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

何進耳根子軟,聽了何皇后的話,他便立即改變了主意。他順從地對何皇后道:“還是娘娘思慮周全,既然娘娘寬恕宦官,臣把他們放了便是。”

何皇后點了點頭,說:“我等還是快些趕到北宮嘉德殿,在那裡等候百官前來參拜新帝吧。”

何進點了點頭,參拜新帝后,就意味着他將掌握朝廷大權,成爲事實上的權臣。長久以來壓在他的頭上的劉宏和蹇碩已經死去,再也沒有人能阻止他了,這不得不令何進激動萬分。

於是,何皇后牽着劉辯的手走在最前,何進和何苗緊緊跟隨,袁紹、袁術、曹操等人跟在後面,率領着部下軍隊浩浩蕩蕩地走向複道。經過複道後,何憶帶領着衆人一步步踏上了嘉德殿的丹墀。原本何憶還在爲貿然刺探而感到後怕,卻沒想到劉宏是真的不行了,現在終於死了,何憶不由得感到無比地快意。一步步走上嘉德殿,何憶滿面笑容,她終於就要成爲垂簾聽政的皇太后,成爲漢朝這個強盛大國的實際主人了。由此,她便有了足夠的力量去敵對涼國,藉由同涼國發生戰爭,來報復劉範那個負心漢。

何憶忽然想起,自己昨夜在看到他的信後居然還有幾分觸動,現在她真是對當時的自己不齒不已。不過她也很快原諒了自己當時的愚蠢,因爲她也不會預料到,勝利居然來得如此突然和輕而易舉。

終於走到了嘉德殿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大堆的屍體。這裡盤踞着最多的蹇碩和畢嵐的死忠,袁紹花了很長時間才最終拿下。何憶牽着劉辯的手,艱難地在滿地屍體間尋找乾淨的地面踏足,走向嘉德殿。而小劉辯已經被今天的血腥場面嚇得愣了,麻木地跟着何憶走。

走到殿門外,何憶便看到嘉德殿早已佈置成靈堂,正中央擺放着一口巨大的棺材。看到那副棺材,何憶不禁露出得意笑容。劉宏一天不死,她就一直籠罩他的陰影下,隨時面臨着被廢后的風險。如宋皇后被廢,最終便是悽慘地病死在離宮之中。而今,她再也不用擔心她會像宋皇后那樣被廢掉了,而且她還將由此更上一層樓,成爲皇太后。

而看到了父親的棺木的劉辯,卻不由得哭了出來。雖然父母之間隔閡很深,甚至說是有仇也不爲過,但畢竟那也是養育他長大的父親。小劉辯痛哭流涕起來。

何憶不高興了,說:“哭什麼哭?”

何進趕忙說:“娘娘,殿下哭了也好。要成爲新帝,就必須要以孝爲先。讓百官看見了,他們心中自然會對新帝多了幾分好感和認同。”

聽了這句話,何憶才緩和過來,心想現在儘快定下君臣名分最重要。劉辯哭了也好,就當是給百官演演戲了。何憶便牽着劉辯的手來到劉宏的棺木前跪下,何憶自己也硬生生地擠出幾滴鱷魚眼淚來。畢竟在百官看來,她是死了丈夫的寡婦,不表現出悲傷是十分反常的。

何進、何苗、袁術、袁紹、鄭泰、淳于瓊、王匡等人,雖然心裡都清楚蹇碩和畢嵐的宮變,其實都是出自劉宏的授意,要他們死的正是劉宏。但他們要想成功讓劉辯繼位、而他們掌權,他們卻也不得不裝出一副忠心耿耿的樣子來,在劉宏的棺木前哭成一片。何進假哭的時候,還不忘讓曹操弄了一份矯詔,內中寫明由劉辯繼位。有了遺詔,纔有合法性。

何氏一黨假哭了片刻,很快羣臣百官已經進入了屍橫遍地、兵士衆多的宮禁,來在了嘉德殿前。何憶得知了,喜不自勝,趕緊下令讓百官進入嘉德殿。百官們踏着血泊和屍體,艱難地上到了嘉德殿來。進入殿內,看到了劉宏的棺木,其實也對劉宏十分不滿的百官們,也紛紛假哭起來。哭得有聲有色,看起來竟一點都不像假裝。

何進和何苗攙扶起何憶,牽着劉辯,四人繞過劉宏的棺材,走上丹陛;何進和何苗站在御座兩旁,何憶牽着劉辯的手,母子倆走到曾經專屬於劉宏的御座上坐下。看到這一幕,百官也很快明白過來。

何憶擦了擦她用力擰自己大腿才擠出來的眼淚,佯裝悲痛欲絕地說:“陛下於昨夜駕崩後,中常侍蹇碩、畢嵐二人,意圖造反。他們秘不發喪,又派人假稱本宮的命令,去將大將軍召進宮來。而他們在蒼龍門設下埋伏,只等大將軍趕到,便謀害大將軍,再趁機攻下大將軍府。”

聽了何憶把蹇碩與畢嵐的計劃說出,百官紛紛大感震驚和緊張,無不面面相覷、議論紛紛。

何憶又道:“然而,幸虧大將軍一眼識破了蹇碩與畢嵐的陰謀,於是這才率領忠義之士攻入宮內,最終成功誅殺了蹇碩和畢嵐二賊,將他們的黨羽一網打盡。”

朱儁道:“敢問娘娘,陛下駕崩後,可有留下遺詔,指定誰繼位?”

何進趕緊把剛剛僞造的矯詔交給何憶,何憶從御座上站起身來,一手握着遺詔高高舉起,大聲喊道:“大行皇帝遺詔在此,羣臣跪聽!”

百官皆是心神一凜,紛紛跪下。

何憶展開遺詔,大聲念道:“告羣臣:皇長子劉辯,仁孝純厚,聰穎明惠。朕崩後,以劉辯繼位,必能尊奉廟祀,安定天下。你等須好心侍奉,勿負朕望。”

聽完了這份矯詔,楊彪感到十分疑惑,他擡起頭直起身來,問道:“我朝遺詔,向來篇幅較長。何以陛下之遺詔,字數竟如此稀少?”

一聽楊彪的質疑,其他大臣也都開始疑惑起來,更有人開始懷疑這份遺詔是矯詔;而矯詔者正是何氏中人。

一看羣臣議論紛紛,對於遺詔半信半疑,何憶、何進都有些慌了。因爲時間倉促,他們也不可能把矯詔寫得很長。不然等百官來了,問遺詔何在,而他們卻連矯詔都還沒寫好,這就尷尬了。但現在的局面更加尷尬。百官懷疑遺詔是真是僞,當然是在懷疑外戚何氏謀反之後,又製造矯詔了。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一百三十章 別無選擇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一百二十章 殺機已起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一百一十一章 馴馬高手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七百一十七章 貿易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七百九十一章 羅馬軍團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一百五十二章 人馬鎧甲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十五章 佳人昭姬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六百二十六章 親探虛實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八百九十章 無機可乘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五百四十一章 三路並進第六百五十七章 酣戰敵將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九十四章 涼州之牧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第七百一十四章 送別猛虎第七百五十一章 袁曹對談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六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四百七十七章 渭水之戰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六十八章 甄堯獻美第五百八十三章 逼之媾和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三百八十八章 光武在世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一百六十八章 馴服烈馬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醫東來第七百六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五百七十一章 臨幸南門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八百二十五章 秩序之爭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三百六十五章 決絕果斷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六百七十二章 木鹿之克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七百零七章 醉後之怒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六十一章 舉世之戰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