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

劉範搖搖頭,說:“禁衛軍長官的權力雖然炙手可熱,但卻也是衆矢之的。人人都盯着那個位子,如果貴使把它搶到手,那麼其餘沒搶到手的人就會一致敵對貴使。貴使的出身並不出衆,爭不過那些出身於亞平寧半島的大貴族。”

塞維魯聽了,極爲贊同,說:“涼公真是明見萬里!”

但塞維魯又轉念一想,說:“可是克里安德已死,禁衛軍長官一職空缺。而我正好掌握過羅馬軍團,這次又成爲羅馬帝國的使節出使貴國。只要回到羅馬城,功勞又多了一項,出任禁衛軍長官便是無可爭議之事。若是不爭取禁衛軍長官一職,實在可惜啊。”

劉範笑道:“大凡權力鬥爭,往往都是那些站得最近、投入最早的人,死得最早,也死得最慘。這也是孤不建議貴使爭取禁衛軍長官一職的原因,希望貴使好好考慮。孤聽說,羅馬帝國裡有一個叫‘萊圖斯’的將軍,他也是禁衛軍長官一職的有力競爭人選。貴使不妨把機會讓給他,這個人,性貪婪,日後一定會除掉康茂德。屆時,皇帝寶座就空了出來,等着貴使去取。”

劉範之所以這麼勸塞維魯,就是因爲他知道在歷史上,正是克里安德的繼任者萊圖斯與康茂德皇帝的情婦合謀,派出殺手,在康茂德皇帝從鬥獸場回來的途中弒殺了康茂德皇帝。這一次刺殺,正如同漢靈帝的駕崩揭開了東漢末年戰亂的序幕,也同樣揭開了羅馬帝國安敦尼王朝末期的大動亂。只要這個萊圖斯能遵循歷史規律除掉康茂德皇帝,那麼劉範就能較爲容易地掌控局面。

塞維魯聽了,也極爲認同地點點頭,說:“這個萊圖斯與我共事也有一段時間,據我所看,確實極爲貪婪,甚至傳聞他與皇帝的一位情婦私下裡有來往,確實很有可能如涼公您所說謀害皇帝。”

但塞維魯又轉念一想,問:“不對啊!涼公遠在姑臧城裡,距離敝國有數萬裡之遙。怎麼會連對敝國的大臣,都能做到如指掌的程度?”

劉範一聽這話,心裡有些苦澀,這就是穿越者的弊端啊,他永遠也不能說出實情,也會一直被人質疑怎麼提前預知未來。

劉範維持着表面的淡定,說:“想必貴使也有所耳聞,孤設立了一個機構,名爲錦衣衛,專門刺探和傳遞情報。貴國雖然遠在數萬裡之外,但實話實說,錦衣衛在貴國也有分部。想要探聽到貴國的重要大臣的情報,對於錦衣衛而言並不困難。”

聽了劉範這句解釋,塞維魯這才完全放下懷疑。

塞維魯又問:“既然涼公建議把禁衛軍長官的位子拱手讓給萊圖斯,那對於我將來如何發展,又有什麼建議?”

劉範說:“既然貴使將來打定主意要發動政變,篡取皇位,那就必須要手中掌握軍團。除了羅馬城裡的禁衛軍和羅馬城市衛隊,貴國在各個行省還有許多軍團,不是嗎?”

塞維魯也覺得十分有道理,說:“是這樣。敝國的軍團有很多個,以涼公高見,我又該選擇哪個地區的軍團作爲掌握的對象?”

劉範早已胸有成竹,快速說道:“要想篡取皇位,就勢必要搶佔先機,最先一步控制最爲關鍵的羅馬城。控制了羅馬城,就是控制了元老院,再逼迫元老院推舉稱帝,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所以,貴使要選擇的軍團,必須要靠近羅馬城。當然,也不能太近;太近,就容易提早捲入權力鬥爭的漩渦。同時,選擇的軍團必須兵力較爲可觀,才容易成事。以這兩個條件來看,潘諾尼亞總督這個位子最爲適合。”

塞維魯聽了後,激動地點頭贊同,說:“涼公說的極是。潘諾尼亞行省和意大利之間,僅僅隔着一個諾利克行省,距離不遠不近剛剛好。而且潘諾尼亞行省就在敝國與日耳曼蠻族相爭的邊境地區,在多瑙河畔,有敝國組建的多個軍團。這些軍團因爲長時間與日耳曼人征戰,因此不僅兵力足夠,而且十分精銳。”

劉範道:“所以,孤給貴使的建議就是,在挾着出使敝國之功回國之後,立即運作,爭取出任潘諾尼亞行省的總督,以及多瑙河軍團的司令官。只要這兩個職位到手,貴使就可以靜觀其變。等待羅馬城中有了轉機,便揮軍西行,佔領羅馬城。”

聽到這一步,塞維魯終於忍不住,十分佩服地說:“塞維魯多謝涼公鼎力相助!涼公給我提出的寶貴建議,遠遠比三億塞斯太爾斯更爲珍貴!”

見塞維魯答應了,劉範也十分高興。

但塞維魯低下頭又仔細想了想,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涼公之所以今日把我叫到宣室殿裡來,大方地給我提供三億塞斯太爾斯,又給出如此重要的建議,肯定有條件。”

劉範會心一笑,說:“孤之所以挑選貴使,就是認爲貴使是個聰明人。沒想到貴使這麼快就明白過來,看來孤找對了人。”

塞維魯說:“涼公之所以願意鼎力相助,助我成爲羅馬皇帝,一定是希望我和羅馬帝國爲涼公您和您的涼國,做些什麼。涼公已經展現出十足的誠意,那麼我也願意聽一聽您的條件。如果涼公的條件並不苛刻,那麼我們之間當然可以達成合作。”

劉範擺擺手,坦率地說:“很簡單,孤助貴使成爲羅馬皇帝;而相應的,貴使必須在成爲皇帝之後,大舉發兵,攻打安息帝國。”

塞維魯聽了這樣的條件,低頭想了想,很快就想明白了。

他胸有成竹地笑着說:“我明白了,涼公是想將主要精力放在東方,意圖統一漢土。貴國的絕大多數兵力,勢必要放在貴國最東部的涼州。貴國西部的康州和夏州,便沒有太多兵力駐紮。在此期間,安息帝國很有可能會趁機進攻貴國。”

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四百二十五章 噩耗傳來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三百六十四章 李肅來使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七百二十九章 應對策略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八百七十章 處置貲財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七百六十五章 人質困境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一百六十六章 黃氏搬家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七十四章 四員名將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八百八十五章 調包良策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五百六十五章 議將和談第八百四十二章 迷惑拖延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三十五章 展望匈奴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從天降續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九百零六章 演習結束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九百一十四章 李儒詭計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五百六十二章 徘徊不前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七百七十四章 夜潛行宮第七百一十六章 商議對敵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二十六章 忽悠劉焉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盧植點化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六百七十章 木鹿鏖兵第二百九十章 倉皇失措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三十七章 梟雄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八百一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七百九十九章 銀刀制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