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和談開始

一說到這,沃洛吉斯五世不免還是有些憤恨。明明這場戰爭是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恩怨,與涼國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可這場戰爭的好處,卻好死不死地被涼國收歸囊中!他雖然得到了足足三個行省,可這三個行省卻空空如也,說不定他還要投入不少的錢進去!

別的不說,猶太行省如何處置就是個問題。因爲尼祿和韋帕薌兩人的殘酷鎮壓,猶太人死的死,逃的逃,留在猶太行省的人已經很少了。要想讓猶太行省恢復往日的氣象,使之成爲安息帝國的財稅來源,沃洛吉斯五世還要招攬流落在各地的猶太遺民回來定居才行。吸引猶太遺民回來定居的最好的做法,那就是幫助他們在耶路撒冷重建神殿。而這,可是需要錢的。

一想到這,沃洛吉斯五世就氣不打一處來。

帕拉亞斯說:“陛下,雖然羅馬帝國確實不太可能拿得出足足十五億塞斯太爾斯山銅幣,但我們也應該把這一條加在條約。這樣,有了越多的賠款數額,我們就有了更大的餘地。羅馬人要與我們討價還價,最後確定下來的賠款數額也不會太少。”

沃洛吉斯五世深以爲然,說:“高,真是高!”

利斯烏斯笑道:“陛下,依我看,根本不用這麼麻煩。羅馬帝國雖然一時之間掏不出這麼多錢,但不代表他們沒有。我們可以允許羅馬帝國將賠款分成三年來支付,每年向帝國支付五億塞斯太爾斯山銅幣。如此一來,時間寬裕,羅馬帝國也有能力支付,多半會答應的。”

沃洛吉斯五世更爲高興,笑道:“哈哈哈!還是波斯王聰明機智!”

商定好了和談的條件後,沃洛吉斯五世又傳令請趙雲與張郃二人前來商議。沃洛吉斯五世把事一說,趙雲與張郃也都十分滿意。安息帝國肯停戰就好,如果不肯停戰,反而會威脅到涼國的利益。中斷了許久的絲綢之路,也是時候該重新連接了。

沃洛吉斯五世還將安息帝國逼迫羅馬帝國停戰的計策,告知了趙雲與張郃。兩人聽了,也知道除了這些法子之外,他們也難以再想到更好的法子。而且安息人的法子,也就是動員起更多的青壯佯裝成更多的大軍,裝成非要一口吞下克里安德那十幾萬軍團的態勢,也確實有很大的機率可以奏效。

同時,沃洛吉斯五世還希望趙雲與張郃也能代表涼軍、代表涼國,與安息帝國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起向羅馬帝國施加壓力,逼迫羅馬人率先向安息帝國提出和談的請求。趙雲和張郃想了下,這樣也符合涼國的利益,便也同意了。

會議散去後,趙雲給克里安德寫了一封信,勸他停戰,派出使者把信送進阿爾比勒城裡。張郃也給駐紮在西利西亞行省的元老院議員塞維魯去信一封,將安息人願意停戰的意願告知於他,並要求塞維魯再催促羅馬皇帝康茂德和整個元老院,儘早實現停戰。

與此同時,波斯王利斯烏斯率領五萬大軍,從尼尼微城出發,五日後進入敘利亞行省。又用五日時間,輕鬆佔領了敘利亞行省、猶太行省和阿拉伯行省的大小城市。利斯烏斯還分軍三萬,駐紮在安條克,做出隨時北上進攻羅馬帝國的西利西亞行省的樣子。

又十五日之後,安息帝國籌措的三十萬人匯聚到了尼尼微城下。沃洛吉斯五世大開府庫,給這三十萬人分發了兵器、鎧甲和戰馬,三十萬大軍加上原有十多萬常備軍,便是四十幾萬大軍。有了如此之多的大軍,沃洛吉斯五世終於有能力對阿爾比勒城形成包圍。

驟然增多的敵軍,讓克里安德心驚肉跳。雖然他獲得了三萬亞美尼亞重騎兵,和他們帶來的充足的補給,已經恢復了軍力。但沃洛吉斯五世來了這麼一出,安息大軍足足是他的軍團的三四倍之多。克里安德十分恐懼,看來安息人是想一口吞下他剩下的十二三萬軍團了!

如果手中這十二三萬軍團也一同被消滅,那麼羅馬帝國損失的兵力可就不止十萬人了,而是超過了二十萬人之多。羅馬帝國自從羅穆盧斯建立羅馬城以來,可沒有哪一場戰爭損失過如此之多的軍團!就算是把喪失在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和條頓人手下的軍團加起來,也絕對不會超過二十萬這個數字。

而克里安德自己,卻已經快要創造歷史了。克里安德知道,如果他真的喪失了這麼多的軍團,那麼就算康茂德再怎麼寵信他、維護他,康茂德也抵擋不住整個元老院的怒火。最終的結局,一定是他的死。想到這裡,克里安德心裡已經毫無再打一場反敗爲勝的念頭了。他現在只想早點和沃洛吉斯五世締結和約。

在克里安德成爲驚弓之鳥的同時,塞維魯也接到了張郃寫來的信和元老院五十多名議員寫來的聯名信。元老院和康茂德已經同意了他的和談主張,任命他爲羅馬帝國的全權代表,前去與沃洛吉斯五世和涼國人展開和談。

這讓塞維魯十分高興。皇帝和元老院任命他爲全權代表前去和談,不僅代表着這場不利於羅馬帝國的戰爭終於要結束了,而且還代表着他的地位並未因爲戰敗而下降,反而他因爲從中斡旋,在元老院的地位更爲上升。

接信之後,塞維魯一面寫信給張郃,信中希望張郃代表涼國能夠不要對羅馬帝國提出要求;另一面則是率領一萬軍團,從西利西亞行省,向尼尼微城前進。

張郃和趙雲商量之後,認爲涼國與羅馬帝國遠隔萬里,中間還隔着一個龐大的安息帝國,所以雖然涼軍是戰勝羅馬軍團的主力,但如果向羅馬帝國提出要求,羅馬帝國不僅不會答應,而且他們也無法逼迫羅馬帝國答應。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涼國不對羅馬帝國提出賠款的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要求羅馬帝國派出使團,前去涼國,與涼國商定貿易準則。

第一百六十三章 賈龍崛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問政於野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八百九十三章 密信傳遞(下)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懷鬼胎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五百二十四章 全軍覆沒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六章 定計破鄴縣第八百四十六章 元老塞氏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八百四十九章 反擊利器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八百四十章 軍團裝備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八百四十八章 暫告段落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四十五章 朝堂爭辯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九十七章 大限將至第四十六章 拜將封侯第二百四十四章 西域攻略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二百零八章 本初危險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四百零一章 奉孝高見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六百一十章 備戰情況第三百二十五章 人才困境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七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六百一十七章 它乾問策第八百一十八章 爭權奪利第二百二十四章 相愛相殺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四十三章 烏孫異動第四百六十四章 十將之戰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三百二十章 後代取名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六百零三章 一波又起第三百一十一章 意見相左第三百七十二章 足球馬球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三百零七章 人質交接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二百四十五章 擴軍可否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四百七十章 毒士毒計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六百四十八章 闖陣擒將第一百一十六章 困獸猶鬥第八百五十九章 氣憤填膺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