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沃洛吉斯五世感到心驚肉跳。更讓沃洛吉斯五世恐懼不安的是,在與涼國之間的嶺西之戰中,總數爲四十萬的大軍之中,人數最衆多的二十三萬帕提亞騎兵損失大半。雖然這次反抗羅馬帝國的入侵,安息帝國組織起的將近二十萬大軍中,帕提亞騎兵仍然佔絕對多數,但人數已經較以前大大下降。
沃洛吉斯五世不能不考慮到,如果帕提亞騎兵再損失幾萬人,恐怕薩珊王利斯烏斯和塞克王帕拉亞斯,以及其他的附庸小國,恐怕就不會再對他畢恭畢敬、誠惶誠恐了。或許到時候,帕提亞帝國就要更名爲薩珊帝國了!
想到這裡,沃洛吉斯五世已經有了決斷,那就是儘早停戰,以維持住帕提亞人在整個帝國之中的統治地位。這時,沃洛吉斯五世又不禁想到,劉範在撤兵回涼國之前,就曾經告誡過他,應該加強集權,削弱各個王國。
正在衆人沉思之時,帕拉亞斯說:“陛下,我看弗爾拉斯說得對。我們塞克人,也確實損失較重。況且敘利亞行省、阿拉伯行省和猶太行省即將併入帝國,帝國也必須儘早將之消化纔是。不然,時間遷延,這三個行省難保不會被羅馬帝國再次搶奪回去。帝國可就得不償失了。”
沃洛吉斯五世沉思片刻,還是決定儘早停戰爲好。
沃洛吉斯五世說:“既然諸位都這麼說,那便與羅馬帝國停戰吧!”
利斯烏斯說:“陛下,停戰雖然要停戰,但絕不能由我安息帝國向羅馬帝國提出和談!要和談,也必須要由羅馬帝國向我安息帝國提出和談的請求才行。”
沃洛吉斯五世十分認同,因爲畢竟現在是安息帝國佔了上風,如果安息帝國提出和談,那麼羅馬帝國一定會由此輕視安息帝國,反而不會和談了。所以必須要由羅馬帝國首先認輸,向安息帝國提出和談的請求。
帕拉亞斯說:“可是這也不現實。克里安德手中還有十幾萬軍團,實力雄厚,恐怕不會輕易服輸。因爲他一旦服輸,那麼回國之後就會被羅馬皇帝和元老院定性爲戰敗之罪,性命不保。要想逼迫克里安德乃至背後的羅馬帝國不得不和談,除非我們向克里安德施加壓力。而除非我軍再次打敗克里安德,否則克里安德是感受不到壓力的。”
沃洛吉斯五世搖搖頭,說:“不行,保全我軍是首要大事,不能輕易再與克里安德交戰。要逼迫克里安德走上談判桌,還要想想其他施加壓力的法子。”
阿爾達班說:“陛下,不如帝國徵召起全帝國數十萬男子,拼湊成數十萬大軍。在嶺西之戰時,爲了把三十萬涼軍逼退出帝國境內,當時帝國也是不顧一切地徵召起四十萬男子,圍攻阿帕麥亞城。涼軍見有數十萬大軍趕到,又無力再攻打百牢門城,所以才退出帝國境內,與帝國簽署和約。雖然帝國付出了很多的賠款,但這一招終究是嚇退了涼國人,挽救了帝國。
這次,帝國若是再次徵召起四十萬大軍,也一定能嚇破克里安德的膽。畢竟克里安德的兵力十幾萬而已,當初帝國四十萬生力軍可是嚇退了涼國三十萬大軍。克里安德定會乖乖走上談判桌的。”
聽了這個建議,沃洛吉斯五世也有些心動。他也知道,安息帝國不是沒有徵召起四十萬大軍的實力,畢竟嶺西之戰時就曾經徵召過一次。這次應對羅馬帝國的入侵,他只動用常備軍不超過二十萬,是擔心投入過多的青壯男子會耽誤了農耕和放牧。這樣,安息帝國在嶺西之戰中受的傷就更難養好。而且沃洛吉斯五世也預料到涼國一定會出兵支援,所以纔沒有動員起更多的大軍,來抵抗羅馬軍團。
沃洛吉斯五世說:“這一招雖然不錯,但四十萬大軍還是太多了些。真動員起這麼多人,那帝國的農田和牛羊就只有那些婦女和老人來打理了。”
利斯烏斯說:“那麼陛下的意思是?”
沃洛吉斯五世考慮再三,說:“再徵召起十萬大軍吧!這樣,更多的男子可以照顧他們的農田和牛羊,帝國的復甦才能不受太多的影響。”
阿爾達班遲疑地說:“十萬?好像有些少啊,陛下!”
沃洛吉斯五世說:“朕能不知道再徵召起十萬人太少嗎?朕還有個主意,那就是使用奴隸。你們這些貴族,不是有衆多的奴隸嗎?再徵召起你們的奴隸二十萬人,給他們穿上軍衣,披掛上鎧甲,配發兵器,組成一支大軍。克里安德隔着遠遠的,怎麼可能看得出來他們其實是奴隸,而不是士兵?”
一聽沃洛吉斯五世這話,在場的大貴族們都有些爲難,利斯烏斯說:“陛下,二十萬奴隸,也太多了吧……”
沃洛吉斯五世怒道:“剛纔朕說徵召起十萬大軍即可,你們說少。朕說動用你們的奴隸二十萬人,你們又說太多。你們百般推辭,是不把朕放在眼裡嗎?你們眼裡,還有這個帝國嗎?”
“陛下息怒,臣等萬萬不敢啊……”利斯烏斯等人誠惶誠恐地跪下一片。
沃洛吉斯五世說:“既然不敢,那就快快傳達朕的命令,按照我安息軍隊對士兵的體格的要求,來擇選出所有貴族家中的奴隸,二十萬人!”
“是,陛下!”
看到大貴族們都不得不屈服了,沃洛吉斯五世露出了一個陰謀得逞的得意的笑容。在阿爾達班提出徵召大軍來向羅馬人施加壓力時,沃洛吉斯五世就想到,他可以藉機從貴族們手中搶來奴隸。
聯想起劉範在臨行前,曾經告誡過他,說分封制和奴隸制是安息帝國兩大弊端,必須要削藩和廢奴,安息帝國才能更爲興盛。於是,藉由阿爾達班和利斯烏斯等人的建議,他便想到了這一計策,趁機要求全安息帝國大小貴族交出二十萬奴隸來,而且還是奴隸中體格最爲健壯的二十萬人。