]步度根、泄歸泥率三萬多戶百姓來到雁門郡內,請求歸附曹魏。雁門太守牽招下令還擊軻比能,殺死了軻比能的弟弟苴羅侯。軻比能與烏丸歸義侯王同、王寄等,結下怨仇。因此,牽招又親自率領歸泥等攻打軻比能,在雲中故郡打敗軻比能。公元224年(黃初五年),軻比能再次侵犯素利。田豫率輕騎牽制了軻比能的後部。軻比能派部將瑣奴抵禦田豫,田豫出奇兵擊退瑣奴。

軻比能只好撤退,再尋戰機。

蜀國長水校尉廖立三十歲就被提拔爲長沙太守劉備入蜀,諸葛亮鎮守荊州地方,孫權派遣使者與諸葛亮進行友好交往,順便問到蜀國士人中都有誰與他一起治政,諸葛亮回答說:“龐統、廖立,都是楚地優秀人才,他們能同我一起共興治國大業。”呂蒙偷襲荊州時,脫身逃出,徑自逃歸劉備身邊。劉備一向賞識和禮待他,故沒有過於責備,讓他

做了巴郡太守。廖立自認爲才能名氣應當在諸葛亮之次,但實際上卻遊散在李嚴等人的位次下,所以心中常怏怏不樂。

長謀劃軍事。過去先主不取漢中,而前去與東吳爭奪南方三郡,結果還是被吳人奪去,白白地勞累軍士,無功而歸。後失掉漢中,使夏侯淵、張郃深入巴地,幾乎丟失整個州。後到漢中,又使關羽死後連骨頭都收不回來,上庸又遭慘敗,白白丟失一方土地。這是關羽仗恃自己的勇威聲名,帶兵作戰無方,主觀臆斷任性而所致,故此前後幾次喪師失衆。如向朗、文恭,都是平庸之輩。文恭任職治中毫無章法;向朗過去信奉馬良兄弟,吹噓他們是聖人,現在任職長史,一向善於和稀泥。中郎郭演長,是盲目隨別人打轉轉的人,不可與他共謀大事,卻讓他當上了侍中。如今處在衰微之世,要任用這三個人,確實不當。王連乃流俗之人,一旦聚斂貪狠,使百姓困苦不堪,以致鬧到今天這種地步。”李邵、蔣琬把這些話全告訴了諸葛亮。諸葛亮寫了一份彈劾廖立的奏章,說:“長水校尉廖立,坐井自大,貶論廣大朝士,公然指責國家不任賢達之士而用平庸之人,又說萬軍統率者都是些不中用的混小子;誹謗先帝,詆譭羣臣。當有人說到國家軍隊簡練、建制分明時,廖立傲慢地仰着臉望着屋頂,勃然變色叱責那人說:‘有什麼可稱道的!’諸如此類情況不可勝舉。一羊亂羣,都能造成危害,何況廖立官任高職,中層社會以下誰能分辨他的真僞?”於是下詔廢廖立爲平民,流放汶山郡。建興十二年(234年),廖立聽說諸葛亮去世,他雙淚長流嘆息說:“我們最終要成爲異族的奴役呵!”後來監軍姜維率領偏師經過汶山,前去看望廖立,稱讚他意氣不減當年,言談自若。廖立於是老死流放之地,妻小返回蜀地。

魏黃初五年、吳黃武三年(224)七月,曹丕欲大舉進軍伐吳,侍中辛毗認爲無利,應養民屯田,十年然後用之。曹丕不納。八月,爲水軍,郭女王留在許昌永始臺。當時大雨接連百餘日,樓臺城牆多數被洪水淹沒沖垮。大臣們奏請郭皇后離開皇宮,換個地方住。郭女王卻說:“從前楚昭王出遊,妻子貞姜留住漸臺,江水暴漲,昭王就派人去接她,可匆忙中卻忘了帶令符,貞姜便堅決不肯離開,直到被大水淹沒。如今皇帝身在遠方,我很慶幸自己沒有那樣的危險,爲什麼要換地方呢?”大臣們聽後,誰也不敢再勸了。曹丕親御龍舟,循蔡水,潁水,入淮河至壽春(今安徽壽縣);九月,至廣陵(今江蘇揚州東北)。吳安東將軍徐盛設計,以木爲幹,外罩以葦,作疑城假樓,自石頭(今江蘇南京)至江乘(今江蘇句容北),連綿數百里,一夕而就;又大浮舟艦於江。諸將認爲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徐盛堅持己見,完成了一系列設置,時江水盛漲,曹丕臨望,嘆道:“魏雖有武騎千,無所用之,未可圖也。”丕乘龍舟,遇暴風漂盪,幾至覆沒。駐軍數日,乃還師。諸將這才明白徐盛有先見之明,紛紛拜服。

(本章完)

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一百七十四章 三國事件歷史註明第九十二章 自領益州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一百六十九章 惺惺相惜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一百三十章 平定遼東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八十九章 痛失臂膀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外記(四十四)魏西北名將第一百零五章 宮闈鬥爭第三章 董卓入京外記(三十)九品中正制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歷史註明第七十六章 劉備曙光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外記(十八)黃巾餘賊第一百六十章 家族臂膀第十七章 移駕許昌第一百零四章 廢漢自立第六十五章 江東水師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二十四章 再擊呂布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第一百零七章 蜀漢興兵外記(十一)荀彧之死外記(一)濮陽之戰外記(二十五)司馬子元外記(十)渭南之戰外記(二十八)明元郭皇后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外記(二十三)興勢之戰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下一統第八十七章 孫權藝術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外記(五)爲袁紹檄豫州文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六十章 江東使者第八十章 蜜月陰謀外記(一)濮陽之戰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二章 洛陽之亂第九十四章 平定漢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一百一十五章 陰謀陽略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外記(一)濮陽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第八章 界橋爭鋒外記(四十二)千年西北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第一百一十八章 兵敗街亭第四十五章 隆中對策外記(三十八)士族階級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六十四章 慘無人性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一百二十章 二次北伐第八十六章 趙雲截江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三十二章 白馬解圍第一百三十六章 正始之變外記(二十二)月英其人第五十三章 當陽交兵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一百三十八章 淮南一叛外記(二十六)再論太和浮華案第一百五十五章 理想破滅第十二章 以父之名外記(三十二)短命法家第二十一章 轅門射戟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四十九章 江東英豪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